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合資理財公司 首發產品來了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千呼萬喚始出來,首家外資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的首隻產品來了!

  今年9月由東方匯理持股55%、中銀理財持股45%的匯華理財有限公司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正式開業,引發業內關注。時隔不到3個月,匯華理財推出了首隻公募理財產品――匯嘉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只投標準化資產,主打「固收+」策略,由公募老將和海外量化專家加持,引入國際先進的「動態風險預算策略」,追求絕對收益。

  基金君了解到,未來匯華理財還將推出權益倉位不超80%的混合類產品。近期該公司高管團隊正式亮相,來自中行的劉慧軍擔任董事長,原公募總經理包愛麗擔任總經理。未來有更多合資理財公司有望誕生。

  主打「固收+」策略

  匯華理財首隻產品來了!

  基金君在中國理財網看到,匯華理財旗下的首隻公募理財產品――匯嘉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從今年12月10日正式開始募集,僅賣8天,到12月17日結束,代銷渠道是中國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匯華理財推出的首款產品,只投標準化資產,不投非標;主打的是「固收+」策略,將以不低於80%的倉位用於債券打底,提供基礎收益;不高於20%的倉位投資股票,博取更高收益空間。其業績比較基準為4.65%(年化),起投金額僅1元,封閉期是725天,風險評級為 PR2(較低風險)。

  

  從費率結構上看,該產品的固定管理費為每年0.20%,銷售服務費為0.30%(年化),託管費為0.02%(年化),運營服務費是0.02%(年化),但是不收取認購費。另外,如果該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管理人會對超出部分按50%的比例收取超額業績報酬。

  

  

  公募老將加持、引入動態風險預算策略

  還將推出權益倉位不超80%的產品

  資料顯示,這款「固收+」理財產品的投資思路是結合靈活主動的資產配置與成熟的動態風險預算策略,在各市場環境下充分發揮主動管理的投研能力,合理配置大類資產,捕捉市場機會,以實現絕對收益目標。

  基金君了解到,對於此次的首發產品,匯華理財配備了2位投資經理,均是行業老將,一個擅長資產配置,一個擅長風險控制。

  匯嘉封閉式產品的一位投資經理王國強,他是浙江大學管理學碩士,具有超20年投研經驗,曾任中信保誠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經歷多輪牛熊周期,在產品運行中主要負責股債的投資。另一位投資經理是Bilel Mabrouki,曾在東方匯理資管旗下子公司擔任金融工程師,他具有13年投研經驗,精耕量化領域,風控經驗豐富,將負責動態風險預算策略。

  據了解,未來在產品運作過程中,兩位投資經理會根據產品及市場情況來決定整體組合的風險頭寸,協同決策股債配置比例,控制回撤。

  據相關人士介紹,該產品在回撤控制方面很有特色,匯華理財引入國際先進的「動態風險預算策略」,通過科學計算模型動態量化產品當下可承受的風險頭寸,構建最大化預期收益和最小化回撤的投資組合,提升投資人的持有體驗。該策略自 2008 開始運用於海外淨值保護型基金產品中,目前佔據了法國淨值保護型基金 40%的市場份額。

  基金君還了解到,未來匯華理財還將計劃發行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開放式混合類理財產品。其中開放式混合類理財產品的權益類資產最高倉位不超過80%。

  業內人士告訴基金君,這家合資理財公司還是比較市場化的,「市場化招聘人才,同時產品投向、費率等要素也跟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不一樣,說是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更像公募的標準化產品。」

  匯華理財高管團隊亮相

  劉慧軍任董事長、包愛麗任總經理

  2019年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即「11條舉措」),其中包括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

  2019年12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籌建匯華理財有限公司的批覆,由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合資籌建。

  今年9月24日,匯華理財有限公司正式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批准開業,該公司註冊於上海市臨港新片區,其中東方匯理出資佔股55%,中銀理財佔股45%。匯華理財將完成其註冊程序並於今年10月起開始運營,該公司將是中國首家外資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

  其股東之一的東方匯理資產管理(Amundi)2010年創立,2015年上市,是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也是全球十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目前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在全球近40個國家及地區擁有4500名專家,為其1億零售、機構及企業客戶服務,在傳統資產及不動產等資產類別,提供全範圍的儲蓄及主動與被動投資解決方案。目前其管理的全球資產總額接近1.6萬億歐元(約等於12.71萬億元人民幣)。

  另一位股東中銀理財則是中國銀行的全資子公司,2019年7月成立,是國內首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截至今年8月末,其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中銀理財成立一年來,產品架構已涵蓋現金管理、固收、固收增強和混合四大投資類型,每日開放、定期開放、封閉三大產品形態,樂享天天、穩富、智富、睿富四大品牌,一共六大系列、25個子系列的產品。

  基金君也從公開信息中發現,匯華理財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團隊,董事長劉慧軍,來自中方股東。劉慧軍在1994年加入中國銀行集團全球市場部,在銀行、證券和保險業擁有資深的從業經驗,她曾擔任中國銀行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副執行總裁。

  此前基金君報導過,公募基金行業女高管包愛麗或將加盟匯華理財。近期基金君從公開信息中看到,匯華理財的法定代表人是包愛麗,她擔任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此前第一財經在採訪東方匯理北亞區CEO鍾小鋒和東方匯理全球合作夥伴負責人於連·楓丹(Julien Fontaine)時提到,匯華理財總經理包愛麗是市場化招聘的專業人士,在現任職務之前,包愛麗曾擔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總經理,她是哥倫比亞大學碩士,之前還在貝萊德資產管理、銀華基金、國投瑞銀基金等公司工作,擁有國內外資管機構工作經歷,在戰略規劃、產品設計和營銷等方面經驗豐富。

  

  更多合資理財公司將誕生

  首家合資理財公司匯華理財獲批開業並發行首隻產品,是中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標誌,有利於引進國際先進資管機構專業經驗,進一步豐富資管市場主體和產品種類,滿足投資者多元化服務需求。

  銀保監會副主席祝樹民稱,「我們歡迎境外有經驗的資產管理機構與中國的金融機構一道,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在股權、產品、管理和人才等方面開展合作,將國際上成熟的投資理念、經營策略、激勵機制和風控體系運用到境內,提供差異化、個性化、專業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後續還會有更多的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

  不難理解,擁有強大股東背景的合資理財公司,既接地氣,又有全球視野,一方面其可利用中資銀行的資源、渠道等發展業務;另一方面可以引進國際先進的投資、管理理念等,未來其差異化優勢可能在海外資產的配置能力等。

  未來還會有合資理財公司誕生。今年8月22日,祝樹民表示,最近銀保監會批覆了建信理財和貝萊德成立的合資理財公司,後續還會有更多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這也表明了他們對中國財富管理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判斷。

  今年6月,交銀理財董事長塗宏表示,交銀理財已經接洽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擬共建合資理財公司,補充公司權益短板。

  此前基金君採訪了一家外資機構,其相關負責人談到公司發展戰略,有意尋求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股的機會。「現在政策上放開了,銀行理財子公司是新的業務,在中國未來的財富管理市場,銀行理財子公司是重要資金來源和固收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們希望探索一下和他們的合作。」

(責任編輯:康博)

相關焦點

  • 首家落戶上海的股份行理財子公司開業 信銀理財承接業務規模超1.2...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首家落戶上海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來了。7月10日,中信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信銀理財」)在上海正式開業,這也是國內第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將執掌信銀理財。中信銀行在2018年12月13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發起設立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議案》。
  • 首家合資清算機構,美國運通在華合資公司正式開業!
    8月28日,美國運通與連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資企業——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連通公司」)正式在中國揭牌運營;成為中國境內首家中外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連通公司連通公司是美國運通公司在中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並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運營美國運通品牌。
  • 兩岸首家合資證券公司正式落地廈門!
    這也意味著經過多年籌備的兩岸首家合資證券公司正式落地廈門!廈視新聞兩岸首家合資證券公司落地廈門據了解,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12億元人民幣,其中金圓集團持股51%,統一證券持股49%,公司經營業務範圍為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
  • 信銀理財落戶上海 中小銀行加速落子理財子公司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黃一靈上海又迎來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7月10日信銀理財開業,成為首家滬外銀行在上海設立的理財子公司。第四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開業中信銀行6月15日公告稱,銀保監會已批准其旗下的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開業,信銀理財註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 首家兩岸合資證券公司落地廈門自貿片區
    新華社廈門2月22日電(記者付敏)證監會近日核准設立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首家兩岸合資證券公司正式落地廈門自貿片區。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由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臺灣地區統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成立,註冊資本金12億元人民幣,其中金圓集團持股51%,統一證券持股49%,公司經營業務範圍為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
  • 招商蛇口與維京遊輪組建合資公司,擬於明年推出海輪遊產品
    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11月25日,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蛇口」)與維京遊輪籤署合資協議,雙方將通過組建合資公司,推出中型奢華郵輪旅遊產品。維京遊輪為歐洲郵輪公司,於2016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據介紹,合資公司將以打造全球首家擁有五星紅旗郵輪船隊的郵輪運營商為目標,推動中國郵輪產業發展。據悉,合資公司旗下的第一艘船「維京太陽號」總噸位4.8萬噸,載客量930人,於2017年首航。合資公司將對船上標識、餐飲、娛樂等進行升級改造,並計劃在2021年推出國內海輪遊產品。
  • 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 存量產品遷移尚需時間
    本報記者 彭 妍近日,浙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全資設立浙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但相關事項尚待監管機構批覆。浙銀理財若獲批成立,將成為國內第9家獲批籌建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獲批籌建或開業。
  • 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揭牌 將承接超1.2萬億規模理財業務
    來源:華夏時報又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落地!7月10日,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信銀理財)在上海舉辦開業揭牌儀式。這也是除交銀理財外,又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理財子公司,也是首家落戶上海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於2019年12月4日獲批籌建,籌建期歷時6個月。6月15日,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中國銀保監會批准該行全資子公司信銀理財開業。
  • 「宇宙行」大動作:理財子公司和公募基金公司同時換帥!影響幾萬億
    作為首家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近期高管變動不小,今年9月,原董事長郭特華離職,並於本月初完成了個人旗下私募基金公司備案,去年1月加入工銀瑞信的總經理王海璐也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裡奔赴「下一站」。
  • 「宇宙行」大動作:理財子和公募基金公司同時換帥!影響...
    而近期,據媒體報導,工銀瑞信總經理兼董事長王海璐臨危受命,已赴工銀理財任職,將接棒已經辭職的顧建綱,出任工銀理財新任董事長。作為首家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近期高管變動不小,今年9月,原董事長郭特華離職,並於本月初完成了個人旗下私募基金公司備案,去年1月加入工銀瑞信的總經理王海璐也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裡奔赴「下一站」。
  • 兩岸首家合資證券公司落地廈門!金圓統一證券獲批籌建
    至此,經過多年籌備的兩岸首家合資證券公司正式落地廈門。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12億人民幣,其中金圓集團持股51%,統一證券持股49%,公司經營業務範圍為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作為兩岸首家合資證券公司,金圓統一證券將積極發揮各股東資源優勢,為在大陸深耕發展的十餘萬家臺資企業做好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同時公司立足東南沿海,服務區域內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展望未來,金圓統一證券立志成為「紮根東南沿海、服務臺資企業、打造精品投行」三位一體的新設綜合類證券公司。
  • 理財子公司權益產品將爆發式增長?(附全文)
    理財子公司權益產品將爆發式增長?據統計,在首家理財子公司開業一周年來,截至目前,銀保監會已批覆同意20家理財子公司籌建,14家已開業(包括1家外資),其中有多家為今年來新籌建和新開業。從理財子公司產品發行量來看,截至6月11日,銀行理財子公司共登記理財產品共計1142隻,其中固收類產品888隻,混合類產品252隻,權益類產品2隻。在部分理財子公司高管看來,當前理財子公司的全球配置經驗仍有待加強,尤其是對細分領域研究,同時人員配置相較於公募基金仍然有限,因此加碼權益市場的能力仍受限。
  • 海峽兩岸首家合資證券公司落地廈門 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獲準籌建
    人民網廈門2月22日電(陳博)日前,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獲得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籌建,該公司由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臺灣地區統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統一證券)聯合發起成立。至此,經過多年籌備的兩岸首家合資證券公司正式落地廈門。
  • 快訊|銀保監會:公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
    財經網金融訊 12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同時,《辦法》與資管新規統一要求緊密銜接,明確規定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二是規定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辦法》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分為兩類:一類是銷售本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一類是接受銀行理財子公司委託銷售其發行理財產品的代理銷售機構。
  • 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花落誰家
    去年12月,銀保監會陸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關於明確取消合資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時點的通知》,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以達到100%。滙豐保險(亞洲)的此番動作正是得益於這一重要開放舉措。
  • 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
    一是合理界定銷售的概念,結合國內外實踐,合理界定銷售內涵,包括宣傳推介理財產品、提供理財產品投資建議,以及為投資者辦理認(申)購和贖回。二是劃定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理財產品銷售機構包括銷售本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和代理銷售機構。代理銷售機構現階段為其他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 青島銀行江北首家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
    11月19日,青島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從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之後,除國有銀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之外,地方法人銀行中只有徽商銀行、杭州銀行等少數才有理財子公司牌照,此番青島銀行成為長江以北地區第一家擁有理財子公司牌照的地方法人銀行,可謂意義重大。
  •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
    制定《辦法》的背景:一是進一步完善銀行理財子公司制度規則體系的需要。理財產品銷售適用的監管規定分散在不同的制度規則中,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主要沿用商業銀行理財、代銷等監管規則,全面性和適用性存在不足。二是適應理財產品銷售法律關係變化的需要。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後,產品銷售的相關法律主體擴展為銀行理財子公司、代理銷售機構和投資者三方。
  • 又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要來了 註冊資本50億 或將落戶北京
    至此,民生理財成為國內第9家獲批籌建的股份行理財子公司。浙商銀行也於近日宣布擬籌建理財子公司。已有21家獲準開業,其中,在今年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已達8家。徽銀理財是今年首家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9月以來,華夏理財和青銀理財也相繼開業。   據中國理財網數據,從理財產品情況來看,截至11月15日,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售理財產品為72隻,存續理財產品為2312隻。同時,銀行理財產品的遷移也在加速。
  • 成立當年就賺錢 銀行理財子公司跑步進場了
    今年2月,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還將進一步推進理財子公司設立,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在前期已批准16家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理財子公司數量,對風險管控能力較強、總資產及非保本理財業務達到一定規模的銀行優先批設。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設立理財子公司或合資設立外方控股的理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