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馬上又要進入年報披露期了。
每年年報期,都會有一些公司會出現爆雷的狀況,主要還是在業績方面。
但是有一個容易出現爆雷的方向是不得不警惕的,那就是商譽減值!
今天A股市場創業板唯一的一家跌停板的公司數知科技,就是因為出現商譽減值而一字跌停。
該公司昨日晚間公告稱:因多個子公司今年經營業績存在較大幅度的下滑,預計商譽減持56億元至61億元。
截止今日收盤,公司總市值僅剩50.8億元。
說到商譽減值,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商譽和商譽減值: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商譽是指購買方對合併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本質是投資者看重收購企業整體(包括品牌、團隊在內)未來的發展潛力而願意支付的溢價。
舉個例子:A公司花10個億併購了B公司,而B公司淨資產公允價值是3個億,那麼就形成了7個億的商譽(10-3=7)。
我們可以理解為A公司看好了B公司未來的發展,並願意給這7個億的估值溢價,估值溢價也是正常市場行為,二級市場上很多A股成長性公司市值都要遠高於淨資產。
那麼什麼是商譽減值呢?為什麼商譽減值形成大利空呢?
我們還是接著前面的例子:在A公司收購B公司之後,由於存在商譽,所以要定期給B公司進行商譽測試(重新估值),如果發現該公司由於經營不善等問題導致估值降低,從而發生商譽減少,那就需要在該年度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這部分減少的商譽將直接從A公司稅前利潤中扣除。
上述B公司商譽減少4億,那麼A公司就要計提4億商譽減值,並直接扣除4億稅前利潤。也就是等於4個億的虧損值。
為了防止上市公司盲目併購、商譽虛高,最後發生暴雷而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
2018年11月16日,證監會發布了《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明確合併形成商譽每年必須減值測試,要求公司應在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季度報告中披露與商譽減值相關的所有重要、關鍵信息。
對那些盲目併購、商譽虛高的公司進行了有效控制。
年報披露又要開始,一定要小心迴避那些商譽值高,業績又不好的公司,因為這類公司很容易在年底商譽減值測試中爆雷。
通常來講,如果商譽佔總資產比例超過30% ,或者商譽達到企業淨利潤的2倍以上,則可以認定是高商譽公司。
目前A股市場上商譽佔總資產比例超過40%以上的公司有三十多家。
三季報虧損的有六家:天融信(佔比45.54%),開源教育(佔比41.34%),齊天科技(佔比47.26%),眾應互聯(佔比47.22%),太空智造(佔比50.11%),天際股份(45.45%)。
另外,國華網安、順利辦、新開源、東方通、國創高新、美吉姆等商譽佔總資產比例較高,超過50%。
今天受到數知科技爆雷影響,整個高商譽板塊都出現大跌。
商譽減值的風險不可忽視!
儘量規避高商譽,前三季度盈利狀態差的公司,以防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