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科技述評] 華為太耀眼了,以至於其光芒遮蓋了其他很多出色的公司。比如,中興通訊。
談到中興,很多人的印象並不好。原因有兩點:一是,其在2018年曾被美國斷供晶片,公司一度處於休克狀態;二是,華為2019年同樣遭遇美國更嚴厲的斷供打壓,但卻因儲備了一系列軟硬體「備胎「而挺過來。
不注重技術研發,不如華為有遠見,於是成為了中興的刻板偏見。面對外界的批評,中興很少對外解釋,斷供事件之後,中興更是低調不少。
然而,釘科技認為,中興是中國少有的能與華為比肩的技術型科技公司,雖然在整體實力方面與華為有一定的差距,但其依然是中國企業徵戰全球市場的卓越代表。
中興的業務主要是通信設備和智能終端,其市場是全球化的,供應鏈也是全球化的,核心器件被科技實力強大的美國突然斷供,導致業務停滯,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一個企業是很難和一個國家對抗的,何況這個國家是全球科技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華為2019年遭遇美國斷供後,雖然晶片方面有備胎,通信設備方面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消費者業務還是受到了較大衝擊——由於新發布的智慧型手機無法搭載谷歌GMS服務,導致海外的手機銷量大幅下滑。另外,如果美國方面施壓晶片製造企業臺積電,華為的晶片供應有可能會受到更大衝擊。還有,晶片設計軟體、晶片製造的光刻機等,美國方面都有操作的空間,這些都有可能對華為造成持續的壓力。
由此可見,即便是華為,也無法做到以一家公司之力去布局全部產業鏈,對抗一個全球科技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斷供事件對中興是一個巨大打擊,但同時也促使中興向更安全、更全面的方向發展。在5G時代,中興和華為一起讓中國第一次成為整個通信行業的領跑者。
看看市場份額數據。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數據顯示,自中興通訊同意支付罰款以解除這些制裁以來,其市場份額上升了兩個百分點,2019年市場份額達到了10%。華為的市場份額最大,達到了28%。
再看看專利這個體現技術實力的顯性指標。近日,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公布了由國際知名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和柏林工業大學聯合研究最新5G行業專利報告,該報告顯示了ETSI 5G標準必要專利披露的最新情況。
報告顯示,華為以3147件排名第一,中興通訊以2561件排名第三,兩者共計申請5708件,拿下34.3%的份額。韓國的三星和LG分列第二和第四,分別有2795件、2300件。諾基亞、愛立信、高通、英特爾等歐美巨頭分列5-8位。
從報告不難看出,在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的布局方面,中興處於世界第一陣營,和華為一道將歐美巨頭遠遠甩在身後。
另據釘科技了解,截至目前,中興通訊5G戰略全球專利布局超過5000件,位列第一陣營;擁有超過7.4萬件全球專利申請、已授權專利超過3.4萬件;晶片專利申請3900餘件,晶片專利布局覆蓋歐、美、日、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5G通信設備市場,中興和華為都是全球市場的大玩家。公開信息顯示,華為在全球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而中興也已獲得46個5G商用合同,與全球70多家運營商展開5G深度合作。2020年,中興通訊還將在全球範圍內發布近10款5G手機,推出共計15款以上5G終端產品。
再談談核心器件晶片。華為之所以能扛住美國的第一波打擊,就在於有海思半導體這個「備胎「。經歷挫折和打擊的中興,如今同樣在晶片設計和開發方面,有了巨大進步。據釘科技了解,中興的7nm晶片已完成規模量產,並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下一代5nm晶片正在導入。
釘科技認為,外界看到了強大的華為,同時也忽視了奮起的中興。有業內人士如此評價中興:不僅是中國唯二量產7nm晶片並進行5nm晶片研發的企業,而且是中國唯二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排名全球前三的企業,並且是中國唯二具備智芯雲管端服的企業!
可以看到,中興還有很多不足,但依然配得上優秀二字。未來,外界在繼續褒揚和支持華為的同時,也應不吝給中興更多的掌聲。(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釘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