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播出一個多月,正式公演也連著公演了三次了。
但是,比起最初突然上線開播就引爆網絡、讓芒果超媒股票都暴漲、引起各個領域的「乘風破浪」潮流,最近的這幾期,熱度卻越來越低了。
很多追節目的觀眾,已經不像最開始那樣盼著周五更新、盼著周一加更、連加長plus版和定義採訪都不放過了,常常是看到有人討論才驚覺:哎呀,最新一期已經更新了啊。
自然,討論度也大不如前,不像前幾期一播出論壇便屠版討論。
終於還是逃不過高開低走、越播越糊的命運嗎?
群裡聊天說起浪姐是不是糊了,朋友憤怒地表示:確實糊了,強捧遭天譴!
強捧,說的自然是幾乎公認的「皇」,萬茜。
在這個節目裡,萬茜是一個讓人很難忽視卻又很難看懂的存在。
第一期裡,姐姐們剛聚齊互相寒暄時,她就是其中最受追捧的,一堆姐姐特意找她表白說很喜歡她的戲。
但是很多觀眾卻又一臉懵逼:原來萬茜這麼有名嗎?她演過什麼大爆劇、有什麼經典角色嗎?
其實一時之間,好像也說不上來,只覺得算是熒幕熟臉,但硬要快問快答說出她的一個角色,好像還不如她的「小粉絲」金莎,至少大家能第一反應想起呂素。
或許是業內比較認電影認獎項吧,演過《你好,瘋子!》,又拿過金馬獎。
可剛剛看過《新世界》的觀眾,又對她日趨油膩的演技印象深刻,實在無法認同她的演技有多高。
然而,節目組如此突出她在姐姐中的「眾星捧月」,讓人不注意到她都很難,偏偏她初舞臺的表現又很不盡如人意,而舞臺之下的她,看上去又是一個無趣的人。
也說不清到底是因為她性格本就如此無趣,還是因為有「偶像包袱」端著,反正其他姐姐在節目裡都會表現出很有趣的一面,哪怕不全是正面的,可能是槽點,比如伊能靜藍盈瑩那樣的,但至少,你能感覺出來是一個立體的鮮活的人,但是萬茜,仿佛是一個沒有任何點的紙人。
看了這麼多期節目,你回憶不起來哪場表演她的舞臺是最驚豔的,也想不起來姐姐們私下相處時她身上曾有過哪些有趣的梗。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公演結束後她因為隊友淘汰而哭了。
就是這樣一個按理說應該是節目背景板的沒什麼意思的人,節目開播後,各類榜單卻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每次公演的現場觀眾喜愛度也都很高,所以不但一輪輪晉級,而且還總能因為排在前面而擁有優先選擇的權利。
令人費解。
要說實力,阿朵、朱婧汐多厲害,要說性格,能活躍氣氛的沈夢辰多可愛,要說最符合「乘風破浪的姐姐」主題,年紀更大的鐘麗緹、陳松伶都不錯,要說驚喜,原本不那麼知名的王智很驚喜,要說有爭議性有話題度,那劉芸、丁當都可以。
然而她們都早早被淘汰了。
獨留各方面都平平無奇的萬茜一騎絕塵。
看不懂「觀眾」投票的標準,更看不懂節目組的劇本。
看來看去發現,原來浪姐跟婧、跟創造營那些選秀節目也沒啥差別,觀眾花錢打投是一回事,最終結果是不是觀眾真正投出來的,又是另一回事了。
尤其是此前「衝浪榜」,本身時間節點設置就有問題,直到投票截止,才剛過兩輪公演,觀眾自然急於投給前兩輪被淘汰的姐姐,對後面被淘汰的姐姐已經很不公平了;中途還投著投著突然「發大水」……
既然已經知道哪些是「芒選」,再看節目,就不僅毫無驚喜,甚至還可能因為節目組「強捧」而越發反感。
姐姐們的「觀眾喜愛度」成謎,每次公演的舞臺排名也很令人迷惑。
最新一期的第三次公演,王霏霏一直在自責,她覺得是因為自己solo部分得票太少拖了團隊的後腿,也表示真的不知道觀眾喜歡什麼。
現場500位觀眾,每次公演之後都要被罵「聾的傳人」,其實看過她們的repo之後很能理解,因為她們在現場看到的舞臺,和我們在屏幕前看到的經過各種機位拍攝、各種後期剪輯的舞臺,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節目組的鍋,為什麼要把現場舞臺和觀眾席設置得這麼不合理,哪有這樣讓觀眾全坐在舞臺兩邊看不到正臉的?
更多追節目的觀眾,是不會去網上看現場觀眾repo的,他們只會覺得,這比賽結果也太瞎了吧,這是有黑幕吧!
然後一次接一次的「黑幕」,自然也就越來越覺得沒意思了。
而節目組的「套路」,大家其實也已經很了解了,那就是,每一期都會有那麼一兩位「翻車」的姐姐供網友熱議,從而為整個節目提供熱度,但是再往後看兩期,這位翻車的姐姐多半就會被「洗白」,大家看著看著就發現,哦原來她也沒那麼討厭。
比如,第一期「翻車」的王麗坤,當時微博底下全是網友的罵聲,可是後面她跟伊能靜分到一組,網友立刻又覺得她可憐了,再到最新一期裡她被淘汰,網友全是不捨得她走的了……
雖然「翻車」再「洗白」是一種套路,但確實是一種很好用的套路,雖然很多網友吐槽說節目跑偏了這樣一點正能量都沒有,可每次卻還是忍不住被「跑偏」的重點吸引,加入一起討論增加熱度的隊伍。
然而,這個節目總共也就只有30位姐姐而已,而且還在不斷減少,有車可翻的姐姐就更少了,最新幾期,基本就沒什麼車可翻了,也就……越發的沒意思了。
當然,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在於節目重點呈現的人,跟觀眾實際想要看的人有出入。
無論是什麼類型的「選秀」,歸根結底,都是要靠網友投票來選,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才叫做「選秀」,如果只是節目組根據利益考量,提前就決定好了最終成團的人選,那這節目只能叫有劇本的真人秀,而不是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