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發表中國安全戰略報告 稱中國在南海行動強硬

2021-01-10 騰訊網

■報告封面

■在大連港口停泊的中國航母。(資料圖)

防衛省發表《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1》,側重中國的海洋政策

  新快報訊據日本共同網報導,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10日發表了題為《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1》(以下簡稱「報告」)的年度報告。這是日本自2011年4月以來第二次發表該報告。報告主要側重於中國在海洋問題上的政策,內容涉及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策略和舉措、中國海軍在亞丁灣和索馬利亞海域的護航行動,以及解放軍在外交領域的動態。

  警示中國能源擴張

  報告專門用一章篇幅談中國在南海的政策,妄稱中國在南海採取強硬行動,引發與南海周邊國家的摩擦。報告稱中國海軍和海上執法力量在南海活動的中長期目標是維護南海海洋經濟權益,保障中國在南海的海上通達安全,以及提高對美國軍事力量的抵抗能力。

  報告對中國的「能源擴張」提出了警示,報告認為,中國對原油等能源資源的對外依賴性日益增大,正在為獲取資源加速海洋開發。

  報告十分明確地指出,尤其在南海,報告認為中國「通過顯示海軍等實力來宣示主權、主張海洋權益,試圖阻止他國的資源開發,構建對本國有利的形勢」。

  報告擔心中國在與日本有主權爭端的東海顯示出與南海同樣的強硬態度。

  側重中美制衡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日本防衛省這份報告的題目直指中國,但是其中無處不把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制衡拿來說事兒。報告提出,中國在未來對於美國的施壓將更加敏感,反應會更加強烈。

  「中方有意提高機動作戰能力,旨在構建能與美國的軍事優勢相抗衡的海軍力量。」報告說。有關不允許美國航母等靠近中國近海的「拒絕接近戰略」,報告稱其「不僅是為了構建防禦能力和實戰化,而且還旨在構建能與美國的軍事優勢相抗衡的海軍力量」,認為中方還有意提高機動作戰能力。報告分析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對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表態趨於增多,可能影響著中國的對外政策。

  報告稱中國將建海外基地

  有關中國海軍在索馬利亞海域開展的打擊海盜活動,報告預測稱,這將被用來提高海軍實力,「很可能」有助於中方建造大型補給艦和今後在海外建基地。

  報告稱,目前「中國海軍並不僅僅是在構建限於臺海出事時阻止美軍介入的能力並將之實戰化,而開始著眼於建立堪與美國海上軍事優勢相對抗的海軍力量」。

  日媒:

  中美亞太博弈勢必影響日本發展

  對於新出臺的這份報告,日本《讀賣新聞》認為,世界經濟低迷,美國的日子也不好過。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又提出了重返亞太的口號,希望能夠藉此拉攏亞太各國。但美國基於本國利益考慮,不會在短期內給予亞太各國更大好處。

  而相比之下,中國GDP位列世界第二,經濟優勢非常突出,在亞太地區又是傳統大國。因此,中美之間在亞太地區的博弈勢必會影響到日本未來的發展。日本究竟如何在兩國的博弈中謀求生存,這種心態也反映在了這份報告之中。

  專家解讀

  不願得罪中美 日本心中矛盾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表示,日本之所以在今年的《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1》中提到美國,這主要是迎合了美國去年提出的重返亞太戰略。一方面,美國重返亞太給日本帶來了軍事上的保障,另一方面,日本在政治上也寄希望於日美同盟關係。

  劉江永同時指出,「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到日本的矛盾心理和扭曲心態。」在去年日本大地震之後,中日的經濟聯繫日益緊密,這讓日本越來越離不開中國這個貿易夥伴,但是美國的介入讓日本感到有些難辦。因此,日本既不敢過分地對中國的強盛說三道四,添加過多的主觀色彩,也不敢得罪美國。

  擔憂中國軍力增強日本買戰機造航母

  新快報訊日本去年12月宣布將從美國的防務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總共購買42架F-35戰鬥機,這個交易總值將達到80億美元。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文章指出,日本戰鬥機採購消息傳出時正值朝鮮半島局勢出現新的不確定因素的時候。

  另外在日本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軍力增強感到擔心。最近幾個月日本已經表示加強了海岸防禦,因為之前中國海軍在日本周圍的行動有增無減。

  2011年9月,日本高調宣布要建造兩艘新型直升機航母。新航母的排水量為2.4萬噸,長248米,每艘耗資大約為10.4億美元,可以搭載9架直升機。

  有分析人士認為,無論在噸位上,還是在技術上,這種型號的直升機航母都超過了英國和西班牙等國的現役航母,將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的軍艦。

  除了日本,中國周邊多國——

  你追我趕升級軍備

  越南軍購避免拉大與中國差距

  美國防務新聞網2月5日載文指出,越南為在南海問題上對抗中國,斥巨資採購了戰機和潛艇等先進武器,雖然這並不足以使其在軍力規模上與中國相抗衡,但如果其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在南海島礁爭奪中採取「打了就跑」的海上遊擊戰術,完全有可能在潛在對華衝突中佔據優勢,至少也會為越南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提供關鍵性籌碼。

  俄羅斯《潛望鏡》網站說,越南升級武器裝備水平的一個主要目的是避免拉大與中方的差距。

  菲律賓

  專要美國二手貨

  美國和菲律賓剛剛在上個月底結束美菲戰略對話,其中有關美國和菲律賓將加強軍事合作的項目引發外界注目。美國去年已經向菲律賓贈送了一艘海岸警衛隊退役的巡邏艦。該艦目前是菲律賓海軍最大、最先進的艦隻。

  另據報導,美國將很快向菲律賓送出第二艘海岸警衛隊快艇,以壯大其軍事實力。

  除了從美國引進軍艦外,菲律賓還看上了美國的二手戰機。據美聯社報導,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裡奧近期表示,菲律賓計劃從美國購買12架二手的F-16戰鬥機,以加強它的國防能力。美聯社說,菲律賓此舉是指在應對不斷激化的南海爭端。

  韓國

  74億美元添置新一代戰機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稱,東北亞國家紛紛添置新一代戰鬥機,韓國也不落後,已邀請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和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參與其新一代戰鬥機的投標計劃,預料總值將達約74億美元。

  韓國國防採辦計劃管理局說,各公司呈交提案的截止日期是6月18日。但該局的發言人拒絕透露政府打算購買的戰鬥機數量。據了解,韓國考慮的機種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戰機,以及歐洲宇航防務集團的颱風型戰機。

  本版綜合《法制晚報》

相關焦點

  • 中國不好惹!美軍擅闖南海,衛星圖像曝光罕見一幕:解放軍行動了
    據海外網12月23日報導,中國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裡12月22日表示,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衝闖南沙島礁鄰近海域,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其予以警告驅離。南部戰區官方援引田軍發言稱:美方這種行徑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嚴重破壞南海地區和平穩定,中國表示堅決反對。並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所謂「航行自由」藉口已經無用。
  • 讀賣新聞:中國一年來對日強硬立場未變(圖)
    新華社記者 白瑞雪 攝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  外媒稱,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迎來了他上任一周年的日子。  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13日報導,習近平仍堅持對日本威懾與壓力的外交方針,並希望與超級大國美國構建對等關係。今後很長時間,他將是中國外交的最高領導者。
  • 美刊稱中國行「切香腸」南海策略 促美及時插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譚利婭】美國國務院8月3日發表所謂的聲明,指責中國「加劇南海地區緊張局勢」。與此同時,美國輿論界對中國南海政策說三道四,呼籲美國加強介入的聲音也不絕於耳。美國《外交政策》雜誌8月3日刊文稱,中國在南海正在採取「緩步進逼」的方式,目的是主導亞洲地區。文章並把中國這種做法稱之為「切香腸」戰術,呼籲美國政府應在地區形勢出現改觀之前,加緊插手應對。
  • ...為迫切的長期戰略威脅」,外交部:中國發展國防力量完全是為維……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法新社17日報導稱,美國軍方當天發布一份由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負責人共同籤署的戰略文件,宣稱美國海洋軍事力量將「更強硬」地對待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尤其是中國在南海的行為。
  • 派航母群在南海展開軍事化行動,美國果真要觸碰中國紅線?
    此前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曾透露稱,僅在2020年上半年,美國就派出近3000架次軍機、60餘艘次軍艦,包括多批次轟炸機和雙航母編隊不斷在南海炫耀武力,強化軍事部署。而近日美方又發表消息稱,美國海軍「裡根」號航母進入南海海域部署。
  • CNN、澳戰略研究所宣稱:雖然中國建立南海基地,但保衛不了安全
    導語:CNN、澳戰略研究所宣稱:雖然中國建立南海基地,但保衛不了安全 今日,美國新聞網站CNN發布了一篇文章,文中大概內容稱:北京花了多年時間,把中國南海的島嶼和珊瑚礁,變成了軍事基地和簡易機場,但如果發生戰爭,這些島嶼和珊瑚礁可能很容易受到攻擊,而且幾乎無法防禦。
  • ...外交部:中國發展國防力量完全是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法新社17日報導稱,美國軍方當天發布一份由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負責人共同籤署的戰略文件,宣稱美國海洋軍事力量將「更強硬」地對待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尤其是中國在南海的行為。
  • 美國在南海頻頻挑釁,不只是為了給中國「添堵」
    作者:徐若傑,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美國南海政策的調整,推動著中美南海安全關係向著「大國競爭」戰略主導下「遏制與反遏制」的方向發展。這種安全格局將對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客觀上增加了中國的南海行動成本,威脅中國國家安全與海權發展,阻滯中國維護其南海主權權利和保護其日益增長的海外利益。具體而論,川普政府所發起的南海對華競爭將給中國的南海行動強加多種成本。中美「非對稱性」南海競爭格局的趨向形成是一種極具危險性的外部風險,須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
  • 17日,美海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聯合出手,真衝著中國來了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12月18日發布的消息顯示,17日當天,美海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聯合發布新海洋戰略《海上優勢》。該報告著眼下一個十年,將中國列為主要威脅,計劃打造綜合性、全領域海軍力量。並宣稱美國海洋軍事力量將「更強硬」地對待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尤其是中國在南海的行為。
  • 專家:中國南海戰略遠勝菲律賓 應在國際發聲
    與中國在黃巖島對峙同時菲律賓接連使出非法勘探、建校、招標手段 專家稱其做法並不高明 覬覦南海最大氣田 菲動作不斷  中菲黃巖島船隻對峙事件在僵局中邁入第17天,儘管中方一再克制處理,但菲方卻不斷在南海做出各種小動作。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專家指出,菲律賓人的做法並不高明,中國在南海上的戰略遠勝菲律賓。
  • 稱「中國野心」令人恐懼!鼓動美日遏制中國崛起!他又來搞事情!
    美國布萊特巴特新聞網執行主席班農17日在日本東京發表演講,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必須團結起來遏制中國崛起」的警告。班農曾擔任美國總統川普的首席戰略顧問,據稱曾對川普影響巨大,而班農又是以民粹的右翼形象出現,在對華關係上,主張強硬政策。 在美國川普政府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即將出爐之際,班農再次發出對華強硬聲音,呼應一些媒體事先爆料的報告中對華強硬的措辭。
  • 中國駐東協大使: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是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戰略訴求
    中國駐東協大使: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是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戰略訴求中新社雅加達9月14日電 (記者 林永傳)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14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表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是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的戰略訴求。鄧錫軍回答說,在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保持了總體穩定。南海當事國有效管控海上矛盾分歧,穩步開展涉海對話合作,不斷取得積極進展。中國和東協國家致力於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就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保持密切溝通。在剛剛舉行的中國-東協外長會上,中國和東協國家再次發出致力於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明確有力信號。
  • ...華盛頓可能會對參與在南海進行脅迫的中國官員和企業採取制裁...
    2020-07-15 05:35:47來源:FX168 【美國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警告:或將對參與南海事務的中國官員和企業進行制裁
  • 蓬佩奧稱南海不是中國的「海上帝國」 中方:南海不是美國的夏威夷
    中國網7月28日訊 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發表涉華錯誤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的南海政策沒有變化,保持著連續性和穩定性。美國不是南海問題當事國,南海也不是美國的夏威夷。
  • 一個不容忽視的信號:五角大樓成立「中國行動隊」
    奧斯汀在簡短講話中,兩次談及中國,一次是談及所謂 NATO concerns,也就是「北約關切」,奧斯汀稱北約面對多個挑戰,包括俄羅斯顛覆性技術抬頭,氣候變化,阿富汗持續戰事,恐怖主義持久威脅,最後他談到了an increasingly aggressive China,所謂「更趨強硬的中國」。當然,他還補充了一句,「加劇所有這些挑戰的,是新冠病毒」。
  • 日媒:美官方首次證實中國在南海部署岸艦飛彈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美國國防部負責東亞事務的部長副助理鄧馬克當地時間7月7日在美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小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作證時表示,中國在其主張擁有主權的南海島嶼上部署了地對艦飛彈。他還稱中國正在「單方面地改變」戰略環境。日本共同社7月8日報導稱,這是美國政府首次證實中國在南海部署了地對艦飛彈。國際軍事信息諮詢公司IHS簡氏曾公布分析結果稱中國在南海部署了地對艦飛彈。
  • 可笑:美國一邊到南海興風作浪,一邊卻稱中國為「海上帝國」
    7月13日,蓬佩奧發表所謂的「美國就南中國海海洋權利主張的立場」聲明,稱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美方敦促相關國家反對中國的海洋權利主張,甚至稱要反對中國的「海上帝國」。在此之前,美國還派兩個航母編隊(尼米茲號、裡根號)到南海炫耀武力,想給南海周邊某些國家中的反華勢力撐腰壯膽,慫恿它們跳出來充當馬前卒。
  • 國防部:美方報告充滿錯誤的假設、判斷、結論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梅世雄、梅常偉)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29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報告充滿錯誤的假設、判斷、結論,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有記者問,據報導,美方近期採取一系列消極舉動,包括美白宮發表所謂對華戰略報告渲染美中對抗,美方頻繁派遣艦機來南海開展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等。請問發言人如何評價?  任國強說,美方這個報告罔顧事實,蓄意歪曲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戰略意圖,渲染所謂「中國威脅」,鼓吹對華全面強硬。整篇報告充滿了冷戰思維和霸權心態,充滿了傲慢和偏見,完全是錯誤的假設、錯誤的判斷、錯誤的結論。
  • 美國土安全部發布應對「中國威脅」戰略行動計劃,趙立堅:謊言大雜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今天回應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涉華報告相關問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強調,美國國土安全部出臺的這份文件,大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是美國本屆政府炮製的又一份不光彩的謊言大雜燴。
  • 中國絕不坐視!美雙航母南海演習搞威懾,美少將:遭到解放軍監視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海空軍頻繁來南海秀肌肉,並大張旗鼓搞軍事演習,意圖震懾中國。面對美軍在南海地區咄咄逼人的軍事行動,中國絕不坐視。雖然美國軍方一再辯解,稱雙航母南海演習「不是對任何政治或世界事件的回應」,然而在這樣的時期,美軍如此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如此高調的秀肌肉,難以令外界信服美國不是「別有用心」。不過,中國不是被嚇大的,也絕不吃軍事恫嚇這一套。在美航母南海演習期間,解放軍軍艦近距離進行了監視,這也得到了美軍方的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