●南方日報記者 王蓓蓓
歲末,佛山迎來一連串好消息。
近日,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在佛山高新區舉行揭牌儀式,標誌著佛山牽手省科學院打造的高端裝備專用先進塗層產研創新示範平臺正式落地。
今年5月啟動工程建設和改造的佛山仙湖實驗室也有了新進展。12月初,仙湖實驗室運營團隊正式進駐位於丹灶氫谷的實驗室新場地,其他基礎建設預計在明年年中全部完工。
過去一年,佛山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速形成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創新與產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企業自建研究中心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
在佛山,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起研發機構,將自主創新能力當作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生命力。
為TCL8K電視打造的mini背光產品,成為行業發展風向標;在通用照明領域的Eyelove護眼照明器件品牌,獲得國內首批健康照明部品、高工LED「創新技術與產品」最高獎……在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光電」)的各大研發機構裡,不少刷新行業紀錄的技術奪人眼球。
從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到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再到國內首家「Micro&Mini LED」研究中心,國星光電通過自建或與其他院所合建的方式,成立了一批研發機構。依託這些研發機構,國星光電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級項目,5年累計獲得287項專利授權,發明專利申請數年均增長77%。
無獨有偶。在佛山市南海奔達模具有限公司的廠區內,汽車鋁合金輪轂模具、汽車鋁合金腳踏板、汽車鋁合金底盤結構件鑄造模具陸續出廠。憑藉頂尖的科研創新能力,奔達不僅成為佛山市細分行業龍頭企業,還是製造業細分市場的全國隱形冠軍企業。
在佛山,一批與國星光電、奔達類似的企業,正全力追逐科技創新。他們或通過引進人才搭建自身的研發機構,或與大院大所合作共創科技平臺,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
立足於實體經濟,佛山一直支持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探索特色創新發展路徑。目前,佛山市內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佛山市財政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投入2000萬元,加大科技創新券的支持力度,引導科技服務機構積極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研發和轉產提供技術支撐服務。
目前,佛山已初步形成三級企業研發體系。佛山大型龍頭企業紛紛建設企業研究院、創新中心和海外研發機構,中小企業普遍建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實驗室,小微企業通過政府搭建的各種公共創新平臺享受高效便捷快速的創新服務。
科技研發孕育新產業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可循環再生的高端動力電池材料鎳鈷錳氫氧化物、人牙髓間充質幹細胞製備及存儲技術服務、智慧機器人的圖形化編程軟體……不久前,佛山市科技局就《2020年佛山市重點自主創新產品目錄》進行公示。
這個展示了佛山製造業創新實力的目錄,共有12635項產品入選,涵蓋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領域,其中不少都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
這些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潛力巨大。
在佛山國家高新區三水園,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33億元的高鎳正極材料產業項目自去年籤約落戶三水後便加快推進。該公司總裁辦主任歐彥楠說,項目預計2022年投產,達產後將年產高鎳正極材料3.5萬噸,用作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原料,年產值將達75億元。
當前,佛山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集中精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朝著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目標穩步前行。下半年來,佛山經濟不斷回暖升溫。1—10月,全市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回升,主要行業發展積極向好,全市經濟向上向好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在這背後,來自科技領域的力量起到了關鍵作用。
「可以說,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既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不僅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而且對傳統產業的帶動能力也很強。」佛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佛山正以加速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增量優質,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存量優化,推動全產業鏈整體躍升。
重點實驗室聚焦源頭創新
在今年9月召開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上,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表示,佛山將建設國際一流創新基礎設施集群,夯實創新動力支撐。在此背景下,聚焦佛山產業發展需求,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等一批創新平臺的建設如火如荼。
「實驗室以打造一支紮根佛山的科研隊伍、搭建一個國際高端的科研平臺、沉澱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帶動一方創新驅動的新興產業為建設期主要任務。」季華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季華實驗室已爭取到國家和省重大項目10項,總經費達到5.1億元,已申請發明專利316項、孵化企業8家。
作為頂級科技平臺的代表,佛山的省實驗室不只季華實驗室一家。
去年底,廣東省政府仙湖重點實驗室在佛山南海成立,標誌著佛山氫能產業開始致力於打造國家級氫能產業的研發平臺。
仙湖實驗室致力於以氫能、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新材料國家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集聚、整合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打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等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作為一個製造業城市,佛山很注重應用技術的創新,直接面向產品、面向市場的創新。而兩大實驗室的建設說明,現在佛山更加注重對技術的原始創新,對未來產業的引領性。」佛山仙湖實驗室副主任王志方說。
■案例
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
以前沿科技成果賦能佛山製造
12月上旬,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揭牌儀式在佛山國家高新區舉行。
由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海園管理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三方共建的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旨在推進現代材料表面塗層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打造高端裝備專用先進塗層產研創新示範平臺,推動佛山高端裝備產業轉型升級。
研究院的業務範圍包括開展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相關科技成果轉化,開展現代材料表面塗層技術研發、成果對接、轉移孵化、項目(企業)引進,提供技術支持、項目開發、信息、諮詢、宣傳、合作交流與人才培訓等服務。
「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在冷噴塗、雷射噴鍍等方面的技術全國領先,周克崧院士團隊系統技術的落地將對佛山的整個產業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佛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潘東生說。
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敬財對未來與研究院的合作充滿期待,目前,該司已經有一些零部件應用了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的技術進行小批量生產,效果很好。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佛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蔡家華說,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致力於打造高端裝備專用先進塗層產研創新示範平臺,開展現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與共性技術攻關研究,可以利用新材料領域前沿科技成果為佛山製造賦能,有助於佛山搶佔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和發展主動權,推動佛山製造加快向佛山智造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