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魯迅是個大文豪,用筆桿子當槍使,敲醒了不少的國人。不過,這魯迅正式開始從文是在1918年,那一年,魯迅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在正式從文之前,魯迅都在做些什麼呢?其實,他當時他一直在當官。
魯迅於1906年的時候去了日本,那時候,25歲的魯迅在日本學醫,一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但是在一次「幻燈片」事件中,魯迅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那之後,也決定「棄醫從文」。在魯迅的觀念中,學醫的話,能夠拯救大家就只是身體;但是,從文的話,就可以從精神層面上將國人喚醒,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將國家的面貌改變。
在成為一個真正的文人之前,魯迅從日本回來後,先是在師範學校當老師,後來在1912年,被任命為民國臨時政府的教育部部員,後來還升到了中級官員的位置。那個時候,魯迅是心懷著希望的,一直對中國的未來保持著期待。 魯迅在職位上也是相當用心的,對待自己職位上的事情比較的上心。按照原本的發展,魯迅在那之後應給會節節高升,但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魯迅這份「公務員」的工作確實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著很高的起點,但是,後來還是在1915年之後,陷入了「停滯」。魯迅是個稍帶偏激的人,在很多的事情上會比較的苛刻,長此以往,就免不了會和自己的同事或者上級產生嫌隙。他又是有些傲慢的,對於很多的事情和很多的人,他都看不上眼,甚至還會在內心對一些人表示鄙夷。長此以往,魯迅又怎麼和大家處理好關係呢?所以,魯迅一直到46歲的時候,即便已經當了14年的官員了,但是也一直是處於相當於現在的「處級」位置。
那麼,在魯迅當官的時候,他可以拿到多少的工資呢?在 1912年的時候,魯迅的工資基本上是每個月240元;在1914年的時候,魯迅每個月的工資大約是280元;在1921年的時候,魯迅的月工資基本上就是在360元。那麼,魯迅當時的工資,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在當時可以買到多少的東西?
在當時,大米差不多是3分錢一斤,豬肉的話是1角錢1斤,食用的植物油是在7分錢一斤。當時,一個月12塊錢的夥食,就是北京市大部分人家的開支。現在,所以,大概看看就知道,當時的魯迅其實月工資是相當高的,並不缺少錢(如果單是從米價來看,現在市場3元一斤的米,是當時的100倍,那麼魯迅當時的月工資的100倍,就是現在的錢,所以,他當時360元一月,在現在就是36000元一月)。
在1919的時候,魯迅還在北京城買下了一處極為講究的「四合院」,相當的闊氣,所以,魯迅並不缺錢。只是,後來他覺得沒意思了,於是開始了半官半學的狀態,有時候會去一些高校上上課。一直到1925年的時候才正式離職。
不過,離職後的魯迅受到了廈門大學的邀請,每個月的工資有400元,另外還有100元的差旅費。離開仕途,走上講臺,後來用自己的筆墨,以筆代戈,一生都在戰鬥。
魯迅的文字是充滿力量的,會使人清晰地看世界,雖說大都是犀利的語言,但是,實屬精妙。現如今,在各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我們都會在書中看到魯迅的文章,,可見其之不凡。原價128,現價86.9,《魯迅經典全集》,一共是10本,每本不到9塊,便宜且有養分的精神食糧,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