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600位村民集體改姓,拿出祖先牌位翻出族譜,稱是張士誠後人

2020-12-22 北岸的木子

氏族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姓氏的存在使得家族更加有凝聚力和歸屬感,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繫也變得更加密切。

江蘇一村子中六百位村民提出要集體改姓,他們拿出祖宗牌位,翻出族譜,說自己是張氏的後人,就這樣塵封的六百年前的故事逐漸清晰浮現出來——

元末明初,社會動蕩,朱元璋勢力擴大後,其他的起義勢力要麼主動投靠朱元璋,要麼被朱元璋直接清理,張士誠就是其中一支。

張士誠本來是滅元的大功臣,後來他弟弟兵變被朱元璋俘虜,在元方部隊的夾擊之下,張士誠被迫假降了元朝。

但是他一直在儲備自己的兵力,以圖公開反元,當張士誠的兵力累積到足夠規模,相比元朝軍隊有優勢的時候,朱元璋的勢力也不斷龐大,張士誠不敵朱元璋,被朱元璋軍隊圍攻。張士誠考慮到城內百姓的安危,沒有採取火攻的計策,最終張士誠被朱元璋俘獲。

從這之後,張士誠先前的風光也逐漸被抹去,為了使得自己的家族血脈能夠傳承,張士誠囑咐自己的子女要更名改姓,因為朱元璋這樣多疑的人,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家人的。

張士誠的子女就改為「吳姓」保得安全。

在《吳王張士誠載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其世譜所載,謂王更有二子,避出他所,為虞、吳二氏雲。」那為什麼張士誠的子女要改成吳姓,而不選擇其他的姓氏呢?關於這點說法有多種。民間傳聞說張士誠的小舅子姓吳,還有種說法是張士誠有一位吳姓妃子。但是不管哪種說法,都表明當時張士誠家族裡確有姓吳的人。

數百年後,吳氏的後人定居江蘇,她們說自己的祖訓是「「生姓吳,死姓張,有朝一日認祖歸宗」,六百年來,吳氏家族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祖先,也從來沒有將認祖歸宗的事情拋在腦後。

在村民的堅持和族譜以及排位的佐證下,一部分吳氏已經改為了張姓。

張士誠在亂世兵敗並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張家曾經一時鼎盛,卻在六百年間落得要借姓生存的可憐境況,如今他們能夠恢復姓氏,認祖歸宗,也算是全了代代張氏後人願望了。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創,歡迎關注,帶您縱橫古今,縱覽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江蘇600村民集體要改姓,並拿出家譜,說出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曾經,在江蘇的一個村子中,600名村民就提出過集體改姓的請求,為了能夠成功改姓,他們甚至還拿出了祖宗牌位、族譜等作為證據,而在此次改姓風波中,一段600年前的往事也浮出水面。「吳氏」後人希望認祖歸宗,改回張姓而當年吳氏的後人,就是現如今想要改姓的江蘇村民。為了驗證這一說法,這個要改姓的家族還拿出了過去的家譜,以及一些祖宗牌位,在這些資料的記載中,當年張士誠為什麼要叫子女改姓為吳的原因也昭然若揭。
  • 中國神奇村莊,村民活著姓「熊」死了姓「黃」,已傳承600多年
    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個村莊,這裡的人非常奇怪,這裡的村民活著的時候姓「熊」,但是在他們死了之後,墓碑上的姓氏卻變成了「黃」。而且這個傳統已經傳承了600多年的時間。生死兩姓的起因這個村子是在南昌經開區蛟橋鎮瀛上村,之所以會有這個傳統,起源於600年前的一個事件。那是在明朝洪武年間,當時有一個黃姓的人,入贅到了瀛上村,並且他也將黃姓改成了熊姓。
  • 所謂歷代祖先,全都是指男性嗎?有沒有女性祖先?
    人類的先祖也有公婆之分,男性祖先是公,女性祖先是婆,即先考與先妣,民間有的地方俗稱為祖公和祖婆。中國民間的歷代祖先中,由於長期處於男權社會,男性祖先自然是主體,但任何人均無法否認女性先祖的存在。祖先我國民間後代能識別自己祖先的途徑有四個,一是民間族譜,二是宗祠牌位,三是祖墳,四是祖先祭祀。
  • 祖先牌位不可緊貼牆面!祖先牌位的擺放禁忌,擺好後人必富貴興業
    許多人家裡的神桌上同時供奉財神和祖先,風水命理姓名學專家提醒,神像最好緊貼神明聯,祖先牌位若不緊貼,須稍微向前靠,大概離公媽聯約1指遠,會這樣主要是因為神明地位比祖先高,其次是祖先牌位若靠牆放,後代子孫恐怕會賴在家裡,只想靠祖先、長輩的遮蔭吃飯,沒辦法到外面討生活、興家。
  • 祖先牌位及鮮為人知的家族往事 ​|| 王忠蒙
    祖先牌位及鮮為人知的家族往事文/王忠蒙庶民百姓、蓬門小戶也設立神龕,常年供奉祖宗牌位,香火不斷。以此表達人們敬天法祖和對祖先的崇拜敬仰之心。第三尊是曾祖長子王公視箴之牌位。書曰:「清故父王公諱視箴字思明行一神主。生於鹹豐八年七月十四日午時卒於光緒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戍時,葬於城南祖塋壬山丙向,穴深八尺」。祭祀祖先,瞻禮牌位,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不已!家族中的先人牌位百餘年來幾度滄桑,數歷劫難,大部分遭毀,僅有三座神龕得以倖存。近年來,每逢春節,由長房子孫敬奉於香案,供族人香火祭拜。
  • 拿出祖譜,道出玉璽下落,貴州百戶陳姓堅稱祖先當過皇帝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貴州百戶陳姓堅稱祖先當過皇帝 在中國古代當皇帝幾乎是每個人的夢想,從最早陳勝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充分得以體現。
  • 在家中供奉祖先牌位基本知識(標準)
    有關交流、合作和有關家族文化的研討、聯誼、著述、作品、祭祖、修譜頒譜、尋根問祖、建祠立碑等內容的投稿請加微信13581128900或發郵箱945016761@qq.com在家中供奉祖先基本知識(標準)    一、牌位寫法    1、中心    某(你的姓)氏歷代宗親之蓮(有佛教信仰的用蓮)
  • 海南瓊西這個村的村民實乃真漢子,沒有辱沒其祖先文天祥的名頭
    而在日軍侵瓊期間,村民所表現出來的勇敢與民族氣節實乃真漢子,並沒有辱沒其祖先的盛名,旦場村也成為響譽瓊西的革命老區,令人稱道。最終有一部分村民直接在遠離旦場村耕地或魚塘邊蓋房居住,逐漸演變出另外的兩個「旦場村」——旦場園村與旦場田村,而從原旦場村中分離出來的旦場園村,因為交通更加便利一些,現在發展得反而原來的老村——旦場村更大一些。可以想見,旦場村村民世世代代都迫切希望解決交通與水患難題。
  • 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有後人,有族譜記載!千真萬確!
    《天國南王》的作者李遠也是認為馮雲山只有旁系親屬,沒有直系後人。獅嶺馮氏宗親馮雲峰,他提供了一條線索,聯合村的新聯社有間馮雲山的宗祠。11月11日,在獅嶺馮氏宗親的陪同下,花都祠堂文化研究會負責人和《天國南王》作者李遠等來到了聯合村新聯社。村幹部叫來了幾個據說是與馮雲山血緣比較近的村民。分別是馮新林和馮新永兄弟,他們還有一個大哥馮新偉。
  • 一直有一個疑問,我們安奉了祖先牌位,祖先真的會去寺院?--永久供奉祖先牌位通啟
    請教老師如何知道祖先去到靈山寺呢?我把內外祖先牌位都安放靈山寺。但又不知道祖先們無請他們去。祖先他們會知道去嗎?如何才知道。有什麼預兆。他們都無報夢給我地。感恩老師開示。阿彌陀佛。明一老師回答:這個他會去的,你的心的心念,他會知道的,因為你的心念是騙不了整個宇宙法界的,任何眾生都可以感覺,你安奉了,就行了,安了,整個人就會改變,你不用去想這麼多,因為在寺院裡安奉這個牌位,等於把寺院裡面的風水同自己兼容在一起,能夠讓自己的祖先接觸到佛光的普照,他們在天之靈也會保佑您們,第三,安奉祖先牌位在寺院,因為有法師每天誦經念佛,做佛事,慢慢地整個家族興旺,如果有人工作不順利
  • 江蘇沭陽渭水堂姜氏族譜
    「牢記使命·奮進百年——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詩文書畫攝影大賽國有史書,記國家之大事,供後人參閱借鑑;方有方志,載一地之史跡,為當地人奮發向上之源本;族有族譜,錄一姓之私事,遺後人知其支派,明其長幼,以恢宏祖宗之美德。姓氏以其特殊的血緣文化,記錄了中國五千年父系社會的進化史。中華民族乃炎黃子孫,姜姓始自炎帝,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
  • 歷代祖先是指哪些祖先?牌位應怎麼立?
    問:第一個是,請問歷代祖先的牌位,下面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單指這一生的歷代祖先,或包括生生世世的祖先?
  • 中元節:祭拜祖先會得到祖先的庇佑嗎?(附祭祖流程)
    所以每年的清明時節時,人人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孤獨,也讓他(她)們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紛紛上墳掃墓,焚黃掛白,也就燒紙錢,掛紙錢,藉以紀念先靈,證明此地安息者還有後人牽掛,旁人就不敢在墳頭動土、欺負;而中元時候,人們勤勞兩季之後,不管什麼作物的新鮮產品都要出市了
  • 貴州一農民自稱崇禎後代,還拿出「鐵證」,曾持崇禎寶劍砍傷惡霸
    最近幾年,突然湧現出一股「認祖歸宗熱」,啥「我是孔子第79代孫」,「我是劉邦第93代傳人」,最離譜的是一個江蘇女孩,說自己是「孫悟空後人」,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她還跑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要檢驗DNA,然後拿出祖傳的「靈石」和「猴毛」,真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 祖先的遭遇令人落淚!--為什麼非要在寺院安奉永久祖先牌位?!
    請教老師如何知道祖先去到靈山寺呢?我把內外祖先牌位都安放靈山寺。但又不知道祖先們無請他們去。祖先他們會知道去嗎?如何才知道。有什麼預兆。他們都無報夢給我地。感恩老師開示。阿彌陀佛。但同時也看到,由於人們祭祀的方法不合適不恰當,也造成了新的業力出現,人們現在祭奠祖先,是放大量的鞭炮,燒紙錢,殺雞殺鴨殺豬等,用肉祭奠祖先,這是非常愚昧的做法,在祭奠祖先的同時,也把我們的祖先宰殺了,感覺到人們祭奠祖先的方法其實就是——用祖先祭奠祖先!因為現在我們宰殺的動物,也基本是我們的祖先投胎而來的。由於業障業力的緣故,投胎到畜生道受苦報,緣分牽引成為後人身邊宰殺的動物。
  • 「一代霸主」成吉思汗後裔竟在河南小村莊隱居600餘年
    成吉思汗後裔隱居林州600餘年在河南林州有一個村莊叫申家崗,村中有申姓1400餘口,村中的老人講,自己是曾經叱吒風雲的成吉思汗後代,為躲避追殺全族人隱居林州已有600餘年,所藏《申氏家譜》記載了其先人逃亡並改姓的經歷
  • 康熙御賜姓氏電腦認不到 huǎn氏家族無奈改姓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根據族譜統計,從仁壽遷徙到威遠的huǎn姓已繁衍到14代,有上千人,他們均在經受著這個罕見姓氏的困擾。警方呼籲,相關部門應儘早在電腦裡安裝生僻字系統,這樣才能徹底解決罕見姓氏居民的煩惱。
  • 佛友安奉月光如來和祖先牌位,消除了未來的病苦業力--永久供奉祖先牌位通啟
    明一居士回答:第一個夢境業障消除,你這個夢非常好呀,把這個蟲梳出來,就是把這個病毒清除了,離開了這個倒黴的事情,如果你不安奉這個祖先牌位和月光如來,那你以後會很苦呀,病苦呀。一、解決在家安奉祖先牌位不如法,引發不安寧的家庭事情
  • 族譜體例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皇帝的家譜稱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
  • 寺院立永久歷代宗親牌位的功德利益.立永久歷代宗親牌位祖先們滿意,心中頓生歡喜--永久安奉祖先牌位通啟
    很多佛友立了永久歷代宗親牌位,當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歡喜感,是祖先們覺得很滿意高興,我才會得到歡喜的感應。利人就是利己,助人就是助己,祖先們好了,我們陽間的子孫才會越來越好,立永久歷代宗親牌位真是冥陽兩利,智慧之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