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復工怪象:免費包車接人進廠,農村人卻不願意,啥原因?

2020-12-23 農村人事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復工怪象:免費包車接人進廠,農村人卻不願意,啥原因?

這幾天,筆者老家村子裡,人們議論最多的話題,除了孩子開學,就是復工上班了。今年跟往年相比,人們的上班時間已經晚了一個多月,這就意味著農村人已經比往年少掙了幾千、上萬塊錢了,因此大家都很著急。

今年過完年後,不少地方的企業、公司、建築工地、工廠等用人單位遲遲不能開工,而在這些地方上班、打工的農村人自然也就無處可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形勢大為好轉,部分企業、工廠、建築工地已經逐步開工,恢復生產。尤其是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復工的企業、工地更多。

但是,企業恢復生產,說起來容易,完全恢復卻不簡單,因為卻工人。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工廠、工地,工人大多都是外地的,來自於河南、安徽、湖南、重慶、江西等地農村。往年剛過完年,急著外出打工的農村人就乘火車或者長途汽車回到打工地。

今年直到現在,各地的汽車客運都還沒有全面恢復,很多地方的汽車站甚至都沒有開門,而火車票早就買不到了。農村人干著急外出打工,卻沒有客車,無法外出。老闆著急,農民工也著急,一時卻都很無奈。

為了解決用工方和農民工兩方的需求,現在各地都在想辦法,最為常見的做法就是包車、包機,把農民工直接送到用工方那裡,這樣一來兩者的問題就都解決了。很快,各地農村都出現了這樣的包車、包機隊伍,但有的農村人卻不願意參加,這是什麼原因呢?

筆者老家這邊,村裡有人也遇到了這樣的機會。筆者村子裡一個小夥,在網上看到有人說江蘇那邊有企業在大量招工,他們可以組織河南這邊的農民,通過包車的方式前往那裡。負責組織的人說,到地方後每個月能拿6000元工資,全勤的話再加1000元獎金,這吸引了不少人報名前往。但是,坐了十幾個小時的大巴車之後,到地方卻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原來說的廠不招人了,進別的廠,組織的人要從每個人的工資中抽幾百到1000多的中介費用,這讓人們紛紛感到上當受騙了。

筆者在網上查詢,發現近段時間類似的事情並不少見。中國青年報也報導過一個類似的事,說雲南山區的幾十個農民,滿懷希望地坐包車前往東部某地打工。在村裡,村幹部發的招工海報上說,保底工資5000-6500元,住宿有空調和獨立衛生間;幹滿3個月,還有1200元的穩崗補貼。

等到了地方,在旅館門口等了幾個小時,來的卻是中介公司的人。給他們安排的宿舍,不僅沒有空調和獨立衛生間,條件還很差,屋裡堆滿垃圾,廁所也堵了。他們問了別人,幹滿3個月的獎金,廠裡都是4000元,來的時候卻被告知是1200元。他們認為中介收費太多,想要回去。因為身份證都在中介那,說是想要離開,得補交750元路費。

網友紛紛表示,像這樣的中介包車、包機並不少見,沒去的時候說的一套,工資多高、條件多好,誇得天花亂墜,到地方卻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想回家也難。

包車外出打工本是一件好事,但好好的「經」卻被念歪,這到底是誰的問題呢?筆者認為,農民工本就不易,對於這種勞務中介,必須加強管理,實行黑名單制,發現一起欺瞞農民工現象就要嚴懲,拉入黑名單不得再從事中介業務。

你們那裡,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包車免費接農民工上班,有農村人卻不願意,啥原因?有人已受騙!
    今年這個春節,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個月了,但是在農村,還有很多人依然留在家裡。而在往年,大多數上到60歲、下到十幾歲的農村人,一過完年,到大年初四初五就開始往外走了,等到正月十五之後,村裡基本又只剩下「386199」人員了,即孩子、帶孩子的婦女以及上了年紀的老人,因為其他人都外出打工了。
  • 農村過年新怪象,走親戚空著手不拿禮,農村人卻說好,為啥?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過年新怪象,走親戚空著手不拿禮,農村人卻說好,為啥?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春節。
  • 杭州首家復工企業包車接員工「回家」,返工包車要辦哪些手續?權威...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孫海旭剛剛,杭州市第一趟復工企業返工人員包車,從江西上饒接了返工人員回到杭州。這趟運輸由蕭山旅遊汽車有限公司承運,接的是杭州蕭山林芬紡織有限公司15名返工人員。車輛載客15人,配備雙班駕駛員,嚴格落實交通部50%上座,做好乘客上車前的體溫檢測、督促司乘人員戴好口罩,車輛全程規範通風消毒工作。待返回後,屬地政府將會讓車輛去檢測點,做相關防疫檢測。據了解,2月15日上午,杭州市防疫指揮部城市安全有序運營工作專班下發了《杭州市復工企業返工人員包車運輸保障工作方案》。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實時在線審批。
  • 西寧人社打出快速組合拳助力農村勞動力返崗復工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西寧市人社局把引導農村勞動力安全有序返崗作為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重點工作,提供「點對點」服務,實現防疫防控與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兩不誤。據了解,西寧市人社局通過電話、社交軟體等「不見面」方式積極對接企業,精準掌握用工單位復工復產情況,充分利用「青海人社通」手機APP、「青海省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就業扶貧直通車」等線上平臺,多渠道、分批次發布重點企業就業崗位;依託「夏都人才網」「長安人才網」「青海人才港」等線上招聘平臺,集中開展「 2020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網絡招聘活動」,做到「就業服務不打烊
  • 農村怪象,很多城裡人跑回農村蓋房,這是為啥?
    農村怪象,很多城裡人跑回農村蓋房,這是為啥?這兩年農村的發展非常醒目,讓很多在城裡的人都羨慕不已。農村有優良的空氣,有乾淨的路面,有沒有喧鬧的環境,非常適合養老。在城裡節奏太快,很多人已經厭倦了這種城裡燈紅酒綠的生活,想著自己安安靜靜地過。因此很多之前在城裡賺了點小財的人,紛紛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蓋起了洋房蓋起了,別墅蓋起了新房子。這就是現在很奇怪的現象。
  • 繼「人口轉移」之後,農村有3種怪象讓人感到疑惑,是什麼現象?
    這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向外回歸田園山水的生活。許多人也開始把目光轉移到了農村,甚至有的村民還認為現在的農村和城市相比,已經沒有太大差距,在農村生活一樣活得自在。不過,就在大家稱讚農村生活好的同時,卻有一部分年輕人在拼命往城裡跑。
  • 什麼樣人才能進農村敬老院?有兒有女也能進嗎?
    所有老人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進農村敬老院。可能許多人認為我是信口開河,因為許多地方的敬老院現在是人滿為患,怎麼可能隨時都可以去呢?是的,人滿為患的敬老院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公立養老院。而在農村以及縣城的養老院,由於經濟、思想觀念等原因,敬老院一般都住不滿。
  • 為何農村人現在不願意養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養蛇是特種養殖,農村人什麼時候也沒願意養過蛇!蛇類一直是很神秘的動物,很多地區把蛇當神靈供奉,農村老年人認為養蛇是不是對家裡不吉利,說會給家裡帶來黴運!除了有養蛇傳統的個別村寨,大部分農村人是沒有養過蛇更不願意養蛇的。
  • 農村新怪象:磨坊消失、麵粉暢銷,種糧卻買糧吃!老農:該改了!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新怪象:磨坊消失、麵粉暢銷,種糧卻買糧吃!老農:該改了!長期以來,人們提到農民就會想到種地,種地似乎就是農民的「天職」。
  • 農村怪象「人人都有醫保,仍然看不起病」,這是怎麼回事?
    農村參保的人越來越多了,可是仍然像以前一樣看不起病,在病痛面前兩手空空的囧像讓人十分心酸,這其實也成為了農村裡的怪象「人人有醫保,仍然看不起病」。2019年2月份,我奶奶因為腦梗塞以及腸胃方面的疾病住進了我們市裡面的大醫院,那段時間奶奶無法說話,飯也吃不進去,每天只能靠輸營養液來維持。
  • 為什麼新農合可以報銷,農村人仍舊願意在小診所看病呢?
    為什麼新農合可以報銷,農村人仍舊願意在小診所看病呢?的確,這新農合的出現給我們農村人帶來很大的便利。以前我去藥房拿藥的時候,一些藥房的藥物價格是特別貴的,而且還不打折。更有趣的是,我去某藥房拿藥的時候,一些營業員滔滔不絕的介紹著介紹著某種藥品,並讓你來購買,這搞得我也是不勝其煩。但是沒有辦法,誰讓藥房買藥方便呢。
  • 農村怪象,有錢人摳門絕情,沒錢人卻大方孝順,這是為什麼?
    農村這個怪象不是普遍現象,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它確實存在,按正常的社會邏輯來說,沒錢的會小氣摳門,有錢的會大手大腳,但有些現實恰恰相反,有錢的摳門絕情,沒錢的卻是大方孝順,這是啥原因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端午節後,各地已全面復工,但3類農民工卻難找活幹,啥原因?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端午節後,各地已全面復工,但3類農民工卻難找活幹,啥原因?過了端午節,老家這農民們又進入到一個相對比較清閒的時候,因為莊稼地裡基本沒啥農活了。因此,趁著農閒,不少農村人又打算再進城,幹幾天活,多掙點錢。到如今,除了少數地方,絕大多數地區都已經全面復工了,建築行業也重新開始動工,各種工廠早已開動機器恢復生產。要說農民進城找工作,能選的機會不少。不過,對於以下幾類農民工來說,可能活就不太好找,看看有你嗎?
  • 農村耕地成白菜價,一畝地收400也沒人租,農村出現「退租潮」
    因此,在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那便是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於進城務工,願意留守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建設的人反倒是越來越少。退租潮的出現伴隨著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流入,導致我國農村地區出現了這樣一個怪象,那便是本可以用來耕種糧食作物的土地,現如今變成了荒蕪的黃土。如果將這些土地利用起來,那麼足可以使得我國的農作物產量再一次提高。
  • 農村怪象:穿睡衣出門,男女老少都有,為何如此熱衷「睡衣」?
    我前幾年冬天回內地,很不適應,穿再多都凍得要死,但穿上那種所謂的睡衣,真的很暖和,如果我生長在那裡我同樣選擇暖和舒適的睡衣穿。這不叫睡衣,居家服。我就喜歡穿,我一不當官,二不出正式場合,穿著的舒適度是其他衣服無可替代的,特別是我們這北方城市,冬天能把人凍死,羽絨服也沒有家居服暖和,舒服。
  • 農村出現「用工荒」,每天150塊錢也難招到人幹活,啥原因?
    由於種了幾畝地,沒有機器割,需要人手工割,家裡勞動力不多,想要像往年一樣,花錢找別的農村人幫忙割。但是,找了幾天,還託親戚在其他村子裡問,都沒人願意幹。這種有錢也難找到人幹活的問題,可不光是筆者老家才有的,很多農村都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用工荒」。
  • 趕枯水期、包車接人……江口沉銀等重大考古項目復工
    焦點1重大項目先行復工,大運河博物館點對點接回百名工人位於揚州運河三灣景區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工程,已於2月22日復工。據悉,這也是揚州第一個復工的重大項目,項目方分5個批次,採用點對點包車的方式,到山東、河南安陽等地將近百名安裝人員接回工地,確保快速復工。國家文物局2月27日印發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提出,優先保障配合國家重大基本建設項目。
  • 人到35歲,不知道自己該幹啥工作了?難道只能進廠?
    人到35歲,不知道自己該幹啥工作了?難道只能進廠?有類似問題或者疑問,就是上班白領過了三十五歲就只能去送外賣跑滴滴了嗎?這個是問曾經的白領,甚至有精確到程式設計師的,你問的只是過了35歲?那麼你35歲前是幹啥的啊?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
  • 在農村,農民夫妻年上40歲選擇離婚,誰更受傷?答案就是現實!
    不過,畢竟過去農村與城市的發展失衡較多,加之農村是社會的人口大群體,在農村整體朝向更幸福,更美好方向努力發展的同時,在農村千家萬戶中,也會難免出現一些無奈的「怪現象」,比如,時下農村這2「怪象」可謂是愈演愈烈,而往往當事人則不以為然,其中1「怪象」老人氣不打一處怒道:成害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