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大家一起討論了如何繪製分裂式餅圖和非分裂式餅圖,今天咱們繼續深入和大家聊聊關於在Python數據可視化中餅圖的繪製內容,其實除了繪製常見的分裂式和非分裂式餅圖之外,還可繪製「甜甜圈」樣式的餅圖,那什麼是「甜甜圈」樣式的餅圖呢?其實這種樣式的餅圖就是內嵌式環形餅圖。
繪製內嵌式環形餅圖,依然是用matplotlib庫中經典的pie()函數,只是對於內嵌式環形餅圖,它是調用了兩次pie()函數,那首先我們依然還是先來複習一下pie()函數的語法結構吧,因為只有了解和熟悉了pie()函數的語法結構,才能在調用時不會出錯,從而繪製自己所青睞的餅圖樣式。
pie()函數的語法結構如下所示:
pie(factor, explode, labels, autopct, startangle, shadow, colors)
關於pie()函數的各個參數的含義,咱們上次也已經和大家說過,下面還是再簡單過一遍吧:
第一個參數factor:表示餅片所代表的百分比,它是一個序列的形式;
第二個參數explode:表示餅片邊緣偏離半徑的百分比,其實這個參數決定著所繪製的餅圖是分裂式還是非分裂式,如果該參數不賦值,則默認代表繪製的餅圖是非分裂式,而如果給該參數賦值非零值則表示的是分裂式餅圖;
第三個參數labels:表示所標記的每個餅片的文本標籤內容;
第四個參數autopct:表示餅片文本標籤內容對應的數值百分比樣式;
第五個參數startangle:表示從x軸作為起始位置,第一個餅片逆時針旋轉的角度;
第六個參數colors:表示每個餅片的顏色,它的賦值也是一個序列的形式。
好啦,下面咱們就舉個「慄子」,看看繪製內嵌式環形餅圖該如何操作:
上面就是咱們所編寫的用於生成內嵌式環形餅圖的代碼,可以看到同樣是調用pie()函數,但與普通餅圖的區別是調用了兩次pie()函數,相當於同時繪製了兩幅餅圖,然後將兩幅餅圖進行嵌套合成,並對pie()函數中的參數和關鍵字參數進行了對應的配置和賦值,這樣就生成了經典的「甜甜圈」餅圖樣式!
下面咱們運行一下上面的程序看看效果如何,首先要調用Python解釋器來運行上面咱們編寫的ex1.py文件:
運行上面指令後就會生成咱們所繪製的「甜甜圈」樣式的餅圖,最終所生成的餅圖如下所示:
通過觀察上面咱們所生成的內嵌式環形餅圖,是不是感覺很經典漂亮呢?希望大家能夠將這種作圖方式應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好啦,上面就是今天咱們所聊的關於繪製「甜甜圈」樣式餅圖的全部內容,今天咱們就聊到這吧,下次再見!
非分裂式餅圖你會繪製嗎?一文學會如何用Python搞定
非分裂式餅圖你會繪製嗎?一文學會如何用Python搞定
統計圖形自己就可搞定,一文學會用Python繪製經典餅圖
敬請關注「品位集結號」,為您帶來意外的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