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1398——1457),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明永樂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在河南、山西任巡撫對為當地平反冤獄,賑濟災荒。
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貴族也先的軍隊俘去後,他擁立景帝朱祁鈺,從兵部侍郎升為尚書。積極調集重兵,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剌軍。
1450年(景泰元年),也先被迫釋放了明英宗。
1457年(景泰八年),明英宗趁景帝患病之際發動「奪門之變」,奪回帝位。
明英宗朱祁鎮重新當上皇帝後,以「篡位易儲,紊亂朝綱,擅奪兵權」等罪名於1457年2月16日(明景泰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將于謙殺害。
1871年2月16日普法戰爭 法國失敗19世紀60年代,普魯士強大並想統一德意志。法國不想鄰邦德意志統一強大。兩國關係緊張,1870年7月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
戰前,法國自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實際軍事體制已經腐朽,官兵戰鬥意志低落,國家動員機制落後。而普魯士卻建立了世界上最強的軍事動員體制,煥發起德意志民族的狂熱精神,國家有完善的鐵路網和指揮體制。
1871年2月16日,法國戰敗,在合約上正式籤字。普法戰爭結束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
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中,描寫了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學生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小說情節雖並非事實。但背後是法國淪陷區,一個被壓迫民族的傷感和尊嚴。
1914年2月16日世界第一條空中航線開通1914年2月16日,世界第一條空中航線開通。美國洛杉磯到舊金山開通航線。
洛杉磯位於美國西岸加州南部的城市,是美國的第二大城,僅次於紐約。洛杉磯是全世界的文化、科學、技術、國際貿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還擁有世界知名的各種專業與文化領域的機構。聞名世界的好萊塢就位於該市。
洛杉磯已為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它是美國科技中心之一,擁有美國最大的海港,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位居全球第一,
舊金山,又稱「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岸海港、工商業大城市。位於太平洋與聖弗朗西斯科灣之間的半島北端。西班牙人建於1776年,1821年歸墨西哥,1848年屬美國。
1988年2月16日教育家葉聖陶逝世葉聖陶,1894年生,原名葉紹鈞,曾用名葉秉臣。1911年改現名。江蘇蘇州人。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葉聖陶先生是我國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他為人敦厚,彬彬有禮。
著名詩人臧克家曾經說過:「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身上兼而有之。」
葉聖陶先生,為人虛懷若谷,平易近人,辦起事來剛強果斷,認真負責,一貫真誠質樸,厭惡虛名。其楷書平正自然,篆書圓潤端莊。其在品格和事業上的言傳身教,永遠是後來者的楷模。
抗戰期間,國民黨統治區的知識分子受盡了折磨和迫害,貧病交加者比比皆是。葉老團結起這些知識分子,為他們指出進步光明之路。他多次出面主持座談會,報告會,馮立祥、朱自清等都欣然到會。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京都議定書》旨在遏制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各發達國家從2008年到2012年必須完成削減目標。
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採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
一、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
二、以「淨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
三、可以採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
四、可以採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採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
2011年12月,加拿大環境部長肯特表示,加入《京都議定書》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由於《議定書》的減排控制綱要並不適用於美國和中國這兩個最大的氣體排放國,所以註定會失敗,而加拿大也決定退出。他指加拿大支持在南非德班氣候會議中達成的新減排協議,又認為減排應該是全球共同行動,所有國家也要受到約束。
2012年12月31日,《京都議定書》正式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