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顆心臟,不停的跳動,延續著生命。
然而,心臟也十分脆弱,有諸多習慣,會損害心臟健康。
所以,生活中,要格外注意心臟的養護,為健康打好基礎。
心臟不好,身體會出現5個異常,佔一個,也要開始養心了
1、睡覺時被憋醒
夜晚睡覺時,突然氣悶、氣急而易驚醒,需要坐起,才得以緩解。
有時候,還會伴隨著咳嗽的情況,此時,可能是心臟早衰給你發出的「信號」。
2、爬樓梯心慌氣短
不緊不慢的速度,連續爬三層樓,就會感到呼吸急促,心慌或胸悶等。
此時,心臟已經受損,出現早衰了,切莫忽視。
3、經常大量出汗
中醫講,汗為心之液,大量出汗,不利於心臟健康。
如果,經常毫無徵兆,身體多個部分出汗,需要警惕心臟猝死。
尤其是,脖子、手掌、頭皮、後背、腳心,突然大量出汗。
4、舌底有青筋
中醫講,心,開竅於舌。
如果,舌頭呈現暗紫色,或有淤斑,把舌底部兩條青筋溢出。
此時,說明血脈淤阻,可能有心血管疾病,若同時伴有心慌、氣短,甚至失眠多夢、心前區刺痛等,應及時就醫檢查。
5、出現鼻褶心徵
鼻梁根部,也就是兩個內眼角的中間, 出現一根橫紋,或者一條青筋,一般被稱為「鼻褶心徵」,一般多是心臟的問題。
4個行為,一點點損害心臟,儘量少做
行為1:悲傷
過度悲傷的情緒,最損害心臟健康。
悲傷會使交感神經興奮,令心跳加劇,心肌耗氧增加,加重心臟負擔。
行為2:勞累
過度勞累,對心臟來說,是一巨大壓力。
英國一項研究稱,每天加班工作3小時或以上,患心臟病機會大增6成。
行為3:吸菸
吸菸者心血管病發病率是不吸菸者的2~3倍。
並且,長期大量吸菸,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香菸的有害物質會加速血管粥樣硬化,影響心臟血液的供應,誘發心臟疾病。
行為4:熬夜
一項相關調查顯示,每天睡眠小於6.5小時,冠心病的發病率上升23%。
長期熬夜,會打亂身體生物鐘,植物神經也會變得紊亂,出現各類心臟問題。
養護心臟,堅持這樣做
1、晨起要暖
寒冬時節,清晨醒來後,不要著急掀開被子起床。
睡醒後,人體由抑制狀態,轉入興奮狀態,需要一個過程。
此時,一定要注意「暖」,一旦立即起身,身體沒適應被窩外的「寒流」。
那麼,十分容易頭暈、眼花,甚至還可能會增加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醒來後先別急著起身,先搓熱手後乾洗一下臉,再搓搓腿和腳,醒透了再起。
2、飲食要淡
冬季進補,在烹飪食物的時候,要清淡一點。
控制好食鹽的用量,每人每天不要超過6克,還要減少醬油等調料的使用。
一旦吃太鹹,攝入過多鹽分,會引起血管腔變窄,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擔。
3、茶水要喝
喝茶水,補充水分,對心臟健康有益。
兩餐之間,用一些養心小植物搭配泡水,是不錯的選擇。
苦丁荷葉茶,熱水衝泡代茶飲,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護心血管健康。
用蒲公英、荷葉、小葉苦丁葉,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簡單又方便。
小葉苦丁葉能促進去氧腎上腺素誘導的動脈收縮,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同時,對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荷葉,入心經,含有黃酮和生物鹼,可以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還可消脂降壓,對於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清熱解毒、消炎抗菌,還可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三者搭配在一起,降脂、降壓、利尿、養心,對於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4、午間要睡
適當的午睡,對於心臟大有益處。
午睡可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
每周午睡1~2次的人,會降低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午睡時間不要太長,一般15-30分鐘即可,避免影響夜間休息。
5、情緒要穩
不良的情緒,對於心臟損害嚴重。
很多心臟疾病,都是在大喜大悲,情緒過於激動時發生的。
因此,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心靜氣,切莫起伏過大,保持平和。
6、運動要做
運動,是改善心血管功能的良方。
堅持做適量的運動,舒緩壓力,愉悅身心。
即使每天堅持運動10分鐘,也能有效的改善心臟健康。
吃過晚飯30分鐘後,是不錯的運動時間,不妨養成做運動的習慣。
一般情況下,可以多進行一些像慢跑、快走、遊泳、騎車等有氧慢運動。
並且每次堅持30分鐘,每星期至少運動5次,運動後心率加年齡不大於170。
7、酒飲要少
喝酒易導致血壓升高,導致心跳速度加快,增加心臟病發機率。
此外,長期喝酒,還會影響血脂健康,易形成血栓,增加心梗的風險。
因此,養護心臟,一定要注意,儘量少喝酒,減少對心臟的損害,莫貪杯。
8、心經要捏
捏一捏左右上臂的「心經」,疏通經絡,助力心臟健康。
捏心經的時候,遵循以左臂為主,右臂為輔的原則,進行揉捏。
也就是說,如果一天捏十分鐘,左邊捏七分鐘,右邊捏三分鐘即可。
經常這樣捏心經,可以很好的保護心臟健康,還可減少心臟的發病機率。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