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素稱「泉城「,古時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之美譽。泉水眾多,有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等十大泉群,各種文獻記載均有七十二名泉之說,但各有出入,目前實際尚存一百餘處。
早聞泉城泉之盛景,能盡閱當是美事,只是因時間所限,只有上趵突泉公園領略一番。以」公園「稱謂,實際上有點褻瀆園裡的園林藝術了。北方皇家園林如頤和園有闊大宏偉之美,南方私家園林如拙政園有秀雅小巧之美。
而趵突泉公園取其中,盡得大氣與秀雅之美。又因為有泉之靈動清澈,泉畔常有太湖石層層疊疊,得山石之靜美雅致。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沉靜,智者靈動,北方園林之水浩闊無度,南方園林之水小而呆滯,此處園林卻勝在靈動閒適,而且一樹一木,一花一草,看似隨意,卻有著恰到好處的寫意。一處園林,得仁得智,泉石樹魚相融,有秀山有活水,又沉靜又靈動,已經是極品了。
為了稱謂更為貼切起見,且叫它趵突園吧。
趵突園並不大,一百五十多畝,卻盡得南北園林藝術之美,泉池、山石、亭軒、園祠、溪瀑、橋廊、花木、金魚,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步步是景。先說泉吧,園中有趵突泉、石灣泉、湛露泉、酒泉、馬跑泉、無憂泉、淺井泉、白雲泉、望水泉等。遺憾的是,金線泉、柳絮泉未能找到,只嘆行前功課做得不夠。
趵突園之所以得名,是因為趵突泉的名聲太大。趵突泉位於園之中西部,號稱「天下第一泉」。泉池闊大,呈方形,北有濼源堂,西有觀瀾亭,東有來鶴橋,南有迴廊拱衛。池中相鄰三個大泉眼形成較大的泉湧,聽說水勢大時能發出很大的聲響,聞若隱雷。
觀瀾亭兩側立兩方石碑,右手立「趵突泉」,左手立「第一泉」。有意思的是「突」字少了兩點,據說是因為泉湧勢大,衝掉了上面的兩點。常在一些景點看到一些減筆的字出現,或表達一種意蘊,或配合景色的需要,總之是恰到好處,充滿意境,讓人感嘆漢字的玄妙,以及書家的巧思和灑脫。
趵突泉隨歷代文人的抬愛和述及,聲名日隆,也引得遊人如織,欄杆佔滿,快門聲驟,蓋過泉湧之響。泉東一石碑上刻「激湍」兩個大字,傳為康熙手書。「趵」、「突」均取泉湧上衝之意,用激湍來形容倒也妥貼。
趵突激湧,勝在勢大,引人駐足,但微有喧鬧之嫌。本人卻另有心儀之處,即晴雨溪、石灣泉、濯纓池、悠然軒。
從東門入園,沿右手行至一座小橋,左手就是晴雨溪了。溪中水映垂柳,溪邊湖石參差,溪水清澈見底,宛如到了仙境。最奇的是,由於溪底有很多小泉眼,細小的泉湧在水面躍動,在晴天之下,象雨點在水面激起的小水花一樣,即名「晴雨溪」,名字很是傳神,也是我入園第一個驚喜。
一路前行至漱玉泉,沿右手小路可見馬跑泉,順左前方小路一直前行左轉,一泓清碧幽靜的池水就在眼前了。濯纓池大小僅次於趵突泉,池右有小溪相連,溪水匯入池中。池南環山,高低不齊,最高處有水順勢流下,形成幾疊小的瀑布,山上綠樹花草掩映,間有幾樹紅葉,池中有金魚漫遊。
因為有山與園之南部相隔,微響的瀑聲,更添靜適。此池幾步之隔就是園外的大馬路,難以想像在鬧市之中,竟有如此靈動閒適之處,恍若身在世外桃園一般。濯纓一詞很是斯文,閒坐池邊濯足也許更為適意。
從濯纓池向北,拾級而上,一座門樓,上書「悠然軒」。門樓左手,是一架中式迴廊,上有蔽日綠藤。門樓正對卻是一架白色歐式園頂拱廊向北向上伸展,拱廊入口處,一莖開著橙紅色花朵的花樹伸上拱廊頂,在上面又分成許多花枝,籠在拱頂的左半邊,象是西方美人頭側的一大朵花髻一樣,十分俏麗。
周圍灌木、花草也相襯得當,匠心獨運。安靜的中式迴廊旁竟有這麼美豔的存在,中西風格渾然一體,設計精巧,令人驚嘆。這裡陽光充足,少有遊人,中式迴廊閒淡,西式花廊濃烈,就這麼相望相伴著,倒讓人想起一個中國才子,與一位西方美女,相伴而坐。又象是一杯咖啡和一杯綠茶放在同一張桌子上,奇妙的感覺,不可言傳。
無憂泉東南向,白雪樓南面,就是石灣泉了。石灣泉左邊是酒泉,右邊一個小石洞向外流水,即湛露泉。泉池東西向連成一片,泉水匯在一起,不分你我。池南是幾米高壁立的石山,石的縫隙之間,長滿了樹;泉池西邊,是一片小臺地,上面矗立著幾棵高大的古樹;池水向東緩緩流去,視線開闊,遠處各色樹木高高矮矮,映在水中。
一樣的遊人稀少,一樣的安靜,山與水與樹相映成趣。如果說濯纓池自然、靈性、閒適的話,石灣泉更有突兀奇麗之感,象灕江一樣,有碧水扁舟、數峰筆立的感覺。
園中有紀念李清照的易安舊居,裡面有淡月亭,亭臺小巧,奇石秀雅,花樹蔥蔥,設計也很精緻。還有紀念李攀龍的滄園,裡面有「藍已青矣」石。說到石,園中有兩處名石。
一是東門裡邊竹林相擁的龜石,相傳是張養浩舊藏。另一個是易安舊居南門前的虯石,造型奇特,值得一看。差點忘記說,趵突泉西,有一處杜康泉,泉邊有供遊客直飲的泉水,入口清洌甘甜,感受夏日的清涼。
趵突園步移景異,處處仙境一般,非此短文所能盡述。種種妙處,各人應各有不同的感受,本人言語已盡,如能論及園中精妙之一二,我願足矣。
期待再來泉城,再進趵突園,漫步徐行,細細品味,以補此行興之未盡之憾。
胡世瑾,男,陝西白水人,現居新疆。工作之餘偶爾寫寫散文、詩詞,用文字記錄生活,借文字整理思緒,從文字汲取力量。
主辦:陝西散文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