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上門,他用日本土話揚聲惡罵,日本士兵:大爺息怒,再不來了

2020-12-15 騰訊網

眾所周知,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的日本籤訂投降戰書,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裡,日本侵略者大肆侵犯我們華夏的土地,瘋狂屠戮我國的老百姓和部隊。其行徑,在整個二戰時期都相當令人髮指,尤其在戰後態度模糊,試圖抹除和不承認這段侵略史。這也是為何二戰三大軸心國裡,日本法西斯在國際上風評最差的原因之一。

在抗日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原本一個幸福美滿的普通中國百姓家庭,由於日軍的到來,而變得家破人亡,分崩離析。日本鬼子不但抄我們的家,還要殺我們的人,即便他們面對的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也會下此歹手。

大多數情況下,出於人的本能,老百姓在面對日軍即將到來的暴行前,都會苦苦哀求,希望日本鬼子能良心發現。但通常時候,都沒什麼作用,日本鬼子哪裡還有什麼良心,「非我一族者必誅之」,這也是戰場上法西斯們的主要作戰法則。

不過,在華夏土地上被抄的數萬萬家庭中,還有著這麼一個特例。面對日軍上門,他臨危不懼,巋然不動,用日語將門外的日本鬼子臭罵了一頓。前來的日本士兵被嚇壞了,不但沒有抄家,還畢恭畢敬地退出了他家。那麼,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他就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陳寅恪1890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是我國近代史上百年難見的全才,他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以及詩人的身份於一身。和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合成為清華大學史上「四大哲人」,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而陳寅恪的愛國情懷也是家族祖傳,其父親陳三立為了抗議日本早年侵略我軍領土,國民政府的綏靖政策,特意絕食以示抗戰之心。奈何年事已高,沒多久就因為扛不住去世。在這之後,陳寅恪舉家搬到了昆明,之後又流轉到香港,在香港大學裡教起了中文。

陳寅恪有多博學呢?由於經常在世界各國遊歷,陳寅恪精通十多門外語,也是因為在外傳播中華文化。陳寅恪不止在近代中國,在世界文化圈都小有名氣,而早年他也在日本也待過一段時間。日語什麼的對陳寅恪而言屬於信手拈來。更厲害的是,日本人也聽說過陳寅恪的大名。

侵佔我國後,為了讓中國百姓能迅速歸順日本帝國,認可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日軍必須要找幾個在中國有頭有臉的文化大家來為自己站臺背書。而當時,日軍第一個就想到了陳寅恪。

於是,就有了前文中提到的那一幕,日軍上門拜訪陳寅恪,想讓其出山為日軍代言。陳寅恪哪是那種賣國求榮之人,加上其父親間接因日本人而死,更是加重了陳寅恪對日本人的仇恨。

面對門外拜訪的日本士兵,陳寅恪不但沒有答應他們的請求,更是用日本東京的地方方言將他們大罵了一頓。要知道,會說日語不算啥,要是會說東京地區的「土話」,那可就相當厲害了。當時日軍中會說東京方言的基本上都是軍官級別的大人物,相當於是一種「貴族口音」。

聽到陳寅恪的辱罵,門外的日軍士兵也慌了,他們接到任務時,上級並沒有告訴他們裡面是什麼人,只知道是一位大人物,沒想到竟是個會說東京方言的「日本人」。他們趕忙回應道「大爺息怒,我們再不來了」,說罷便迅速撤退,而之後,竟再也沒找過陳寅恪的麻煩。

由此可見,在抗戰時期,會說日語可能是一項相當實用的保命技能。而作為一個文人,陳寅恪的風骨還是在的,面對侵略者,不同流合汙,挺直腰杆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在我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老百姓們篤信的民族之魂。

相關焦點

  • 日軍破門而入,他用日語大罵敵人,日本軍官不敢拔刀,灰溜溜走了
    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抗日經歷,曾經有日軍闖入了陳寅恪的家中,不敢拔刀相向,反而灰溜溜的走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陳寅恪以為在香港應該會沒有那麼多的戰亂,可以在這裡安心的搞文學了,沒想到不久之後,日軍就佔領了香港。陳寅恪帶著家人為了躲避戰亂已經東躲西藏很多年,他已經不想再這樣躲下去了,多年的顛沛流離使得他早年患有的眼疾更加嚴重,稍不注意,甚至會失明。因此陳寅恪將自己的家人安排送走,自己坐在家中,等著日本人上門來。
  • 打不敗的日本共產黨:混入侵華日軍,給中國士兵送軍火
    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恥的野蠻的侵略行徑,不但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苦難,及整個世界乃至日本人民帶來了災難。這些我國戰士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大家已是眾耳熟能詳。但是在反對日本法西斯勢力的重勢力中,有一群人總是被刻意或者無疑的忽略了,那就是以日本共產黨為代表的進步日本人。「日本」+「共產黨」,這兩個名詞聯繫在了一起,給人一種和魔幻的感覺。
  • 延安日本士兵代表大會
    1938年11月,在晉東南創辦在華日本人覺醒聯盟,成為華北最早的日人反戰組織的創始人。他英勇善戰,膽量過人,在康家堖戰鬥中,衝到距敵人僅有30米的地方,用日語喊反戰口號,使猛烈掃射的日軍停止了攻擊,敵軍官也驚慌萬狀,亂了陣腳。他善待盟員,組織有力,培養了眾多的反戰鬥士,成績斐然。他行程數千裡來參加此次大會,並擔任了大會籌委會負責人。大山光美,延安支部的代表。
  • 隱居在中國的日本籍士兵,婚後35年妻子才知道丈夫是日本人
    正所謂醫者仁心,不分國界,有一位日本人身體力行地為我們證實了這一點,他叫做山崎宏,是一名士兵。到達中國後,山崎宏才發現所謂的"和平建交"根本就是謊言,不過是打著這面虛假的旗幟來實現他們的不軌之心,山崎宏大為震驚。他在目睹了一幅幅慘景後,還要救治那些受傷的士兵,他無法接受自己救死扶傷的雙手沾滿"罪惡的鮮血",身為一個醫生,這樣無異於間接殺人。
  • 日軍抄老人的家,老人用日語破口大罵,日本軍官:師哥,對不起
    日軍抄老人的家,老人用日語破口大罵,日本軍官:師哥,對不起 陳寅恪是我國近代有名的國學大師,他出身名門從小飽讀詩書,曾遊學日本就讀於東京宏文學院,一口地道的東京日語非常流利,陳寅恪先生的父親陳三農是清末四公子之一,抗戰爆發後,日本人本想拉攏陳三農,但是先生為表抗議絕食而死,這樣的高風亮節著實令人敬佩
  • 南滿鐵路日軍在瀋陽酗酒鬧事,張作霖:通通槍斃!日本人啥反應?
    其次,南滿鐵路中日雙方矛盾激化日本在南滿鐵路附近設立租界附屬區後,中日雙方經常起摩擦。1920年,一位奉軍士兵進入日本的附屬區,被日本軍隊開槍打死。北洋政府在瀋陽設立的外交部前往日本南滿鐵路附屬區進行交涉,蠻橫的日本人對打死中國士兵事件態度惡劣,要求北洋政府派將這位被打死的奉軍士兵屍體拉走,並沒有做出任何道歉或者賠償措施。
  •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兵108聯隊士兵照片冊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兵108聯隊士兵照片冊。1937年8月31日,日軍大本營撤銷中國駐屯軍番號,編成華北方面軍,以寺內壽一大將為司令官,轄第1軍和第2軍,直轄第5師團(坂垣徵四郎)、第109師團、中國駐屯混成第11旅團(鈴木重康)、臨時航空兵團。
  • 老人被鬼子抄家,被包圍後他用日語大罵日本兵,最後鬼子悄然離去
    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把大部分兵力用到中國在前線戰場上作戰,害死了很多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為了更好地徵服中國,小日本還採取了用中國打敗中國的戰略。他們希望利用中國名人來洗腦中國人,但是一個老人被鬼子抄家,被包圍後他用日語大罵日本兵,最後鬼子悄然離去
  • 日本投降後,中國士兵打開日軍倉庫,裡面的東西讓人氣得破口大罵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對外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在各大戰場的日軍也開始向最近的盟軍受降。 日軍倉庫物品暴露其心 在日本完成受降後,依照《停戰詔書》當中的相關規定,日軍要將所有的武器倉庫等都依次上交
  • 李雲龍埋伏日軍,發現日本士兵穿皮鞋,立即下令撤退,戰士想不明白
    日本人曾在中國大地上犯下滔天罪行,中國百姓因為日軍的侵略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隨著侵略戰爭的挑起,也誕生了諸多抗日英雄,他們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浴血奮戰,誓死保衛祖國領土。他們的抗戰事跡被編著成大量書籍,被拍攝成電視劇電影,展示給廣大群眾,讓人們謹記那段永遠不能遺忘的歷史。
  • 7萬日本妓女來華為日軍賺取軍費 侵華日軍中的女人都幹了什麼!
    侵華戰爭爆發後,在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蠱惑下,志願加入從軍護士的女性劇增。至太平洋戰爭後期,隨著日軍的連續慘敗,患者猛增,通常1個護士要負責照料700甚至1000名患者。照料患者成了重體力勞動,很多護士死去,有的被俘虜,被俘人中也出現以自殺來保衛自己「名節」的人。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投降,日本紅十字會的從軍護士共計3.5萬人,其中護士長(下士官待遇)2000人,戰爭中1120人死亡。
  • 二戰時期,為何說日本最殘忍的不是士兵,而是日本女人?
    在我國,沒有什麼比日本侵略中國,使日軍在中國領土上傷天害理,使無辜者致殘,尤其是使日本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更令人難以忘懷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殘酷的並非日本士兵而是這些女人?必須說,日本政府很願意為本國國民洗腦,日本女人都瘋狂到什麼程度了,一些年長的女人會無條件地為士兵洗衣做飯,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更有一些女人會自願在軍營裡充當慰安婦,為士兵解決生理上的問題,安撫他們的情緒,所有這些犧牲都是為了能讓日本士兵在戰場上打得心安,甚至一些女人會請戰前線,日本政府的工作有多麼令人信服,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 這名日本士兵為何在被俘後,轉頭就帶著美軍炸了日軍司令部?
    1945年3月10日,美軍發動了棉蘭老島戰役,這場戰役是解放菲律賓的行動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及消滅在島上的日本守軍。由於當時的日軍已是強弩之末,再加上美軍充足的準備和裝備的領先,因此剛開始美軍的戰鬥是勢如破竹,非常順利地殲滅了陣地上日軍。但是在菲律賓的島嶼上,除了細長的海岸線外就是茂密的森林,沼澤,草地。
  • 從侵華日軍變成抗日八路,這個日本人餘生再未踏上日本國土一步
    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有很多叛徒叛變革命隊伍,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爪牙,最終受到人民的譴責、歷史的審判。然而也有一些良心未泯的日本士兵,調轉槍口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選擇了正義的歸途,甚至加入反戰聯盟勸降頑固敗寇的工作之中,日本籍八路軍戰士小林清就是其中一位。
  • 二戰時期,最殘忍的不是日本士兵,日本女人才是「幕後」
    這種思想主要源於中世紀的武士道精神,後來逐漸被日本境內的軍國主義者使用,用來鼓舞士兵們的士氣,時間一長,這種精神就逐漸開始變質,最終淪為了軍方禁錮國民思想的工具。當時日本的軍部大臣掌握著實際的權利,並且只聽命於天皇。當政府內部有反對的聲音出現時,他們就會直接對其進行軍事打壓。由於全國範圍內的不斷宣傳,大多日本士兵和民眾都具備強烈的軍國意識。於是,在這樣的影響之下,日本展開了對中方的侵略。
  • 他起日本名字會日語,13歲起為日軍效力,日軍投降時看到他都懵圈
    「鈴木三郎」可是個標準的日本名字,事實上,「鈴木三郎」的真名叫陳敏學,他是中國人,會日語,13歲他就潛伏在日軍大本營當翻譯,做翻譯的同時,他冒著生命危險不斷給遊擊隊提供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二戰時期日軍為啥能夠頓頓吃肉?不是從日本運來,真相國人憤怒
    1937年7月7日,我想這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個非常恥辱的日子,在這天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食物對於戰爭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了食物士兵就餓,餓了就沒有力氣拿槍打仗。
  • 罕見老照片:二戰時期的日本戰俘,日軍也有認慫的時候
    1939年,諾門罕戰役中被俘虜的日本士兵。諾門罕戰役是蘇聯與日本在諾門罕地區發生的一場戰爭。日軍投入戰場近六萬兵力,但實際參戰僅有二萬五千餘人。諾門罕戰役中的日本戰俘。9月16日,日本關東軍戰敗,蘇日雙方籤署了停戰協議。
  • 日本士兵的夥食如何?早期夥食水平還算可以,後期就開始餓肚子
    那麼,到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日軍夥食水平,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事實上,在日軍開始他們的侵略擴張之前,日本士兵的夥食還算可以。早期日本明治維新建立正規軍時,最能吸引日本人來當兵的莫過於是能吃到精米飯這一條。
  • 92歲日本老兵來中國謝罪,他跪在中國士兵墓前磕頭,祈求烈士原諒
    92歲日本老兵來中國謝罪,他跪在中國士兵墓前磕頭,祈求烈士原諒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是一段非常悲壯的歲月,在這段時期,無數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血染疆場,他們為了保護中國無辜的平民百姓,付出了血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