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6歲的範金山,出生在薩拉烏河畔的範家溝灣。作為一名喝薩拉烏河水長大的蒙古漢子。他從八歲起即開始接觸來這裡考察發掘的中外舊石器考古專家。
範金山稱:薩拉烏蘇沙漠大峽谷之所以能夠吸引全國各地的舊石器考古愛好者,和國內外眾多的科學家們的蜂擁而至,都是因為薩拉烏蘇河兩岸的地質層裡面埋藏著龐大的古動物群、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
範金山還稱:來這裡考古的法國專家們的傳奇故事,自己也知道不少。原來法國人來這裡進行考古,發現了河套人的遺址化石。
據說著名古生物學家桑志華接到友人的來信,邀請他到蒙古這邊進行考察。而得到這個消息的桑志華非常興奮,他對到內蒙古薩拉烏蘇的考察充滿了期待。
他日夜奔波來到了內蒙古薩拉烏蘇河考察,當他站在楊四溝灣的階地上,看著河道沿岸出露的河湖相沉積地層,有了些許的激動和興奮。
桑志華在牧民的幫助下,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古動物化石。其中包括披毛犀、水牛、野馬、野驢等化石。
之後桑志華又在邵家溝灣河谷地底部發現了史前人類加工過的舊石器。舊石器的出現,說明這裡是一處史前人類遺址。而這次取得的成果連桑志華自己都沒有想到。也是從這一刻起,桑志華便和薩拉烏蘇這個名字一起載入了世界史前人類發祥地的史冊。
本文由馬遷品歷史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關注,帶你一起了解更多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