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很多城裡人跑回農村蓋房,這是為啥?

2020-12-16 三農業委會

農村怪象,很多城裡人跑回農村蓋房,這是為啥?

這兩年農村的發展非常醒目,讓很多在城裡的人都羨慕不已。

農村有優良的空氣,有乾淨的路面,有沒有喧鬧的環境,非常適合養老。

在城裡節奏太快,很多人已經厭倦了這種城裡燈紅酒綠的生活,想著自己安安靜靜地過。因此很多之前在城裡賺了點小財的人,紛紛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蓋起了洋房蓋起了,別墅蓋起了新房子。

這就是現在很奇怪的現象。

農村人爭著往城裡跑,想過城裡人想要過的生活,而城裡人爭著往農村跑,想要避開那些紛紛擾擾。

城裡的房價越來越貴,雖然大家一直都是說房子要降了,房子要降了,但是實際上房子降價幾乎成為笑談。

我們說不漲就算了,哪裡還來得降呢?

辛苦一輩子攢的錢都買房子了,到頭來落得個兜裡空空,住上房子也就算了。有的辛苦一輩子連房子也沒買起,到現在還擠在幾平方十幾平方的小屋。自己辛苦也就算了。

孩子們不容易啊,上學沒著落,回家的地方太小。

還不如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花個幾萬塊,蓋一個漂漂亮亮的房子,讓一家老小都有住的條件。

老話常講,落葉要歸根,從農村走出去的人,終歸還是要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

即使在外打拼多年,有些積蓄實際上也不能忘本,也不能忘祖,也不能忘根。

遺憾的是,這兩年在農村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爭著去城裡感受城裡的燈紅酒綠。

很少有人能不忘農村,不忘回來守住這一份家業。

相關焦點

  • 農村「蓋房熱」繼續,什麼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回農村安家
    導讀:漂泊三十年回農村蓋個房子,什麼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回農村安家?農村蓋房熱依然沒有消退,特別是最近兩年,農村的新面貌得到了改觀,農村道路硬化了,鋪上水泥變寬敞了,農民們蓋房子的勁頭也十足。這不,我村的一位在外漂泊三十年的老鄉如今也突然回來蓋房子了。三十年相隔一代人了,在人的一生中也過去了1/3的時間還多,而對於30年沒回家而突然回家蓋起房子,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 農村蓋房為啥講究「槐木椽,榆木樑,柿木柱子,夯土牆」?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樣一個提問:農村蓋房為啥講究「槐木椽,榆木樑,柿木柱子,夯土牆」?說句實在話,對於農村蓋房為啥要講究這些,我也是不清楚的。於是,便向一位農村老人請教,老人告訴我說,原因是這樣的:
  • 農村過年新怪象,走親戚空著手不拿禮,農村人卻說好,為啥?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過年新怪象,走親戚空著手不拿禮,農村人卻說好,為啥?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春節。
  • 農村蓋房設計圖紙,這三款拿了過節回老家蓋房去
    農村條件越來越好,村裡都修了水泥路,路燈隔幾米就有一個,都快比上城市的,如果家家都蓋棟小別墅,那真的是讓城市裡的人羨慕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回農村建房。今天介紹的這三款農村蓋房設計圖紙,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外觀雖然不是最豪華的,但是建在村裡也足夠了。
  • 繼「人口轉移」之後,農村有3種怪象讓人感到疑惑,是什麼現象?
    許多人也開始把目光轉移到了農村,甚至有的村民還認為現在的農村和城市相比,已經沒有太大差距,在農村生活一樣活得自在。不過,就在大家稱讚農村生活好的同時,卻有一部分年輕人在拼命往城裡跑。深入了解的話,這些年來,的確有些地方的農村發展得很好,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生活居住方面都不比城裡差,但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村民卻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滯後,不得不往城裡跑,有的是因為子女的教育,還有的是因為生計。而這些地方出現人口轉移城鎮的現象之後,也出現了三個怪象,很多人為此感到疑惑或不理解,這是咋回事呢?是什麼現象呢?
  • 2020年農村蓋房到底要多少錢?看一看網友的建房帳單
    疫情嚴重的時候,居住在城市的人,大部分只能在小區的房子居家隔離,連下樓或者出門的機會都很少,而住農村或者郊區的人,限制就沒有這麼多了,只要人們不聚眾、不串門、少趕集,在自家門前小院溜達或者去地裡、山裡幹農活是幾乎沒有影響的,因為農村或者郊區的房子間隔一般都有距離,並且居住人數較少,感染疫情的風險較低。郊區或者農村佔地大、人較少,可以說是抗擊和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好場所。
  • 農村戶口不久將會很吃香,城裡人都無權享受,農民的春天要來了
    前些年,農村的生活條件苦,到哪邊工作生活都感覺低人一等,農村戶口的身份讓很多農民很苦惱,因此有很多人都轉了城鎮戶口,也就是非農,但是後面國家非常重視農民這一群體,對農民的政策照顧也是一年比一年好。這不,即將迎來的農民優惠又即將落地,有以下幾項惠民政策。
  • 沒遷走農村戶,他多了50平米房,你是回農村呀,還是進城呀?
    雖然在城市10多年了,但農村戶口是堅決沒動過。為啥呢?肥料宣傳車有一次,跟他說起醫療保險的事兒,他說不交,問為啥呀?他說他在村裡交了,醫保才100塊錢(那幾年的事兒),可是比城裡的便宜多了。逗起樂來,我說自己從農村跑出來,想住個公房沒住上,一上班就開始了交社保,等退休了才能領到退休金,有點兒憋屈。
  • 農村有這3種怪象,「地荒著、車放著、房空著」,是什麼原因?
    許多人都說農村好,可他們卻偏偏一個勁往城市跑。這是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去城裡發展能多掙錢,等攢足了「銀兩」之後就可以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像其他老人看病、孩子上學、兒子娶媳婦等需要花大錢的地方,在自家土地裡面壓根就刨不出來個「金蛋蛋」,因此這幾方面開支完全不夠。年輕一代的農民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索性放棄土地去城裡打工討生活,一年到頭也能掙好幾萬塊錢。土地撂荒本不應該,無奈種地實在維持不了生活。
  • 都說農村人比城裡人熱情好客。你以為是天生的?不,這才是真相
    都說農村人比城裡人熱情好客,還別說,接觸過農村人和城裡人之後,這感覺還是蠻強烈的。印象中就是農村人樸實、接地氣,容易交往。而城裡人則高冷,不太容易親近。那是不是農村人和城裡人天生就自帶這一特徵呢?那倒也不是,這「熱情好客」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態度,也算不上是一種天生的性格。要說為什麼會有這一區別,主要還是受兩者各自的生活環境所影響。你想,一個村子的人,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住在同一個地方,不僅各家之間都很熟悉,甚至連相互間的祖輩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可以說是見面三分親。
  • 農村土雞「跌落神壇」,為何現在城裡人,對農村土雞沒興趣了?
    中國傳統養殖業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的家禽裡面,家雞是古人很早就已經馴化的,這一點根據考古發現的甲骨文就可以得知。眾所周知,甲骨文是象形文字,通過一個文字的圖案,就可以推測出這段時期的社會特徵。甲骨文當中的雞這個字,左側代表的含義是用繩索拴住,由此可以得知,這一時期的古人就已經學會用繩索將野雞拴起來,久而久之野雞就不會飛跑了。
  • 農村人與城裡人職業選擇差異分析
    涿沐清風觀點:農村和城市居民價值觀的差異,顯示了社會環境對人的職業取向的影響,體現了生活條件差異帶來的不同的職業生涯抉擇。隨著城市化進展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職業取向開始靠攏,城鄉差異也會越來越不明顯。城裡人需要穩定的收入來源,他們大多接觸教育較早,不願從事繁重的純體力勞動。
  • 「城市買房」和「農村蓋房」,5年後哪個更吃香?過來人給出答案
    在城市中買房和在農村蓋房其實各有優缺點,在農村蓋房子的好處是農村發展的也越來越好,在自己老家蓋一套好房子,逢年過節回家也有好的住所,以後想回農村老家了也有好的居住之所,讓自己能夠老有所依。而在城市中買房的好處是在城市中有穩定住所,想在城市中長期發展甚至安家,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不但可以讓自己和家人居住,還給自己和家人提供了安全感和歸屬感。
  • 北京農村幾乎村村有城裡人租房子,他們怎麼找到農村租房信息?
    現在在北京農村有一個現象,就是幾乎每一個北京農村都有城裡人在這裡租房子,有的環境好的租房的人就多,有的地方遠的租房的城裡人就少點,那麼這裡城裡人是怎麼找到農村可以租的房源的呢?無外乎三個途徑,一是投親靠友,在村裡有朋友或親戚牽線的;二是自己開車去村裡找的;三是網上看到的,如專門發布出租農房信息的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的農房版就有數萬套農房出租信息。
  • 假如城裡人都去農村了,農村會變成什麼樣呢?
    提問:假如城裡人去農村了,農村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城裡的人都去了農村,好事,說明天翻地覆又轉變了,城裡的人們有的是錢,可以將所有的資金投資到農村建設中去,因為城裡的人現在想著農村的好,用很多很多的錢來搞綠色食品,是城裡的人理想,願他們能實踐。
  • 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農村蓋房潮越來越流行了,房屋是幾代人的安居之所,所以農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會看下地基的風水,什麼方位,水流、氣場、光線、磁場等,總之,蓋個房子就是期望永葆安全,聚財傳家。
  • 農村蓋房講究「四平八穩」,到底是指什麼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四平八穩」,到底是指什麼?已經進入冬月了,農村裡熱鬧起來了,其中有的農民房屋已經蓋好已經收尾了,還有的農民今年賺了一些錢,準備提前回來籌劃明年蓋房子的問題。如今農村「蓋房潮」熱度不減。
  • 農村蓋房,基礎形式怎麼選?看易蓋房性價比評分
    原標題:農村蓋房,基礎形式怎麼選?看易蓋房性價比評分近年來房價居高不下,城市住房壓力逐年增長,加上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逐漸深入,讓很多在城市中打拼的鄉村人更願意選擇回村建一棟舒適的自建房小別墅。但大部分自建房項目的業主對於建築結構等專業知識相對比較缺乏,很多時候都無法充分理解自建房的工程圖紙設計。
  • 農村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為啥白事人必須到
    對於農村的印象,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無拘無束的愜意生活,但是這僅僅是城裡人對農村表面的一些了解,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農村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矩,一旦有誰觸碰到這些規矩,則會被人們認為不懂規矩,甚至受到一些白眼。
  • 農村真的沒有那麼空,很多看似閒置的宅基地,都是暫時的
    請點右上「關注」一下,俺是回村歇歇,一個在農村創業的老農民。個人一直認為,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就要從整合農村空心村閒置房屋宅基地入手,怎麼撬動城市人異地農村人活動起來?來農村租閒置房子改造居住,租閒置宅基地自己建房。只有城市人來農村和農民一起居住生活,才能滲透改變農民,就像1970年前後,城市知情在農村影響了農村那一代青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