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俱樂部離百年老店就差了個名字

2020-12-10 中國新聞周刊

「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這些叫了20多年的名字,可能保不住了。

近日,中國足協出臺新政,要求各俱樂部從其名稱中刪除其投資方和企業的名字,使用「中性化」名稱。

據悉,中國足球超級聯賽16支球隊中,只有大連人俱樂部符合新政要求。

政策要求,中性化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也不得使用諧音。

也就意味著,不僅中超八冠王廣州恆大和新科冠軍江蘇蘇寧將要變更俱樂部名稱,就如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山東魯能等俱樂部名稱也將無法使用老名稱註冊。

消息人士稱,中國足協之所以推出這樣的新政,是希望中國足球俱樂部無論在哪個年代、哪個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情況下,都能傳承延續,是參考歐美職業足球的發展方式。

改用「中性化」名稱是為了打造中國足球的「百年老店」。

中國足球和「百年老店」的距離,看上去,仿佛就差了一個名字。

不高興

自己支持的球隊叫了20多年的名字,為什麼要改?

12月6日,北京國安、天津泰達、河南建業、上海申花、浙江綠城等5支老牌俱樂部下的球迷協會聯合發表聲明,反對中國足協中性名稱政策一刀切的做法。

(北京國安球迷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聲明中指出,足球俱樂部不僅是一家簡單的企業,而是一座城市或是一個地域的文化符號,改革的前提是傳承而不是盲目切割。

據媒體透露,不僅大量球迷通過社交媒體對足協的政策表達了不滿與不理解,多家俱樂部通過不同方式與中國足協溝通,希望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沒有一家成功。

早在2015年,中國足協頒布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就明確提出,改革完善職業足球俱樂部建設和運營模式,要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鼓勵俱樂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場館等資源投資入股,形成合理的投資來源結構,推動實現俱樂部的地域化,鼓勵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步實現名稱的非企業化。

2018年,多家媒體爆出中國足協要出臺《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名稱規範》(徵求意見稿),該政策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出於兼顧國情及職業聯賽發展現狀的考慮,若俱樂部名稱或簡稱原為非中性的,但被本俱樂部長期、連續使用,使其名稱在足球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形成俱樂部品牌或在球迷群體中具有普遍影響力的,可在規定時限內經俱樂部向中國足協申請並批准,可將該名稱認定為中性名稱。

《足球》報發文表示,2018年的這個「徵求意見稿」雖然在媒體間被廣泛傳播,但中國足協最終並未正式公布。

中國足球歷史上,強制俱樂部更名並不是第一次。早在1994年底,也就是中國足球職業化的第一年,當時中國足協的下屬公司福特寶為全國足球甲級聯賽(A、B兩級)的各支球隊制定形象方案,就曾經明確提出過,甲A、甲B球隊都應該以吉祥物來命名,甚至還出臺了具體的方案。

最後由於這份方案中的俱樂部名稱太過「荒謬」,最終導致這一提議流產。上海申花被稱為「上海銀狐」,廣州太陽神則被稱為「廣州響尾蛇」,吉林三星被定名為「吉林獵犬」。

這個方案提出後,遭到了所有俱樂部的集體反對,當時廣州太陽神俱樂部甚至說,「我們就是叫垃圾隊,也不叫響尾蛇隊。」

巨大非議中,石家莊永昌足球俱樂部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徵名」信息,並表示陪伴球迷8年的「永昌」即將塵封於歷史長河中。

不習慣

曼聯、利物浦、AC米蘭、巴塞隆納、拜仁慕尼黑,這些球迷耳熟能詳的世界足壇勁旅,無一例外都是中性名字,輝煌的歷史和文化讓這些球隊發展傳承了百年。

相比之下,中國職業足球,太年輕了。

1992年的紅山口會議推動了中國足球職業化進程,當時中國足協給職業聯賽的定位是由體制向市場靠攏。萬達、中信、全興、申花等企業把各專業隊接過來後,紛紛改組成職業俱樂部。

這讓絕大部分足球俱樂部所有權歸屬企業所有,變成投資方下屬的子公司。

隨著職業化的發展,因投資方變更,部分足球俱樂部多次變更名字,甚至因投資方變更城市,導致全國流浪,顛沛流離。

因投資方撤資,資金鍊斷裂導致連年欠薪,從而退出中國足壇的球隊也不在少數。

(曾經的天津權健已退出中國足壇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由於市場化程度較低,俱樂部自身造血能力較差,各足球俱樂部更加依賴投資方的資金維持。

在這樣的情況下,球迷形成了兩種習慣,相對「老字號」一些的俱樂部球迷對自己俱樂部名稱有著較高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並認為其是一種文化底蘊的象徵。

而常年變更冠名的俱樂部,球迷也因為生存不易給予見怪不怪式的理解,只要你還在我的城市,不管你是叫「火腿腸」隊還是「棉毛褲」隊,我都認了。

這次新政,不乏支持者認為中國足協要求的各家俱樂部「地域名+俱樂部名」新命名方式,其目的就是希望俱樂部未來能夠在其所在的城市中更有歸屬感,更能夠與當地的球迷融為一體。

足球媒體人、評論員趙震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上世紀80年代,日本足球職業聯賽開始前,讀賣新聞、三菱重工、日產這些隊名存在的時間也有30多年了,後來順利改變了,現在還有幾個人知道浦和紅寶石本來是三菱的球隊?只不過他們動了腦筋,將原本企業三菱的標誌化名為紅寶石。

日本足協自J聯賽成型以來,就強硬地規定了俱樂部的起名標準「百年構想,地域密著」。

「百年構想」是指這個名號足以響徹百年,而一般的企業怕是連10年都不見得能存活;「地域密著」是指俱樂部的名稱要儘量與當地的文化、歷史背景等產生關聯,而不僅是一個膚淺的名字而已。

比如大阪鋼巴,其原意就是「加油,大阪」;廣島三箭,取自毛利元的「三箭之訓」,寓意團結一致;再比如鹿島鹿角,則是對當地鹿文化的崇尚,這些球隊的名字得以與地域文化緊密聯繫。

「不是大家習慣了的,就一定是對的。」

「你家小區草坪有條近路,大家走了20年,草地踩禿嚕皮了,現在讓你從大路走,你說你不習慣,這是不行的。」

在趙震看來,想要足球職業化發展更好,俱樂部就要作為一個獨立企業發展,而不是作為某個大企業的附庸和廣告牌,只有中性化名稱的俱樂部,未來的經營才更多地能量入為出。

「世界上大多數足球發達國家球隊名字都是中性名,他們的發展受沒受限制?中國職業化足球26年了,一直沒用中性名,企業的熱情真的推動中國足球發展了嗎?」

(上海上港與廣州恆大都將面臨改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不賺錢

在反對中性名的人中,有一種觀點很有代表性。

體育評論員楊毅在其個人平臺「楊侃電臺」發布評論表示,中國職業體育的市場號召力較低,各支俱樂部每年都是虧損的狀態,職業足球俱樂部甚至每年投入十幾個億,但回報非常低,這就讓許多投資人希望通過冠名實現部分廣告效應的回報,一刀切的方式改名字,可能會讓很多老闆寒了心。

不少球迷也在社交媒體中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歐洲的職業足球都發展多少年了,我們才發展多少年?人家的市場化、商業化是什麼水平?我們又是什麼水平?當所有東西都不一樣,就簡單的把歐洲的制度複製過來,而不考慮球迷的情感,和俱樂部投資方的訴求以及文化損失,該由誰來買單?」

人們口中的「百年老店」,多數已經擁有相對成熟的運營體系。聯賽轉播權的分成、場地廣告牌的收入,甚至俱樂部衍生產品的開發,包括培養年輕球員的轉會,都是一支球隊重要的收入來源。而這一切,對國內俱樂部來說,想藉此盈利還相當遙遠。

2019全球體壇年度薪資調查報告顯示,中超球員的平均年薪資達120.7萬美元,僅次於五大聯賽,工資率先與國際接軌。其中,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在2019年支付的職工薪酬達到17.29億元人民幣。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公開了2019年的財報,其中顯示2019年一年虧損了19.4億人民幣,不僅如此,從2013年至今,累計虧損了75.73億元人民幣。

作為「百年老店」的世界足壇勁旅曼徹斯特聯足球俱樂部在今年10月也發布了2019-20財年財報,即便因疫情影響,曼聯與上一個財政年度相比縮水了近18.8%,但仍有5.09億英鎊的總收入。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同樣靠錢打扮,有人活成了「搖錢樹」,有人活成了「吞金獸」。

(上海申花球迷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年來足協的一系列新政讓很多球迷對中國職業足球的未來摸不清頭腦。

U23的政策,目的是讓各俱樂部抓青訓,為更多本土年輕人提供比賽鍛鍊的機會。但也正是這個政策,讓許多適齡的本土球員失去了本該擁有的機會,而U23的運動員的身價,也伴隨著政策水漲船高,溢價現象十分嚴重。

而隨後的限薪令等政策的發布,則會對內外援的引進產生影響,雖然會減輕部分俱樂部的財政壓力,但間接影響中超球隊在亞冠聯賽的競爭力和觀賞性,在這一系列變化的情況下,中性名的政策顯得不合時宜。

趙震認為中性名不會影響投資者的熱情,因為絕大部分足球俱樂部投資者,通過這些年已經完成了廣告效應的實現,而中性名則會讓其他相關代言和廣告價格實現提升。

「試想一下,球隊名字無法改變的情況下,胸前廣告的價格會不會水漲船高?」

「無論是曼聯、切爾西還是皇家馬德裡,都沒有影響投資者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全世界誰不知道他們背後的老闆是誰?」

趙震給中國新聞周刊打了個比方,我現在購買了北京的足球隊,改名叫「北京趙震隊」,球迷會認我麼?肯定不會,還可能會罵我。但我購買了「北京隊」,全國球迷都會知道,我趙震買了北京隊。「這就是中性名的好處。」

最珍貴的球迷,是不在巔峰時慕名而來,更不會在低谷時轉身離去。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球迷沒有人不希望我們足球水平強大起來,更希望自己支持的家鄉球隊成為「百年老店」,但大家都清醒地認識到,想要足球水平提升,多方面需要做的努力還有很多。

叫了一二十年的名字好改,想要完成幾十年來喊的那句「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口號,並不容易。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改名,離百年老店就差個名字了?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中國足球俱樂部離百年老店就差了個名字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中國職業足球,太年輕了「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這些叫了20多年的名字,可能保不住了。改用「中性化」名稱是為了打造中國足球的「百年老店」。中國足球和「百年老店」的距離,看上去,仿佛就差了一個名字。不高興自己支持的球隊叫了20多年的名字,為什麼要改?
  • 百年足球俱樂部要從尊重開始
    2020年的最後一天,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發布公告,擬將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更名為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一時間一石驚奇千層浪,河南球迷群情激憤,河南當地媒體立即採訪了建業俱樂部,說很多事情待定。具體內容如下:河南建業球迷解散了很多組織,有球迷在航海體育場拉條幅,想組織這場改名風波。
  • 改中性名字,有助於中國足球水平的提高?
    足協今日在蘇州召開聯賽會議,商討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和降薪事宜。2021賽季起,中超、中甲、中乙各職業俱樂部名稱必須「去企業化」,否則中國足協不予註冊資格。 《足球報》消息,目前只有大連人俱樂部一家合格,其餘俱樂部全部需要在明年改為中性名。中赫國安中「國安」二字可保留,魯能泰山中「泰山」可保留,綠地申花中「申花」可保留」。
  • 中國最接近百年夢想的足球俱樂部,要改名了
    在夢中,堅持了26年又4個月的「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即將被「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替代,她被中國足協以打造「百年俱樂部」的名義「強執」了。建業更名,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叫了26年4個月的建業足球就要結束了,心中突如其來的悲涼。猶如一個養了26年的孩子,突然不能隨家長的姓要改名了,換誰誰不難受啊?
  • 百年足球俱樂部就是個忽悠-虎嗅網
    中國足壇16支職業球隊集體死亡,其中最令球迷遺憾的是已成歷史的遼足。遼足建隊於1953年,曾創下「十連冠」的驕傲戰績,曾拿下中國首個亞俱杯冠軍。遼足也是中國最大的足球人才培養地,為中國足球輸送了數百位國腳。如今中國足球最流行的口號是打造「百年俱樂部」。從時間上看,遼足顯然是最接近「百年」的一家俱樂部,儘管這中間還橫亙著幾十年。
  • 暗黑時刻 | 破產重組「百年老店」崩塌
    蘇超從來都不是以競爭平衡著稱,在1998年至2012年結束以來,只有兩家俱樂部贏得過蘇超冠軍。而將這14個蘇超冠軍平分的兩支球隊分別是凱爾特人和格拉斯哥流浪者。這兩支&34;俱樂部的激烈競爭一直是蘇超的主要吸引力,然而在2012年,有著超百年歷史的流浪者迎來了隊史最黑暗時刻。
  • ...打造百年足球俱樂部,僅僅5天就黃了,中國足球需要的堅守不是口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瑋皓 5天之前,西安FC足球俱樂部宣布新賽季一家煤炭企業將成為「新東家」,未來志在打造一家百年俱樂部。然而5天後,雙方就因為合作分歧太大宣告破裂。這荒誕的一幕,又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的一個笑談。
  • 為什麼足球俱樂部要強制改名字?
    體育一席談認為:支持俱樂部命名維持現狀的人,並不是真正為了中國足球,他們也並不了解職業足球的實質,充其量只是為俱樂部和投資人背書而已。 中國職業聯賽已經走過了27個年頭了,到現在為止,有多少俱樂部能夠存活下來呢,數都數的過來。就拿北京人和俱樂部來說,1995年起家的時候是上海浦東,後來中遠集團介入,改名為上海中遠,再後來轉戰西安,改成了西安滻灞,再後來是貴州人和,北京人和……這就是我們的中國職業足球。投資商是誰,俱樂部就掛誰的名字,過了幾年投資商退出,這個俱樂部就沒了,沒有傳承,一地雞毛。
  • 天津天海解散示警:百年俱樂部只是口號,中國足球職業聯盟在哪?
    站在中國足球的角度,或許能反思的只是,對於投資人的審核與監督,如何完善準入制度。而中國足球雖然背後是驚人的財力,但俱樂部的命運並沒有因此而前途光明,仍難尋穩定。中國的職業球隊就像漢獻帝,年年月月戰戰兢兢。誰都可以收養,今日你手握兵馬來到殿前,我奉你為爸爸,但也做好了那一天隨時被遺棄的心理準備。
  • 俱樂部價值體系打造 解析波蘭足球豪門成功之道 他山之石
    華沙萊吉亞是波蘭歷史上最偉大的足球俱樂部之一。在其百年的歷史中,成功塑造了自己的俱樂部文化和品牌。在這一點上,您有什麼可以和中國俱樂部分享的經驗?● 雅克布·祖梅列維奇:足球俱樂部文化和品牌的打造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 埃弗頓是小俱樂部?這個賽季,安切洛蒂要帶這家百家老店搞大事
    隨著太妃糖在安切洛蒂手下重獲新生,這支與紅軍同處一城的百年老店,又引發了諸多關注。1878年,埃弗頓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作為英格蘭足球聯盟的創立成員,埃弗頓以其悠久而令人自豪的歷史在英國足壇擁有令人尊敬的地位。作為英格蘭的老牌俱樂部,埃弗頓雖然沒有同城死敵利物浦那般顯赫的榮耀和戰績,但也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 劉玉棟:八一女籃紮根南昌 要打造成"百年老店"
    一聽到這些百年老店的名字,大家也知道它們代表了一種品質、精神在裡面。那籃球隊也能做成「百年老店」一樣嗎?八一女籃紅谷灘隊的領隊劉玉棟就給了肯定的答案。他說:「八一紅谷灘女籃就應該像百年老店一樣在當地紮根,打出自己的品牌,打出自己的精、氣、神。」
  • 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26年老字號「河南建業」讓球迷最糾結
    2020賽季之初,原來的「大連一方」俱樂部改名為「大連人」,完成了中性化更改。而將參加2021年中超聯賽的剩餘的15家俱樂部目前都不符合新要求。縱觀世界足壇,採用企業的名字來命名的球隊寥寥無幾,而在中國,自打足球職業化起,隊名最鮮明的符號就是地域+投資商。隨之而來的是只要投資商一變,球隊的名字也要變,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戲碼年年上演。
  • 百年植髮攜手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籤約官方合作夥伴
    8月4日下午,江蘇百年植髮研究院與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戰略合作協議籤署揭牌儀式在江蘇蘇寧徐莊訓練基地隆重舉行,雙方就合作願景、合作內容、合作機制等達成一致,正式籤約成為官方合作夥伴。,而江蘇百年植髮研究院技術院長陽威代表百年植髮向俱樂部贈送醫學頭皮養護項目,伴隨著雙方禮品互贈環節,百年植髮與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官方合作正式達成。
  • 蹴鞠的驕傲無法成全足球的情懷 「百年老店」難過不惑之年
    這張衝甲紀念照讓多少球迷熱血沸騰,但僅僅1個月便物是人非。今年元旦,淄博體育局在新年賀詞中還特意提到,淄博蹴鞠提前實現衝甲,是一次「歷史性突破」,擦亮了「世界足球起源地」的城市名片。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俱樂部總經理兼球隊主帥的侯志強也曾表示,希望球隊能成為中國第一支百年足球俱樂部。其實,淄博也曾將「足球文化名城」納入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具體舉措包括建立世界足球博物館、蹴鞠小鎮,舉辦「起源地杯」國際足球錦標賽等。
  • 名稱中性化,廣州恆大叫廣州足球俱樂部?淺議中超改名的深處
    百年俱樂部也是一天一天積累出來的,還有很多人就是狠人有笑人無,拿出「要改大家一起改」的「公平」借!國安就算有一萬個錯。但是這隻俱樂部在這個惡劣的環境裡,堅守了近30年,而且從未缺席。混了幾年的球隊,如果和不離不棄的同樣待遇。就是公平?如果這是公平,誰還堅守?投機取巧不爽嗎?蹭個熱度不香嗎?這樣有未來嗎?不要自欺欺人了!
  • 說說百年老店臺東大酒店
    說說百年老店臺東大酒店作者:
  • 香港有愛系列:守望相助 百年老店編織中國符號——旗袍
    在港島街頭有一間不起眼的旗袍店,創立於1920年的上海,後搬來香港。今年,這間店鋪正好一百歲。但是在這裡卻流淌著很多溫馨的故事,這家百年老店的顧客遍佈世界各地。華美旗袍是香港第一家旗袍店,堅持手工縫製。六,七十年代,多人光顧,師傅人數最高峰時有30多人,現在只剩下3位。簡漢榮是家中第三代傳人,是什麼力量支撐簡師傅幾乎用了畢生的經歷,孜孜不倦的做旗袍呢?因為熱愛。走過SARS 艱難時刻守望相助
  • 兒時回憶,百年老店
    周佔超 - 那些年,那些事 (2016中國知青春晚現場2020年初,武漢疫情氛圍籠罩全城,卻也無法消散武漢人尋覓和守護記憶味道的熱情,趁雙休日一起來找尋「勒個味」吧!由湖北經視主播阿星與武漢美食偵探、大瑩吃武漢、阿飄吃不胖等四位主播,實地探訪吉慶街、戶部巷等武漢四大美食街,帶領觀眾找尋童年記憶中的味道。在吉慶街這場帶貨直播中,我們挑選了吉慶街中幾家比較大的特色老店。
  • 名正則球順,我對俱樂部中性化命名的態度
    投資人投資足球不也為了名和利,若是少名寡利,不知是否還有企業願意投資足球?投資人是否會減少投資足球的熱情?這次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上提出的關於俱樂部命名規範的新政中要求中明確要求,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或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用名稱相似或近似漢字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