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太勵志,輔導孩子寫好觀後感,讓女排的精神永駐孩子心間

2020-12-11 劉老師談特殊教育

中國女排,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情懷,已然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國慶喜逢中秋,假期間帶孩子一塊兒觀看《奪冠》,讓孩子也領略中國女排的風採,意義非凡。

《奪冠》太勵志!輔導孩子寫好觀後感,讓女排的精神永駐孩子心間。

01觀後感的寫作方法指導

陪孩子全程滿含熱淚看完《奪冠》,回家後馬上又輔導孩子寫觀後感,感恩有這樣正能量的電影和節目,滋養著我們,感動著我們!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1、「觀」是基礎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電影的故事內容,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觀後感必須把電影故事的基本內容給讀者交代清楚,讓讀者大致了解一下是怎麼一回事。

2、「感」是重點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神,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

3、要聯繫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繫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裡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02範文賞析:《奪冠》觀後感

國慶喜逢中秋,盼望已久的電影《奪冠》上映,我和爸爸媽媽有幸去看了首映。滿含熱淚看完《奪冠》,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賞析】簡要交代觀看電影《奪冠》,並寫出對電影的喜愛和感動。

電影《奪冠》通過三場比賽,深刻地描繪了郎平教練帶領中國女排不怕吃苦、永不放棄、永不言敗,在國際大賽中頑強拼搏、奮勇奪冠的波瀾壯闊的場面。中國女排的精神,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幾代中國人不斷得到傳承。

【賞析】簡要介紹電影的故事內容,概括、清楚、明白。

看完電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我被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深深震撼著:不怕吃苦,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我們的中華民族需要這種女排精神,我們的國家需要這種女排精神,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女排精神!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郎平這個角色,她是女排精神的集中體現。

在第一場大阪世錦賽中日對決的比賽中,18歲的郎平,當時剛來到國家隊,連摸球的資格都沒有。可是,她不怕吃苦,刻苦練習,她說:「我來到國家隊,身高比不過別人,球技不如別人,以前我覺得自己特別能吃苦,現在連吃苦都吃不過別人,我再不刻苦訓練,還能做什麼?」最後,在全體女排姑娘的努力下,中國女排最終戰勝日本隊,並由此拉開了女排「五連冠」傳奇的序幕。

想起自己平時的學習經歷:夏天怕熱,冬天怕冷,我的臉一下就紅到了耳根。郎平的話迴響在我的耳邊,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

尤其感動的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前,郎平臨危受命,回歸中國女排,執掌帥印,面對彼時士氣萎靡的球員,她唱的不是高調,而是選擇走近她們,「你們愛排球嗎?你們為什麼打排球?」

聽了郎平教練的話,我感覺她好像在問我:你愛學習嗎?你為什麼學習?

【賞析】重點詳寫感想,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而且能夠聯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具體生動,很感人。

電影看完了,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生活在幸福中的我們,太需要這種精神了。今天的我們,也許早已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苦」和「累」,其實我們小朋友以前遇到的苦和累與女排比起來全都是矯情!想想中國女排,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總評賞析】這篇觀後感從自己的「觀」寫起,簡單介紹電影故事的基本內容,然後有感而發,並能聯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具體生動,有血有肉。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家長就有一千種輔導孩子寫觀後感的方法,孩子不同,因材施教,方法合適才重要。

感謝您的點讚與分享,您有什麼好的指導方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發表。

相關焦點

  • 觀《奪冠》學女排精神,國足近日將上影院,網友評論太扎心了……
    近日,電影《奪冠》火遍全國,按照計劃安排,正在集訓的中國男足將於6日下午前往中超上海上港俱樂部參觀,隨後於8日下午集體觀看電影《奪冠》。在適當放鬆的同時,國腳們也借觀影之機深刻領會學習女排精神,從而接受一次有關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勵志教育。 ​​​
  • 勵志電影奪冠觀後感,看完讓人熱血沸騰,女排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今天和大家聊聊新上映的《奪冠》作為一個2004年就跟著老家兒凌晨兩點爬起來看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的少年,我對中國女排真的可以說是充滿了感情,所以這次《奪冠》一經上映我就去看了,在看這部電影之前聽到不少關於這部電影坎坷上映之路的消息,所以看完之後我個人感覺這部《奪冠》還是值得一看的
  • 我們的孩子,「不需要」「女排精神」?
    大銀幕上,身姿矯健的中國女排姑娘們揮灑汗水,拼盡全力攔網扣殺。一幕幕經典的賽場重現,「女排精神」使每一位中華兒女為之動容。 這樣的聲音充斥在我們身邊:「如今的孩子,才不需要什麼「女排精神」。拼的是爹媽,爹媽的能力、財力,決定了孩子的上限。」 「現在的孩子,求著他上課已經很難了,還指望他課後自覺刷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 《奪冠》講女排精神,我卻隱約發現一條農村孩子成才的路
    十一長假的最後一天,我跟捲兒爸去看了《奪冠》。捲兒爸熱愛體育,而我則是抱著勵志的心態去看的。女排精神影響了一代人,我希望從中獲取某些向上的力量,也希望奪冠的女排姑娘們能給我一些養育上的啟發。2個多小時看下來,心裡沉甸甸的,這兩點預期,我肯定是都達到了。
  • 《姜子牙》票房破10億,小學生看後卻寫不出觀後感,這樣寫很簡單
    孩子有看、有玩、有體驗,可是對著老師布置的作文題觀後感,卻找不到素材?老虎吃天,無從下手。《姜子牙》票房破10億,小學生看後卻寫不出觀後感,這樣寫很簡單。01家長和小學生觀後感的困惑輔導孩子寫作文,家長最怕進入這樣的模式:「你說一句,孩子寫一句」,這樣陪寫作文啥時候是個頭?
  • 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000字範文大全
    一個個閃耀的名字,刻寫了偉大時代的凡人善舉;一串串感人的事跡,彰顯著推進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000字範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000字範文1「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國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
  • 觀《奪冠》學女排精神,抒感悟揚拼搏鬥志
    你眼中的女排精神是什麼?隨著近日勵志影片《奪冠》的上映,我中心中長跑隊和投擲隊組織運動員集體觀看了影片《奪冠》,了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現將優秀的觀後感與大家分享——中長跑隊 孫文勇「內心的強大與不能輸的精神成為了每個人的精神支柱,也正是有了對自己的信心,有了更加強烈的信念,才讓中國女排在每一次的奪冠道路上不斷努力克服困難,最終獲得冠軍。」
  • 姚晨輔導孩子寫作業「抓狂」,專注力差的孩子,寫作業有多難?
    轉眼間《武林外傳》已經過去十年了,而因飾演郭芙蓉角色被大家熟知的大嘴姚晨,如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在去年,姚晨又飾演了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此劇收視率再創新高,同時姚晨也收穫了不少新粉,再次翻紅。
  • 《奪冠》觀後感:一種續寫女排精神的魅力!
    來說說看了《奪冠》或《中國女排》的感受吧!今天看了《奪冠》,我的感覺很不錯的一部影片,影片裡的女排隊員基本都是本色出演,整部影片緊湊緊張,很感人,眼淚不斷。題材受限,肯定不會有跌宕起伏,整體肯定是帶領大家回憶中國女排精神,同時烘託出郎平的在國家隊最需要的時候,帶領女排走向巔峰,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英雄精神!雖說有大明星鞏俐、黃渤、吳剛加持,但是他們的表演還是抵不過中國女排這個題材本身帶來的光輝。
  • 《奪冠》並沒有體現「女排精神」,但還是感動了不夠努力的我
    原本想寫一下《奪冠》的影評觀後感的,昨天回來太累了,主要還是我不喜歡剛看完就評論。》改成《奪冠》也好,因為電影並沒有體現出「女排的精或是《女排教練》a或者《朗平》更合適。因為主線講的是她成長和教練教學方法思路的改變,完成最後的奪冠。而真正的女排精神,是當時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社會環境下需要的精神,現在已經很多人體會不到了。
  • 《奪冠》觀後感:女排精神值得弘揚
    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對女兒說:「你一輩子都模仿不了我扣球的動作,但我為你能演義我而感到驕傲」近日在疫情剛剛過去,電影領域低迷的情況下一部關於我國女排的電影《奪冠》票房收入過億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奪冠票房破億#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其中的女主角郎平的扮演者正是郎平的親生女兒白浪。對於女兒白浪在影片中的表現。郎平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你就是我」這充分說明了一個母親對於女兒的肯定。
  • 《奪冠》票房破億,女排奪冠向教育扣出了什麼「球」?
    讓我們看到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詮釋了「中國女排精神」,燃翻無數中國人!何為女排精神?是竭盡全力,努力去贏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講女排精神,但何為女排精神?郎平曾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奪冠後,這樣回答: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 國足集體觀影《奪冠》,該學的不只有女排精神
    愛之深責之切看勵志電影不罕見趙亮晨(以下簡稱趙):國足看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最近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有些調侃的話雖然有些促狹,但又確實有點好笑,比如有人評價觀影現場的照片「這是國足距離『不光國足應該看不應只學「拼搏精神」蘇:看好的體育電影確實可以鼓舞士氣、滌蕩心靈。不過我覺得國足看女排電影,不應該光學「拼搏精神」,她們還有技術上專注、不斷求新求變的「鑽研精神」。
  • 什麼是女排精神?——《奪冠》觀後感
    因為特殊情況好久沒有上映新片了,期初的《八佰》沒趕上,最近比較熱門的三部影片就數《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了。期初我不看好《奪冠》,認為只是一部紀錄片而已,但是有陳可辛,鞏俐和黃渤的加持,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看了。
  • 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看看她是如何做到遠程輔導孩子寫作業
    「好,寶貝真棒!」我忍不住在電話裡親了一下遠方的兒子。看到孩子考出的成績,我忍不住熱淚盈眶,內心激動無比。真心感謝家中爺爺奶奶的辛苦付出,感謝努力的孩子,同時也感謝一直堅持遠程輔導孩子與鼓勵孩子的自己,更感謝我生命中的貴人——龍春華老師。
  • 如何在家輔導孩子寫作文?
    近期,收到了不少孩子在家寫的作文,雖然沒有課堂上正經地布置批改作業,但是孩子們相當認真,家長們也很給力,我備受感動,由此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在家輔導作文的一些想法。寫作文對於很多孩子而言都是比較頭疼的事情,對於家長而言,輔導作文更是不知道從何下手。
  • 「時代變了,一塊橡皮是5元」,輔導孩子寫作業,寶爸無奈又抓狂
    "時代變了,一塊橡皮是5元",輔導孩子寫作業,寶爸無奈又抓狂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是這麼可怕的事情嗎?答案是肯定的。網絡上就有很多類似的視頻和段子,相信很多家長都感同身受。有很多爸媽都喜歡把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現場拍攝下來,以此來尋找"共鳴"。比如這個寶爸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就很崩潰。
  • 家長正確輔導孩子寫好語文作業,告別磨磨蹭蹭,輕鬆應對期末考試
    任何學習問題,都想快點去解決,希望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變好,別浪費掉一點學習時間,畢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成為學霸。關於輔導寫語文作業的問題,小島老師也說過很多次。輔導的方法、技巧,家長輔導的經驗,對於不同學習特性的學生,家長該如何去應對。沒有時間輔導學習怎麼辦?
  • 輔導孩子寫作業,像渡劫?究竟是什麼人間疾苦
    小時候,總是一邊模仿家長的籤字,一邊埋怨父母沒責任心,明明老師要求家長陪同孩子完成作業,可是卻總是剩下自己孤零零一個人......直到如今為人父母,才有些理解自己的爸媽了~哎~如果有一件事比加班更痛苦,不需要遲疑,肯定是輔導孩子完成作業!當然,多經歷幾次心裡也會變得更加敞亮,畢竟想來想去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可貴,至於作業...隨它去吧!
  • 和孩子一起看電影《奪冠》,感受中國女排精神,感受別樣教育
    和孩子看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的兩個小時,是讓人熱血沸騰和感動不已的兩個小時。這部電影帶我們重溫了中國女排奪冠的一個個精彩瞬間,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女排精神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特別是背後的艱辛和付出讓人唏噓不已。勝利和冠軍都是拼搏出來的,正如電影中所描述的那樣,排球的扣球技術需要幾萬次的訓練才能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