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勝:漢水的襄陽

2021-02-23 書香溢襄陽

漢水蒼蒼,古城悠悠,源遠流長的江河文化,興旺繁茂的城市文明,瑰麗多彩的詩文華章,在襄陽這個地理區位上,聚合為一個明麗的亮點,讓後人源源不斷地去探尋。漢江的歷史,從何時起始,沒有見到確切的記載,但不可否認的是,同黃河長江一樣,她孕育了漢民族的興盛,滋養了華夏文化,也承接中華文學源頭。有說漢水古為沔水、夏水,為中華漢民族的文化之源,是詩書經史的濫觴之地,是詩經、楚辭的交匯、聚合之地。  

楚辭不用說了,不僅《詩經》的諸多篇章中有漢水之題名,幾部中國歷史書也記載了華夏民族與漢水的關聯。據說,章太炎曾認為,中國稱為華夏,就因華山夏水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說:「夏為禹有天下之號,夏水亦即漢水下流。」《詩經》中的「江漢浮浮」「江漢湯湯」,以及夏水、漢廣等入詩題中,揭示出漢水文化在中華典籍中的分量。漢水,這條平緩而清澈的水流,如果僅是從詩文傳統和文化脈流看,足以成為一個獨立而奇特的文化景觀。  

月夜裡聽漢水汩汩的波流,看江水逶迤,不禁想起漢江文化的源流。「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這些寫江水、抒情懷的名句,此時更有一番意味。悠悠流水,不舍晝夜,流出了歲月,流出了人文歷史。  

唐詩文化之於漢水,就是一個碩大的紀念碑,襄陽之於文人騷客,如同一個不盡的寶藏。當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維、岑參們,用詩文記載遊歷於此的感受,佳構名篇,盡顯了歷史的風華與自然的佳美。詩人筆下的古城江水景象,引領我們穿越,行走,也還原我們對當年漢水文化的想像:  

李白的一首《襄陽曲》,寫盡了襄陽風華「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江城回淥水,花月使人迷。山公醉酒時,酩酊襄陽下。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峴山臨漢江,水淥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讓人恨不能做一回詩仙,醉飲江水,閒居山水。  

漢水清澈如許,令詩人們流連忘返:白居易的「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遊襄陽懷孟浩然》),岑參的「不厭楚山路,只憐襄水清」(《餞王岑判官赴襄陽道》),丘為的「臨泛何容與,愛此江水清」(《渡漢江》)。「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李白《襄陽歌》),「漢水清如玉,流來本為誰」(元稹《襄陽道》)。  

而羅隱《漢江上作》「漢江波浪淥於苔,每到江邊病眼開」,還褒獎了漢水的如玉清流的品性,還有更為神奇的是,詩人患有眼疾,每次到漢江見到青苔一樣綠的漢水,病眼就奇蹟似地睜開。詩中,舉凡山川景物,成為情感之物。一江碧水,僅在唐代就有無數大詩人留下了諸多篇什;一方水土,也因有了這名篇佳作,千古流傳,芳名遠播。

當然,隱掩在這詩文華彩的背後,還有那一處處古蹟,如無言碑雕,記錄著歷史,展示著歲月風華,顯現出襄陽城市文化的悠遠深厚。走在那青石悠悠的老街,宋代的「九街十八巷」風採依然,瞻仰那美輪美奐的宋代綠影壁,撫摸著當年楚漢時代遺存的石器陶片,想像著在漢水的千年洗禮下,一代古城的風華無限。

還有,那鬱鬱蒼蒼的古松翠柏掩映下的古隆中,典雅森然、面山而居精巧的習家池,以及滄桑古雅的昭明臺、巍然聳立江邊的仲宣樓等。這襄陽城的件件文物,見識了悠悠漢水的千年風雨,成就了襄陽一代名城的歷史地位。  

或許是漢水的滋潤,夏雨綿綿,臥龍山松青柏翠,香樟樹高大挺拔,當年諸葛孔明的讀書處,劉備來訪的三顧堂、六角井,顯得神秘而森然。諸葛亮十六歲時隱居於此,十二年躬耕苦讀,後因被劉備真心所感勸,為之作「隆中對」,「三顧頻煩天下計」,他出山遠行,從漢水到長江再漢水,輔佐劉備。在古隆中的樓牌兩旁,分別刻有他的名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名臣的一腔情懷,肝膽相照,超邁高義,拳拳赤心,後人景仰。

在襄陽,同樣糞土名利,布衣粗衫,抱樸見素,與諸葛同一時期的還有龐德公,也有李白專門賦詩稱道的「孟夫子」孟浩然。漢水蒼茫,滄浪濯纓。清水澄碧,漢水有意,洗滌了高士大儒們的塵埃,成就了他們武功文事,滋潤了他們的一世英名。「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的感嘆,遺響千年,一代大儒仁者,如漢水之清流,歷萬世而流芳。

「漢江天外東流去,巴塞連山萬裡秋。」無論如何,天地有道,自然有靈,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古城悠悠,漢水滔滔,一座城市和一條江水,在新的時代,或許生發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自然,歷史,過往的沉澱,是它們或他們得以精彩和優秀至為重要的根本依託。

相關焦點

  • 漢水女神:神遊襄陽解佩渚
    漢水女生雕塑解佩渚位於襄陽古城西萬山附近的漢江中。解佩渚的來歷源於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旁,採其芝而茹之,以知吾為不遜也。願請子之佩。』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莒,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旁,採其芝而茹之。』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受而懷之,中當心,趨去數十步,視佩,空懷無佩,顧二女,忽然不見。詩曰: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此之謂也。」此後就有了「漢皋解佩」「神女弄珠」的成語。
  • 中國古代詩歌的源頭——襄陽——漢水之濱璀璨的詩歌名城
    中國古代詩歌的源頭——襄陽——漢水之濱璀璨的詩歌名城襄陽,雄踞漢江中遊平原腹地,形成了融中原文化、荊楚文化、三國文化和漢水文化等多元文化於一體的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是一座擁有2800多年建制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控帶荊門遠,飄浮漢水長——「唐詩與襄陽」之韓愈
    以下就要說到韓愈與襄陽發生聯繫的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也就是蘇軾說他「忠犯人主之怒」的那次事件。這年正月,憲宗皇帝派使者前往鳳翔迎佛骨,長安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毅然上《論佛骨表》極力勸諫,要求將佛骨燒毀,不能讓天下人被佛骨誤導。
  • 楚山橫地出, 漢水接天回
    襄陽因地處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兩城歷史上都是軍事與商業重鎮。1949年以後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1983年襄陽地區併入地級襄樊市。2010年12月更名為襄陽市。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 《襄陽歌》:詩仙李白在襄陽的一場宿醉
    襄陽是一座詩意的城市歷代詩人詠襄陽的詩篇數不勝數而李白的《襄陽歌》無疑是其中翹楚稱之為李白為襄陽打造的名片也毫不為過今天就跟小遊一起品讀下詩仙李白的《襄陽歌》吧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旁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臺。千金駿馬換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鹹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
  • 日軍的一個行動,李宗仁對漢水西岸指揮失靈,蔣介石對策是什麼?
    後來有很多中國將領回憶這場會戰,都認為日軍聲東擊西的戰術用得非常漂亮,尤其是戰爭的後半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攻擊第五戰區的中樞老河口,實際上已經悄悄地渡過漢水,轉攻宜昌。其實正如前面所言,這並非是君在玩策略,而是當時他們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打宜昌,導致日軍的幾路人馬來回反轉不停。
  • 襄陽之戰: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
    1268年,忽必烈經過一年的準備後,從北宋舊都開封整兵出發,南下漢江流域,矛頭直指襄陽和樊城兩座雙子城。襄樊之戰一觸即發。 自從1251年高達收復襄陽後,南宋朝廷對襄陽的戰略性開始重視。宋理宗調撥了大量人力物力,經過十幾年的大力經營,襄陽重新成為城高池深兵精糧足的重鎮,成為宋長江中上遊的門戶和屏壁。
  • 襄陽在古代軍事中有多重要?
    咱們國家的地形,大致可分為兩大塊:東部地勢低平(包括一些山脈和丘陵),西部地勢較高(包括一些盆地和谷地)。而襄陽,正好卡在西部山區與東部平原的結合處。更為要緊的是,咱們國家最大的河流——長江,從西部山區流向東部平原,襄陽就位於長江以北不遠。長江最大的支流是漢江(漢水),發源於陝西漢中,向東在平原地區的武漢匯入長江。
  • 為什麼襄陽一破,南宋馬上就不行了?
    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劉整獻出了一條滅亡南宋的妙計:襄陽是南宋的門戶,先攻襄陽,打開大門,然後順著漢水進入長江,往下直搗南宋京城臨安。忽必烈非常高興,就採納了劉整的計策。襄樊是裹陽和樊城的合稱。襄陽在漢水南邊,守將是呂文煥;樊城在漢水北邊,由範天順把守,襄樊城裡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城牆也十分堅固,易守難功,而且兩城之間有浮橋連著。
  • 一份襄陽的簡歷,親 評價喲!!!
    三國:曹魏仍屬荊州襄陽郡。晉朝:西晉、東晉時,因雍州(今陝西一帶)人避難流入襄陽等地,為安置流民,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陽為中心僑置雍州。南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北周沿用。隋朝:隋文帝時屬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唐朝:唐武德四年,改郡為州。
  • 愛你的襄陽,等你回家
    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集楚文化、三國文化、漢水文化為一身。作為中華智聖諸葛亮躬耕苦讀之地,襄陽是千古「隆中對」三分天下的地方,是金庸先生「射鵰三部曲」中俠之大者郭靖、黃蓉夫婦抗擊金兵的城市。
  • 菌說 |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王維《漢江臨泛》襄陽好風日,華夏山水城。文武交匯地,古今皆中心。——大美襄陽悠遠,綿延恆久的記憶,打開城垣,把腳步移到這裡。遠古的風,徘徊於此,演繹,一段傾城。尋夢,襄陽。透過時空的眼眸,邂逅,一段歷史。
  • 一組高清3D地勢圖,還原襄陽真實的地理風貌,含各縣市
    襄陽市地處南陽盆地的南部缺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向南是滔滔漢水可通長江,向北則是一馬平川可直抵中原,因此在歷史上,荊州的治所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襄陽。2018年,襄陽市GDP為4309億元,位列湖北第二,襄陽到底長啥樣?一組高清3D地勢圖,還原襄陽真實的地理風貌。
  • 漢水流域巴人探源(四)
    楚宣王九年(前361年),楚國攻佔了漢水巴國丹、襄、鄖一帶,並在名副其實的漢水中遊丹陽(今河南淅川)設漢中郡治,管轄區域丹陽、襄陽、鄖陽、房陵、上庸,楚人相繼佔領了巴國曾經擁有的巫郡、漢中郡、黔中郡。
  • 古山都縣城址 位於今襄陽太平店附近
    古山都縣沿革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山都縣,屬南陽郡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山都屬襄陽郡。太平店鎮貌古山都縣城位置固城、和城,隔漢水相望,相繼為山都縣城望。《襄陽耆舊記》(《北堂書鈔卷一六〇引》)記載:「山都縣治固城,臨沔水。」南北朝宋齊時山都縣仍治於沔南之固域,其城北部已淪入漢水。和城位於沔水北岸,為山都縣治時間不長。固城、和城,當在今襄陽市樊城區太平店附近。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襄陽
    東連漢水,南眺鹿門,西依峴山,北接古城,依託襄陽建城2800年的厚重歷史文化底蘊,將峴山、漢水、孟浩然、習家池等襄陽文化元素注入景區。峴山東臨漢水,西至萬山,北望襄陽古城,由羊祜山、扁山、虎頭山、真武山等20多座山組成,屬荊山餘脈,山不奇而險峻,嶺不高而秀雅。荊山山脈穿越保康境內   保康縣宣傳部供圖荊山雄踞華中大地,北連武當山,西鄰神農架。
  • 襄陽歌——唐·李白
    襄陽歌——唐·李白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蘺字應為四字頭)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
  • 解放襄陽戰役及生擒國民黨剿總司令康澤
    判斷解放軍只要一個較弱的縱隊就可以使康澤在襄陽的守軍不敢出來,因此可以截擊王凌雲的兵力可能有4 個縱隊左右。王凌雲的整編九師美械,老部隊,戰鬥力較強,但整編十五師新部隊,戰鬥力脆弱。這兩個師對陳賡兵團等4個縱隊居於劣勢,尤其在運動中被截擊的情況下更為不利。2、襄陽在漢水的西岸,王凌雲的部隊到漢水東岸也救不了康澤在襄陽的覆滅。敵前渡河,不僅很困難,而且很危險。
  • 劉備三顧茅廬的地方在哪裡 有南陽臥龍崗,襄陽古隆中兩種說法
    不過,諸葛亮當年究竟隱居於河南南陽臥龍崗還是湖北襄陽古隆中,從明代開始一直爭論不休,直至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南陽郡守顧嘉衡是個湖北人,寫了一副對聯,才有所停息。對聯曰:「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儘管停止了爭論,但直到現在也沒有100%確切的答案。
  • 全國知名媒體走進襄陽聚焦精準扶貧
    全國知名媒體走進襄陽聚焦精準扶貧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6:55 來源:中新網湖北 ,襄陽市扶貧辦、襄陽市發改委、襄陽市總工會、襄陽日報社承辦的「精準扶貧看襄陽」全國知名媒體聚焦襄陽大型採訪活動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