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英商會林衝:在華英企「絕緣」脫歐,呼籲中英自貿談判

2020-12-23 第一財經

英歐談判一再拖延,且未設最後期限,但英國脫歐的過渡期定將在2020年12月31日結束。

在華英國企業如何看待英國脫歐對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影響?又將如何找準脫歐後的自身定位?

近期,中國英國商會在北京發布《英國企業在中國:情緒調查2020-2021》。調查顯示,44%的受訪英國企業表示會在2021年增加在華投資,主要是因為中國的潛在市場規模。對於40%的在華英國企業來說,中國是其首要的海外市場。

「脫歐給英國帶來的最大機遇之一,是與中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機會和潛在可能性。」 中國英國商會執行董事林衝(Steve Lynch)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他解釋說:「脫歐正在進行,我們的推測是在本月底(結束脫歐過渡期)。但在華英國企業其實相對來說不受英國脫歐的影響。」

70%的英國金融服務公司會增加在華投資

第一財經:近日發布的《英國企業在中國:情緒調查2020-2021》報告中稱,如果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70%的英國金融服務公司會增加在華投資。你預計這種開放將如何惠及英國企業?

林衝:我們已經看到了金融和專業服務市場中的一些開放政策,這是中國政府非常積極的舉措。英國經濟80%都是服務業,中國市場在這一領域有巨大機遇。隨著中國市場不斷開放,英國公司在中國市場會有更多機會。從我們最近的情緒調查中可以看到,企業的情緒受到了這些舉措的鼓動,但是很多公司還沒有具體感受到這些舉措的實質性影響。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今年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年,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這也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但在未來,我們確實希望看到中國政府在金融服務業開放方面採取更多實際行動。

金融服務領域的機會有很多。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粵港澳大灣區,那裡有許多金融服務的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及金融科技,還有環境工程和專業服務。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能夠說明英國和中國是否可以圍繞著市場開放展開合作。

第一財經:對英國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最吸引人的因素是什麼?

林衝:我們最新發布了英國企業的情緒調查,儘管樂觀情緒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仍然普遍樂觀。英國企業對中國的市場潛力仍然保持著信心,市場潛力也是英國最看重的地方。事實上,儘管這一年的疫情帶來了許多挑戰,旅行和國內經濟都受到了幹擾,但44%的受訪企業將在明年加大對中國的投資。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表明我們在可以合作的領域有很大的決心。而且,當我們展望未來的合作領域時,潛在的機會包括醫療衛生、金融服務、環境工程和教育等關鍵領域。英國企業有這麼多的機會與中國合作與協作,我想這可以歸結於市場潛力的作用。

第一財經:在華英國企業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

林衝:我想最主要的行業可能是金融服務、專業服務、教育和先進位造業。我們有大批在華企業,中國英國商會在全國範圍內大約有五六百個會員。這些企業分布在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規模和業務,既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企業也有小型的製造業和工廠,它們的業務橫跨許多不同的部門。

期待中國準入進一步開放

第一財經:中國今年在服務貿易開放上推出諸多舉措,這對英國公司有何影響?

林衝:我們的情緒調查裡有問到如果中國的某些市場準入法規進一步開放,你的投資會怎樣變化?有許多公司甚至要將其在中國的投資翻倍。這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通過外國直接投資使中英兩國的經濟受益,這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金融服務領域。英國是服務型經濟,這將極大釋放我們的出口潛力。

在市場自由化方面,服務業是具有增長潛力的一個關鍵領域。所以,我們呼籲圍繞市場進行更多開放和更多改革。同樣,我們已經看到了行動。中國政府已經做出了積極反應,但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實質性影響,而不僅僅是對情緒的積極作用。我認為這是一種進步,是英國和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機遇。

第一財經:中英貿易關係如何能更加平衡?

林衝:大多數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都有逆差,我不認為這一點會很快改變,但我想再次強調去年的英中貿易展現的基本面和積極點,也就是同比增加了36%的出口額。當我們問及對中國的投資時,在2021年,44%的受訪英國企業決定對中國市場進行更多的投資。所以,這些貿易數據可能還會發生再平衡的變動。

另一件事或許還很遙遠,但我對籤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景十分期待。在跨境數據傳輸、跨境資本或市場準入、降低關稅以及獲得許可證方面,英國企業長期面臨著一些問題,這些領域有巨大的潛力可以讓英中貿易更加平衡。

未來一段時間,我不確定我們能夠完全平衡,但我們已經看到了積極的趨勢,有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進入中國,這是一件好事。

脫歐對英國在華企業沒太大影響

第一財經:在華英國公司的策略是否會根據英國脫歐的結果而改變?

林衝:脫歐正在進行,我們的推測是在本月底(結束脫歐過渡期)。但相對來說,在華英國企業不受英國脫歐的影響。這實際上意味著這些英國企業對英國脫歐的關注度並不高,我們可以通過市場情緒看到這一點。但我認為脫歐給英國帶來的最大機遇之一,是與中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機會和潛在可能性。英國和中國正在考慮尋求籤訂自由貿易協定(The UK and China are looking at an FTA)。

我們現在積極呼籲的是,英國政府應該開始考量與中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景,看看潛力有多大。去年,中英兩國的金融貿易額為800億英鎊。當前,英國企業在市場上面臨的很多問題,比如跨境數據流動、跨境資本轉移和關稅問題,都可以通過自由貿易協定解決。就英國脫歐而言,在華英國企業相對來說與此「絕緣」,實際上更多的是看機會,看未來有可能與中國進一步合作的領域。關於脫歐這件事情,我們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見證它的,但從商業角度來看,在華英國企業不受影響。

相關焦點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出席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英國中國商會、英中貿...
    2020年1月21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和夫人胡平華出席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英國中國商會和英中貿協共同舉辦的2020年「破冰者」新春晚宴。劉大使發表主旨演講,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佩裡、英國財政部經濟事務國務大臣格倫、前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英中貿協主席古沛勤以及英國中國商會會長、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方文建、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建崗等分别致辭。
  • 呼籲對華合作就是「給中國磕頭」?英國政壇反華風潮正向美國看齊
    而從英國媒體於近日翻出的一則「舊聞」也可以看出,英國人在這個問題上確實是超級「糾結」:在今年年初,英國前財政大臣約翰·格倫曾在一場晚餐會上呼籲中英在多領域展開合作,結果前保守黨領袖伊恩·鄧肯·史密斯卻指責格倫這是在「給中國磕頭」。
  • 48家集團俱樂部與英國中國商會聯合舉辦「破冰者」2019年新春晚宴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英國貿易與出口促進部長費爾黑德(Baroness Fairhead),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包玲,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Stephen Perry),英國中國商會會長、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方文建,英上院議員赫塞爾廷勳爵、貝茨勳爵等多名英國上下院議員,滙豐銀行董事會成員、經理科爾斯(Sherards Cowper-Coles)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英國分公司
  • 官宣,中國企業將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無懼疫情脫歐
    官宣,中國企業將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無懼疫情脫歐英國時間11月25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英國國際貿易部,以及英國中國商會(CCCUK)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英經貿論壇暨《2020英國中資企業發展報告》的線上發布會,觀看人數高達26萬。
  • 官宣,中國企業將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無懼疫情脫歐
    官宣,中國企業將對英國投資數十億英鎊,無懼疫情脫歐 英國時間11月25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英國國際貿易部,以及英國中國商會(CCCUK)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英經貿論壇暨《2020英國中資企業發展報告》的線上發布會,觀看人數高達26萬。
  • 關注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
    英國脫歐後,英歐雙方仍有價值觀上的共同性,但利益取向上的差異性會增大。英國經濟、外交重心會進一步轉向亞太,與北美、澳大利亞及南亞等英語國家的經貿、人文聯繫將更為緊密;歐盟則將更多聚焦中東、非洲等近鄰地區。英歐競爭性將日益凸顯,特別是在經貿、科技、投資以及金融等領域。
  • 英國「脫歐先生」要求停止依賴中國
    先是變異病毒,後是「脫歐」,如今英國似乎又將目光瞄準了「脫中」。據英國BBC報導稱,素來有著「脫歐先生」之稱的英國政客奈傑爾·法拉奇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新目標」,那就是幫助英國「脫中」。他認為英國政府對中國的依賴,會令英國失去獨立性。甚至多次強調,這種「威脅」遠遠超出歐盟。為此,他呼籲英國政府應該致力於擺脫對華依賴。不過對於他的發言,並非所有英國媒體都願意「買帳」。
  • 中英舉行投資促進工作組第三次會議
    2020年12月14日下午,中英投資促進工作組第三次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由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和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吳僑文(John Ewards)共同主持,商務部外資司、合作司、歐洲司、英國駐華使館、廣東省商務廳、中國駐英國使館經商處、英國中國商會、中國英國商會等分別通過視頻連線參會。
  • 熱點問答:英國正式「脫歐」意味著什麼?
    「脫歐」,這一冷戰後重大地緣政治事件對英國國內政局、英歐關係及歐洲一體化進程意味著什麼?(小標題)英國人的生活將有何改變?「脫歐」後,英國與歐盟隨即進入「脫歐」過渡期。雙方此前約定,過渡期內,雙方貨物與人員流動均按現有規則進行,因此英國人將基本感受不到「脫歐」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 憂醫療系統崩潰,英國衛生當局呼籲延長「脫歐」過渡期
    憂醫療系統崩潰,英國衛生當局呼籲延長「脫歐」過渡期 中國新聞網12月23日消息,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23日,英國公共衛生服務當局敦促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延長「脫歐」過渡期,警告在無協議脫離歐盟單一市場的情況下
  • 脫歐後大英國協將解體,或許會集體加入美聯邦?
    英國脫歐正加速進行。近日脫歐協議談判似乎有了很大轉機。協議談妥後有一年過渡期。然後英國就算正式脫歐了。雖然目前看來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不大了,但無論如何脫歐,脫歐後的英國都將面臨嚴峻的發展和生存挑戰。脫歐後,英國將向何處去?這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脫歐後的英國,雖然還有一個大英國協存在,但也將處於一個孤立狀態。
  • 脫歐後英國何去何從?詹森釋放危險信號,中方嚴正回應絕不姑息
    報告中表示,在脫歐後,英國的發展方向應該轉向「印太地區」,與印度、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合作,共同對抗中國。該政客還認為,英國脫歐後,整個「印太地區」的「盟國」都希望英國參與該地區的事務。
  • 英國「脫歐後遺症」顯現!蘇格蘭「脫英」箭在弦上
    來源:央視原標題:英國「脫歐後遺症」顯現!蘇格蘭「脫英」箭在弦上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在2020年最後一天晚上,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妮古拉·斯特金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布聲明,蘇格蘭將很快回到歐盟。多家外媒解讀稱,斯特金在暗示蘇格蘭應獨立於英國,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並重返歐盟。
  • 醫療資源恐不堪重負,英國衛生部門呼籲強森「暫緩脫歐」
    在他們眼中,原定12月31日的「徹底脫歐」,將成為英國不可承受之重。12月31日,為期11個月的英國退歐過渡期就將結束,這個島國將徹底脫離歐盟關稅同盟以及歐盟共同市場。英國衛生系統NHS(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擔心,這會急劇增加抗擊疫情的難度,因此發出了暫緩脫歐的請求。
  • 965億元,中英合作後勁足
    近年來,中英經貿合作一直保持穩定良好的發展勢頭。隨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英國即將進入「脫歐」新階段,未來雙邊經貿將迎來更多共贏合作新機遇,發展前景廣闊。第二季度中國成為英國最大的商品進口國,一方面是全球在疫情影響下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增加,體現出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和韌性;另一方面,英國「脫歐」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國從歐盟成員的進口,轉而增加了從中國的進口。近年來,中英互為重要貿易夥伴。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英兩國貨物貿易額達862.7億美元。
  • 賽迪智庫丨英國脫歐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及對策
    一方面,有助於中國增加對歐盟合作的籌碼;另一方面,歐盟內部保護主義將會抬頭,對華政策也有可能更加統一,一旦其傾向於採取更強硬的貿易保護政策,中歐貿易與投資關係可能受到更多限制,並波及工業品出口、企業併購和技術轉讓等多個方面。英國脫歐將助長美國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力量。按照英國詹森政府之前的言論,將優先處理與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發達經濟體的經貿關係。
  • 尋找「脫英」藉口?蘇格蘭向英國索要脫歐賠償,威脅不同意就硬來
    英國「脫歐」之後一些後遺症也開始在近期逐漸顯現,尤其是蘇格蘭獨立呼聲日益高漲。外媒1月10日的報導,蘇格蘭民族黨借著蘇格蘭獨立呼聲高漲的勢頭,公開要求英國首相詹森支付「數十億英鎊」,以彌補領導英國「脫歐」給蘇格蘭造成的損失。
  • 中國駐英大使:中英關係遭遇困難 責任完全在英方
    中新社倫敦7月31日電 (高天胤 張平)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3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於當日就中英關係舉行的線上中外記者會上,劉曉明指出,近來中英關係遭遇一系列困難,面臨嚴峻形勢。中國沒有變,變的是英國。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
  • 英國華人社團、商會為英國NHS捐贈醫療物資 助力英國抗疫
    英國中國商會積極籌集醫療物資超四百萬件截至4月21日,英國中國商會已向英國政府/NHS、倫敦金融城官方慈善機構「倫敦金融城市長慈善倡議」(The Lord Mayor's Appeal)、抗疫一線的19家醫療機構、在英留學生、華人社團和英國本地機構捐贈了4196721件醫療物資,包括呼吸機30臺
  • [人民日報海外版]英國「脫歐」會在混亂中收場嗎
    英歐談判停滯不前,雙方能否在最後1個月內破解僵局,力避無協議「脫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英歐分歧難彌合英歐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一再延長,雙方試圖達成協議,以解決過渡期結束後,每年規模將近1萬億美元的雙邊貿易將要遵循的規則。英國最初制定6月達成協議框架的目標,之後將10月中旬作為談判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