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冰《蘇東坡新傳》(上下冊增修校訂全新版)​

2021-02-22 臺灣人文與學術

蘇東坡新傳(上下冊增修校訂全新版)

作者:李一冰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9/12/27

EAN:9789570850017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1088

開數:25開,長21×寬14.8×高6.9cm

內容簡介

張輝誠(學思達創辦人、作家):《蘇傳》完全不同於文學家馳騁其文採所寫的東坡傳記,更不像學者餖飣獺祭堆砌資料出來的傳記──這樣的情感表現,卻又扎扎實實建立在一冰先生堅實的考證功力與文字駕馭能力。

全新增修校訂,特別收錄──張輝誠(學思達創辦人、作家)專文〈尋找李一冰〉,追索謎樣作者,出版緣由、增修後記,以及李雍〈縹緲孤鴻影──父親與《蘇東坡新傳》〉,附錄〈蘇軾及宋朝大事年表〉

集多重名家於一身的北宋風雲人物:文學家、評論家、政治家、繪畫家、書法家的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國古典文學藝術史上屬於少數其散文、詩、詞、賦、評論均有成就,且兼善書畫的奇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傑出的大家。

蘇東坡為宋代知名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北宋蘇家一門三傑,名滿天下,而東坡更是青年才俊,文名遠播,原有一番抱負欲施展所學,為人民和朝廷謀取和平安樂,然現實不如所想,他所屬的朝代,黨爭頻仍,他則因名聲響亮,樹大招風,多次歷經官場上的波折,數次遭貶謫,最遠更貶至海外瘴癘之地的瓊州(海南島)。他的從政生涯是一大段奔波遷徙之路,大半的時光耗在不斷往返於貶謫之地和復詔回朝這之間的路程。從政本不為自身,但每被構陷一次,就使得他更欲歸隱鄉間。曾任要職卻兩袖清風的他,生活亦是貧乏困頓居多。然而他卻頗能自抒於文,從他的詩詞文章中,不見怨戾憤恨,倒是一片光風霽月,曠達胸懷時移世異。政治遊戲是短暫一時,東坡文章卻千古長流,他的軼聞韻事永為後人傳頌。

東坡傳世的文章、軼事極多,詩詞更為一代宗匠,難有匹敵。所作詩詞兩千餘首,皆是從性情深處流洩的真摯情意。包括為人熟知的〈前赤壁賦〉、〈水調歌頭〉等,本書十之八九取材自東坡詩詞,參照其他文集資料,以詩人少有的人生經歷,與其心血結晶的詩作相印證,勾勒出他一生。透過本書,一個赤誠、豪邁、才氣縱橫的文人遂赫然眼前。

新版書中,特增收〈尋找李一冰〉一文,將多年來謎一般的作者生平與出版緣由,娓娓道來。此《蘇傳》之特別處在於,並非從東坡出生寫到老死,而是從蘇軾貶謫黃州之時切入,彼時東坡甫從烏臺詩案,遭小人陷害,入獄瀕死,最後否極泰來,雨過天青之輕鬆與從容。李一冰寫出獄中狼狽至極、虎口餘生後出獄,從苦悶中走向曠達自在、從現實接二連三的無情打擊走向一而再、再而三的意志堅強與生命韌性的東坡,使其形象躍然紙上之外,更讓讀者深入東坡的內心世界。

名家推薦:

是文字較為典雅的學術著作,大抵讓蘇軾以其詩文來自道生平,作者的歸結甚有見地。

───餘秋雨(作家)

共同推薦

李崇建(作家)、祁立峰(作家)、凌性傑(作家)、楊瀅靜(詩人)

作者:李一冰(部分簡介)

原名李振華(1911-1991),以「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取筆名李一冰,浙江杭州人,原籍為安徽。畢業於浙江私立之江大學經濟系,後留學日本明治大學經濟系,陸續於新文學重要刊物發表白話散文。

上冊

◆增修〈尋找李一冰〉/張輝誠

第一章 食蓼少年

第二章 變法與黨爭

第三章 馬入塵埃

第四章 黃樓

第五章 烏臺詩獄

第六章 黃州五年

第七章 飄泊江淮

第八章 風雨京華

下冊

第九章 書齋內外

第十章 杭州去來

第十一章 潁州‧揚州‧定州

第十二章 惠州流人

第十三章 海外東坡

第十四章 北歸

後記/李一冰

◆增修校訂後記/縹緲孤鴻影──父親與《蘇東坡新傳》/李雍

◆附錄 蘇軾及宋朝大事年表

以上內容擷取自聯經出版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M/book/Book.aspx?ID=184573&vs=mobile

相關焦點

  • 吳青峰《上下冊》 雲門演唱會
    主唱:青峰吉他/Band Leader:小洋貝斯:大單鼓手:亮傑鍵盤:少瑜合聲:玠瑋電子鼓:小潘Programmer:小戴音樂總監:秀秀感謝特別演出(依出場順序):陳雪甄、小事製作、王德瑜、楊世豪、動見體📷 攝影:吳仲倫、楊世全#吳青峰新專輯##吳青峰 冊葉一
  • 成觀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上下冊.附義貫PDF版下載)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上下冊)(附《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PDF版下載)成觀法師
  • 新書丨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劉朝飛點校)
    西漢末劉秀領校群書時,本書經臣望整理,以成今本。兩晉之交,有郭璞為之作注。此後其學雖不顯,但暗潮洶湧,書幸得傳。南朝江淹欲為《赤縣經》以補《山海》之缺,北宋李誡有《續山海經》,以上兩種書皆不傳,惟南宋末劉會孟《評山海經》若存若亡。明人亦有四種相關著作傳世,而至淸代其學大張。郝懿行之前,有吳任臣、畢沅二家最為知名。「吳氏《廣注》,徵引雖博,而失之蕪雜。畢氏校本,於山川考校甚精,而訂正文字尚多疏略。
  • 孫曉磊丨《漢書》校讀舉誤
    (1/268/3)按:韋昭注之「反」字,景祐本無,白鷺洲本錄劉氏校本引監本、越本亦無,《增修互註禮部韻略》「蠡」字條[2]、《洪武正韻》「蠡」字條[3]引此注亦無。此「反」字乃衍文,當刪。今觀《漢書》顏注引東漢人服虔之語,服氏注音已用「音如」法[4],至三國吳韋昭之時,此注音法已較普遍。
  • 重德道學院點傳師 「德業精進班」
    今天我們都是點傳師,就要把將斷層的道再扶起,這是我們的責任。《講道要講得很生活化,讓人家聽得懂》  今天我們是十八代祖師的弟子,好好按部就班,好好守住,好好地修,有生之年能不能見到祖師,那是我們的因緣,不需要去求,只要小心地守住十八代祖師的道場就好。我們也代表師尊師母傳道。
  • i2新品牌再增新校!i2 kiddo玖福城校區隆重開業
    (原標題:i2新品牌再增新校!截至目前,i2 kiddo已落戶成都,瀘州,南寧,昆明,六盤水,嶽陽,南昌等多城,且新校還在不斷持續拓張中。12月19日,i2 kiddo貴陽玖福城校區開業亮相,布局再增一城,此校已是i2 kiddo在2020年新開業的第8家新校!i2 kiddo第8家新校,玖福城校區隆重開業i2 kiddo,i2旗下外教少兒英語品牌。
  • 董婧宸丨​汪啟淑刻本《説文解字繫傳》刊刻考
    [3]《説文繫傳考異》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至三十七年(1772)期間,朱文藻館於振綺堂汪憲家時,以陸續借得的朱奐、鬱陛宣、徐堅舊藏《繫傳》抄本為基礎,考訂異同,撰成的《繫傳》校勘記。《考異》初稿撰成後,底稿存朱文藻處,另藏一本於汪氏振綺堂,並録副一本贈與朱奐。四庫館開館時,汪憲之子汪汝瑮將《考異》進呈入四庫館,題汪憲之名。
  • 嶽珂撰,王曾瑜校注:《鄂國金佗稡編續編校注》(修訂版)出版
    著有《盡忠報國———嶽飛新傳》、《宋朝兵制初探》、《金朝軍制》、《宋朝階級結構》、《荒淫無道宋高宗》、《嶽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遼金軍制》等學術專著,出版論文集《錙銖編》、《涓埃編》、《絲毫編》、《點滴編》、《纖微編》等。
  • 點傳師偏離正道及自立門戶的果報
    二十、點傳師偏離正道及自立門戶的果報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九日,凌晨◎ 濟公老師慈悲,帶小鄭兄到地府。一路上老師面帶愁容,什麼話也沒說,越靠近閻王殿,老師的腳步就越沉重。◎ 進入殿內,閻王叫鬼差拿張椅子,請濟公老師坐。
  • 2020年滬4所民辦首次招生,13所增招!福山正達新校驚豔亮相!
    今年,校小學部和初中部同步開啟招生,讓我們一同走進這所校如其名,從師資到教學特色都洋氣十足的國際化民辦。 地址:上海市普陀區桃清路58號(中環附近)
  • 《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助力新時代中醫藥振興發展 | 專題
    ,體仁堂藏板 ) 胃氣論一卷附餘一卷,(清)張錫駒著,日本寬政九年刻本二、傷寒溫病輪傷寒總病論六卷,(宋)龐安時撰,日本江戶時期多紀氏校勘抄本傷寒百問經絡圖九卷,(宋)朱肱撰,元活濟堂刊本新鐫類證增注傷寒百問歌四卷,(宋)錢聞禮注,明萬曆四十年劉龍田喬山堂刻本
  • 寧瑪噶瑪 ( 前譯教傳 ) 廣目錄 ( 共有133函 )
    大圓滿教法,是第八世紀時自印度進入西藏的蓮花生大士與貝瑪拉密扎所傳下來的。它不僅在藏傳佛教中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而且在西藏文化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寧瑪巴將全部佛法分為「九乘」:顯教三乘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外密三乘為事續、行續、瑜伽續;內密三乘為瑪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如此殊勝的法有三部傳承 -- 遠傳經部、近傳伏藏部、深傳淨相部。
  • 《新修本草·序》注
    同年,朝廷又起風波,長孫無忌因反對武后擅權,許敬宗承帝後之意,誣陷其謀反,無忌被削官,流放黔州。於是本草修成後,改由尚書左僕射英國公李勣領銜進呈高宗皇帝,頒行天下。《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由朝廷組織人力編訂的本草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典。孫思邈撰寫《千金翼方》時,將其大部份內容收入書中。《新修本草》傳播甚廣,玄宗時已經流入日本,被其醫家奉為處方用藥指南。
  • 四年囹圄半世坎坷 凝聚一本《蘇東坡新傳》 被評比林語堂版「更有...
    不過,本次介紹的蘇東坡傳記,不是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而是來自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李一冰不是有名的作家或者大名鼎鼎的名校學者。但是,他寫的《蘇東坡新傳》,對多位後輩學人影響至深。餘秋雨在收錄在《山居筆記》裡的《蘇東坡突圍》一文中直接引用李一冰《蘇東坡新傳》原文,並高度評價此書「是文字較為典雅的學術著作,大抵讓蘇軾以其詩文來自道生平,作者的歸結甚有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