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範大學晏陽初研究所揭牌成立 本網記者 華夏/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華夏 曾江)10月21日,「紀念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陽初誕辰130周年座談會」暨四川師範大學晏陽初研究所揭牌儀式在四川師範大學獅子山校區舉行。四川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李向成,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四川省晏陽初研究會名譽會長劉道平,四川省人大原常委、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歷偉,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扈遠仁,四川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楊伯安、高林遠,四川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四川省晏陽初研究會名譽會長王均能,四川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唐志成,四川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汪春陽等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汪明義主持。
四川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李向成發言 本網記者 華夏/攝
李向成表示,成立四川師範大學晏陽初研究所是對晏陽初鄉村教育思想最好的繼承和發展,這是四川師範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豐富中國特色鄉村建設理論體系、堅定走中國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的又一項新的重大舉措。下一步,四川師範大學將全力做好晏陽初研究所的各項建設工作,將思想理論研究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產出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紮實推進晏陽初鄉村建設與教育思想的時代傳承、創新和實踐工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鄉村教育水平、譜寫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做出更大貢獻。
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主持座談會 本網記者 華夏/攝
汪明義表示,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理論,在新時期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鄉村振興中仍有顯著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長期以來,川師大不斷傳承、發揚、創新晏陽初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思想。在新時代,川師大主動響應中央和四川省委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傳承創新平民教育家晏陽初方法,牽頭和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理工學院、四川廣播電視大學、四川藝術職業學院聯合組建「C5聯盟」,與地方政府聯合共建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拓寬教育扶貧途徑,搭建鄉村振興平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統實施「五大教育」,提升「五大能力」,為促進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四川師範大學的智慧和力量。
與會領導、學者圍繞晏陽初的人生經歷、平民教育及鄉村建設工作、定縣實驗、國際影響等方面,深入解讀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理論,學習傳承其紮根農村、深入開展鄉村教育實踐的奉獻精神和崇高品德,探索晏陽初鄉村教育思想與新時代開展教育脫貧相結合的有效路徑,旨在傳承創新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拓展鄉村振興之路,為提高鄉村教育水平、譜寫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作出應有之力。
據介紹,晏陽初(1890—1990)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運動的實踐者。晏陽初創立的鄉村建設學院是四川師範大學的發展源頭之一。1940年,為了抗戰需要和為戰後建設培養和儲備人才,晏陽初創辦了「私立中國鄉村建設育才院」,1945年擴充為「鄉村建設學院」,1951年2月更名為「川東教育學院」,1952年川東教育學院匯入川師大。
四川省晏陽初研究會名譽會長劉道平發言 本網記者 華夏/攝
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扈遠仁發言 本網記者 華夏/攝
四川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李向成、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為四川師範大學晏陽初研究所揭牌 本網記者 華夏/攝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華夏/攝
與會人員合影 本網記者 華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