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罷工鬥爭的蓬勃興起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組織都以主要精力從事工人運動。在黨組織的發動和領導下,中國工人階級的覺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運動開始出現蓬勃興起的局面。
從1921年下半年開始,上海、武漢、廣東、湖南、直隸等省市和航運、鐵路、採礦等行業相繼爆發工人的罷工鬥爭。
從1922年1月開始,到1923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後持續時間達13個月之久。在此期間,爆發的罷工鬥爭達100多次,參加罷工的工人達30萬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黨組織或黨領導的工會組織直接發動的。工人運動的迅猛發展,鍛鍊了工人階級隊伍,鞏固了黨的階級基礎,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工人階級在全國的政治影響。這次工人運動高潮的起點,是香港海員大罷工。
這場罷工鬥爭堅持56天,終於取得勝利。喜訊傳來,工人們在香港和廣州兩地舉行慶祝大會。在香港,當港英當局的代表把海員工會的招牌重新掛起時,10餘萬工人把街道圍得水洩不通,「工人萬歲」的歡呼聲震動整個香港。
香港海員罷工的勝利,有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者的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工人階級,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展。
在這些罷工鬥爭中,共產黨員發揮了組織領導作用。中國共產黨於1922年5月上旬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名義,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大會討論並通過《八小時工作制案》、《罷工援助案》、《全國總工會組織原則案》和《懲戒工界虎傕案》等10項決議案,並公開發表《全國勞動大會第一次會議宣言》。大會決定在全國總工會成立以前,委託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為全國工會的總通訊機關,並負責召集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這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對於全國工人運動的領導地位。
工人運動的繼續高漲
黨的二大對工人運動給予密切關注。大會通過的《關於「工會運動與共產黨」的漢決案》要求:各地黨組織集中力量組織產業工人工會,如鐵路、海員、五金、紡織工會等;工會工作必須把工人階級的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工會應該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勞動條件而努力;同時還必須領導工人開展政治鬥爭。
黨的二大後,工人運動繼續高漲。在此期間,工人運動表現出以下特點:(一)工人階級在自己政黨的領導下覺悟迅速提高,罷工從主要是為增加工資、改善待遇而進行的經濟鬥爭,發展到主要是為爭自由、爭民主權利,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而進行的政治鬥爭。(二)工人的組織程度明顯提高,出現了地方總工會和產業總工會。中國工人階級日益成長為具有全國影響的重要政治力量。
1922年8月,直系軍閥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宣稱要重開國會,制定憲法。黨利用這個機會,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提出勞動法大綱,要求國會通過,並且動員全國工人廣泛開展勞動立法運動。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提出的勞動法大綱,包括勞動立法的四項原則和勞動立法大綱19條。勞動法大綱得到各地工人的熱烈擁護。這次勞動立法運動,對推動工人運動的繼續高漲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風起雲湧的罷工鬥爭中,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產生了重大影響。經過充分的準備,安源路礦工人於9月14日舉行大罷工。俱樂部發表《萍鄉安源路礦工人罷工宣言》,提出保障工人權利、增加工資、改善待遇、發清欠餉、廢除封建把頭制等17項要求。這次罷工迅速得到全國各地工會的聲援和社會輿論的支持。
路礦當局迫於工人罷工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不得不於9月18日派出全權代表,同工人俱樂部的代表正式籤訂有13款內容的條約,接受工人們提出的要求。
條約的籤訂,標誌著安源路礦工人罷工取得完全的勝利。條約籤字的當天,工人俱樂部舉行了罷工勝利慶祝大會和遊行。罷工的勝利,提高了黨組織在工人群眾中的威信,擴大了黨的影響。這次罷工,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並取得完全勝利的工人鬥爭,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一次壯舉。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中,鐵路工人是一支主要的力量。1922年12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對於目前實際問題的計劃》指出,在中國工人階級中,鐵路工人、海員、礦工是「三個有力的分子」,在全國總工會成立以前,要先成立這三個產業的聯合組織,作為工會運動的中堅。
在這時建立的鐵路工會中,以京漢鐵路沿線工會的工作基礎較好。1922年底,京漢鐵路各站已經建立起16個工會分會,廣大工人迫切要求建立全路統一的工會組織。在這種形勢下,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備會決定於1923年2月1日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1923 年1月底,參加成立大會的代表和來賓全部到達鄭州。
京漢鐵路的運營收入是軍閥吳佩孚軍餉的主要來源之一。當工人運動日益髙漲、不利於他的統治時,吳佩孚終於撕下「保護勞工」的假面具,以「軍事區域,豈能開會」為藉口, 下令禁止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並派出大批軍警準備對成立大會進行阻撓和破壞。
為此,京漢鐵路總工會執委會於當晚召開秘密會議,決定全路自2月4日起實行總罷工,號召全路工人「為自由作戰,為人權作戰,只有前進,決無後退」;同時決定將總工會臨時總辦公處移至漢口江岸。
2月4日上午,江岸機器廠工人首先罷工。到中午,全路2萬多工人全部罷工,1200多公裡鐵路頓時癱瘓。黨領導這次罷工的主要負責人為張國燾、項英、羅章龍、林育南等。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爆發,引起外國列強的恐慌。他們直接出面進行幹涉和破壞。吳佩孚在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調動兩萬多軍警鎮壓罷工工人,製造了二七慘案。
二七慘案發生後,中共中央發表《為吳佩孚慘殺京漢路工告工人階級與國民》書,號召全國人民和工人階級團結起來,打倒壓迫和殘殺工人的軍閥,為自由而奮鬥。全國各地工人和各階層民眾,迅速掀起一個聲勢浩大的聲討軍閥、支援京漢鐵路工人的運動。共產國際和赤色職工國際也發表宣言,支援中國工人階級的英勇鬥爭。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這次大罷工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全 國人民中的影響。它雖然遭到失敗,但卻以工人的生命和鮮血進一步喚醒了中國人民,使他們更明確地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中國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敵人,必須與之鬥爭到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供稿:黨支部
核稿:陳 芳
審稿:丁雅芳
往期精彩推薦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籤到哦!
青浦區心理援助熱線021-69200120
周一至周五8:00-20:00
我們期待您的諮詢,讓我們呵護您的心靈,重建您生命的綠洲!
微信:青浦精神衛生
關注/參與/溝通/記錄我們
原標題:《【「四史」學習教育】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五)》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