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的故事,山野樵夫成了禪宗一代祖師

2021-02-08 老年糕行說

一般學佛者都知道,中國漢傳佛教的禪宗始祖是達摩祖師。但整個佛教創世以來的禪宗祖師是大迦葉。作為佛陀的首座弟子,由於他在靈山大會上在千百眾人還不明所以的時候,既與佛陀拈花一笑心領神會,由此一段公案開始,才有後來兩千五百多年的禪宗風起雲湧。

而後在中國禪宗代代相傳,屢有高僧大德輩出。這其中,禪宗最為後人高山仰止的就是六祖慧能。

比如流傳萬古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就是沒文化不識字的慧能口佔而做。

看來,自古以來,真正的高人大師,不一定是認字多少,學歷高低決定的。

六祖慧能,本來是嶺南荒蠻之地的一個樵夫,就是砍柴到大街上賣點碎銀子以此為生苦力。

有一天,他在大街賣柴的時候,偶然聽到一位居士吟誦「金剛經」,沒想到他這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苦力,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居然豁然開悟了。他一下子看透了人生似的,扔掉了扁擔和斧頭,在那位善心的居士贊助下,告別了故鄉,北上湖北去學佛求法了。

在湖北黃梅山的東山寺,慧能就以前邊那首何處惹塵埃的詩,贏得了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特別高看,並將禪宗的衣缽~~一件達摩東來且歷代祖師們披過的袈裟傳給了他。慧能被五祖告知,他接到手的不僅僅是一件產自印度的袈裟,而且是一座禪宗的江山,也是一個大大的炸彈!

雖然這個歷代祖師穿過的也不知洗過多少水還是沒洗過的袈裟只不過是一件象徵性的信物,並且也非佛法本身。但是……但不論誰擁有了這件袈裟,就能證明你與歷代祖師心心相印,與釋迦牟尼佛一個鼻孔出氣,你就是祖,你就是佛。你就是禪宗最高級的南波萬!

這個地位和你的出身學歷沒有任何關係!一切都只怪你前世修來,運氣太好!

所以,當時許多名利之徒,佛教徒裡也有不少沽名釣譽的不是真正修行者不明白禪宗以心傳心,心有靈犀的道理,以為得到袈裟就是成了正果的祖師,於是紛紛開始想方設法的欲以搶奪。

因此,歷代祖師衣缽相傳,被授者都是命若懸絲!風險之大,一點也不亞於現代電視裡演的一個大企業橫空巨大財富繼承者的危機四伏!

何況,許多高學歷的和尚都知道慧能是一個砍柴的苦力出身,大字不識。甚至,當時連起碼的光頭都還沒有剃,也就是說,到此時慧能還沒有正式出家。

但他卻得到了禪宗的正統衣缽!

全天下學佛釋子,誰能服氣?

猶如後來那麼多黃埔高材生沒有拜將,讓你一個遊擊隊的當了元帥。服氣才怪。

五祖弘忍當時就對慧能說:我就一句話,你連夜快走,當心有人加害你!

弘忍擔心徒兒不認得路,月黑風高夜的親自送他下山。夜色瀰漫裡,師徒二人深一腳淺一腳大步流星直奔長江岸邊而去。

朦朧黑夜籠罩的大江,暗流湧動,濁浪翻騰,一派未知的神秘和蒼茫。

野渡無人舟自橫,二人匆匆跳上一隻小船。五祖剛要去拿船槳,慧能說:師父,您坐好,徒兒來划槳。

弘忍大師一語雙關的說:我是師父,應該我來度你到彼岸。

慧能會心的笑說:弟子迷路的時候靠師父。現在弟子已經有方向了,應該自己度自己。

弘忍頻頻頷首:極是,極是。自己的煩惱自己斷,自己的生死自己了。

正是,參禪修道,任何人都不能相互替代。所謂師父,只能為人指明方向。是否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只能靠一個人的自度。

五祖對慧能語重心長道:今後禪宗的發揚光大就靠你啦!

此刻,江濤滾滾,波光粼粼,慧能飛快搖槳,小船飛快的向彼岸駛去……

關於六祖慧能弘法的故事,容後再講。

相關焦點

  • 最奇特的祖師:六祖慧能,不識字,為什麼可以成為一代宗師?
    二是六祖慧能,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上,他無疑是影響力最大的祖師之一,很多時候,甚至有人把他提高到佛祖釋伽牟尼一樣的高度,可見的他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有多大,儘管如此,但是在世人的眼中,他最為奇特的並不是其影響,而是他本人,因為他的一生就是傳奇。
  •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小傳
    於是慧能禪師一路風塵僕僕,直造黃梅五祖道場。慧能禪師自幼生活在嶺南,目不識丁,生得瘦小,一副山野樵夫的模樣。所以五祖初見他的時候,便戲稱他「獦獠(gé lǎo)」。《五燈會元》、《祖堂集》和《壇經》等書,都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這次見面的情景——五祖問:「你從哪兒來?」慧能禪師道:「從嶺南來。」五祖問:「你到這裡想幹什麼?」
  • 《千年菩提路》六祖慧能
    他出生在曾經流放犯人的邊荒之地;他幼年喪父,在貧窮、困頓中長大;他沒有上過學,是一個不識字的文盲;他是一個以砍柴為生的樵夫;他一聞而悟,千裡求法;他為法忘身,歷經艱辛;他領禪宗衣缽,開頓悟法脈,建立了中國化、生活化、平民化的禪宗體系,使當時的佛教如風行草偃,氣象一新,影響所及使整個中國文化領域無不殷勤熔鑄而生機勃發。  現在讓我們來講述這個從文盲到祖師的傳奇故事。
  • 六祖慧能與弘忍臨別時,隨口一句話,竟成禪宗傳世精髓
    六祖慧能與弘忍臨別時,隨口一句話,竟成禪宗傳世精髓 | 文 青衫文齋慧能在黃梅開悟自性本來清淨,根本不會染上「塵埃」後,被五祖弘忍選定為禪宗第六代衣缽繼承人。經過弘忍半夜傳法,慧能正式成為禪宗六祖。弘忍大師一直認為達摩袈裟的實物傳承,是禪門內部開啟爭端的引子,於是囑咐六祖慧能,袈裟傳到他手上就不要再傳了,「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正法的傳授是以心傳心的,要靠繼承者自己去體會和領悟。此時,繼承了禪宗衣缽的六祖慧能,已成為各方的焦點,不少人打算私下搶奪達摩袈裟,使自己成為禪門正宗。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5)六祖慧能大師悟道因緣
    於是慧能一路風塵僕僕,直造黃梅五祖道場。慧能自幼生活在嶺南,目不識丁,生得瘦小,一幅山野樵夫的模樣。所以五祖初見他的時候,便戲稱他為「獦獠(ge lao)」。      《五燈會元》、《祖堂集》和《壇經》等書,都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這次見面的情景-- 五祖問:「你從哪兒來?」 慧能道:「從嶺南來。」 五祖問:「你到這裡想幹什麼?」 慧能道:「不求別事,只求作佛。」
  • 元宵佳節話六祖——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剃度出家紀念日
    元宵佳節話六祖——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剃度出家紀念日
  • 東方聖人----六祖慧能大師
    與六祖慧能相關的史實可以作出令人滿意的回答:         ——慧能出身貧寒,是個未接受過教育的文盲,卻得五祖弘忍的慧識,密授衣缽,成為中國禪宗的第六代祖師,完成了印度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創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佛教,至今在世界各地仍有廣泛而巨大的影響:        ——《六祖壇經》是中國人寫的、唯一被尊為「經」的佛禪典籍,被譯成多國文字,流布五大洲。
  • 二月初九丨 六祖慧能大師聖誕日
    於是慧能一路風塵僕僕,直造黃梅五祖道場。慧能自幼生活在嶺南,目不識丁,生得瘦小,一幅山野樵夫的模樣。所以五祖初見他的時候,便戲稱他為「獦獠」。《五燈會元》、《祖堂集》和《壇經》等書,都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這次見面的情景——五祖問:「你從哪兒來?」慧能道:「從嶺南來。」五祖問:「你到這裡想幹什麼?」
  • 禪鬥的故事:六祖慧能的成功之路
    禪鬥的故事六祖慧能的成功之路編輯:糖櫻拙見一、故事概述話說當時,神秀的學識和地位均優于慧能,慧能想要勝出,必須走捷徑,必須使用權謀。於是,這才有了漸悟與頓悟之分,才有了兩首詩的故事。其中,推出頓悟是技法,編故事是權謀。然而,為適應競爭的需要而打造出的頓悟技法,其一旦形成則會產生持久的生命力,最終發展成為中國的本土佛教——頓悟禪宗。
  • 千年菩提路——六祖慧能禪師(上)
    慧能法師德相(圖片來源:資料圖) 六祖惠能大師(638年2月27日[二月初八]-713年),俗姓盧氏,河北燕山人(今河北省涿州市),隨父流放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 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憲宗追諡大鑑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陳寅恪稱讚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六祖的法號,歷來志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
  • 他,一位砍柴樵夫,卻因為說了一句話,而被一代禪師跪拜為師父
    佛第二個公案就是達摩一葦渡江:南北朝時期,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的菩提達摩大師來我國傳播禪宗。然而,此偈卻恰巧被五祖弘忍知道了,斷定弘忍是佛學曠世奇才,即於次日夜裡為慧能講解《金剛經》,並以衣缽和頓悟之法相傳,立他為禪宗六祖。然而,五祖把衣缽傳給他了,是有危險的,因為這個人本來就不是正式和尚。同時,神秀當時的勢力很大,如果神秀和其師兄想要加害他的話,是很容易的。所以當五祖把衣缽傳給慧能之後,就趕緊連夜讓他逃跑,第二天五祖才向眾弟子說道自己的衣缽已經傳完了。
  • 佛教:六祖慧能,以及「南禪宗」的確立
    中國特有的禪宗,確立過程很長,經歷了自達摩東來,開創全新的禪學派別,到五祖弘忍,建立禪師僧團,到六祖慧能,形成了中國佛教特有的南禪宗,經神會至馬祖道一,完成南禪宗對北宗的壓倒性勝利,最後到百丈懷海,確立禪師僧團的清規和生活方式。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這個過程之中的佛教:六祖慧能,以及「南禪宗」的確立。
  • 六祖慧能問了一個問題,沒有人能回答,看看你有答案嗎?
    六祖慧能是禪宗的第六代祖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出自慧能大師之口。六祖慧能的悟性很高,雖然沒有文化,但卻能開悟見性,六祖慧能開悟後,也希望更多的人,都能達到開悟的境界,六祖慧能當年為了尋找接班人,曾經問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回答。六祖慧能這個問題,誰有正確的答案,誰就離成佛不遠了,這個問題只有當時的神會給出了答案,但神會的答案卻不是慧能想要的答案。
  • 禪宗公案,是風動還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一語點醒夢中人!
    禪宗公案,風動還是幡?悟性高的人,都會這樣回答!學佛不僅僅是念佛行善,拜佛持戒,學佛還需要我們去悟才行,禪宗有個很有趣的公案,你的回答,就決定了你,在學佛的過程中,到底悟到了多少?一日,六祖慧能來到廣州法性寺,忽聽見一僧道:風吹幡動,又聽另一僧說:幡動而知風吹。
  • 紀錄片:六祖惠能大師的傳奇一生
    惠能大師肉身舍利·南華禪寺現在讓我們來講述這位祖師的傳奇故事。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三十五歲的喬達摩·悉達多在印度創立了佛教。當時的人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這位菩提達摩的再傳弟子,就是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慧能大師。與當時一些出身高貴,學富五車的高僧們不同,這位漢地禪宗的第六代祖師,出身微寒,不識文字。唐貞觀 十二年二月初八日即公元638年,慧能出生在廣東省新興縣夏盧村。一千三百多年前,這裡屬於流放犯人的嶺南地區。今天的夏盧村,生長千年的荔枝樹古風依舊,鑑證著這一段真實的歷史。
  • 禪宗祖師 | 六祖惠能大師的生平
    生平:(公元638年一公元713年),俗姓盧,原籍範陽(河北省涿縣),中國禪宗的創始人,他與孔子、老子被稱為「東方三大聖人」,歐洲則將他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他完成了佛教的中國化、平民化,使禪宗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了唐宋以來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化藝術。
  • 淺談對神秀和六祖慧能佛偈的理解
    禪宗是佛教在中國本土化的過程中產生的一個實踐性色彩很濃厚的派別。禪宗作為一個佛教宗派的創立雖遲,但是禪宗中人卻將它的起源追溯的十分久遠。傳統的說法即「拈花微笑」,是由佛的大弟子迦葉尊者開始傳承佛心,直到菩提達摩,這一宗在印度共傳承了28代,即「西天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到中國傳法,於是中國有了禪宗。從達摩祖師開始,經過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相傳,也就是「東土六祖」,禪宗成為了在中國社會中影響深遠、流播範圍最廣的佛教宗派。
  • 《金剛經》:慧能六祖本來目不識丁,為何能開悟,名流千古?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三論宗,瑜伽宗,天台宗,賢首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各宗有各宗所依的經論,有各宗的判教,有各宗的教義。今天我們要說的《金剛經》也是其中一個宗派的依據,那就是禪宗。
  • 慧能聞經即悟道(六祖慧能與《金剛經》)
    總括如來一代時教,其務本之學大約有五:一、持戒修身,曰「戒學」,名為「律宗」;二、參禪悟道,曰「定學」,名為「禪宗」;三、聞法習觀
  • 六祖慧能大師的傳奇一生(內附視頻)
    今天是農曆八月三日,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圓寂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