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伊朗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一年發生的三件大事,分別打擊了伊朗的軍隊高官、科學家和經濟。
年初,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遇襲身亡。年中,隨著聯合國關於伊朗武器禁運的禁令正式解除,川普政府卻突然「跳腳」,獨自宣布對伊朗的銀行進行制裁,直接威脅到伊朗本就處於低谷的經濟。年末,伊朗國防部副部長、核計劃主要負責人穆赫辛·法赫裡扎德的遇害,更是讓伊朗在核領域遭受了巨大打擊,失去了啟明星般的重要人物。
尤其是在此次法赫裡扎德遇襲被害之後,有很多網友都期待著伊朗會做出怎樣的反擊報復。然而,伊朗的舉動卻讓許多人大跌眼鏡。儘管伊朗政府高層和發言人都憤怒直言要美國與以色列為法赫裡扎德的身亡付出代價,但伊朗至今仍未有什麼明確的表態與行動,只是在伊核問題上做了進一步的突破。
為此,很多網友都以為伊朗這次可能是慫了。他們認為美國恰好部署在波斯灣的尼米茲號航母艦隊讓伊朗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其實,這只可能是伊朗有所顧慮的其中一點,更重要的,可能還是針對兇手的調查仍未結束,沒有具體的結果前,伊朗方面也不敢輕舉妄動。
事實上,伊朗並非沒有與美以兩國一戰的力量。就連美國媒體《新聞周刊》也在其文章中直言,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飛彈庫和規模最大的常備軍,已經具備明顯的軍事大國地位。
的確,年初針對蘇萊曼尼遇襲身亡的報復行動,伊朗軍方就展示了其強大的飛彈力量。再加上伊朗龐大的各類型火炮、無人機等先進裝備,這都讓伊朗的軍事實力在2019年全球軍力指數排行榜中位居第14位,高於其中東對手以色列的第17位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第25位。
事實上,除了飛彈,伊朗在中東的多個國家還有許多民兵組織盟友。有這些盟友充當代理人,伊朗可以輕而易舉的從任何角度對其中東對手發起進攻或偷襲。
即便如此,伊朗仍然不願意輕易與美以開戰。據悉,在襲擊事件發生前,伊朗就派代表向中東地區所有盟友寄語不要上了川普政府的當,即通過製造美伊矛盾,迫使美國下一任政府不得不繼續維持與伊朗的惡劣關係。這既是以色列所希望的,也是川普政府所希望看到的。顯然,伊朗已經看清了美國的把戲。
事實上,美國國務院的一位官員就在社交軟體上明確表示,暗殺法赫裡扎德不是為了阻礙伊朗發展核力量,而是阻礙外交。
顯然,在川普最後幾周的任期內,伊朗正面臨在報復欲望和擺脫孤立處境之間做抉擇。但考慮到其國內民間的壓力,可能報復計劃也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