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侵華日軍變成抗日八路,這個日本人餘生再未踏上日本國土一步

2020-12-18 舊聞與新知

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有很多叛徒叛變革命隊伍,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爪牙,最終受到人民的譴責、歷史的審判。然而也有一些良心未泯的日本士兵,調轉槍口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選擇了正義的歸途,甚至加入反戰聯盟勸降頑固敗寇的工作之中,日本籍八路軍戰士小林清就是其中一位。

年輕時的日本士兵小林清

負傷被俘,迷途知返

1940年在膠東文登縣一次對日作戰結束後,我八路軍士兵在檢查戰場時發現了一名被石子砸傷昏迷的士兵,於是將他抬上擔架。

擔架的顛簸讓這名日軍逐漸清醒了過來,他醒來的第一反應企圖自殺,可是沒來得及就被八路軍抓住了。一個八路軍戰士用不熟練的日語對他喊道:「放下武器!不殺,優待俘虜!」

八路軍戰士護送他到後方根據地,一路上翻山越嶺,八路軍戰士無微不至地關照著這名日軍士兵,八路軍戰士們一直步行,讓他搭乘老鄉的牛車或者騎毛驢,吃飯儘量讓他吃白面饅頭、烙餅等細糧,八路軍戰士們自己卻吃背著的小米,問他們這是為什麼?他們只用簡單的日語回答:「優待,優待」。

來到後方之後通過日語翻譯得知這名士兵叫小林清,1939年作為日本中國派遣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的一名士兵從青島登陸來到中國。

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左二為小林清

然而想感動一名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毒害的侵華日軍並不容易。

被俘虜之初,小林清並不是安分地接受八路軍的教育,從被俘之初的想自殺,到後來千方百計地想逃走,甚至一度想殺死八路軍的領導幹部,立功回去。

但在跟隨八路軍行軍轉移的途中,小林清目睹了許多村莊被日軍燒毀,無數村民遭日軍殺害,原本善良的他內心感到十分不安。他似乎漸漸明白,自己的祖國對中國發動的是毫無人道主義的侵略戰爭。

令小林清感動的是,八路軍不但沒有把他當作敵人,而且還給他充分的自由和平等,尊重他的人格,把他當作朋友、階級兄弟和同志對待。後來又把他送到「日本工農學校」學習。

加入八路,戰功赫赫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自己在八路軍軍營中的耳濡目染,小林清從內心裡真正的意識到了軍國主義的錯誤,也深刻地了解到八路軍是一支紀律嚴明、為人民戰鬥的隊伍,他的世界觀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1985年,小林清在天津

在1941年秋天,小林清加入了八路軍,成為了一名「日本八路」,並在1942年擔任膠東軍區「在華日人反戰同盟」膠東支部副支部長。

小林清熟悉日本軍隊的內部情況,更熟知日軍士兵的思想,心理和生活習慣。他和反戰聯盟的其它日本成員通過喊話、信件,慰問袋,電話等方法向日軍宣傳。通過與日軍士兵聯絡感情,加深日軍士兵思鄉厭戰情緒,渙散軍心,動搖日軍一貫堅信「皇軍必勝」的神話,削弱日軍戰鬥意志,瓦解日軍。

小林清逐漸成為膠東大地上赫赫有名的日籍反日宣傳戰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可是在膠東軍區卻有一小股日軍違反波茨坦公告,拒絕繳械,企圖退往青島然後登船回國。

油畫日軍投降儀式

八路軍向日軍發出24小時最後通牒勸其繳械投降,小林清等反日同盟的日本八路也向鬼子發出優待俘虜的通告。日軍西田中佐提出請八路軍派代表談判。膠東軍區領導決定,委派小林清為八路軍的全權談判代表,帶兩名參謀去跟日軍談判。

小林清過去只是這支日軍部隊的一個上等兵,而談判桌對面的則是他過去的長官,一個中佐,兩個大尉。

田中一開始還想拿出自己中佐的氣勢壓制一下對方的上等兵小林清:請問您是日本人嗎?

小林清身後的八路參謀說:這位是我們八路軍膠東軍區全權談判代表,小林清上校!

西田一聽,氣勢一下頹喪了下來,明白自己的夢該醒了,對方是來勸降的,而自己是戰敗的降將而已。

看到日軍這個樣子,小林清充滿信心地用日語嚴峻地宣布了八路軍的要求,表示只要放下武器,繳槍投降,八路保證將他們遣送回國。

西田還想繼續抗拒,說必須到青島集中,向國民政府繳械。

小林清一拍桌子站起來:你們如果不按波茨坦宣言的規定,向八路軍交出武器,我們就把你們全部消滅!

西田這下軟了,提出了實質問題:你我身為軍人,八路軍優待俘虜、放我們回家的條件都能保證嗎?

小林清說:我就是保證!我們這些日本軍人,被俘以後沒有一個被殺的。

西田彎下身子,點點頭:是!聽說閣下原來是我們這支部隊的?

小林清說:對!不過那個小林清早就死了。你們不是把他的骨灰盒都送回日本去了嗎?你要明白,我是八路軍!

談判之後,這支日軍集合列隊,向我軍舉行投降儀式。西田在投降書上簽字後,轉身向全體日軍了發出「放下武器」的命令。1945年9月,小林清按膠東軍區政治部命令,主持護送這批投降日軍部隊回國。

1945年,後排左二為小林清

娶妻生子,紮根中國

解放後,小林清娶妻生子,繼續生活在他熱愛的中國土地上,一直沒有回日本,成為唯一沒有回國的日本八路。

小林清和妻子

1994年,小林清在天津去世後,他的兒子小林揚吉在天津西郊「西城寢園」買了一塊墓地,將他的一半骨灰埋葬在中國的土地上。另一半骨灰則帯回他的祖國日本,得以葉落歸根。

小林清在政協會議上

參考:《在中國的土地上:一個「日本八路」的自述》小林清

《我的父親,日本八路小林清》小林揚吉

相關焦點

  • 老照片展現侵華日軍的真實模樣:大多強壯兇惡,與抗日神劇不同
    彼時日本為了能夠繼續發展下去,直接向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如果沒有無數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很難想像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侵華日軍在中國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為了將這群魔鬼趕出中國,我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戰爭。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以數千萬軍民的犧牲為代價,終於將殘暴的日本侵略者成功趕出中國國門。
  • 解密:侵華日軍在中國到底陣亡了多少人?
    上個世紀,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軍從東三省開始,將自己的侵略行為暴露在了世界目光之下,中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抗日,於1945年8月15日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 日本人也拍攝了「抗日神劇」,劇中八路軍的形象都是什麼樣子?
    上個世紀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對中國人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中國的國土也在日軍的侵略下變成了一片廢墟,所以這場戰爭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忘卻的記憶。因此為了迎合市場,現在出現了很多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不過近年來,這些抗日劇中還出現了很多的抗日神劇,劇情誇張且不務實。
  • 日本謊報侵華日軍死亡人數,如今真實的數據揭曉,讓人意想不到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我國一共進行了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而在這十四年間,我國有超過3500萬軍民的傷亡,其經濟損失更是不計其數。可以說,我國是憑藉這舉國的人力和財力在和日本對抗,而好在最終的結果值得慶幸,我們取得了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
  • 一叫宮川英男的日本人,本是侵華日軍卻被我軍厚葬,這是怎麼回事
    但實際上,在抗日戰爭打響之後,一些有著正確革命信念的日本軍人,卻能夠意識到自己國家所犯下的錯誤,而在此後的日子裡,他們也曾用自己的力量,對中國人民進行了補償。曾經,有這樣一位來自日本的士兵,他本是侵華日軍中的一員,後來,他卻因自己的個人成就而得到了我軍的厚葬待遇。那麼,在這位日本士兵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
  • 日本侵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日本何時開始計劃侵略中國的?
    很多人說是"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頭挑釁,炮轟宛平城,29軍奮起反抗,馮玉祥麾下名將佟麟閣在北平城頭戰死,盧溝橋作為從古至今進軍北京的咽喉所在,任何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張自忠將軍更是親自駐守天津城防。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日軍中什麼級別的士兵有資格佩戴軍刀?很多人可能以為只有日軍指揮官才能佩戴指揮刀,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陸軍中班長、軍曹以上的級別的都有佩刀,這種制式佩刀由兵工廠批量製造,統稱為95式士官刀,中國軍隊繳獲最多的就是這種。
  • 【罄竹難書】日本侵華檔案公布
    日本關東軍燒毀了幾乎全部檔案和秘密資料,所以今天人們已不可能查閱到日本關東軍的系統檔案。吉林省檔案館新發掘的日本侵華檔案是日本投降時關東憲兵隊司令部沒有來得及銷毀的檔案,是日軍自己留下的侵華鐵證。  新發掘日本侵華檔案是關東憲兵隊遺留的。1945年8月,關東憲兵隊在投降前後銷毀了大量檔案,同時將一些未及徹底銷毀的檔案埋入地下。
  • 「吃裡扒外」的侵華日軍——齋藤邦雄
    我們平時在熒幕中看到的侵華日軍,要麼是極度兇殘,要麼是極度白痴,而今天說的這位日本兵,簡直就是日軍的異類!他叫——齋藤邦雄。齋藤邦雄1941年入伍,在上原日軍第63師團任機槍射手,他在中國和八路軍打了三四年的仗,非但沒有作孽,反而經常幹好事。日軍俘虜了八路軍傷員,他時常送飯送水,噓寒問暖;乘人不注意就把俘虜放了。為什麼齋藤如此反感自己的同胞——侵華日軍呢?
  • 他本是侵華日軍,卻加入了共產黨,死後八路軍冒死搶回遺體並安葬
    14年的時間,無數中華兒女站出來和侵華日軍對抗,只為將侵略者趕出國門。儘管距離抗日戰爭結束已經過去了70多個年頭,但於我們而言歷史不能忘,至今很多人都還是打心裡對日本這個國家喜歡不起來。畢竟回顧歷史,侵華日軍給我們帶來的傷害不是時間可以磨滅的。可有一說一,當初的侵華日軍中,也有一部分少對侵華戰爭是持反對態度的,佔比雖少始終也是有的。
  •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幕後黑手,策劃九一八事變,名字卻鮮為人知
    為了達到快速佔領的目的,日軍實行殺光、搶光、燒光「三光」政策,所到之處屍橫遍野,焦土一片,幾千萬中國同胞受到殘害。喪心病狂的侵華日軍,完全丟失了人性,在中國戰場無惡不作,手段之殘忍,駭人聽聞,讓人髮指。
  • 十八、關鍵時刻打不響的歪把子,和王家鋪突圍中立功的日本八路
    這個危急時候,他們倆勇敢地站了出來。二、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首先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所謂的「日本反戰同盟」,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建立廣泛的反日統一戰線,我軍十分重視爭取被俘的日本官兵,積極爭取他們的反正。
  • 日本拍了一部抗日劇,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樣的形象?讓人意想不到
    看到國人拍攝抗日神劇如此荒謬,不知各位讀者好不好奇日本人拍的抗日劇是什麼模樣。這裡可能會有人不信,日本這樣一個至今不願承認侵華歷史的國家,怎麼可能還會主動拍一部抗日劇來反自己。事實上,日本確實拍過抗日劇,而這部劇的名字叫《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年代也不久遠,還是2015年的事。
  • 日本侵華史料:老明信片上的日軍攻陷太原城
    日本侵華期間,印刷發行了大量供日本軍隊在中國通信使用的明信片,日軍官兵可以免資寄遞。明信片上印有或蓋有「軍事郵便」字樣,圖案通常為日軍隨軍記者、畫家拍攝、繪製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戰鬥、行軍、生活的場景以及中國的名勝古蹟、風土人情等內容,旨在美化侵略、歌功頌德、炫耀武力、宣揚戰績。這是一枚難得一見的日本侵華時期發行的《太原入城》照片版「軍事郵便」明信片。
  • 當年日本編寫的我軍「108將」奇書,侵華日軍將領必讀之物
    它也傳播到深受我中華文化薰陶的日本,影響深遠。日本人對《水滸傳》也有自己的一些解讀和運用。例如日軍侵華期間,遇到了八路軍、新四軍這樣的強勁對手。於是,日本人針對八路軍、新四軍的骨幹人員,以《水滸傳》中「108將」的形式,作了一個排位,編著了一本書---《延安水滸傳--中共高級領袖解明》。當時,侵華日軍遭到了中國軍民尤其是八路軍、新四軍的頑強抵抗,受到沉重打擊,損失慘重。
  • 通訊:鯉魚門炮臺彈痕猶在 港人未忘抗日風雲
    中新社香港9月17日電 題:鯉魚門炮臺彈痕猶在 港人未忘抗日風雲中新社記者 周志彬工廈與住宅林立的港島筲箕灣,在一個小山丘上,綠葉扶蘇之間,座落著香港抗日時期的重要地標——鯉魚門炮臺。這裡現已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但殘垣斷壁上的累累彈痕仍向世人訴說著當年香港軍警民眾殊死扺抗日軍侵略的不死精神。
  • 日本歷史學者希望與中國學者共同對日本侵華戰爭開展實證性調研
    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研究員松野誠也日前說。與中國專家一起進行與二戰歷史相關的實地調研是松野的夙願。松野常年致力於侵華日軍毒氣戰領域的相關研究。2019年8月,松野在日本《世界》雜誌上發表論文,對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首次使用致死性糜爛毒劑的「黃彈」進行了詳細介紹與分析。
  • 日本人為什麼不肯為侵華道歉?日軍老兵說出了真相,兩個原因
    日軍侵華長達14年,對中國造成的傷害罄竹難書,中國人付出了巨大犧牲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可是至今幾十年來,日本主流社會卻不肯為侵華道歉,甚至還百般狡辯開脫罪行。全世界都知道日本曾在二戰期間入侵中國,對中國侵害長達14年,即使在事實面前,可是日本卻依然狡辯,不肯認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日本人如此頑固,始終不肯為侵華道歉呢?
  • 日本侵華,第一位被擊斃的日軍師團長死法窩囊,33年後才揭開真相
    酒井直次,1891年出生於日本的一個戰將世家,當時的日本正在緊張的擴張兵力,國內的軍國主義思想盛行,就是在這種著環境下,酒井直次從小就被灌輸武士道精神,一心為天皇效力,所以酒井直次長大後,就毫不猶豫地報考了軍事院校。在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
  • 日本俘虜為何會加入八路軍?夥食優待有尊嚴,到前線勸說日軍反戰
    1939年1月,山西省的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舉辦了一場元旦晚會,不同尋常的是,有3名日本人參加了晚會。他們曾是戰俘,但即將要加入八路軍,其中,一名叫前田光繁的人走到了舞臺前發表感想,表示堅決反對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