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一款曾經拯救了俄羅斯經濟,幫助俄羅斯挺過危機,如今卻又讓俄羅斯專家追悔莫及的戰機蘇27。
如果要排一個「最佳貢獻戰機將」的話,那麼蘇27毫無疑問能穩定第一名的寶座,其他戰機都只是包圍了自己的祖國,或者是在戰場上發揮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蘇27卻是直接幫助即將破產的俄羅斯重振雄風,挺過了最難熬的時期。
當時的蘇聯剛剛解體,分裂下來的俄羅斯不僅拿下了前蘇聯的絕大部分「遺產」,也繼承了前蘇聯的一大筆爛帳,這也就導致了俄羅斯經濟在當時基本上是出於崩潰的狀態。
當時我國正巧需要一款戰鬥機來彌補我國空軍戰鬥力過於低下的問題,於是在兩國的商討下,俄羅斯忍痛咬牙出售給了我國200架蘇27戰機以及全套配件。
這對於當時的兩國而言是一筆雙贏的買賣,俄羅斯依靠這這筆巨額資金挺過了困難期、而我國也靠著蘇27戰機開啟了之後的空軍發展生涯。
不過這件事情如今,卻讓不少俄羅斯的專家捶胸頓足追悔莫及:因為當時籤署的計劃是15年交付200架戰機,但是我國科學家卻在中途依靠著俄羅斯的蘇27研發出了屬於中國自己的戰機殲11B,這件事情放在現在來看,俄羅斯屬於吃了大虧的。
而更讓俄羅斯專家難以接受的是,我國的「三劍客」之一殲16戰機,也是效仿殲11B的路子,走的魔改升級的路數。因為殲16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抑或是用途上,都無限接近蘇30MKK,就有人說這是魔改的俄羅斯的速30MKK。
但實際上,這款戰機,不過是在蘇27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和改良得來的,蘇27不僅是俄羅斯「蘇」系列戰機的鼻祖,更是我國「殲」系列戰機的鼻祖。
依靠著一款戰機,我國就開啟了自己的空軍研發路線,這件事情成為了俄羅斯軍工專家難以接受的現實,這些專家看著當時售賣時的廉價,估計想哭的心都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