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隻銀行理財子公司公募理財產品買了啥?

2020-12-26 天天基金網

  作為首隻銀行理財公司推出的直投股票公募理財產品——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的投資動向備受矚目!

  近日,光大理財旗下的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理財產品發布了成立以來首份季度報告。投資者不妨一起看看這隻權益理財產品究竟買了啥?

  十大重倉股九隻是醫藥股

  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披露的三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理財產品的權益投資金額為4056.87萬元,佔產品總資產比例為85.32%,固定收益投資為698.24萬元,佔比為14.98%。金融衍生品投資、商品其他投資、公私募資管產品配置比例均為零。這也意味著該理財產品股票倉位達到了85%。

  作為銀行理財子公司首隻權益類產品,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也是一隻主題類的理財產品。

  正如該理財產品合同中所約定的那樣,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主要通過把握醫藥衛生、健康防疫以及線上化催生的科技、消費等主題性機會,堅守長期優質賽道,深入分析企業成長驅動力,積極精選基本面良好、價值被低估競爭力突出的優質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該理財產品成立後使勁兒「喝藥」。

  來源: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三季報

  如上圖所顯示,該理財產品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華蘭生物智飛生物天壇生物復星醫藥上海醫藥沃森生物達安基因昊海生科新華保險魚躍醫療。其中,9隻都為醫藥股,佔總資產比例為38.83%,只有一隻為保險股。

  「該理財產品基本上就是一隻醫藥類基金,其對股票配置得比較均衡,沒有超配股。在醫藥股的選擇上,偏向疫苗概念類。」某基金公司研究人士表示。

  Choice數據顯示,10月以來,光大理財參加了海康威視業績說明會。過去的三季度期間,則是調研來伊份周大生多倫科技山東高速宏發股份共5家公司。

  產品份額微增100萬份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理財產品的單位淨值為0.9521元,小幅虧損近5%。成立以來,該產品淨值在1元附近來回波動,期間高峰時在10月13日單位淨值為1.0156元,最低出現在9月10日,單位淨值為0.9296元。

  不過,最新三季報顯示,該理財產品在三季度期間得到了小幅淨申購

  如下圖所示,截至9月30日,該理財產品的份額為5002.51萬份,較期初規模增長了100.36萬份。期間產品淨申購份額約754.96萬份,淨贖回約為654.59萬份。

  圍繞疫情驅動投資布局

  三季報中,該理財產品投資經理翟志金認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經濟的內生動力將進一步增強,不確定性下降,預計四季度基本面將維持向好態勢,對市場形成支撐。作為優質賽道、長期成長性良好的醫藥、科技等行業在三季度出現了一輪調整行情,市場調整不改這些行業長期向好態勢,隨著相關板塊風險釋放,優質標的正迎來長期布局良機。

  四季度步入秋冬季節,季節性流感已經到來,北半球新冠疫情呈二次爆發態勢,國內傳染病防治任務艱巨,我們將緊抓疫情驅動的檢測與疫苗等領域的投資機會。疫苗作為控制疫情的重要抓手,投資機會凸顯,疫苗的高成長性被市場反覆確認,無論是脫銷的流感疫苗,研發進展順利的新冠疫苗,還是同屬呼吸道的肺炎疫苗、卡介苗需求都將爆發性增長,動物疫苗的需求邏輯相似,我們將積極把握相關企業的投資機會。隨著傳染病的病毒種類越來越多,病毒的檢測需求將持續增長。在醫藥行業我們還將關注話語權提升、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連鎖藥房,及具備定價權的創新藥品與醫療器械領域。其它領域,我們將圍繞疫情為主線所驅動的投資機會,包括健康保險、醫療信息化、科技與資源進口替代等領域的突出投資機會。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原標題:首隻銀行理財子公司公募理財產品買了啥?)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第三隻產品亮相 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投資爆發期還有多遠?
    伴隨著國內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承壓,股市行情回暖,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加大權益類產品布局力度。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光大理財推出「陽光紅300紅利增強」產品,該產品是光大理財推出的第二隻權益類產品,也是目前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第三隻權益類產品。眼下,各大理財子公司正逐漸在固收產品中增配權益類資產,另有多公司對記者表示正在或即將布局純權益類產品。
  • 公募銀行理財?還是公募基金?未來如何選擇
    隨著理財子公司的增加,據統計其發行理財產品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資管新規的實施,淨值型理財產品發生量同時屢創新高。規模上,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曾公開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為13.2萬億,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53%。據此推算,截至2020年6月底,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為24.9萬億元。
  • 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亮相 股市成為銀行理財子重要方向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今日,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首次亮相併宣布開業。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日信銀理財發布的投資策略中,股市等資本市場成為重要的投資方向。實際上,隨著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相繼開業,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必爭之地。財聯社記者獲悉,目前已有多個理財子公司著力布局股市等資本市場領域。「信銀理財設置了股權與資本市場投資部、固收與多資產投資部、財富管理與解決方案部三大投資事業部,為投資者提供穩健、專業和豐富的理財產品。」
  • 成立當年就賺錢 銀行理財子公司跑步進場了
    而近期,上市銀行陸續披露年報,其控股理財子公司2019年整體規模及利潤情況隨之曝光,從經營情況看,銀行理財子公司整體發展表現不俗。工銀理財、農銀理財等6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當年就賺錢。銀行理財產品的淨值化轉型不代表就是公募化資管新規發布以來,各家商業銀行一方面積極推進理財產品向淨值化方向轉型,另一方面抓緊旗下理財子公司的籌備工作,並在發揮傳統固收投資優勢的基礎上,全面構建多元化投資能力。
  • 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開張!理財規模1.2萬億
    原標題: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開張!>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中信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金為50億元,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
  • 新華財經|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在滬揭牌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吳叢司、王淑娟)中信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信銀理財」)10日在上海舉辦開業揭牌儀式。公司註冊資本金50億元,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 青島銀行理財子公司今日正式開業
    著眼全國經營,青銀理財將成為青島銀行持續穩健發展的新增長極。公開資料顯示,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由青島銀行全資發起設立,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是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全國第六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也是獲批銀行理財子公司中唯一的萬億資產規模以下的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這一業態,意義還是十分重大的。」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室主任尹振濤表示。
  • 理財子公司向權益投資拋出「橄欖枝」 今年發行產品PR3風險等級佔...
    由於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 加大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可提高組合收益率。因此,理財子公司加速布局權益市場投資。近期,某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布首款直投股票的公募理財產品,引起市場關注。
  • 中信銀行信銀理財獲準開業 銀行理財子公司數量達19家
    6月15日,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銀保監會已批准該行全資子公司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信銀理財」)開業。公告顯示,根據銀保監會批覆,信銀理財註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註冊地為上海市,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 交銀理財董事長塗宏:銀行理財子公司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原標題:銀行理財子公司高質量發展之路作者:塗宏 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導讀:脫胎於銀行資管的理財子公司,具有與母行業務較強的關聯性和協同性,這也使其在資產配置、渠道建設、客戶基礎以及產品設計方面形成獨有的比較優勢
  • 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揭牌 將承接超1.2萬億規模理財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信銀理財註冊資本金為50億元,註冊地為上海市,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信銀理財是國內第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此前,開業的股份行理財子公司為光大理財、興銀理財和招銀理財,三家分別落戶青島、福州、深圳。
  • 招銀理財、中信銀行的理財產品先後虧錢 這是怎麼了?
    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旗下兩款產品跌破本金的消息,在業內尚未討論完。中信銀行的理財產品3天下跌1.36%的消息,再次引發討論,共同點是,兩款產品均以債券類資產作為主投資產。銀行理財怎麼了?債市怎麼了?是圍繞在投資者心中兩個大大的問號。
  • 信銀理財落戶上海 中小銀行加速落子理財子公司
    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底獲批開業(含正式開業)的理財子公司總數或接近30家,未來新開業理財子公司將主要以股份行和頭部城商行為主。興銀理財總裁顧衛平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握有巨量資金,在優化儲蓄向投資轉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服務資本市場方面可以有更大作為。
  • 頭部理財子公司和頭部公募同時換帥,工銀理財怎麼了?
    銀行理財子公司是資管新規落地後的新生機構,各家理財子的高管和員工構成也各有特點。由於註冊地在北京,沒有類似建信理財異地「安家」的苦惱,工銀理財的高管幾乎自總行資管部「平移」而來。此次新浪金融研究院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顧建綱已於近期正式辭去其工銀理財董事長一職,重歸本部。目前工銀理財正處在「掌門人」交接之際。
  • 首家合資理財公司 首發產品來了
    時隔不到3個月,匯華理財推出了首隻公募理財產品――匯嘉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只投標準化資產,主打「固收+」策略,由公募老將和海外量化專家加持,引入國際先進的「動態風險預算策略」,追求絕對收益。  基金君了解到,未來匯華理財還將推出權益倉位不超80%的混合類產品。近期該公司高管團隊正式亮相,來自中行的劉慧軍擔任董事長,原公募總經理包愛麗擔任總經理。未來有更多合資理財公司有望誕生。
  • 淨值轉型過半 理財子公司掘金資本市場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淨值型理財產品的發行總量為7326隻,環比增加941款,增長15%;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發行數量為13669款,佔總量的64.98%,環比減少2796款。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認為,設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對推動理財淨值化轉型起到促進與加速作用。
  • 又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
    11月19日,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城商行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開業。這不僅是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批籌的第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第六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在全國性銀行理財規模、品牌、資產管理與產品能力等佔絕對優勢,同時行業分化加劇的背景下,城商行理財子公司如何突圍?新成立的青銀理財又將如何打造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 21資管研究:1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2121款產品分析報告
    整個資管行業尤其是銀行正經歷著更深刻和更深層次的整改,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加入無疑給大資管時代帶來了更多想像空間。  截至目前,已有21家銀行獲批設立理財子公司。根據11家理財子公司公布的2020年半年報數據,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合計達34.6億元,多家銀行交出的靚麗業績,透露出銀行業轉型的成果和決心。
  • 「宇宙行」大動作:理財子公司和公募基金公司同時換帥!影響幾萬億
    工銀理財突發「人事地震」引發了工商銀行旗下多家子公司高管變更。消息人士稱,原工銀金融租賃黨委書記、總裁趙桂才已正式任命為工銀瑞信基金黨委書記並主持工作。而近期,據媒體報導,工銀瑞信總經理兼董事長王海璐臨危受命,已赴工銀理財任職,將接棒已經辭職的顧建綱,出任工銀理財新任董事長。
  • 民生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 股份行中只剩三家未踏入理財子行列
    原標題:民生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行業第9家誕生  12月10日晚間,民生銀行公告稱,近日,民生銀行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民生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銀保監復[2020]853號),同意民生銀行出資50億元人民幣籌建民生理財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