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青島市北區CBD的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是一座高295米的城市地標,也是全省首座位於城市核心區內的海洋特色產業園。
作為島城「含金量」最高的樓宇之一。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是城市新社會空間的典型代表,吸引大批國有企事業單位入駐,也是眾多非公有制經濟和新社會組織的「棲身之地」,聚集著大量的青年白領和高知人才,針對樓宇中大量高收入、高學歷、國際化的群體,黨建工作如何做到「入耳入心」?
據青島國際航運中心聯合黨委負責同志介紹,為貫徹山東海洋集團黨委和山東海運黨委統一部署,結合落實青島市市北區委「黨建引領推進城市基層治理」總體布局,經過一年多的探索,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把黨建引領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聚焦樓宇黨建這一特色領域,創建「紅帆領航」樓宇黨建品牌,以「黨建鏈」串起「產業鏈」,整合樓宇內企業資源,連結區域服務資源,讓黨旗在「豎起來的園區」高高飄揚。
黨組織全覆蓋,在樓宇中織密「紅色網絡」
經濟發展到哪裡,黨建工作就要覆蓋到哪裡。要讓每一名黨員找到組織,讓每一名黨員找到家。
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立健全樓宇黨組織工作機制,積極推進樓宇入駐企事業、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全覆蓋。
根據工作需要和黨員分布實際情況,為實現黨組織覆蓋樓宇,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發揮聯合黨委領導作用,組織和協調入駐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和黨員活動,組織黨組織之間共建活動。對規模較大、具備組建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支持和引導其組建黨組織;對規模較小、不具備成立黨支部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以入駐企業中有一定條件和影響的非公有制企業為主成立黨支部進行兜底管理。
根據調查摸底,正在以入駐企業山東企鏈空間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為主組建「企鏈黨支部」,黨支部隸屬所在地街道黨工委,確保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黨組織和黨員管理全覆蓋。
「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互為共進,更好地服務和促進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國際航運中心黨組織設置模式,推進黨建工作全覆蓋。」聯合黨委負責同志說。
如今,在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這個向上生長的「立體社區」,一個個蓬勃的黨組織,正聚攏起越來越多的年輕黨員、白領精英。一張張不斷織密的「紅色網絡」,覆蓋到樓宇的各個角落
同時,健全區域黨建聯席會機制。通過健全領導組織機制,合理整合樓宇黨建資源,有效對接入駐企事業單位工作需求,不斷探討推進區域黨建聯席會「輪值主席」制度,實現黨建促進業務工作和服務。
精準服務,為樓宇發展注入「紅色動力」
支部建在樓上,服務走進心裡。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通過做實黨建與文化、服務、發展的深度融合,增強樓宇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和獲得感,推動黨組織的「獨奏會」變為全樓宇的「交響樂」。
推進黨建+企業文化的思想建設。以黨建為引領,積極開展樓宇文化建設,廣泛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動。圍繞「揚帆遠航、成就夢想」海洋航運文化特色,建立「紅帆大講堂」「航家講堂」「文化沙龍」,和海員文化相結合,加強樓宇「活力黨建」;通過創建「紅帆領航·品讀書香讀書會」「智慧團建」等載體,將樓宇黨建活動進一步開放式、靈活化。通過樓宇文化活力促進入駐單位人員的交流,凝聚思想共識、挖掘共同利益、增強合作共建的積極性,為推動樓宇黨建營造良好氛圍。
完善黨建+服務的工作機制。結合航運中心高品質服務,通過建立「黨員之家」「黨建服務中心」「紅色驛站」等載體,使服務更加精準,增強黨員榮譽感、歸屬感,為企業發展搭建平臺提供「新引擎」,使黨組織從後臺走向前臺。
整合樓宇黨建資源,構建「三位一體」服務模式,讓黨建進樓宇、政務進樓宇,推進和協調做好「三大服務」,即公共服務、專業服務和商務服務,推動政府服務、行政服務和涉及企業的公益服務配送到樓宇黨組織,實現服務企業零距離。同時和有關部門對接,落實人才政策,做好人才服務,和樓宇高品質服務相融合。
黨建引領樓宇物業服務,加強多功能性服務,黨組織帶頭積極參加街道社區服務活動,提升物業業主服務質量,使樓宇黨建和樓宇服務平臺共享和良性循環發展,樹立「大廈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服務理念。
聯建聯動,構築強有力的「紅色陣地」
在黨建引領下,如今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這個「豎起來的園區」已引進航運、貿易、金融相關企業近30家,入住率達70%。
去年12月,經省發改委、省海洋局認定,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成為省級海洋特色產業園區。園區聚焦航運、貿易、金融、創新4大產業方向,以航運為核心,凝聚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打造產業型商務樓宇服務標杆。
當前,以「做優航運、做大貿易、做強金融」創新理念,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全力構建黨建+產業園的發展生態。
「大力提升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在航運、貿易、金融和創新領域的國內外影響力,做強海洋運輸物流和航運中心高質量發展,依託商務樓宇及周邊區域的資源,發揮入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骨幹企業和運營單位的影響和示範作用,加快山東海運事業發展。」聯合黨委負責同志介紹。
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和市北區積極推動「紅色合伙人」機制,通過開展網格認領、公益服務等活動,推動資源開放共享,推行組織聯建、事務聯商、黨員聯管、活動聯辦、服務聯做、資源聯用,凸顯樓宇黨建「紅色屬性」,構築堅強有力的「紅色陣地」。
比如,依託山東海發下屬啟航教育廣場現有的培訓機構師資資源,與市北區聯合共建少兒教育、培訓基地,同時通過不同形式支持共建老年教學基地,為區域老年人提供政治學習、文化教育、休閒娛樂等服務,聯動市北區所屬的各類紅色教育場館免費向黨員職工和船員開放。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白曉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