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夏濤 通訊員 瞿雲)10月29日早晨,沅陵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太安社區,搬遷戶江東把小孩送到離家300多米遠的社區幼兒園後,來到社區裡的扶貧車間上班。江東開心地告訴記者:「一個月能拿到3000元工資,安居又樂業,過上了好日子。」
在太安社區,同樣過上好日子的,還有1392戶5331人,他們都是從沅陵的偏遠山村中搬出來的。政府為社區配套了10項服務,解決了就學、就醫、就業、交通、購物等多方面的不便。
沅陵縣是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大縣。去年來,該縣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目標,探索實施「四有四安」後續幫扶。即:有服務,家庭安居;有就業,工作安定;有產業,收入安穩;有動力,生活安心。
沅陵縣委書記欽代壽介紹,該縣把就業作為「四有四安」後續幫扶的重點,開闢勞務輸出、扶貧車間就業、本地園區就業、扶貧特崗就業、自主創業就業等7種渠道,全縣建設288家扶貧車間,解決搬遷群眾530餘人就業,年人均增收2.4萬元。引導820多名搬遷群眾到本地園區就業,人均年增收1.2萬元。開設扶貧特崗和公益性崗位,解決搬遷群眾5712人就業。堅持各類創業就業優惠政策向搬遷群眾傾斜,幫助548名搬遷戶自助創業。充分挖掘城區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用工需求,為搬遷戶提供公共崗位500多個。目前,沅陵1.8萬餘名搬遷群眾實現安居樂業。
該縣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激勵搬遷群眾勵志脫貧。養蜂產業是楠木鋪鄉搬遷戶的後續扶持產業。該鄉做到搬遷群眾養蜂全覆蓋,成立養蜂合作社,統一質量、包裝和銷售,貧困戶年人均增收1200元。搬遷戶李良方主動申請養蜂40餘箱,年產蜂蜜400多公斤,年收入穩定在4萬元以上,成了脫貧致富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