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說農村好,可他們卻偏偏一個勁往城市跑。這是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去城裡發展能多掙錢,等攢足了「銀兩」之後就可以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
我們這裡的農村還真有「地荒著、車放著、房空著」這種情況,換句話解釋,就是「地沒人種,車沒人開,房沒人住」。那麼,人都去哪裡了?當然是選擇進城打工。
只要是真正種地的農民,他們就會知道,當今社會,如果僅僅依靠耕種土地來生活,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像其他老人看病、孩子上學、兒子娶媳婦等需要花大錢的地方,在自家土地裡面壓根就刨不出來個「金蛋蛋」,因此這幾方面開支完全不夠。年輕一代的農民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索性放棄土地去城裡打工討生活,一年到頭也能掙好幾萬塊錢。
土地撂荒本不應該,無奈種地實在維持不了生活。假如家裡有身體健康的老人,他們還能幫著種地,每年種些玉米、小麥等常見農作物,多多少少也是一筆收入;假如家裡老人過世或者長年臥病在床,那就實在沒辦法,只能讓土地荒著。
我一個初中同學家裡大概就是這種情況。他父親前些年在我們這裡的磚窯幹活,不幸發生事故離世,留下他母親一個人在農村老家。而同學的工作又遠在千裡之外的新疆,一年到頭來不了幾次。莊稼實在沒人種,剛開始還免費給他的親大伯種了兩年,後來大伯身體差種不動了,他也把母親接到了新疆居住,自此之后土地完全撂荒。好在這幾年村裡開始土地流轉,他家的10畝地,不用自己種,每年都會有人把土地流轉費打到他的銀行卡上面。這樣看來,「地荒著」的根源在於年輕一代農民覺得種地不划算,而老一輩的農民種地又力不從心。
我鄰居在很早以前蓋了一院子「封閉式房屋」,去年還買了一輛10萬元左右的小轎車,可如今,小轎車靜靜躲在車庫裡面「吃灰」,房子也是一把「鐵將軍」把門。他們一家寧可選擇出門打工,也不願待在農村享受已有的車子和房子。用他們的話說,趁現在年輕,還能在外面多掙點錢,如果現在就選擇安逸,那麼以後的路會變得異常艱難。想想也對,車子房子有錢可以隨時買,但是賺錢的機會一旦錯過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如此看來,「車放著、房空著」,根本原因就在於農村賺錢的路子很窄,只有不斷往城市跑,才能尋找到安身立命的場所。
此外還有一種原因,也有必要說下。一部分農村人「買車、蓋房」,完全是相互攀比心理在作祟。看看周圍鄰居都買了新車、蓋了新房,於是自己心理出現極大的不平衡,就算借錢,也要買車蓋房。儘管車子一年開不了幾次,新房一年也住不了幾回,但為了面子,寧肯「打腫臉充胖子」,也要把這些東西置辦齊全。在他們眼裡,農村的車子房子,就是鎮宅的「核武器」,不一定要用,但必須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