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披星戴月來我夢裡——樂夏2第一期

2020-12-16 騰訊網

盼啊盼啊,昨晚,《樂夏2》突然來了!

驚喜不?意外不?昨晚熬夜沒?

我反正是看到2點。

其實是刷了兩遍……

作為一個學生時代組過樂隊的樂迷,竟然在第二季的樂夏裡不認識大部分的樂隊。這讓我不得不承認之前看過官方公布陣容時候的部分樂迷的分析。

一枚鋼鐵大直男老友的留言:

「三排以上是青春,三排之後不認識。」

不認識,不認識,就是不認識。

01.

先來回顧下成功出圈的第一季

《樂夏》第一季雖然算不上爆火,但至少達到了出圈效果,那陣子大家都在討論搖滾樂是啥、討論八零九零年代、討論爹媽聽的歌、討論搖滾圈第一迷妹周迅(噗)、討論「搖滾是一種態度」……

算不上熱搜霸榜,但是小範圍刷屏,許多樂隊也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媒體幾乎都在報導,雜誌大片拍了一輪又一輪,商演邀約不斷,連豆瓣塵封已久的月亮組(給他們燒柱香),也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一開始,大家對《樂夏》能否成為爆款,多半持保留態度,認為搖滾、樂隊文化終究是小眾。這檔節目就像是一次對大眾審美的實驗,但事實證明,受眾不僅存在,而且數量還很龐大。

我總結了兩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樂夏》第一季很好地把握了大眾審美與小眾情趣的平衡。網綜必須是大眾化的,第一季整體搖滾佔大頭,雖然這已經不算當下主流了,但要知道:搖滾樂塑造了現代流行音樂,但凡你叫得出名字的歌手,或多或少都受過搖滾樂的薰陶。換句話說,搖滾樂與大眾審美並不算遠,只是形式與內涵更純粹一些。

第二個原因,則是《樂夏》第一季樂隊有很多老炮兒,在圈內有著相當的認知度。不論是新褲子、痛仰、刺蝟,還是反光鏡、海龜先生、面孔,他們要麼是國內各大音樂節的常客,要麼有固定的受眾圈,輩分和資歷擺著。

這必然也會帶動,《樂夏》第一季從小眾走向大眾。

02.

我們如果用第一季的成績和標準來衡量第二季,就會發現諸多可能的問題。

首先是風格。第二季除了傳統的搖滾樂隊,還多了車庫、新金屬、後朋克、新浪潮等諸多「新世紀風格」,你不必提早知道它們都是啥,但我能告訴你:這些風格,離大眾審美是更遙遠的,甚至與主流審美有著非常直接的矛盾。

我負責的跟你講,第二季的名單中,有些樂隊容易造成老年人高血壓……

其次是知名度。第二季整體陣容隱含著年齡層與認知度問題,你再仔細看一眼名單,除非你是真·資深滾圈 / 超·小眾樂迷 / 噪·音樂節玩客 / 亞·地下文化愛好者,否則你立刻會滿臉問號:「他們是誰?唱什麼的?我聽過嗎?」

實話跟你說:第二季名單,在「大波浪樂隊」之後的名字,我一個都不認識。你可以說我跟不上時代,但我可以衝著「小眾」這一點,負責任的跟你說:就算是活力十足的95、00後,也不見得能熟悉這幫孤芳自賞的樂手。

「如果和去年比,今年的確實要更小眾。」

我曾預測對了第一季的前三名,「前三名和我的喜好是一模一樣的,也算是最大眾的幾個樂隊了。但這一季我就真的不知道了,感覺70%的樂隊我都沒聽過。」

那麼,會不會有另外一種可能?樂夏2糊掉了?

但是你忘了人家愛奇藝是幹啥的?

強大的內容原創輸出能力、強大的綜藝製作班底、強大的後期剪輯以及強大的營銷功力。

昨晚,我沒有失望。

03.

五條人的作死導致了首輪淘汰,但你有沒有發現,流量來了,不管是不是節目製作的安排,但五條人收割了幾乎第一期的全部流量,現在到處都是投票返場的呼聲。

水木年華是目前為止被淘汰後大家都默認的。同樣是40歲的樂隊,你是上過幾年的春晚,你是感動了一代人的青春,你是唱《一生有你》自己都吐了,你是改變了,可你的變化在哪裡?你看看人家同樣是40歲的「新褲子」。

超級斬:年輕力量的第一波衝擊。作為同樣年輕且可能更邊緣的選手,現場發揮異常穩定,中二氣質從手勢形態妝容語言一以貫之,很難讓人不打高分。

傻子與白痴:但很明顯這支樂隊會吃「流量」的虧,主唱蔡維澤是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冠軍,雖然他從參賽一開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向所有人一遍一遍介紹自己的樂團,介紹自己離不開樂團。在觀眾投票裡,可能已經減了些基礎票。

馬賽克:濃濃的disco味,和車裡的老港樂似的,所以我覺得還挺好聽。disco作為搖滾樂和電子樂的重要交集流派,在節目裡佔一席之地還是說得過去的。當然,分數的話我覺得有點虛高。

Mandarin:雖然風格不同,但出圈的姿勢類似上一季的Click#15,技術強,長得帥,應該能走得更遠。

號外:主音吉他不錯,其他中規中矩,像支酒吧看場樂隊。

夏日陽光:流行朋克想擺脫塑料味真的太難了。

重塑雕像的權利:黑刀在節目中說他們是一支具有國際視野的樂隊,這個評價已經非常準確與中肯了。後朋克、無浪潮在德國人手中體現出的冷峻感與嚴謹性,他們已然深得精髓並且做出了自己的東西,聽這種音樂就像捧著一本黑格爾的書,很難下咽。

福祿壽:重點來了。我要單獨扣題了~看下面。

點擊播放 GIF 2.4M

04.

《玉珍》的敘事線有兩條,一條是外婆的逝去,一條是姑娘的成長。風成為媒介,既吹走外婆,也令姑娘遠走;既帶回姑娘,也令姑娘在時間裡成長,繼承外婆曾經的一切。

在《玉珍》裡,風不僅僅是風,它是時間,是人生,人們彼此聯結的血緣,思念,一代又一代的理解與傳承。

《玉珍》的好,不僅在於情緒的層層遞進,主歌、副歌之間的糾纏與相互解釋,更在於敘事上的輕柔,不落在實處,反而給人美感和想像空間。它討論的不僅僅是外婆和自己,還有更深邃的,在更漫長的生死世界裡看生命的格局。

音樂是敘事與共情。講故事和聽故事的人一起眼眶溼潤。

聽《玉珍》的時候,哭得最厲害的是Haya的黛青塔娜。因為Haya做的是世界音樂,跨域民族、地域和語言,以音樂共情。

當然,昨晚不只是你我聽哭了,全場聽哭了,是因為我們有千千萬萬個《玉珍》那樣的外婆的。

大張偉說,這個時代只容得下我們聽一遍主歌和Hook句。

《玉珍》卻說,我們能不能給音樂一點時間,聽她慢慢說完,聽風緩緩吹完。一生那麼長。

05.

最後來首《玉珍》吧,我們下周繼續追第二集。

作者:雪舞一方

責編:三斤

排版:雪舞一方

相關焦點

  • 一期一會|重塑·樂隊文化情懷與商業化·權力的《樂夏》
    就像馬東所言,「「一期一會」不是沒有未來,而是一種有質感的對人生的期待。它不會降低情感的濃度,但是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特別有意思。」《樂夏》存在的意義,亦如此。每一支參與《樂夏》的樂隊,都是贏家。贏得了粉絲,贏得了關注,贏得了樂隊文化本該擁有的一片天地。
  • 《樂夏》第2季變成了吹牛大賽?馬東越來越無語了
    季,第2期在8月1號播出以來,贏得了非常不錯的反響。但是隨著《樂夏》的播出以來,漸漸的反響出一個問題。那就是馬東經常被噎得無語。這和上一次控場的馬東截然相反的感覺。對,就是這種呆萌的表情,在這一季中馬東可是經常出現這種尷尬的場面,第一期一開場,第1支樂隊演完之後,張亞東就給馬東出了一個難題。
  • CBTA啟樂籃球特色夏訓營招生
    1、凡報名參加夏訓營的學員均有機會參加CBTA全國5vs5聯賽資格;2、凡訓練成績優異的學員均有機會入選《CBTA汕頭隊》,代表汕頭參加廣東省聯賽資格;3、凡報名參加夏訓營的學員均有機會參加全國3vs3比賽資格
  • 在《樂夏2》被輪番「羞辱」後他怒了:別對我指指點點!
    你看不上我,我瞧不起你,大家似乎都包裹在一團戾氣中,互相不理解,互相不低頭。莉莉安對音樂上的鄙視鏈感觸最深的是今年《樂夏2》上,專業樂迷給白日夢症候群樂隊的全場最低分。想必很多人都忘不了《樂夏》專業樂迷對白舉綱的評價。「白老師他的唱功非常好,但是他不是『地下』,我覺得他們就太好孩子了」在我看來,「專業樂迷」之所以區別與普通觀眾,就是因為他們代表著一定程度的專業性。
  • 《樂夏2》:讓更多人聽到民族與世界的音樂,HAYA樂團做到了嗎?
    不過,天氣是越來越涼了,可這檔音樂類網綜節目《樂隊的夏天2》卻是越來越燥了,感覺像是剛開始入夏一般,樂隊的話題在網絡上終於多起來了。上一期,曲響菌與大家聊到了一支來自寶島臺灣的康姆士樂隊。發文後,一些網友也留言道,稱這支樂隊是目前為止《樂夏2》挖掘出來的一支寶藏樂隊。
  • 看完今年的《樂夏2》,我猜到了冠軍背後的秘密
    叔一期不落地追完了全程,但要問冠軍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畢竟,走到現在的每支樂隊,都有著奪冠的實力。但既然決賽將至,本著吃瓜心態,也不妨大膽預測一下:誰是《樂夏2》的冠軍樂隊?其實無非是這幾個方面——作為一檔搞樂隊的綜藝,音樂肯定是基本功了。
  • 《樂夏2》擁抱「失控」:五條人臨場換歌,水木年華首場淘汰
    又一個夏天,《樂夏2》來了,帶著和第一季略有區別的更年輕的表達。《樂夏2》從1500多支樂隊中最終選出33支樂隊,當中有不少重塑這樣成名多年的樂隊,但更多的是福祿壽、Mandarin這樣你可能之前從未見過的新鮮面孔。在賽制上,《樂夏2》玩得更大膽了。牟頔透露,比賽的激烈程度提升了大概20%。
  • 「樂夏2」中被淘汰 HAYA樂團:只是一段旅程
    在一些小眾歌手的粉絲群體裡,一直有這樣的矛盾:想讓自己的偶像「出圈」被更多的人看到,卻又擔心太多的關注引來不必要的「 麻 煩 」,HAYA樂團的粉絲大概率會有這樣的感嘆。尤其是在《我是歌手》《樂隊的夏天2》等 HAYA參與的綜藝播出之後,這支帶有強烈民族色彩的「世界音樂」樂團,成為這方舞臺獨樹一幟的存在。  近日 ,HAYA樂團「遷徙」來蓉。
  • 《樂夏3》提上日程,這些寶藏樂隊的機會終於來了!?
    因此莉莉安盤點了目前許多網友的想法,整理出一份 「網友期待的《樂夏3》十大嘉賓樂隊名單」。 話不多說,快來看看你最pick的樂隊在不在其中呢! 1.萬能青年旅店 代表作《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不萬能的喜劇》等。
  • 米未擁抱「失控」:《樂夏2》五條人臨場換歌,水木年華首場淘汰
    又一個夏天,《樂夏2》來了,帶著和第一季略有區別的更年輕的表達。《樂夏2》從1500多支樂隊中最終選出33支樂隊,當中有不少重塑這樣成名多年的樂隊,但更多的是福祿壽、Mandarin這樣你可能之前從未見過的新鮮面孔。
  • 看似插科打諢的「亞洲大媽」,說了《樂夏》最想說的話
    本文轉載自白日做夢(ID:dayordream)「世界上所有好的藝術就是會讓你忘記原則。」看完重塑樂隊的表演後,大張偉無意中說出的這句話,似乎一下子就點出了《樂夏》想要做的事情。本季樂夏走過半程,改編賽落下帷幕。幾期節目看下來,你會發現,四位超級大樂迷在節目中,已經不再是旁觀者的角色。
  • 盤尼西林成《樂夏》決賽最大爭議,但比賽結果真的重要嗎?
    滾君想說,雖然大家的心情我都能理解,我也想替九連抱不平,但是看完整期節目,你會完全沉浸在樂隊們惺惺相惜的狀態中,結果已不再重要。另外白巖松老師也太能說啦,果然不辜負前幾天我為他寫的一篇文章。(點擊此處查看)
  • 《樂夏2》33支樂隊的現狀與可能性 | 綜藝觀察
    如此多元化的陣容,讓觀眾既期待第一期儘快播出,又害怕面對殘酷的淘汰制。 有了上一季的出色效果做保障,這一季節目不僅樂隊陣容豪華,大樂迷的陣容也頗具看點。在第一季節目中,張亞東老師現場教學打「反拍」、萬能評價「特別好」、「這種音樂永遠打動不了我」,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樂夏2》五條人爆火,八一八戳中時代「嗨點」的「怪」範兒樂隊
    所以,和大眾印象裡明顯不一樣的「民謠樂隊」五條人,成了《樂夏2》最令人驚喜的「黑馬」。看看別的民謠樂隊唱什麼?1995年成立的殿堂級民謠樂隊野孩子,在《樂夏2》現場無伴奏的「黃河謠」,直接把周迅唱哭。歌裡的蒼茫和宏大,崇敬和嚮往,堪稱大多數「正統民謠」的範本。
  • 這期《樂隊的夏天2》怎麼這麼難看?|樂隊的夏天2|樂隊的夏天|樂夏2...
    有人建議外地樂隊來北京參加《樂夏2》之前要先去School酒吧「社交」幾天,這樣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成績。結果,喲呵,一看School老闆自己上了,那還能咋辦呢?拿第一就完事兒唄!拋開光環、濾鏡、歷史地位,單從這場表演來說,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歌絕對不難聽,但是從歌曲到演唱,我覺得撐不起表演前那段吹捧。但是正如你所見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樂夏2》當然也不能免俗,這個節目難免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圈人互相吹捧的陣地。
  • 《樂夏2》:五條人樂隊怎麼就這麼火?網友一語道破玄機
    如果說,自去年的音樂類網絡綜藝《樂隊的夏天》開播以來,到今年的《樂夏》第二季,讓你找出一支你認為最火的樂隊,估計十有八九都會選擇現在正火得一塌糊塗的五條人樂隊。這支樂隊現在不但在樂隊圈或搖滾圈裡火著,而且已經火出圈,幾乎成了當前最火的娛樂話題之一。
  • 選秀「老臘肉」蔡維澤、白舉綱、劉忻再戰《樂夏2》,驚喜更多還是...
    「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我擔心你被炒魷魚」、「有空打電話給我」……各大社交平臺上,諸如此類的「條言條語」已經出現了人傳人現象。在參與《樂夏2》之前,曾推出三首單曲,去年還擔任了毛不易《囈語》的編曲;疫情期間,在網易雲上舉辦了兩次線上音樂會。看得出來,摩登對於這支樂隊的重視,不出意外的話,她們應該會走到很後面。 五條人,成立於2007年,主打地方民謠。據悉,他兩是因為一次給周雲蓬做開場,被周雲蓬經紀人發現,開啟專業音樂製作之路。
  • 這支《樂夏》中最騷氣的樂隊,狠起來能把自己唱哭
    初露《樂夏》舞臺,他們穿著復古,曲風特別,像是從上個世紀出走來的青年。但是一開口卻是另一番景象。第一期節目,主唱夏穎對著臺下喊道:「今天,我可以做你們的霓虹甜心嗎?」純真、可愛,散發著青春的甜味,也由此虜獲了一大批青年的「情有獨鍾」。青春、愛情、橫衝直撞的勇氣、永遠年輕的勁兒。
  • 我以為睡著之後就不會再想你,結果你卻來了我夢裡
    我以為睡著之後就不會再想你,結果你卻來了我夢裡1:我們總是希望做正確的事,但什麼是正確呢?不知道,似乎只能讓時間來證明一件事做的是否正確吧。2:一個人,把自己看的太聰明,什麼事情都要爭明白問清楚,什麼問題都要計較到底,無論對錯都要去揭穿別人的短處,這樣的人,聰明反被聰明誤,討人嫌。3:感情就是這樣,我失望到頂點後,就再不會回頭了。不是不勇敢,也不是怕受傷,只是覺得自己不該為了一個錯的你,再繼續做錯的決定。
  • "我會披星戴月的想你,我會奮不顧身的前進" / 告五人「尤克裡裡+...
    "如果想念是一首歌,願你能將那些喧囂的情緒靜靜地安置於此"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 日子重複、工作重複、吃飯重複,思念也不斷不斷重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