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衢州市龍遊縣經濟開發區的富民產業園,與20公裡開外的社陽鄉鳳溪村,因「消薄」二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8年,在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的結對幫扶下,鳳溪村出資200萬元投資龍遊富民產業園物業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12萬元,一舉摘下「薄弱村」的帽子。
「與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開展結對幫扶兩年多來,鳳溪村發生了深刻變化。不僅僅是風貌、數據、環境的變化,更是思想、理念、作風的變化。」社陽鄉黨委書記沈涵表示,通過產業振興,村集體和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飛地物業租金、企業供崗佣金、暖心幫扶資金,讓鳳溪村走上了「消薄」的「快車道」。
「飛地」物業促進村集體增收
臨近社陽水庫的鳳溪村是水源保護區,是當地有機茶和柑橘的重要產區。村內小溪穿流而過,農戶依山傍水而居,綠色滿目,景色怡人。
也正因為如此,村內可開發資源少,加上資金匱乏,村集體經濟缺乏「造血」能力,成為阻礙村莊發展的重要因素。2017年之前,鳳溪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不足1萬元,5個自然村中4個村有欠款。
2018年,浙江省啟動「千企結千村、消滅薄弱村」專項行動,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安排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與鳳溪村成功牽手「結對」。
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幫扶幹部王路和同事們調研發現,鳳溪村因受水源保護影響,在村內落實「消薄」項目十分困難,而選擇「飛地」物業的方式,起效快,收益好,能夠儘快改變落後面貌。
衢州龍遊縣鳳溪村「小微產業孵化園項目」「消薄」
目前,鳳溪村已提前完成10萬元的「消薄」目標,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2017年的0.98萬元增長至2019年的18.82萬元。
路變寬了,路燈亮了,文化禮堂靚了……如今的鳳溪村,村莊風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村企結對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收入的增加,更關鍵的是村集體戰鬥力的增強,村兩委班子做事情更有信心了,村民們的支持度也大幅提升。」沈涵說,「飛地」項目的發展理念也影響了周邊村莊,紛紛效仿。
王路向記者介紹,除了鳳溪村「小微產業孵化園」以外,集團還幫扶衢州市柯城區石樑鎮白雲村「物業經濟聯盟」、麗水市龍泉市八都鎮石川村「飛地經濟」。截至2020年6月,在3個「消薄」結對村共投入資金712.16萬元,其中直接投資有610萬元,探索出一條「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扶貧新路。
科技興農促進產業發展
科技興農,是寧波舟山港在鳳溪村的另一個集體「消薄」項目。
今年7月底,鳳溪村種糧能手鄭銀泉從澤江自然村流轉了20畝旱地,種起了鮮食玉米。王路聯繫了浙江省農科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由研究所提供玉米種子。
幫扶幹部王路在田間察看玉米生長情況
眼下,玉米已經漸漸成熟,飄來陣陣清香。收割後,鄭銀泉將按一定的比例付給村裡租金。
此外,在長期的實踐中,王路發現鳳溪的生態、土壤,非常適合高山黃茶,於是開始謀劃產業。
2019年初,鳳溪村開始種植黃茶,採取「土地入股+建設黃茶基地+承包經營+村民分紅」的方式,將農戶手中零散土地由村集體統一流轉整理,建設黃茶基地,如今形成百畝茶園。低收入農戶不僅每年每畝拿到400到600元的租金,還可以在家門口打零工。
從市場調研、產品考察,到種植,再到銷售推廣,王路在一畝三分地上做足了功夫。
2019年,王路聯繫了寧波市果蔬市場等平臺,幫助鳳溪村銷售20噸冬筍、柑橘等農副產品,共獲得10萬元收入,在消費幫扶的同時也打響了當地農產品品牌。
社陽鄉將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的結對幫扶提煉成「四金」。除了飛地「租金」,還有直接「資金」幫扶、勞務輸出「佣金」、土地出讓「股金」。
通過勞務合作模式,寧波舟山港與鳳溪村雙方籤訂了《招聘服務協議》,為村民介紹工作崗位,帶動勞務輸出,2020年村集體已收到1.6萬元中介服務費。
同時,鳳溪村成為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黨員主題教育、職工療休養基地,共接待企業員工2批56人次,村集體通過場地租賃、提供服務等形式增加收入約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的幫扶項目不僅局限於省內。2019年起,該集團先後向四川儀隴縣的6個結對村每年各提供50萬元,連續兩年共投入600萬元扶貧資金,制定民生扶貧項目清單,找準「致富路」,如插旗村通鎮公路建設項目、草坪村老年活動中心項目、高梯子村自來水管網鋪設項目、王家店村修建水壩大堰工程項目等,紮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幫扶舉措。(浙江在線記者 甘居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