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在古代,能夠遇到這樣的人生四大喜事,那真是無比幸運的事。可是,往往金榜題名時,都能聽到負心人的事情。其中,漢武帝時期的司馬相如便是如此。他用僅僅十三個字的休書,放棄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
所謂詩詞歌賦,其中的賦也是我國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漢代時的賦剛剛興起,而其奠基人就是司馬相如。在近代,魯迅先生也曾稱讚過司馬相如所寫的賦。可這樣一個著似風度翩翩,文採出眾的人,竟然辜負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司馬相如的妻子叫做卓文君,是一個富家小姐。一次,司馬相如去卓府做客時,因表現出出眾的文採,以及琴藝,贏得了卓文君的青睞。古代的女子表達愛意都是十分含蓄的,那種脈脈不得語的氛圍在兩人之間圍繞。不過,很快作為男子,司馬相如通過卓文君的侍婢,兩個人終於聯繫在了一起。
可是,卓文君的父親並不同意司馬相如與自己的女兒交往,認為他只是一個窮書生,沒有任何值得託付女兒的優點,就斷然拒絕了。古代的嫁娶,都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卓文君父親這樣的決定,讓相愛的兩人似乎走到了末路。
不過,很難相信,卓文君竟然是一個有魄力的女子。父親不同意之後,她就帶著司馬相如私奔,去投靠其他的親戚。而在生活無以為繼的情況下,卓文君也絲毫不覺得困窘。她可以為了愛放棄自己曾經矜貴的生活,自然有心理準備做苦活累活維持生計。
之後,卓文君的父親心疼女兒做出如此犧牲。將他們帶回來,給予卓文君豐厚的嫁妝,讓小兩口的日子過得更加富裕一些。
司馬相如移情別戀
事實證明,卓文君曾經做出的犧牲都是不值得的。司馬相如最終還是拋棄了她,轉而娶了別人。司馬相如其實是一個有能力有抱負的人,他不可能一直和卓文君過著這樣的富裕且毫無波瀾的生活。最終,他還是和卓文君商量去追求功名了。
這邊卓文君作為妻子,自然懂得丈夫的抱負,雖然捨不得,但還是送別了丈夫,一心一意在家裡等他。之後,司馬相如就投入求取功名的路程。
有能力的人最終還是會被伯樂發現,更不用提司馬相如所在的朝代的統治者是漢武帝。這樣一個開創了漢代一片盛世的帝王,自然是知人善任的人物。對於司馬相如,漢武帝明白他的才能,也給予了他重任。
自此,司馬相如搖身一變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人人巴結的高官。在這期間,他自然也結識了許多妙齡女子。其中和他心意的不在少數,最終司馬相如與一個官員的女兒相愛,並將一封休書寄給了卓文君。
司馬相如的這封休書只有十三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一般人看到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摸不清頭腦。不過,卓文君看到之後,立刻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於是給司馬相如回了一首詩,詩中也明確表示出自己已得知司馬相如所傳達的意思,並且將自己的怨恨也表達得淋漓盡致。
恩愛消逝,徒留怨恨
本意上,卓文君寫這首詩是站在自己的視角,沒想這首詩,竟然會變成著名的《怨郎詩》。用來描述悽苦的愛情,也為那些被丈夫拋棄的妻子鳴不平。
「一朝別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裡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嚶,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不過,單純的從《怨郎詩》的角度解析。可以看出,卓文君本人在詩詞方面的造詣也很高。她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出司馬相如這首看似暗藏玄機的詩,同樣也能從自己的角度把它解讀出來。從這一點來看,最起碼當初的夫妻情深,琴瑟和鳴,不是騙人的。最後,也只能說是造化弄人,因為長時間的分居導致情誼疏遠,也是會發生的事。
不過仔細品讀這首詩,要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是看她的這首詩,一開始是將司馬相如的十三個以正序的方式抒發了出來,接著又用倒敘的方式繼續加深感情。這樣整首詩看上去,頗有韻味且對仗工整。如果是放在當時,卓文君是一個男兒的話,有如此文筆,想必也會做出一番大業。但問題就出在她是一個女子。遵從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一心侍奉丈夫,留守在家裡等著丈夫凱旋。縱使她曾經是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姐,與司馬相如這個窮小子相配是綽綽有餘。
另外,這首詩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其中的感情也是表達得很好的。不過,詩中最多能夠看出的還是卓文君的怨恨,而她的怨恨就深埋在字裡行間。深刻理解詩中的含義,大概就是在描述了從丈夫走後的生活。
曾經浪贈情深的兩個人,一朝分別,就是兩地分居。本來,丈夫承諾三四個月就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回到家中,可是卻等了五六年之久。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兩個人的聯繫很少,妻子也常常去長亭那裡眺望著丈夫是否回來。百思不解之下,竟然生出了怨恨。
怨恨之下,每日的生活都很悽涼。就算是夏日如火這樣熱鬧的季節,也內心始終有著一種悲涼感。最後,丈夫終於有了來信,卻是要了斷這段婚姻的意思。此時妻子恨不得能夠讓丈夫嘗試一下被人拋棄的想法。
通過理解詩中的意思,可以看出卓文君非常明顯的把丈夫走後的心路歷程剖析了出來。從原來愛心滿滿的小兩口,最後走到末路。曾經,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這段感情,還叫世人稱讚。可如今看來,確實滿目悽涼。
司馬相如終究還是沒能堅守住自己的心思,移情別戀他人,最後留下了妻子的怨恨。人人稱讚愛情,稱讚婚姻,這是一種不同於親情的感情。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血緣的牽絆,卻決定相守一生。這樣的感情很奇妙,卻也妙不可言。但是,這樣的感情同樣不牢固,如同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樣。卓文君一心愛著丈夫,而司馬相如卻因為相距甚遠與妻子感情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