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下個年號取自中國古典?新年號在中國也備受矚目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下個年號也取自中國文獻?」對於日本將於4月1日公布新年號一事,在年號發祥地中國也備受矚目。日本共同社3月28日報導稱,中國國內媒體關注日本的年號從中國傳來,一直以來都是根據中國古典而定這一點。與此同時,也有意見對在中國已消失100年以上的年號卻在日本得到重要繼承表示羨慕。

意外

報導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前副部長劉洪才本月在接受中國紙媒採訪時表示,日本發布新年號標誌著日本將進入新時代,希望日本在對華關係及其在國際社會的作用更加積極。他對新年號下的兩國關係取得改善表達了期待。

中國媒體介紹說,日本年號通常取自儒家經典《書經》和《易經》等中國古代典籍。不知道此事的年輕人也不少,帶有意外性地得到認識。

新年號候選名稱被認為也包含出自日本古典的方案。以歷史為主題的中國博主認為,日本年號是否脫離中國文化現在還是未知數,頗為感興趣。

不合適

世界上第一個年號被認為是中國西漢皇帝漢武帝時所定下的「建元」(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35年)。年號制度傳到了漢字文化圈的日本、越南和朝鮮半島,但後來在日本以外不被使用。 在中國,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翌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清朝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宣統帝)退位,此前持續2000多年的年號被廢除,以「宣統」畫上了句號。

對此,北京大學教授王新生指出,廢除年號也存在消除清朝下異族統治影響的意圖。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也決定採用世界紀年曆法公曆,沒有恢復年號的使用。

憧憬

日本國家旅遊局稱,2018年訪日的中國大陸遊客有838萬人,在各國家和地區中居首。造訪留存唐朝都城長安風貌的京都等地,「重新發現」中國傳統與文化的中國人也不在少數。

熟知日本歷史的中國作家蕭西之水表示,認為日本繼承了在中國所失去傳統的中國人也在增加,年號是憧憬的對象。

在中國過去的年號中,喜歡使用漢字「元」、「永」、「建」、「和」、「平」等,與日本之間多有共同點。圍繞年號的討論或將成為重新關注中日兩國之淵源的契機。

相關焦點

  • 「令和」年號出自日本古籍?真相:還是繞不開中國古典!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表示:「令和蘊含了在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並成長的意思。」
  • 日本新年號「令和」取自「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安倍這樣解釋寓意
    中國日報網4月1日電 日媒綜合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當今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這是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
  • 日本年號或現中日「雙出處」?日媒:日本保守派期待高漲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日媒稱,距離日本政府公布新年號的4月1日還剩不到一周時間,正式委託多名專家斟酌考慮候選名稱等選定工作迎來最終階段。日本年號出自中國古籍一直是慣例,日本政府迄今為止收到的候選名稱中據悉也包含基於日本古籍的方案。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哪來的? 網友:咋不叫「永和」?
    作者:郭佩珊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這一年號取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象徵著追求和平、充滿希望,開創新時代的美好願望。  即將代替「平成」的「令和」是日本繼「大化」之後的第248個年號,新年號將於5月1日新天皇即位後開始使用。以往,日本年號絕大部分來源於中國古代經典著作,這是日本首次不從中國古籍中選取年號。
  • 日本年號小史:1300年來日本年號多出自中國典籍,哪本出的最多?
    今天,4月1日。日本經歷了2019年中的一件大事——新年號「令和」公布。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對日本民眾生活的影響,不亞於1個月後的新天皇登基。特別是科技部門更是「如臨大敵」。因為新年號一旦施行,日本需面對皇曆與公曆之間進行切換、軟體系統中的年號更新問題,而新年號的代碼和字體都必須重新創造。「年號」關係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金錢。
  • 日本新年號「令和」,含著對中國老師怎樣的藐視?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れいわ,Reiwa),出自日本古代典籍《萬葉集》。從公元645年,大中兄皇子仿照唐朝制度,設立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大化」以來,1374年時間,247個年號,出處全部來自於中國典籍。
  • 日本新年號剛剛公布,還是沒能抹去中國的痕跡
    ▲ 1989年1月7日,時任日本官房長官的小淵惠三公布新年號「平成」。(日本時事社)這期間,因為自然災害等,一代天皇也曾有過使用8個年號的記錄。但在明治維新時,與「明治」這一年號公布的同時,日本政府頒布了「一世一元制」,規定此後只有新天皇登基時才能變更年號。日本迄今使用過的年號,大多出自中國古典。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什麼意思 令和出處和含義介紹
    綜合日媒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明仁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  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令和」是「大化」(645年)以來的第248個年號。
  • 一千三百多年來 日本年號首次成功「脫中」
    「大正」取自《易經》第十九卦中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昭和」取自《書經•堯典》「百姓昭明、萬邦協和」。「平成」取自《古文尚書⋅大禹謨》「內平則外成也,地平則天成也」。也就是說,這是1300多年來,日本年號首次成功「脫中」。早在這次新年號的產生過程中,日本媒體就不斷放出消息,首相安倍指示周圍的人,年號出處最好來自於日本古典書籍。媒體分析,安倍的心思大概是,為什麼日本制定國號,要有藉助中國幫忙的感覺?趕在這個時候「脫中」,幾個意思呢?
  • 一千多年來,日本年號均取自中國古籍,如今「令和」為何打破舊規
    提到日本更換新年號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這一次,日本的年號選擇了"令和"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出自日本典籍《萬葉集》。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日本的年號都會在我國的典籍中挑選,而這次日本打破了舊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安倍有著其他的目的嗎?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在向「昭和」年代致敬嗎?
    作為漢字文化圈中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日本剛剛公布了新年號:「令和」。日本當地時間11時40分(北京時間10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稍後,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記者會發表講話,介紹新年號出典,「直接傳遞新年號包含的意義並向國民寄語」。
  • 日本歷史上的年號都是怎麼來的?這一次為什麼不偷了?
    由於日本的年號都是取自中國的一些古籍經典。日本上到政界的官員下到黎民百姓都覺得新年號能不能從日本的古典當中來取,別從那中國的古籍中取,畢竟是國家的年號,天天偷別人的覺得沒面子。據日本的媒體透露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經向身邊人透露過新年號最好能夠從日本的古籍去選取,能夠提振日本老百姓心中對於日本文化的認同感,畢竟也是一大國,歷史文化非常之悠久,原來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這幾年才是被中國超過了。
  • 告別「平成」:日本如何選定新年號?
    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導臺媒稱,日本年號「平成」,將於今年5月1日正式走入歷史,新年號則會提前在4月1日、也就是日本新的會計年度起始日選定公布。2016年明仁天皇流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這不僅是日本首次的天皇生前退位,也讓「改年號」成為日本21世紀的重大事件之一。
  • 關於日本年號你知道多少?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日本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新年號「令和」,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過去247個年號中辨明出處的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獻。
  • 日本平成年代將終結!安倍:新年號4月1日公布
    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富士電視臺)海外網1月4日電 據日本TBS電視臺報導,4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年初記者會上表示,將於4月1日公布日本的新年號。現任日本天皇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59歲的皇太子德仁將於次日(5月1日)即位。
  • 日本平成年代即將終結,安倍:新年號於4月1日公布
    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海外網1月4日消息,據日本TBS電視臺報導,4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年初記者會上表示,將於4月1日公布日本的新年號。現任日本天皇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59歲的皇太子德仁將於次日(5月1日)即位。這是日本近代以來首次天皇生前更替。10月22日將舉行「即位正殿之禮」,正式對外宣布新天皇即位。這也意味著平成年代即將結束,日本將迎來新的年號。平成是明仁的年號。
  • 明治、大正、昭和、平成、關於日本年號你知道多少?
    日本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新年號「令和」,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過去247個年號中辨明出處的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獻。不過,為了避免變更年號帶來的不便,日本政府還是決定提前1個月公布,讓各界有所準備。第三,首次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自645年日本啟用首個年號「大化」以來,過去247個年號中辨明出處的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獻。比如「昭和」出自《尚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平成」出自《史記》的「內平外成」和《書經》的「地平天成」。
  • 中國古籍對日本年號的影響
    探究中華文明對日本的影響,內容浩大,複雜繁瑣。本文努力從「中國的文化典籍對日本年號的影響」這一角度,以小見大,思考在文明交流的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中國的年號絕大部分是二字年號,在明代以前,一位皇帝在位期間可以有多個年號,甚至可以一年使用兩三個年號,自明太祖朱元璋起,一位皇帝一世只永一個年號,在明清成為定製。一般新皇帝即位的初年或者次年,會進行改元,就是使用新的年號以示與前朝的區別。
  • 【日本文化】平成餘額不足,日本下一個年號是......
    在我們為自己2018的餘額焦躁的時候,日本人民也在為他們的平成餘額倒計時。近期日媒的標題都是最後的平成。平成都快結束了,關於平成我們了解多少呢?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日本的年號文化吧。日本國內目前使用西暦(せいれき)和和暦(われき)兩套曆法,年號使用的是和歷。
  • 千年來首次,日本年號竟沒出自中國?中日網友貼出了這個
    4月1日上午,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年號——「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