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迫切的長期戰略威脅」,外交部:中國發展國防力量完全是為維……

2020-12-23 人民資訊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法新社17日報導稱,美國軍方當天發布一份由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負責人共同籤署的戰略文件,宣稱美國海洋軍事力量將「更強硬」地對待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尤其是中國在南海的行為。軍事專家宋忠平1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升級所謂「自由航行」行為侵犯中國權益,那麼中國將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回應美軍。

據報導,上述戰略文件為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設定了未來數年的目標。五角大樓在文件中聲稱,「以俄羅斯和中國為代表的幾個國家正在挑戰關鍵地區的力量平衡,並試圖破壞現有的世界秩序。」「它們(中俄艦機)的侵略性不斷增強」,文件還稱中國是「最緊迫的長期戰略威脅」。

美國海軍少將拜納姆稱,這種情況意味著美軍需要「反應更快,更強硬」,「過去,我們是逐步為風險降級,避免並儘量減少個別正面接觸的風險。」但從最新文件來看,美國海軍要在太平洋地區提高存在感,「偵察並記錄我們競爭對手違反國際法、竊取資源並侵犯其他國家主權的行為」。

法新社稱,中美海軍之間的最近一次摩擦發生在今年8月下旬,北京驅逐了一艘闖入西沙群島的美國軍艦。為對抗中國,美國一直在頻繁派遣船隻進入南海進行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

美軍這份戰略文件稱,中國海軍的戰鬥力「在短短二十年內增加了三倍多」。為了保持對中國海軍的戰略優勢,美國海軍計劃對更小、更敏捷甚至遠程駕駛的艦船進行現代化改造。此外,美國艦船還將「接受經過計算的戰術風險測試,並在日常行動中採取更加自信果斷的姿態」。

對於美軍方有關言論,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中國發展國防力量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無意也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汪文斌強調,中方一貫致力於發展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關係,同時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他表示,希望美方理性客觀看待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同中方相向而行,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更好造福兩國和世界人民。  

宋忠平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美國艦船頻繁跑到中國的家門口叫囂「自由航行」,真實目的是為維護美軍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是出於維護其全球霸權的利益考量。事實上,中國並沒有妨礙任何國家在南海自由航行。加劇南海地區局勢緊張的正是美國。

相關焦點

  • ...為迫切的長期戰略威脅」,汪文斌: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李司坤】18日,有來自法新社的記者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問稱,美國軍方昨天發布聲明,稱中方是最為迫切的長期戰略威脅,美國海軍未來會在應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上採取更加果斷的做法,請問你對此有何回應?
  • ...外交部:中國發展國防力量完全是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法新社17日報導稱,美國軍方當天發布一份由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負責人共同籤署的戰略文件,宣稱美國海洋軍事力量將「更強硬」地對待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尤其是中國在南海的行為。
  • 中國是長期挑戰?英國國防參謀長制定最新戰略:加強力量擊敗中俄
    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就表露了他的這一意圖,他在接受《泰晤士報》的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說明了自己的最新戰略。卡特在採訪中直接將莫斯科定義為「嚴重威脅」,稱中國是「長期挑戰」。他還認為,如果英國希望應對這兩個大國提出的挑戰,就需要一個全新的戰略。取勝的方法就是在他們自己的遊戲中打敗他們,這意味著在戰爭的門檻之下打敗他們。
  • 外交部談中國發展國防力量
    今年以來美國海軍在南海等海域頻繁活動,核動力航母、兩棲攻擊艦、飛彈驅逐艦等多次出現在南海等海域,然而美國並沒有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反而要繼續加強在南海地區的存在感,甚至對中國正常發展國防力量指手畫腳,這種行為無疑讓人感到非常的可笑。
  • 外交部: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為其「金主」利益充當遏華反華工具
    據稱,若報告不能充分反映中國對美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拉本人將拒絕籤署。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首先,我想向你介紹一個事實。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前不久曾經聲稱中國是美國的「頭號國家安全威脅」。但是日前有美國媒體指出,這樣的判斷缺乏數據和事實支撐,而有關數據和事實恰恰表明,中美應當合作而非對抗。 我願再次重申,中方一貫奉行不幹涉內政原則。
  • 外交部回應美澳研製高超音速飛彈對抗中國:為擴張找藉口
    在3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雷諾茲周二表示,澳大利亞將和美國共同研製高超音速飛彈,對抗正在研發類似武器的中國和俄羅斯所構成的威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答:‌‌中方注意到有關的報導。近年來,美國帶頭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直接導致此類武器軍備競賽的勢頭加劇,嚴重影響全球的戰略穩定。
  • 美澳研製高超音速飛彈 外交部:為自己擴張武備找藉口
    在今天(3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雷諾茲周二表示,澳大利亞將與美國共同研製高超音速飛彈,對抗正在研發類似武器的中國與俄羅斯所構成的威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導。
  • 美澳研製高超音速飛彈 外交部:為自己擴張武備找藉口_國際新聞...
    在今天(3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雷諾茲周二表示,澳大利亞將與美國共同研製高超音速飛彈,對抗正在研發類似武器的中國與俄羅斯所構成的威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導。近年來,美國帶頭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直接導致此類武器軍備競賽勢頭加劇,嚴重影響全球戰略穩定。
  • 美國土安全部公布戰略行動計劃宣稱應對中國威脅,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司坤】2021年1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部分內容如下。問:據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13日公布了一份戰略行動計劃,宣稱國土安全部將從邊境安全和移民、貿易和經濟安全、網絡安全和關鍵基礎設施、海上安全四個方面應對中國對美構成的威脅。
  • 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上合力量」
    上合組織成立19年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始終迎難而上,努力化危為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勢頭。 19年風雨兼程,從最初的「上海五國」到當前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上合組織不僅成為當今世界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組織,也已經發展成為歐亞地區和國際事務中重要的建設性力量。從「上海精神」中發掘智慧、從團結合作中獲取力量,上合組織正不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上合力量」。
  • 毛澤東對我國國防現代化的戰略謀劃和實踐
    毛澤東對我國國防現代化的戰略謀劃主要體現在:適應國家安全環境變化,調整國防現代化的發展策略;以國家現代化建設一體發展的方針,夯實國防現代化發展的物質基礎;以軍隊現代化建設為重點,加速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以發展獨立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為依託,掌握國防現代化建設發展的主動權;以國防尖端科技發展為先導,引領國防現代化全面建設發展的方向;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基點,結合基本國情,構築軍民結合的中國特色現代化國防
  • 中國影響美國大選?外交部:純屬無中生有
    【編者按】回應國際熱點,亮出中國態度。過去一周,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體現了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展現了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
  • 美國國防法案再提中國,鼓吹制定「全面對華戰略」,終將自食苦果
    處於爭議中心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是美國是每年都要發布的國防預算的授權法案,該法案將為美軍建設提供所需資源與相關支持,表面上是讓美軍在執行軍事任務的同時,保衛美國及其盟友、乃至所謂世界的安全,實際上是為了實現美國在國際範圍內的霸權主義奠定基礎。
  • 17日,美海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聯合出手,真衝著中國來了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12月18日發布的消息顯示,17日當天,美海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聯合發布新海洋戰略《海上優勢》。該報告著眼下一個十年,將中國列為主要威脅,計劃打造綜合性、全領域海軍力量。並宣稱美國海洋軍事力量將「更強硬」地對待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尤其是中國在南海的行為。
  • 川普再次威脅否決國防法案,這次賴上了中國
    在美國國會以絕對多數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後,多次威脅否決法案的美國總統川普怒氣值爆表。13日,他在推文中用大寫字母寫道:「我們新國防法案的最大贏家是中國!
  • 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猖狂挑釁世界和平
    「全政府對華戰略」和實施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等措施,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發展,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美方在「法案」中所提到的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完全出於一己私利,表面上以中國為「標靶」,實際上只是為自己加強在亞太地區軍事存在和軍事介入提供藉口而已,
  • 外交部:外資持續湧入中國體現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汪文斌:中方完全贊同阿爾維總統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積極評價。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先行先試項目,2013年啟動以來一直保持積極發展勢頭。正如此前我和我的同事多次介紹的那樣,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巴雙方團結一心,克服疫情挑戰推動走廊建設,不撤人、不裁員、不停工,取得眾多可視進展,為巴基斯坦抗擊疫情和穩定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
  • 外交部: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編者按】回應國際熱點,亮出中國態度。商務部15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多家外國媒體和機構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復甦。我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體現了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展現了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
  • 澳大利亞國防戰略轉向
    他表示,印太地區是戰略競爭加劇的「震中」,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意味著雙方關係非常緊張,導致誤判甚至衝突的風險正在加劇。莫裡森在澳大利亞國防學院發表演講時表示,將在未來10年投入2700億澳元研發與升級作戰能力,並將加強對印太地區的關注。澳大利亞國防新戰略為此制定了三大目標:塑造澳大利亞的戰略環境;阻止有損澳大利亞利益的行動;在必要時以可靠的軍事力量作出回應。
  • 美國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外交部回應!拜登對華政策最新表態
    美眾院通過法案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外交部回應1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美國彭博社網站12月2日刊發題目為《世界很快就會發現拜登對華有多強硬》的專題文章,分析拜登上臺後可能的對華策略。文章稱,拜登不會改變川普時代對華強硬的總體戰略。文章稱,在中國與美國總統川普「角力」四年之後,中美關係已經發生了長期變化,或許是「永久性的變化」。拜登上臺後不太可能改變兩國關係的總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