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話文化之鄉」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12-26 南寧政務信息網

古色古香的揚美古鎮成為旅遊勝地。

4A景區融晟天河·海悅城是觀賞海洋動物的好去處。

在百益·上河城,舊廠房融入時尚元素,煥發新生命力。

江南公園黃花風鈴木盛開,成市民遊客打卡地。

亭子碼頭美如畫。 

今年10月,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增添新色,迎來文旅發展新機遇。

近年來,江南區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關於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精神,依託自身資源優勢、歷史底蘊、產業基礎和區位交通,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水平推進,全力開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

自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江南區旅遊指標逐年遞增,國內遊客接待量從2018年的877.29萬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1012.6萬人次,增長15.42%;國內旅遊消費從2018年的97.1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26.66億元,增長30.36%。同時,成功打造國家4A級景區3家,國家3A級景區7家,廣西星級鄉村旅遊區5個,廣西星級農家樂4個;國家級傳統村落3個,自治區級傳統村落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2個,自治區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住宿接待設施313家,其中國內外品牌連鎖酒店40餘家;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個,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廣西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個。

傳承平話文化

激發文旅融合新活力

江南區有著悠久深厚的文化歷史。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晉興郡郡治曾設在江南亭子,亭子曾是古南寧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軍事重地,故有「先有亭子渡,後有南寧城」之說。

江南區亭子一帶的平話一直被南寧平話人視為最正宗平話語言。據語言學專家介紹,平話文化源於中原,隨宋代大將狄青軍隊進入廣西,距今已有960多年歷史。平話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為與外界更好地溝通,主動將自己的平話融入社會,形成具有獨特民俗風格的江南平話文化,在江南區及周邊蔗園人聚居區根深蒂固而自成體系,其文化形態涵蓋生產文化、飲食文化、民歌文化、師公文化、歲時文化、禮儀文化等多個方面。目前,江南區有30多萬人以平話為母語。平話文化在江南平話人群體中一直得到活態傳承,體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江南區黨委、政府一直把平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打造了一批平話文化品牌,培育了一批傳承人,挽救和保留了平話文化資源,使平話文化薪火相傳。從2009年起,江南區在形成資料彙編基礎上,對平話文化體系內的一些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的民俗文化項目進行了優先保護和開發利用。通過拍攝影像資料,開展市、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結合旅遊熱點進行旅遊品牌包裝打造等,使平話文化的代表性民俗文化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2014年,江南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以平話為載體的江南區民族風情、建築、飲食、品茗、山歌等本土文化備受世人關注,成為江南區文旅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堅持創新引領

營造文旅融合新生態

在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中,江南區圍繞「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水平推進」,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統籌協調。先後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掛帥的領導機構,親自抓創建工作,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推動工作落實。成立創建全域旅遊小組辦公室,建立健全文化和旅遊部門聯席會議機制、行業自律機制和聯合執法監管機制,推動城區創建工作按標準實施。把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寫入黨代會工作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列入區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城區年度績效考評指標體系。

同時,出臺《南寧市江南區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城區財政每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旅遊建設、發展、宣傳等方面,將旅遊業作為城區重要支柱產業來培育。按照「多規合一」理念,高標準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和大揚美旅遊區總體規劃,明確全域旅遊和大揚美旅遊片區總體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目標,串珠成線、連點成片,有序開發。

認真挖掘梳理城區地域、生態、文化等特色旅遊文化元素,設計特色旅遊形象標誌。連續舉辦江南區平話文化旅遊節、東南亞國家旅遊美食節等活動,持續激發城區文化和旅遊市場消費潛力。整合不同特色旅遊資源,推出親子遊樂之旅、探幽訪古之旅、休閒度假之旅、運動康養之旅等精品旅遊線路。其中,「江韻揚美風光線」獲評南寧市鄉村道路「十大最美風光線」。

為擴大江南區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江南區組織拍攝製作城區旅遊形象宣傳片,參加旅遊交易會,赴各省市開展旅遊宣傳推介活動,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旅遊資訊。

推動產業升級

助力文旅融合新發展

在現有文旅資源的基礎上,江南區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加快文旅融合發展,實現全域旅遊多點開花,全面推進。

重大項目支撐,深化產業融合。積極引進強企建設一批重點文旅項目,推進「旅遊+」產業融合,助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積極形成行行加旅遊、處處能旅遊、時時能旅遊、人人愛旅遊的旅遊發展新格局。融晟天河·海悅城打響海洋文化牌,開業以來引爆南寧市旅遊市場;百益·上河城以邕城舊廠房建築為載體,創新賦予建築生命活力,打造鮮活樂玩情景式體驗街區,成為網紅地標;南寧劇場匯聚中外精品演出,不斷滿足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需求。

強化示範帶動,點亮夜間經濟。積極整合現有夜間消費綜合體,加快一批夜間經濟項目建設,引導旅遊景區(點)開放夜間遊覽,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連鎖酒店入駐,不斷增加夜間旅遊產品供給,著力形成多元化的江南夜間消費市場。百益·上河城和南寧劇場作為自治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和示範基地,積極打造夜間消費場景,提供多種常態化的休閒娛樂活動主題品牌;百益·上河城打造鮮活樂玩情景式體驗街區,是南寧市夜間經濟示範街區之一,入選廣西十佳夜遊景區,獲得央視新聞直播節目《夜遊中國》專題報導;亭子碼頭夜遊邕江項目開通運營,成為市民旅遊休閒新熱點;南寧劇場匯聚中外精品演出,入選廣西十佳夜間演藝項目。

作為南寧市的農業縣區,江南區還積極推進農商文旅聯動,興盛鄉村旅遊。大力推進「文旅+」「農旅+」融合發展,助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城區鄉村旅遊欣欣向榮。以揚美古鎮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最美古村落」、廣西特色名村名鎮,以及三江坡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為契機,引進強企開發揚美古鎮、三江口等景區。「江韻揚美」休閒農業示範區獲評自治區三星級核心示範區;四季那廊生態園獲評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岜博山康養旅遊景區獲評廣西四星級鄉村旅遊區和三星級汽車旅遊營地。

提升服務質量

擦亮文旅融合新名片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江南區累計投入20億元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立互聯互通的旅遊大數據平臺;完成江西至揚美二級路、南扶二級路(江南區段)路面提升改造工程;打造江南旅遊風景廊道和觀景臺,建成貫穿各街道、鎮騎行步道的百裡秀美邕江南岸綠道;完成傳統村落修繕保護;建設旅遊廁所26座;配套建成揚美古鎮景區、四季那廊生態園生態停車場;在城市主幹道、南扶二級路等重點節點設置旅遊標識牌。

江南區堅持「補齊短板、融合共享、全域覆蓋」,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和旅遊公共服務轉型升級,著力打造形成「景城共建、產城融合」的發展模式。成立文化、旅遊協會,組織旅遊企業、貧困戶開展各類培訓,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業;推進重點旅遊景區交通引導標識牌、城市旅遊諮詢中心、旅遊集散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開展景區建設,輔以鄉村旅遊點、旅遊驛站、民宿點等,將城市建設與旅遊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不斷豐富旅遊要素,形成「景城一體,全域皆景」的濃厚全域旅遊氛圍。

在市場監管方面,該城區在江南區文旅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A級景區、星級飯店、星級鄉村旅遊區(農家樂)和遊客諮詢中心公布旅遊諮詢、投訴、救援電話。並通過建立假日市場監管協調機制、出臺應急預案、開展聯合執法等,有效規範旅遊市場秩序。

同時,在優化文化旅遊志願服務機制上下功夫,引導文化志願服務團隊進景區,設立志願者服務站提供文明宣傳和引導服務;推動景區落實對特殊群體減免門票的優惠政策,實現更人性化、親情化服務。

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江南區將通過資金投入、規劃保障,推進揚美古鎮旅遊綜合開發項目、三江口民宿集群、廣西金雞山自治區級森林公園建設,挖掘旅遊「夜經濟」,持續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奏響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樂章。


相關焦點

  • 「中國平話文化之鄉」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
    【原標題】古韻新潮 旖旎風光——「中國平話文化之鄉」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尹慶南攝)  今年10月,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增添新色,迎來文旅發展新機遇。通過拍攝影像資料,開展市、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結合旅遊熱點進行旅遊品牌包裝打造等,使平話文化的代表性民俗文化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2014年,江南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以平話為載體的江南區民族風情、建築、飲食、品茗、山歌等本土文化備受世人關注,成為江南區文旅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獲評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依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對和林格爾縣創建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進行驗收。
  • 廣西南寧市江南區 鄉村文旅產業拉動消費扶貧
    原標題:廣西南寧市江南區 鄉村文旅產業拉動消費扶貧   近年來,廣西南寧市江南區立足邕江
  • 【全域旅遊示範區】又添國家級榮譽!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延慶全域旅遊顯優勢
    延慶區文化和旅遊局榮獲2020年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延慶區全力貫徹落實「防疫情、保備戰、保北京」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全域旅遊示範區資源優勢,全力做好奧運賽事的服務保障工作。▶▶加強人文關懷,堅定備戰奧運信心延慶區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北京冬奧會賽區之一,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今年3月以來,開闢綠色通道,服務保障奧運備戰工作。
  • 渝中、萬盛成功創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專題培訓班在山東榮成啟動,大會宣讀了《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通知》,通知顯示,新認定北京市昌平區等97家單位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其中重慶市渝中區、萬盛經開區創建成功。
  • 生態城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天津北方網訊: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於山東榮城市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介紹推廣。
  • 北海召開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推進會
    為紮實推進北海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掀起「創全」新高潮,12月14日下午,市政府組織召開2020年北海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推進會,分析當前旅遊發展形勢,查找存在問題,部署下一步任務,力促我市全域旅遊工作跨越發展。
  • 唱響旅遊經濟「大豐模式」 江蘇大豐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 (記者梅源 通訊員張帆)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布《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大豐榜上有名,鹽城市唯一。大豐,這座黃海之濱小城正彰顯獨特的迷人魅力,開啟旅遊經濟新篇章。
  • 東興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國家文旅部網站發文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國共有97家單位被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其中,東興市榜上有名!廣西僅3家!
  • 英山再添「國字號」文旅名片 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吳滕鈺)11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其中,英山縣榜上有名。這是該縣繼榮膺「中國茶葉之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漂流之鄉」「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天然氧吧」之後斬獲的又一「國字號」名片。
  • 佛山高明: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9日、10日,佛山市全域旅遊培訓在高明區舉行,全市旅遊行業代表齊聚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分享交流全域旅遊的發展經驗和做法。高明區於今年1月獲評全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成為佛山首個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今年雖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高明旅遊行業復工復產後迅速回暖,鄉村旅遊、酒店住宿等甚至還創下歷史新高。
  • 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電白
    今年6月,電白區入選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自然風光旖旎秀麗,海山景色美輪美奐,田園鄉村風情濃鬱……」置身於電白的碧海、藍天、綠水、青山之間,目之所及皆是風景。目前,電白區已建成5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有聞名中外的潛水旅遊勝地放雞島,有被譽為廣東首席「愛與浪漫」主題景區的浪漫海岸,有廣東最古老溫泉的御水古溫泉和南海旅遊島·中國第一灘,還有首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冼太夫人故裡文化旅遊景區」。擁有「百裏海灣、百裡林帶、百裡沙灘、百裡碧道」以及「冼太夫人故裡」「中國沉香之鄉」「中國建築之鄉」「荔枝之鄉」「龍舟之鄉」之美譽。
  • 【最新消息】嶗山風景名勝區獲評「美麗中國首選旅遊勝地」&「中國...
    【最新消息】嶗山風景名勝區獲評「美麗中國首選旅遊勝地」&「中國最美網紅旅遊打卡地」 2020-12-28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8地先後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一業興百業,全域旅遊這樣...
    24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結束公示,金湖縣、宜興市、蘇州市吳中區、溧陽市、鹽城市大豐區5地榜上有名,我省累計已有8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數量居全國第一。全域旅遊這一概念已提出4年多,那麼,什麼樣的地方才算是全域旅遊示範區,其示範效應是如何體現的?
  •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來了~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共97家單位入選其中,浙江5家在列新昌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首倡地和精華地,還是佛家聖地、道家福地,茶道之源,也是中國山水詩、山水畫的發源地。新昌圍繞打造全省文旅融合樣板地,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總目標,通過三年努力,創成以浙東唐詩名城為主題的首批省5A級景區城,省3A級以上景區鎮(鄉)實現全覆蓋,省A級景區村莊達到180個以上,把全縣整體打造為一個大景區。
  • 全域發力打造「邊海名城」 ——東興市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近年來,該市充分釋放海的潛力,做足邊的文章,依託「海、邊、山、城」的獨特資源和政策優勢,充分利用自治區第一批改革集成試點城市機遇,進一步增強改革系統集成,積極開展跨境旅遊改革探索,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與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緊密結合,走出了一條「兩國一城」的邊境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 鳳凰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湘西網12月21日訊(記者 唐 慶)近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鳳凰縣成為我州唯一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有關要求,依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
  • 溧陽市榮登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12月17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專題培訓班在山東省威海市開班。培訓班為期三天,各省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相關業務分管同志及相關處室負責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相關負責同志、定點扶貧縣和對口支援縣相關業務分管同志等參加了會議。
  •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綠水青山景常在 花園之城正揚帆
    李欣 攝 烏當區委書記朱剛介紹,2016年以來,烏當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確立了「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主題,充分發揮區位、交通、生態環境優勢,以大健康概念聚合山地風光、民族風情、溫泉養生、城郊遊憩、農業體驗、戶外運動、文化休閒等資源,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全域旅遊這塊推進地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金字招牌」,「美麗烏當·花園之城」主體架構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