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學習教育】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五)

2020-12-22 澎湃新聞

工人罷工鬥爭的蓬勃興起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組織都以主要精力從事工人運動。在黨組織的發動和領導下,中國工人階級的覺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運動開始出現蓬勃興起的局面。

從1921年下半年開始,上海、武漢、廣東、湖南、直隸等省市和航運、鐵路、採礦等行業相繼爆發工人的罷工鬥爭。

從1922年1月開始,到1923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後持續時間達13個月之久。在此期間,爆發的罷工鬥爭達100多次,參加罷工的工人達30萬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黨組織或黨領導的工會組織直接發動的。工人運動的迅猛發展,鍛鍊了工人階級隊伍,鞏固了黨的階級基礎,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工人階級在全國的政治影響。這次工人運動高潮的起點,是香港海員大罷工。

這場罷工鬥爭堅持56天,終於取得勝利。喜訊傳來,工人們在香港和廣州兩地舉行慶祝大會。在香港,當港英當局的代表把海員工會的招牌重新掛起時,10餘萬工人把街道圍得水洩不通,「工人萬歲」的歡呼聲震動整個香港。

香港海員罷工的勝利,有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者的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工人階級,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展。

在這些罷工鬥爭中,共產黨員發揮了組織領導作用。中國共產黨於1922年5月上旬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名義,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大會討論並通過《八小時工作制案》、《罷工援助案》、《全國總工會組織原則案》和《懲戒工界虎傕案》等10項決議案,並公開發表《全國勞動大會第一次會議宣言》。大會決定在全國總工會成立以前,委託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為全國工會的總通訊機關,並負責召集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這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對於全國工人運動的領導地位。

工人運動的繼續高漲

黨的二大對工人運動給予密切關注。大會通過的《關於「工會運動與共產黨」的漢決案》要求:各地黨組織集中力量組織產業工人工會,如鐵路、海員、五金、紡織工會等;工會工作必須把工人階級的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工會應該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勞動條件而努力;同時還必須領導工人開展政治鬥爭。

黨的二大後,工人運動繼續高漲。在此期間,工人運動表現出以下特點:(一)工人階級在自己政黨的領導下覺悟迅速提高,罷工從主要是為增加工資、改善待遇而進行的經濟鬥爭,發展到主要是為爭自由、爭民主權利,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而進行的政治鬥爭。(二)工人的組織程度明顯提高,出現了地方總工會和產業總工會。中國工人階級日益成長為具有全國影響的重要政治力量。

1922年8月,直系軍閥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宣稱要重開國會,制定憲法。黨利用這個機會,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提出勞動法大綱,要求國會通過,並且動員全國工人廣泛開展勞動立法運動。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提出的勞動法大綱,包括勞動立法的四項原則和勞動立法大綱19條。勞動法大綱得到各地工人的熱烈擁護。這次勞動立法運動,對推動工人運動的繼續高漲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風起雲湧的罷工鬥爭中,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產生了重大影響。經過充分的準備,安源路礦工人於9月14日舉行大罷工。俱樂部發表《萍鄉安源路礦工人罷工宣言》,提出保障工人權利、增加工資、改善待遇、發清欠餉、廢除封建把頭制等17項要求。這次罷工迅速得到全國各地工會的聲援和社會輿論的支持。

路礦當局迫於工人罷工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不得不於9月18日派出全權代表,同工人俱樂部的代表正式籤訂有13款內容的條約,接受工人們提出的要求。

條約的籤訂,標誌著安源路礦工人罷工取得完全的勝利。條約籤字的當天,工人俱樂部舉行了罷工勝利慶祝大會和遊行。罷工的勝利,提高了黨組織在工人群眾中的威信,擴大了黨的影響。這次罷工,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並取得完全勝利的工人鬥爭,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一次壯舉。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中,鐵路工人是一支主要的力量。1922年12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對於目前實際問題的計劃》指出,在中國工人階級中,鐵路工人、海員、礦工是「三個有力的分子」,在全國總工會成立以前,要先成立這三個產業的聯合組織,作為工會運動的中堅。

在這時建立的鐵路工會中,以京漢鐵路沿線工會的工作基礎較好。1922年底,京漢鐵路各站已經建立起16個工會分會,廣大工人迫切要求建立全路統一的工會組織。在這種形勢下,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備會決定於1923年2月1日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1923 年1月底,參加成立大會的代表和來賓全部到達鄭州。

京漢鐵路的運營收入是軍閥吳佩孚軍餉的主要來源之一。當工人運動日益髙漲、不利於他的統治時,吳佩孚終於撕下「保護勞工」的假面具,以「軍事區域,豈能開會」為藉口, 下令禁止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並派出大批軍警準備對成立大會進行阻撓和破壞。

為此,京漢鐵路總工會執委會於當晚召開秘密會議,決定全路自2月4日起實行總罷工,號召全路工人「為自由作戰,為人權作戰,只有前進,決無後退」;同時決定將總工會臨時總辦公處移至漢口江岸。

2月4日上午,江岸機器廠工人首先罷工。到中午,全路2萬多工人全部罷工,1200多公裡鐵路頓時癱瘓。黨領導這次罷工的主要負責人為張國燾、項英、羅章龍、林育南等。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爆發,引起外國列強的恐慌。他們直接出面進行幹涉和破壞。吳佩孚在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調動兩萬多軍警鎮壓罷工工人,製造了二七慘案。

二七慘案發生後,中共中央發表《為吳佩孚慘殺京漢路工告工人階級與國民》書,號召全國人民和工人階級團結起來,打倒壓迫和殘殺工人的軍閥,為自由而奮鬥。全國各地工人和各階層民眾,迅速掀起一個聲勢浩大的聲討軍閥、支援京漢鐵路工人的運動。共產國際和赤色職工國際也發表宣言,支援中國工人階級的英勇鬥爭。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這次大罷工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全 國人民中的影響。它雖然遭到失敗,但卻以工人的生命和鮮血進一步喚醒了中國人民,使他們更明確地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中國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敵人,必須與之鬥爭到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供稿:黨支部

核稿:陳 芳

審稿:丁雅芳

往期精彩推薦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籤到哦!

青浦區心理援助熱線021-69200120

周一至周五8:00-20:00

我們期待您的諮詢,讓我們呵護您的心靈,重建您生命的綠洲!

微信:青浦精神衛生

關注/參與/溝通/記錄我們

原標題:《【「四史」學習教育】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五)》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四史」學習教育‖靜安區文化社聯會開展主題黨建活動
    「四史」學習教育‖靜安區文化社聯會開展主題黨建活動 2020-07-28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七大罷工,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
    隨行的中共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朱建新告訴記者,「二七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是近代以來中國工人階級作為新興社會力量首次登上政治舞臺。」二七大罷工是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1920年10月,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一成立,即在京漢路開展工人運動。李大釗也兩次來到鄭州,給工人夜校講課,播撒革命火種。1922年底,京漢鐵路沿線已建起16個分工會,經過長辛店、鄭州3次籌備會議,認為建立總工會的條件已經成熟,決定1923年2月1日在鄭州舉行成立大會。但是,1月28日,吳佩孚突然電令,禁止鐵路工人舉行大會。
  • 【「四史」學習教育】五卅運動和全國的反帝怒潮(十一)
    席捲全國的五卅風暴1925年爆發的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標誌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五卅運動是從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開始的。1924年下半年,曾一度低落的上海工人運動又活躍起來。
  • 【四史學習】嶽陽醫院黨委中心組「四史」集中學習教育專題會召開
    【四史學習】嶽陽醫院黨委中心組「四史」集中學習教育專題會召開 2020-11-24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入學習「四史」,堅守初心使命|來看「四史」教育服務清單
    觀短片,看展覽,再參加一次升旗儀式,過一個「政治生日」,還有研學活動和主題黨課……來中共四大紀念館開展一次創新、豐富的「四史」教育吧!七一前夕,為深入貫徹上海市委關於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要求,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為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歷史教材,中共四大紀念館推出「四史」教育服務清單。
  • 學習「四史」 回眸校史(八)| 建國前中國共產黨的外語教育——紀念...
    上外官微推出「學習'四史' 回眸校史」 系列,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要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要培養一批懂俄語和其它外國語的革命幹部。
  • 【「四史」學習教育】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二十三)
    1928年 9月2日,中央政治局召開的第一次常委會,討論了廣西、河南兩個省委的改組和充實問題。到1929年6月黨的六屆二中全會召開時,全國黨員已增加到6. 93萬餘人,產業工人支部達到近百個。到1930年9月,黨的六屆三中全會統計,全國黨員人數已達到12. 23萬餘人。到年底,黨在全國恢復了17個省委(省工委)和許多特委、市委、縣委的組織。
  • 參觀打卡+木藝雕刻,這場「四史」學習教育活動有新意|一日一課
    近日,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運營平臺第三黨支部組織開展以「感受偉人風範和傳統文化魅力」為主題的「四史」學習教育活動,推動「四史」學習教育繼續往深裡走,往黨員的心裡走。通過實地學習、「黨建+文化」手工製作的活動形式,切實將「四史」學習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結合起來,進一步加深黨員對初心使命的感悟。
  • 「四史」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四史」是什麼關係?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提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那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四史」是什麼關係?
  • 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奪取疫情防控和...
    」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確保「四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學院教職工理論學習、支部主題黨日、紅色尋訪等學習平臺;學院創新「四史」學習教育實踐載體,將「四史」學習教育有機融入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培訓中,推動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
  • 【「四史」學習教育】學習抗美援朝精神 秉持初心奮勇前進
    【「四史」學習教育】學習抗美援朝精神 秉持初心奮勇前進 2020-11-13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行上海市分行在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中立根鑄魂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共產黨員的「必修課」,建行上海市分行黨委結合業務工作實際,創新學習形式、拓展學習思路、延伸學習課堂,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成長史」融入「四史」學習教育中,通過開展紀念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紀念活動,走進紅色初心之地參觀見學、策劃「優質服務大家談」大討論、組織「我心中的『十四五』」徵文大賽,不斷點燃廣大黨員領導幹部愛黨愛國熱情
  •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以「四史」學習教育引領「未來教育的引領者...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師生們的腳步沒有停歇。黨員教師專業領銜,組建教育學部「四史」教育教研團,青年學子回到家鄉,調研整理「四史」故事,學部主動對接學校的學科優勢資源,凝聚育人合力,將「四史」學習教育融入「教育扶貧」的實踐中,引導學生在行走中體悟,在學習中傳承。
  • 上海二十冶建築工程公司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
    四史」學習教育,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上海二十冶建築工程公司黨委8月組織各基層黨支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學好「四史」了解歷史內容依據歷史節點和背景,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知曉歷史思想和影響是學習「四史」的重要關鍵。8月22日,保定萬博廣場項目組織全體黨員、積極分子、團員前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狼牙山,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
  • 內蒙古師範大學紮實開展「四史」學習教育
    內蒙古師範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高質量謀篇布局、全方位豐富資源、常態化學做結合等舉措,推進「四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  高度重視,以上率下,確保學習教育質量。開展「學『四史』鑄師魂」主題學習,舉辦「四史」學習教育專家講座暨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 寶山區楊行鎮:「四個堅持」紮實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自寶山區楊行鎮黨委在全鎮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以來,鎮綜合黨委緊扣全鎮「四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結合「兩新」實際,突出學習教育內容,創新學習教育方式,打造學習教育亮點,以「書記上講臺、陣地騰書角、理論重學習、多維寬視野」的方式不斷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
  • 【「四史」學習教育】深學「五四精神」實質 傳承「四史」文化內涵
    【「四史」學習教育】深學「五四精神」實質 傳承「四史」文化內涵 2020-07-2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刻理解和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摘 要] 2020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首次提出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的概念。學習「四史」必先深刻理解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 中國大學生四史教育怎麼刷分 中國大學生四史教育快速刷分方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大學生四史教育怎麼刷分 中國大學生四史教育快速刷分方法 中國大學生在線四史教育答題入口在哪裡?中國大學生在線網站開啟的四史教育答題活動已經開啟一段時間了,但還有很多用戶不知道這個活動的入口在什麼地方。
  • 東華大學啟動「四史」學習教育共享平臺建設
    6月15日,一場「四史」學習教育的活動在東華大學圖書館拉開帷幕。東華大學黨委書記劉承功,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淑慧、崔運花出席「四史」學習教育共享平臺建設啟動儀式,儀式由崔運花主持。   「四史」學習教育共享平臺匯聚了東華大學「四史」學習教育的優質資源,既包括「四史」宣講團專家學者,又涵蓋由圖書館、馬克思主義學院、檔案館等精心策劃的「四史」圖書展、「四史」講堂、校史圖片展等,通過創新學習方式和載體,實現了同一時空下讀史、聽史、觀史的多元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