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疫情一季度營收超46億,貴過耐克與阿迪的露露檸檬做對了啥?

2020-12-23 第一紡織網

受疫情影響而暫時關閉的門店的加拿大體育用品商——lululemon athletica inc(以下簡稱「露露檸檬」)近日公布2020年一季度成績單,在截至5月3日的三個月內,露露檸檬營業收入達6.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57億元——第一紡織網注),同比下降1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0.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5億元——第一紡織網注),同比下降了70.36%。

報告期內,露露檸檬線上銷售收入約3.52億美元,同比增長68%,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達54%;截至6月10日,露露檸檬已有295家門店恢復營業,其中北美190家、歐洲13家、亞洲53家、澳洲39家,預計到6月底,終端門店可基本恢復營業,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露露檸檬門店數量達489家。

公開資料顯示,露露檸檬1998年成立於加拿大溫哥華,是全球知名的瑜伽運動服飾生產商,旗下包括lululemon主品牌瑜伽服飾和年輕女孩瑜伽服飾品牌ivivva以及相關系列運動的輔助器材及配件。公司產品以貼身舒適、時尚有型的特點從眾多體育服裝品牌中脫穎而出,迅速成為廣受女性追捧的時尚運動品牌,在北美它是人們進行瑜伽、健身等活動的首選,有著「頂級瑜伽服「的美譽。

露露檸檬於2000年底在溫哥華開設第一家實體店,開始銷售女性瑜伽服飾及用品,並於2007年於納斯達克上市,而後在資本的助力下品類進一步擴充至運動時尚領域。從上市至今的十多年中,市值從上市之初的16億美元發展壯大至今天(2020年6月15日)的370億美元,年複合增速近30%;營業收入也從2007年的2.75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39.8億美元,淨利潤則從2007年的0.3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6.5億美元。

而分渠道看,電商渠道收入增速較高。2019年電商收入增長32.5%至11.4億美元,佔整體收入比例上升至28.6%,其增長主要得益於電商網站瀏覽量的增加及購買轉化率的提升,同時,線下實體店高速擴張,收入同比增長17.6%。

2019年,露露檸檬新開了51家公司直營店,其中北美地區19家,亞太地區24家,歐洲地區8家,新增了荷蘭、挪威、馬來西亞三個國際市場,在德國、法國、日本開啟當地電商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露露檸檬的成長可謂一波三折,其先後經歷了2007年至2012年的高速成長期,彼時瑜伽運動在北美地區興起,瑜伽服市場競爭者甚少,其憑藉著專業的產品和獨特的情感式營銷手段,以及快速的渠道擴張實現了業績的快速增長。2013年後,公司接連遭遇產品質量問題召回、管理層動蕩、品牌多元化戰略受阻等打擊,同時競爭對手UA迅速壯大,露露檸檬連續4年陷入調整期。2017年後,公司進行了產品全面升級以及品類有序擴充、渠道優化以及全球化擴張,重拾升勢,市值從2018年初至今翻倍。

2019年,露露檸檬啟用「ThePowerofThree」成長計劃,三大措施分別產品創新,全方位客戶體驗提升和市場擴張。公司在產品創新方面不僅不斷豐富核心產品的種類,進行產品科技賦能,還在男士領域擴大產品範圍,使得男士產品收入增長34%。

露露檸檬起家於小眾化女性瑜伽服,憑藉著出色的研發實力以及優質的產品品質,順利的將產品擴充至其他運動場景。乘運動時尚之東風,產品時尚度和功能性兼備,雖然定價較高,但較UA更加時尚,較NIKE更具備功能性。

在整個運動休閒市場,露露檸檬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以瑜伽褲為切入口進入市場,目前將業務拓展到運動休閒女裝、男裝以及女童裝三個方面,涉及領域從瑜伽拓展到跑步、舞蹈、綜訓等,而其在質量、科技感和設計感等方面也給消費者留下了正面的印象。

面料的功能和舒適度對於運動類產品而言至關重要,露露檸檬產品克服了傳統瑜伽服飾悶熱、緊繃的痛點,改良為具備速幹排汗、觸感輕柔、涼爽、高彈力、四向拉伸的優勢,受到廣大消費者好評。近年來露露檸檬與優質面料提供商廣泛合作聯合開發優質面料應用於明星產品,如應用了具備四向拉伸功能的Warpstreme面料的ABC男褲、應用了超輕裸感面料Ultralu的likenothingbra、以及應用速幹吸汗涼爽觸感面料EverLux的內衣及騎行褲均受到了廣大消費者追捧,銷售火爆。

在產品設計方面,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最大程度提升舒適度,如將緊身背心拉長,搭配瑜伽褲外穿遮擋部分臀部;加上「暗兜」、「雙面穿」和「夜晚閃」等獨特設計,並結合人體工程學與運動學原理,使得產品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能夠給予人體一定的保護和支撐,以上設計特色讓露露檸檬迅速以實用、舒適和科技感,在剪裁單調的棉質瑜伽服市場脫穎而出。

相比於受消費者廣泛喜愛的耐克、阿迪,lululemon在產品的定價方面更勝一籌。例如,在運動內衣方面,耐克的最高價格為449元,阿迪為480元,而露露檸檬為850元,是耐克和阿迪的兩倍,在瑜伽褲方面,耐克的最高價格是899元,阿迪達斯為1030元,而露露檸檬為1180元。甚至在女童裝上亦是如此。

西南證券分析師沈雯琪表示,伴隨著運動休閒風的越刮越烈,運動休閒市場的參與者已不僅僅局限於類似於Lululemon這種小眾品牌,很多已經存在於體育用品行業和服裝行業的巨頭,依靠原有的生產線、消費群體、供應鏈和營銷網絡也在快速地做出戰略調整,搶奪運動休閒市場份額。此外,近年來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的興起,也在推動著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

但也需要看到,運動休閒的服飾的實質依舊在於運動,是伴隨著消費者從辦公室到健身房趨勢來興起的,儘管時尚和運動的邊界在模糊,但消費者對於運動休閒服飾的功能性要求並未降低,而體育用品公司在供應鏈、運動產品功能性研發方面依舊具備更大優勢,在這一風潮中還是能獲得最大收益。

而對於露露檸檬近年來業績增速開始放緩,東方證券分析師施紅梅則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經歷了幾次不同程度的召回事件,導致消費者對新產品存有疑慮,而期間公司又對一些褲型進行了提價,給人以「質量在下降,而價格卻在上升」的印象,引起消費者不滿;另一方面,創始初期公司在女子休閒運動領域一騎絕塵,而近年來無論是大眾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還是細分領域品牌UnderArmour、甚至是休閒服飾品牌GAP、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等都在往女子運動領域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也暴露出公司產品單一的缺點,又加上產品,導致消費者很容易轉投其他品牌。

此外,露露檸檬內部管理層的變動,以及頻頻傳出的高層不和傳聞,也間接顯示了公司內部管理出現的問題。施紅梅認為,在公司理清管理思路,重整上陣之後,未來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有望給公司帶來新的成長空間。

施紅梅表示,就露露檸檬的發展歷史和在資本市場的而言,本土國內品牌也要注意到幾點:一是垂直細分領域品牌的崛起和持續發展離不開其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或差異化的推廣模式;二是產品品質是服飾消費品競爭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在此基礎上緊抓消費趨勢,才能取得成倍效果;三是營銷「消費者信仰」比營銷品牌能獲得更高的定價權;四是定位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中高端品牌,將充分受益於消費升級所帶來的增量。

施紅梅強調,伴隨著國內品牌服飾消費進入多元化和個性化時代,年輕消費群體的代際切換,中產階級對高品質、個性化、差異化的消費需求逐步提升,市場呈現碎片化趨勢,參考歐美成熟市場發展歷程,近20年來不斷湧現通過切分垂直領域與差異化的營銷推廣實現由小做大的品牌,預計未來國內也將不斷出現能夠滿足乃至引領不同細分群體需求,並有機會通過品類、品牌、客群的延伸實現持續增長的品牌服飾公司。(第一紡織網 martin)

相關焦點

  • 品牌資訊:安踏、耐克、阿迪達斯、李寧、FILA、露露檸檬、舒華、亞太戶外展
    這個被安踏收購的國外運動品牌,曾經歷過頻繁易主、營收虧損的低谷期,如今在擁抱天貓618之後,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斐樂了。財報顯示,2018年斐樂全年銷售達到100億,增速80%。這個曾遭遇坎坷的國外品牌,在被國產巨頭收購、擁抱天貓之後,徹底迎來了「第二春」。
  • 營收106億美元+數字業務增83% 耐克Q1答卷喜人
    耐克業績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復甦,得益於其線上數字渠道銷售強勁、線下店鋪有條件重啟、以及大幅縮減體育營銷和人力等支出。與此同時,阿迪達斯、露露檸檬等運動品牌近日也表示業績正快速回暖,國際運動品牌整體實現業績強勁復甦。
  • 5億美元收購居家健身品牌Mirror,露露檸檬押寶線上下一盤大棋
    疫情對於露露檸檬的銷售有著較大的衝擊,特別是線下健身受阻,因此其選擇了押寶居家健身行業。而選擇花費5億美元收購Mirror,一方面,健身鏡在國外的居家健身選擇中人氣非常高,另一方Mirror不是單純的健身體驗品牌,其背後依賴的智能技術,也是露露檸檬在加強數位化和交互方面所需要的。
  • 耐克、彪馬大舉進軍瑜伽市場,露露檸檬能保住主陣地嗎?
    作為重身心平衡,少競爭意識的運動形式,瑜伽這一運動與其他體育運動有所區分,這也讓露露檸檬的產品線與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運動品牌有明顯不同。然而自疫情以來,運動品牌們的思路明顯有所轉變,在露露檸檬轉戰線上發力居家健身的同時,耐克和彪馬也相繼開通瑜伽產品線,有搶佔瑜伽市場之勢。原本是兩個運動市場的不同產品,戰火就此拉開。
  • 公司市值超過1800億,直追耐克、阿迪
    導語:提起運動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耐克、阿迪、安踏這些老生常談的品牌,然而來自加拿大的露露檸檬卻悄然崛起,成為了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它市值超過了280億美金,大約兩千億人民幣。悄然成為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市值約兩千億人民幣來自加拿大的露露檸檬創建於1998年,至今已有22年的歷史,相信許多國人甚至都沒聽說過它的名字,然而這家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中國第一運動品牌安踏,市值換算成人民幣後大約有著四百億的差距。僅次於耐克與阿迪達斯。
  • 超過阿迪達斯緊追耐克,全球第二大運動品牌出現,市值突破2700億
    根據2020財年第四財季(2020年3月-5月)財報顯示,耐克(Nike)營收同比下降38.14%至63億美元,淨虧損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阿迪達斯(Adidas)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大跌96%,關閉了全球七成門店。二季度預計銷售收入將同比下降超過40%,經營利潤或為負。
  • 阿迪業績暴跌96% 耐克市值蒸發1600億!疫情重創運動兩巨頭,清理...
    不過阿迪的線上計劃初見成效,財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線上銷售額增長了35%,其中3月份增長達到55%。其中,大中華市場的線上銷售情況突出。 從股價表現來看,阿迪達斯在疫情爆發以來已經跌逾3成,市值縮水2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40億元)。
  • 阿迪全球超70%門店關門 疫情重挫全球體育零售業
    阿迪全球超70%門店關門原標題:損失慘重!阿迪全球超70%門店關門,耐克或損失35億美元4月27日,這家德國運動巨頭髮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歐美市場,該品牌在全球仍有70%門店處於關閉狀態。
  • 露露檸檬成全球第三大運動服飾品牌,機構和媒體們都是怎麼看的?
    周五美股收盤露露檸檬股價下跌2.95%,報255.90美元,成交額4.09億美元。截止發稿,露露檸檬盤後下跌0.15%。露露檸檬計劃於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發布其下一個季度收益公告。露露檸檬於1月13日星期一更新了其第四季度收益指南。
  • 單季虧損7.9億美元 巨頭耐克在疫情下也吃不消?
    在發布財報之後,耐克也對外宣布公司將裁員。連著看這兩大新聞事件,巨頭耐克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耐克財報關鍵詞:營收淨利潤雙縮水話不多說,先看耐克本季度財報核心數據表現。四季度(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收入下降38%,至63.1億美元,遠低於分析師估計的73.8億美元。耐克四季度錄得淨虧損7.9億美元,同比下降180%,上年同期淨利潤為9.89億美元。
  • 耐克阿迪訂單驟減5成!3大臺灣代工廠降薪、裁員、關廠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個月,裕元錄得營業收入19.69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20.6%,來自製鞋活動(包括運動鞋、休閒鞋/戶外鞋及運動涼鞋)的總營業收入減少8.9%至11.694億美元。公告顯示,營業收入下滑主要由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所致。
  • 中國市場成主引擎 耐克一季度營收微跌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王曉)9月22日,耐克發布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顯示,2020年6月1日-8月31日,耐克營收為105.94億美元,同比下滑0.6%;淨利潤15.18億美元,同比增長11%;每股收益0.97美元,上年同期為0.87美元。中國市場成為耐克營收的增長引擎。
  • 在耐克阿迪達斯身後,這個賣瑜伽服的品牌快速崛起,市值達1600億
    而崛起於同一時代背景的露露檸檬(lululemon),同樣是細分領域的佼佼者。其核心產品瑜伽用品系列享譽全球,被譽為瑜伽服裡的LV、下一個耐克。 日前,該公司公布了截至2020年2月2日的2019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其中第四季度營收為14億美元,同比增長19.7%,連續第九個季度實現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 疫情衝擊耐克等巨頭都虧慘了!李寧卻大賺6.83億股價應聲大漲!
    疫情之下,似乎運動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年上半年耐克巨虧55億元,阿迪二季度虧27億元,並關閉了全球近七成的門店。就連一向「高冷」的安德瑪開始打折大促,不過上半年依然營收下滑41%。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環境下,「國貨之光」李寧上半年依然保持盈利6.83億元。
  • 耐克中國市場營收破20億美元 仍不能放鬆警惕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2021財年第二季度耐克業績表現不俗,最亮眼的是,該公司在中國市場單季度營收首次突破20億美元大關。不過,面對露露樂蒙(lululemon)等在細分領域業績增長較快的品牌,耐克仍需要提高警惕。  財報顯示,耐克2021財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9%;淨利潤增長12%至12.51億美元。
  • 疫情衝擊,耐克、彪馬都巨頭都虧慘了!李寧卻大賺6.83億,股價應聲...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疫情之下,似乎運動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年上半年耐克巨虧55億元,阿迪二季度虧27億元,並關閉了全球近七成的門店。就連一向「高冷」的安德瑪開始打折大促,不過上半年依然營收下滑41%。
  • 阿迪、耐克遭重創,國產運動品牌能否搶佔更多市場?
    4月27日晚間,德國運動品牌阿迪達斯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阿迪在全球70%以上的門店仍處於關閉狀態,剔除匯率因素,以歐元計算,該公司一季度收入下降19%至47.53億歐元。相較於國際大牌面對疫情的困窘姿態,國產運動品牌雖然也受疫情所累,但已在慢慢恢復。以李寧、安踏為例,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這兩家國產運動品牌在營收等數據上均出現了超過兩位數的下滑態勢。但不同於阿迪、耐克的是,中國疫情的逐漸消散,讓他們有了喘息的機會。
  • 中國市場營收首破20億美元 但耐克仍不能放鬆警惕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 文/圖)2021財年第二季度耐克業績表現不俗,最亮眼的是,該公司在中國市場單季度營收首次突破20億美元大關。不過,面對露露樂蒙(lululemon)等在細分領域業績增長較快的品牌,耐克仍需要提高警惕。
  • 2020年一季度國際服飾品牌業績匯總:耐克、彪馬超預期
    1、耐克(Nike)   耐克(Nike)公布的第三財季季報超出分析師預期。在截至2月29日的季度中,耐克營收增長5%,從一年前的96億美元增至101億美元。淨收入降至8.4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1億美元。
  • 阿迪業績暴跌96%、耐克市值蒸發1600億!正瘋狂打折「自救」
    來源:全景財經疫情對全球消費市場的衝擊仍在持續,阿迪達斯、耐克都快撐不住了。當地時間4月27日,知名運動品牌阿迪達斯披露2020年一季度業績。截至北京時間29日下午4點40分,阿迪在德國法蘭克福股市的股價為202.40歐元/股,較今年1月15日,316.05歐元/股的最高點,跌去近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