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魚喜歡生活在水體潔淨、水草豐盛、微有流動的水體中。人工飼養首先要滿足溫度這一條件,絕大部分熱帶魚需要18~30℃的水溫,最適宜的水溫是22~26℃。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亞熱帶、溫帶地區,四季分明,因此在溫度不夠時是需要加溫的。
此外,不同地區出產的熱帶魚對水的酸鹼度,水的硬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由此看來,熱帶魚的飼養真有點難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很多熱帶魚經過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人工養殖,除了水溫以外,這些熱帶魚對水環境多種指標的輕微波動已經有了一定的適應能力。今天,世界各地的熱帶魚,除了極少數難以人工養殖的品種來自原產地外,大部分是許多國家、地區模擬原產地的環境人工養殖而成的,這樣做使魚對不同水質的適應性提高了許多,又滿足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同時對原產地的物種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保護作用。買上幾條容易飼養的熱帶魚帶回去,只要你遵循規律,精心呵護,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1.適合初養者的魚
適合初養的魚種類很多,新手應選擇那些容易飼養,適應性強的品種,它們對水質的要求不是很嚴,譬如花鏘科的孔雀、月光、瑪麗等。攀鱸魚科的曼龍、鬥魚、珍珠馬甲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脂鯉科的各種小型燈魚,如紅綠燈、頭尾燈等,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水質不宜,即便不死,也黯淡無光。大型魚食量大,排洩多,對水質的汙染快,一開始也不宜飼養。同時,新手應該在具備一些飼養知識後再進行養殖。
2.初養者樣多少條魚合適
魚缸中可不要放入過多的魚,魚放多了,容易缺氧,水質容易變壞,甚至引起死亡。當然,也不好一概而論,魚缸大小不一,飼養者的飼養方法不同,以及過濾設備的運用,餌料的種類等都影響著放養的密度。
盛水數千克的微型魚缸,只能飼養數條小型魚。長1.2米的水族箱盛水約200千克左右,可飼養紅綠燈或孔雀魚100條左右,或10釐米長的地圖魚20條左右,30釐米長的龍魚或七星刀,只可飼養2條。初入門者稀養為好,技術成熟,管理到位後,可試著多放養一些,一是充分利用了水體空間,二是映入眼帘的繽紛色彩和動感十足的畫面會使你由哀地感到愉悅和滿足。
3.不同種類的魚如何搭配和混養
不同種類的魚混養在一起可以充分展示各自的色彩、遊姿,達到一種和諧之美。需要注意的是大小懸殊的魚不能混養在一起,要麼都是小型魚,要麼都是大型魚。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是普遍現象,即使不吃小魚,對小魚也有一種威懾作用,這時小魚只好躲在石縫或水草叢中,不敢大膽覓食,生存條件差,也是在劫難逃。
混養還應考慮不同品種的魚在水中的層次分布和對水質的不同要求。例如斑馬魚、黑裙魚、彩虹魚經常活動於水的上層,各種小型鼠魚喜歡在水的底層活動,更多的魚則喜歡活動在水的中上層,考慮到這些,有利於充分利用水體和造景的協調一致。花鱗科的魚和彩虹魚以弱鹼性或中性水質為主,更多的魚則以弱酸性水質為主。所以,要麼養適鹼性魚類,要麼養適酸性魚類,反差儘量不要太大。
4.正確的選購熱帶魚
前面講過,初養者應選購容易飼養的品種,其次還要選購健康的魚,即無病的魚。
健康的魚憑肉眼基本可以看出來,體色豔麗、遊動活潑、眼睛有神、覓食積極,體表無破損、血斑、黴菌絲,反之,則可能是生病的魚。
此外,你需要向銷售人員諮詢魚的具體情況,不要購買剛剛從外地到達的魚,這些魚可能還沒有適應本地的環境,你買回去又要放入一個新的水體中,很容易生病的。
當然,如果你能夠委託內行幫你去買更好。最近還有從網上購魚的,郵寄的時間恐怕就要兩三天,能否成活是個問題。
你最好多到水族館去幾次,連續觀察幾次要買的魚,如果這些魚一直很活潑、鮮豔,底部糞便多(說明排洩多,食慾好),說明魚健康,可以購買。如果魚遲鈍無神,養於藍水中(孔雀石綠)或黃水中(呋喃唑酮),說明魚正在消毒滅菌或治病,亦不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