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好強村富民「黃金米」!嘉興出臺第四輪「強村政策」

2020-12-12 抽屜視頻

村級集體經濟是打造高質量鄉村振興示範地的堅實基礎,是加快補齊全面小康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進「兩個高水平」建設的堅強保障。2009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連續出臺三輪「強村政策」,到2019年底已全面實現「年經常性收入100萬元以上、年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村」兩個100%目標。

為全面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效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不斷提升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實現「強村」「富民」同頻共振,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精神,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實施「強村富民」計劃深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誌著全市第四輪「強村政策」即將啟動。

《意見》提出:通過五年努力,分步完成兩個階段性目標,第一階段:到2022年,所有村年經常性收入達到150萬元以上,年經營性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第二階段:到2025年,所有村年經常性收入達到200萬元以上,年經營性收入達到80萬元以上,最終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品質的全面提升。

圖片來源:讀嘉資料庫

《意見》共提出十條扶持政策

一起來看重點!:arrow_down::arrow_down::arrow_down:

盤活土地資源要素

支持以村為主體申報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產生的節餘指標優先用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也可由土地收儲機構收儲,市本級村的節餘指標由市、區兩級按不低於80萬元/畝的標準進行收儲。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產生的節餘指標由鎮(街道)統籌使用的,要按一定比例對村進行補償,市本級按復耕面積的4%給予指標補償,或者按區節餘指標收儲價格給予相應資金補償。

鼓勵農村土地向高層次人才適度規模流轉,對市本級新引進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從事現代農業,且連片流轉土地50畝(含)以上、流轉年限5年(含)以上的,給予村300元/畝一次性補助。

做強做優「飛地抱團」

支持在縣域內統籌安排「飛地抱團」項目,市本級對參與縣域「飛地抱團」項目的重點扶持村,按實際投資額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獎勵。

市本級對經審核確定的縣域「飛地抱團」項目,由市優先安排計劃用地指標,原則上每個重點扶持村不少於2畝。

支持一般村參與縣域「飛地抱團」項目,市本級對通過現金投資或土地整治節餘指標入股到縣域「飛地抱團」項目的一般村,按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40萬元。

大力推廣「飛地抱團+」模式

鼓勵通過政府撥一點、集體出一點、慈善補一點、家庭籌一點等多渠道籌資方式,扶持低收入農戶入股參與到縣域「飛地抱團」項目中。其中,財政按其入股金額的10%給予補助,最高0.5萬元;村集體經濟組織給予每戶0.3萬元補助;各級慈善組織等籌措每戶0.15萬元。

圖片來源:讀嘉資料庫

支持多渠道服務增收

鼓勵由鎮(街道)統籌,以村為主體聯合創辦社會化服務組織,吸收農村富餘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和養老、家政、物業、農村環境長效管護等服務工作,對市本級被評為優秀服務組織的,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

提高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標準,在村內未發生違法用地並完成指定相關任務的前提下,按照一般耕地不低於130元/畝、永久基本農田不低於150元/畝進行補償。

扶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支持以村為主體參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對市本級村建設或購置農業設施大棚、糧食烘乾、倉儲、冷庫、涉農電商平臺等服務配套設施的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8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160萬元。

創新村莊經營增收模式

鼓勵村激活閒置農房,發展鄉村民宿、農家樂等休閒農業,市本級對在精品示範村範圍內,符合規劃要求,收儲並改建農房的,按村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50萬元。

圖片來源:讀嘉資料庫

強化集體「三資」監管

支持村級閒置資金競爭性存放,依程序確定金融機構,定期發布村級閒置資金競爭性存放目錄,引導村將閒置資金存放到穩定安全的金融機構或平臺並獲得相對更高的收益。

支持村實行「股份分紅+積分獎勵」模式,對市本級村實行積分激勵部分資金給予50%的獎勵,最高獎勵5萬元。

加大村幹部基本報酬補助力度

完善村(社區)幹部報酬隨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長機制,按村(社區)主職幹部平均報酬不低於所在縣(市、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兩倍、其他村(社區)幹部基本報酬不低於所在縣(市、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標準落實財政全額轉移支付制度。市財政每年按村主職幹部1.5萬元/人、其他村幹部1.2萬元/人的標準給予專項補助。

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

市財政對本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項目實際籌資籌勞3萬元以上且收繳率達60%以上的村,給予5萬元的獎勵;籌資籌勞5萬元以上且收繳率達80%以上的村,給予10萬元的獎勵。

加強金融扶持

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擴大貸款投放規模,對納入當地財政扶持並符合貸款準入條件以村為主體開展的土地整治項目、縣域「飛地抱團」項目、農業產業發展項目等及時提供足額的信貸支持。簡化貸款手續並確定專門的信貸員上門輔導,一般在二十日內予以辦結。對貸款到期後仍有續貸需求的,可以「無還本續貸」等方式解決。

來源:嘉興在線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地方】福建古田縣:支部領辦合作社走出強村富民新路子
    支部領辦合作社走出強村富民新路子福建古田縣建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試點59個,落實產業發展項目87個,預計今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450多萬元初冬時節,記者一行驅車來到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黃田鎮金翼村2019年9月,由卓洋鄉樹兜村黨支部牽頭,聯合周邊的獨峰、下地、沽洋仔、洋塔、廖厝等5個村黨支部,抱團成立「古田縣天藍食用菌合作社」,在樹兜村建設標準菇棚40間,並成立「支部聯盟」進行共同管理,通過「品牌塑造、市場運作、置業收益」3種模式開展經營活動,著力做大做強花菇特色產業,帶動村財增收、村民增收。
  • 沙莊村第一書記實現「強村富民」夢
    2018年,臨沂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尚善軍、李海雷到村任職第一書記後,懷揣「強村富民」夢,以增加村集體收入為重點,累計協調投入資金1000餘萬元,建設安全飲水工程和村村通道路等民生工程,為沙莊村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千方百計強村富民,村裡有了烤菸房!
  • 樅陽縣官埠橋鎮:巧打「組合拳」 交出強村富民答卷
    將村集體經濟發展作為鎮黨委重頭戲工作來抓,納入村級目標「千分制考核」和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重要內容。整合鎮組織、農辦、三資等二級機構,明確權責合署辦公,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合力推動、村社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分類實施、分級負責、定期會商、資金監管等工作制度,使村集體經濟發展有資金支持、有項目支撐、有幹部推動。  開闊思路,拓寬渠道。
  • 【強村富民】廣昌驛前:蓮鄉地道「土貨」惹人愛
    【強村富民】廣昌驛前:蓮鄉地道「土貨」惹人愛 2020-12-03 0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改革報|福建古田:支部領辦合作社走出強村富民新路子
    卓洋鄉黨委副書記陳豔告訴記者,通過建設標準化菇棚,樹兜村實現了土地利用率、農民收入、村財收入、村莊環境等方面的提升,還帶動其他兄弟村增加村財收入,成功探索出「強村帶弱村」「抱團發展」的利益共享機制。2019年9月,由卓洋鄉樹兜村黨支部牽頭,聯合周邊的獨峰、下地、沽洋仔、洋塔、廖厝等5個村黨支部,抱團成立「古田縣天藍食用菌合作社」,在樹兜村建設標準菇棚40間,並成立「支部聯盟」進行共同管理,通過「品牌塑造、市場運作、置業收益」3種模式開展經營活動,著力做大做強花菇特色產業,帶動村財增收、村民增收。
  • 【強村富民】高田有機稻助農增收
    近年來,高田鄉大力推行1+1+X(全鄉打造一個有機大米公共品牌,各村發展一項特色產業,各村自選 X個集體經濟產業)的發展思路,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實現強村富民的目標。 2020年, 全鄉種植有機水稻約310畝, 分布在全鄉6個村, 大米總產量約12萬斤, 僱用了10餘名貧困戶務工
  • 大理祥雲下莊鎮大倉社區:種植石榴強村富民
    原標題:祥雲下莊鎮大倉社區:種植石榴強村富民 大理州祥雲縣下莊鎮大倉社區將發展壯大特色林果業與生態治理、綠化美化工程有機銜接起來,以生態優勢激活發展優勢,扶持和引導群眾因地制宜成規模、大面積種植石榴,培植起了強村富民的特色產業,用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 「蘇浙線」第四輪界線聯檢工作總結會議在嘉興召開
    12月11日,「蘇浙線」第四輪界線聯檢工作總結會議在浙江嘉興召開。浙江省民政廳副廳長李潔、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戚錫生、嘉興市委常委、副市長姜波參加會議並講話。
  • 張紀山:富民強村好書記
    臨沂市蒙陰縣常路鎮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張紀山任職二十餘年來,時刻以人民為中心,千方百計富民強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好書記。蔣家坪村是遠近聞名的蜜桃生產大村,全村有7處果品批發市場,每年蜜桃銷售季,都給村民和村集體帶來不菲的收入。
  • 「新時代贛鄱先鋒」興村富民帶頭人——記寧都縣釣峰鄉源尾村黨...
    黃金茶園產「黃金」源尾村位於寧都縣西北部,距離縣城40多公裡,是「十三五」貧困村,全村383戶,其中貧困戶有62戶。如何實現興村富民?身為村黨支部書記的謝謀發倍感壓力。2014年,謝謀發與村「兩委」幹部一起商議後,分別引進了油茶、甜橘柚、黃梔子、黃金茶等品種進行試種和比較。源尾村人均耕地少,且碎片化分布,但氣候溼潤溫和,適宜黃金茶的生長。黃金茶生產周期短、效益高,村裡接觸的黃金茶基地的老闆張國海從業10餘年,經驗豐富,有較好的投資基礎,銷售渠道穩定。
  • 鄧州小楊營鎮奏響產業富民曲
    伍仲村支部書記張佔多告訴筆者,2017年,在村兩委幹部的努力下,村裡在外成功人士張愛軍,決定返鄉創業,投資60餘萬元,創辦了張愛軍種植合作社,種植優質瓜蔞200多畝。「瓜蔞籽能加工成食品,瓜蔞皮、根、莖、果都是重要的中藥材,可以說,瓜蔞全身都是寶。」張愛軍告訴筆者,目前市場銷路很好,畝均收益在4000元以上。此外,瓜蔞藤架下,還能套種蔬菜,增加綜合效益。
  • 小楊營鎮:產業奏響富民曲
    此外,瓜蔞藤架下,還能套種蔬菜,增加綜合效益。合作社還吸納3戶貧困戶入股、10餘名貧困群眾打零工,帶動大家一起脫貧致富。近年來,小楊營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市委「一抓三突破」戰略部署,立足實際,大力鼓勵經濟能人返鄉創業,指導服務各村產業發展,把綠色生態作為「底色」,讓「一村一品」成為「特色」,讓強村富民檢驗「成色」,收到了顯著成效,伍仲村瓜蔞產業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 陝西鳳縣:黨建引領「四強四好」蹚出富民強村路
    近年來,陝西鳳縣舉全縣之力開展以黨建強、產業強、發展強、服務強和機制好、治理好、環境好、評價好為標準的「四強四好」示範村創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對接、有效融合,蹚出了一條激活新時代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高標引領,打造黨建領航體系。
  • 強基固本 讓軟弱渙散黨支部重煥生機
    房友標駐村以來,積極貫徹省委駐泗幫扶工作隊實施的「產業富民、實事惠民、黨建強基」幫扶工作思路,深入調研了解村情,經多方協調,為該村爭取幫扶資金310萬元、農田水利資金8萬元、各類捐贈7萬元,順利實施3個產業項目和3個民生項目,預計全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將突破40萬元,幫助該村摘掉軟弱渙散黨支部的帽子。打造核心突出「嚴」字從嚴標準選幹部。
  • 創新求變掌舵者 強村富民引路人
    當標杆 作示範     「百名示範」村書記中的南京身影     編者按     變山變水先變人,變人先變帶頭人。近期,全省首批「百名示範」村書記評選出爐,我市有7名村書記入選。
  • 鄉村宅基地政策出臺,這6種情況的,你的宅基地可能保不住!
    鄉村宅基地政策出臺,這6種情況的, 你的宅基地可能保不住!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建房現象越來越普遍,國家也加強了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實行了「一戶一宅」政策,違反規則的建築物,要麼解體回收,要麼只能接受罰款,你家沒問題嗎?主要看以下6個方面。
  • 新沂市時集鎮郝湖村綠色發展走出強村富民路
    沒有產業基礎、沒有村集體資產,紅火一時的郝湖村一夜又回到了從前。2016年,郝湖村被省定為經濟薄弱村。2014年,村民選舉郝其選為村主任,後來又當上了村支書。帶領大家儘快脫貧致富,是他這個支書和村支兩委的首要任務。
  • 伊州區陶家宮鎮富民興農市場人氣旺
    12月10日,伊州區陶家宮鎮富民興農綜合市場內熱鬧非凡,蔬菜水果肉類以及各類百貨產品豐富齊全,不少市民來這裡採購日常生活用品。市場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實現了增收致富。 富民興農綜合市場是河南援疆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總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共有300多個攤位,10月中旬對外營業。
  • 浙江省海港集團:「飛地經濟」富民強村 科技興農助力「消薄」
    位於衢州市龍遊縣經濟開發區的富民產業園,與20公裡開外的社陽鄉鳳溪村,因「消薄」二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8年,在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的結對幫扶下,鳳溪村出資200萬元投資龍遊富民產業園物業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12萬元,一舉摘下「薄弱村」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