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叫宮川英男的日本人,本是侵華日軍卻被我軍厚葬,這是怎麼回事

2020-12-18 博古史澤

《書感》有言:拔本寧餘力,迷途幸識歸。

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許多日本士兵都對中國進行了無情的侵略打擊,而在這些日本人的影響之下,中國百姓們也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對於大部分中國人民而言,我們都是非常痛恨日本軍人的存在的,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到來,那麼,中國也不會平白無故遭受如此苦難。

但實際上,在抗日戰爭打響之後,一些有著正確革命信念的日本軍人,卻能夠意識到自己國家所犯下的錯誤,而在此後的日子裡,他們也曾用自己的力量,對中國人民進行了補償。

曾經,有這樣一位來自日本的士兵,他本是侵華日軍中的一員,後來,他卻因自己的個人成就而得到了我軍的厚葬待遇。那麼,在這位日本士兵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

這位得到了中國軍人厚葬的日本軍人就是宮川英男,他出生於1918年。據了解,在日本生活期間,宮川英男曾經被日軍強徵入伍,並派到了中國戰場之上。雖然說當時的宮川英男是一個日軍戰士,但是,在與八路軍進行抗衡的過程中,他卻逐漸接受到了八路軍的進步思想影響。

在被八路軍俘獲期間,宮川英男對共產主義知識進行著積極的學習,而隨著其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在此後的日子裡,宮川英男也意識到了日軍的種種罪行,當時,為了能夠擺脫過去的苦難,宮川英男也下定決心,要為中國人民的生活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而在1943年的時候,宮川英男也正式成為了八路軍內一位反戰的日籍隊員

由於當時的宮川英男是以自己的親身事例為例,並對日軍侵華工作進行著反面的宣傳,因此,他的行為也得到了日本方面的重視。在那個年代當中,為了能夠繼續順利推進日軍侵華戰爭,宮川英男成為了日軍伏擊的對象。

在抗日戰爭打響之後,像宮川英男這種以日軍的身份來進行的反侵略宣傳的人是並不少見,而他們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對日本的過錯進行著彌補。雖然說曾經的他們也是日軍侵華隊伍中的一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逐漸認識到了日軍的殘暴。

其實,無論是在哪個國家當中,人民對於和平的嚮往都是非常強烈的,雖然加入中國軍隊的做法,會讓這些日本人失去祖國的庇佑,但是,為了能夠讓兩個國家儘快進入到和平的發展狀態之中,他們也並沒有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

雖然說宮川英男是一位日本人,但是,日軍對他也是毫不手軟的,在1945年的時候,宮川英男不幸被日軍發現,而當時的他也遭遇到了日軍方面的重重包圍。由於敵我之間的勢力懸殊較大,所以,宮川英男最終沒能突出重圍,而由於宮川英男已經是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追隨者了,所以,為了能夠不被日軍俘獲,年僅二十七歲的他也決定舉槍自盡,結束自己的一生。

在宮川英男去世之後,日軍曾經希望能夠將他的屍體帶走,然而,為了對這樣一位英雄的日籍戰士進行紀念,我軍也在武工隊的配合之下,衝破敵人的封鎖,並將宮川英男的屍體搶了回來。

當時,由於我軍的內部條件並不是很好,所以,宮川英男也被暫行安葬到了根據地的孫家土村附近,而在1980年的清明節前夕,宮川英男的遺骸也被正式遷移到了石麟山革命公墓中。在那個時候,為了對宮川英男進行紀念,我國有關部門也為他樹立起了一塊烈士墓碑。

從我軍對待宮川英男的態度上也能夠感受到,雖然說在最開始的時候,他是一位抗日侵華戰士,但是,當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我軍也對他進行了接納,而在2014年的時候,宮川英男也被列入了民政部所公開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的名錄當中。

結語

通過對宮川英男進行了解,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最開始的時候,他是日本侵華軍當中的一員,但是,後來的他卻能夠認識到日軍的錯誤,並加入到中國的革命隊伍當中。可以看出,作為一位日本士兵,宮川英男的思想覺悟也是非常高的。

對於宮川英男來說,在年僅二十七歲的時候就不幸犧牲並不是人生的悲劇,在後來的日子裡,宮川英男的精神也進一步得到了傳承。

參考資料:《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焦點

  • 宮川英男:侵華日軍中的另類,為救戰友而自殺,我軍冒死搶回屍體
    然而有這麼一位日本人,非但不被我國人們痛恨,他死後還被列為中國的烈士,堪稱最令人敬佩的日本人。他究竟是什麼樣的日本人,能夠例外得到我國的尊敬,他生前做了些什麼? 01 他叫宮川英男,生於日本山梨縣的一戶窮苦人家中,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也常常被人欺負。
  • 他本是侵華日軍,卻加入了共產黨,死後八路軍冒死搶回遺體並安葬
    14年的時間,無數中華兒女站出來和侵華日軍對抗,只為將侵略者趕出國門。儘管距離抗日戰爭結束已經過去了70多個年頭,但於我們而言歷史不能忘,至今很多人都還是打心裡對日本這個國家喜歡不起來。畢竟回顧歷史,侵華日軍給我們帶來的傷害不是時間可以磨滅的。可有一說一,當初的侵華日軍中,也有一部分少對侵華戰爭是持反對態度的,佔比雖少始終也是有的。
  • 宮川英男:抗戰時期幫助過中國的日本軍人,後來結局怎麼樣了?
    日本侵華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永遠不可忘記的一段悲慘歷史,落後就要挨打,中國人民也許會淡化仇恨,但是教訓一定是不能淡化的。八年抗戰,無數的先烈前輩們用他們血肉搭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抵禦這這些侵略者們。
  • 曾為侵華日軍,死後葬入革命烈士公墓,抗戰老兵為其掃墓幾十年
    曾為侵華日軍,死後葬入革命烈士公墓,抗戰老兵為其掃墓幾十年 文|華哥歷史觀 抗日戰爭已經勝利70多年,我們雖然未參與那場空前慘烈的戰爭,但對於這段歷史我們也並不會忘記。如今的中日關係也日趨良好,在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都有著深度的合作。
  • 一個日本人死後,我軍冒死搶回他的遺體,這個日本人有何不同之處?
    一個日本人死後,我軍冒死搶回他的遺體,這個日本人有何不同之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日本為了發動大規模戰爭,開始瘋狂的在國內進行徵兵。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日本有一個神秘的武器,那就是洗腦。為了徵集更多的普通人上前線,政府開始進行洗腦活動。
  • 為何一個日本主任犧牲,我軍要冒險搶回他的遺體,他到底做了什麼
    在1945年的時候,有一個叫宮川英男的日本人,在山東的萬德西官莊犧牲了,日軍搶走了他的屍體,但是卻被我軍冒著傾盆大雨給搶了回來,還給他立了烈士墓碑,我軍為何要這樣做?
  • 這個中國軍人的墳墓裡,為啥埋著一個日本兵?
    一、加入中國抗日部隊的日本兵宮川啟吉,1918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笛吹市一個貧寒農民之家。家裡6個孩子,他是老小。老爹供應不起上學,他一早就輟學當學徒了。適逢日本侵華,大批徵兵,21歲的宮川和哥哥都入伍了。1941年7月,在山東長清縣雙乳山戰鬥中,32師團的宮川和另一個日本兵被我軍俘獲。
  • 原新四軍炮兵一營長,為何請戰入朝會被拒?政委:你是「日本人」
    可侵華日軍高舉的白旗,並沒有讓中華大地上瞬間變為和平之態。從次年6月開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打響,這是一場關乎於民族命運的決戰,每一個決定都至關重要。日本對中國進行侵略是蓄謀已久的行動,軍國主義之下幾乎所有軍人都視中國人性命如草芥,為了達到目的無數中國人死於日軍之手。
  • 當年日本編寫的我軍「108將」奇書,侵華日軍將領必讀之物
    於是,日本人針對八路軍、新四軍的骨幹人員,以《水滸傳》中「108將」的形式,作了一個排位,編著了一本書---《延安水滸傳--中共高級領袖解明》。當時,侵華日軍遭到了中國軍民尤其是八路軍、新四軍的頑強抵抗,受到沉重打擊,損失慘重。
  • 抗日期間,有哪些有良知的日本軍人?
    而他們不應該和傷害我們的日本人一樣被記恨,他們是幫助過我們的人,理應得到公平的看待。第一位:山田一郎。日本之所以向我國發起侵略戰爭,有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法西斯思想的影響,而那些參與戰爭的日本軍人,他們大多數是聽命於日本統治階級。當時有參與戰爭的人,也有不少是反對戰爭的人,為了表達對戰爭的反抗,他們成立了一個反戰聯盟。
  • 「吃裡扒外」的侵華日軍——齋藤邦雄
    我們平時在熒幕中看到的侵華日軍,要麼是極度兇殘,要麼是極度白痴,而今天說的這位日本兵,簡直就是日軍的異類!他叫——齋藤邦雄。齋藤邦雄1941年入伍,在上原日軍第63師團任機槍射手,他在中國和八路軍打了三四年的仗,非但沒有作孽,反而經常幹好事。日軍俘虜了八路軍傷員,他時常送飯送水,噓寒問暖;乘人不注意就把俘虜放了。為什麼齋藤如此反感自己的同胞——侵華日軍呢?
  • 一名侵華日軍因一碗米飯,成為解放軍空軍之父,回國後受盡冷落
    一名侵華日軍因一碗米飯,成為解放軍空軍之父,回國後受盡冷落 提起日本侵略者,浮現在我們腦海的都是他們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醜陋面孔和邪惡行徑。然而,也不乏一直尚存人性的日軍,用一生替侵華日軍贖罪。
  • 日軍槍法如何?三槍之內擊中我軍?原來抗日神劇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在很多抗戰神劇裡,我們經常看到我軍戰士個個都是神槍手,一顆子彈就能擊敗一個日本兵。反觀日軍,他們往往打了一梭子彈,我軍戰士卻毫髮無傷,槍法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 侵華日軍特別害怕九二式步兵炮落入我軍手中的原因
    於是南部惱羞成怒,親率一個大隊的日軍和一個團的偽軍直接來搶,然而新四軍早已料到日軍會來報復提前轉移了,日軍在所過村鎮的牆壁上刷標語隔空喊話:「新四軍還我炮來,兩具擲彈筒不要了」。有時候日本人的二桿子精神挺可樂的,老七團用「蘑菇戰」帶著日軍兜了七天,南部終於精疲力盡收兵回營,連炮影都沒見著。
  • 侵華日軍林彌一郎,為中國培養四個空軍司令,至今被日本罵賣國賊
    擁有3000小時的飛行經歷、二戰參加266次戰鬥飛行的空中一霸竟然被擊落了,而擊落戴維斯的中國飛行員竟然還是日本培養出來的。對,你沒有聽錯,中國的這位飛行員是日本空軍飛行員培養出來的。這位日本空軍飛行員叫林彌一郎,他的名字被刻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廣場中的「天魂碑」之上。
  • 中國有一墓園,埋葬著5名侵華日軍,屍體被反綁下跪,永遠贖罪!
    在雲南的騰衝縣城西南1公裡處有一座佔地80餘畝的墓園,叫國殤墓園。聽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到,這是一座紀念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中國將士們的墓園。
  • 抗戰中被俘日本最高軍官,卻被自己人「逼死」,日本人死了才好
    而在這14年中日兩軍交手無數次,但是卻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我軍很難在戰場上俘虜日本軍人,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是抗戰中被俘的日本最高軍官,但是卻被自己人「逼死」,死後還有少數日本人還直呼:死了才好。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這些日軍指揮刀一般由繳獲者收藏,作為戰利品以及日軍侵華的鐵證,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據悉現在一般最普通的二戰日本指揮刀價格都在一萬元以上,佐官、將官級別的指揮刀價格更高。我國河南省鶴壁市濬縣有一個叫侯永勝的抗日老英雄,1945年10月他在濬縣擊斃了一名負隅頑抗的日軍軍官,繳獲了一把手槍和一把指揮刀。
  • 抗戰時期,日軍為什麼喜歡給中國小孩發糖果?你看日本課本寫了啥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我國東北瀋陽地區,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開始全面佔領東北地區,並建立偽滿洲國,其實日本侵華戰還要從19世紀,日軍發動的甲午戰爭開始說起,當時在日本明治維新的政策下,日本迅速成為了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讓自己更加強大,日本將目光放在了自己的鄰國身上,1874年,日本開始侵略我國的附屬國琉球,以此展開了長達多年的侵略戰爭
  • 侵華日軍頭號戰犯,李宗仁下令逮捕,此人偷偷將其送回日本
    文 | 書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國開始審判侵華日軍戰犯,但作為侵日軍最高長官的崗村寧次卻不在受審之列,這是怎麼回事? 抗日戰爭期間,崗村寧次曾擔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指揮日軍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提出了燒光、殺光、搶光的震驚世界的「三光政策」,對華北地區的中國軍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製造了無數起屠殺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