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陸興師,是望謨縣樂元鎮平朗村脫貧攻堅指揮部副指揮長,轉眼間我下沉到平朗村已經一年多了。
這一年多的時間,是我人生中過得最充實的時光,我一心想的是怎樣為群眾謀發展、謀增收。
群眾工作不光要用心,還得用情。走訪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農兵戶。農兵的父親前幾年因病過世,母親也改嫁了,只剩下農兵和爺爺王建國相依為命。
老人家已經70多歲了,不過身體還算硬朗,農兵一個人在外省打工,每個月寄幾百元生活費給他爺爺。
陸興師與指揮部成員一起幫群眾整理屋子
我剛到他家時,老人家總是不愛搭理我。隨著我去的次數越來越多,每個星期定時到他家打掃衛生、幫他洗衣服、整理房屋、買菜和他一起做飯。漸漸地,王建國老人開始接納了我。
他開始對我關心,我能感受到他把我當成了自己的親孫子,而我也把自己當成在家的「農兵」,把照顧爺爺作為自己的分內事。
今年七月半,原本和爺爺說好陪他一起吃飯的,但由於村裡有其他重要工作,實在是分身乏術,不得已我只能失約了。
早上10點過,爺爺就打電話來了,電話那頭,他有些失望地說:「小陸,你怎麼還沒有來?飯菜我都做好了。」
聽到這裡,我心裡很難受,我急忙給他老人家道歉解釋,並安慰他晚上一定去陪他吃頓飯。
陸興師(左)下組走訪貧困戶
晚上我匆匆忙忙地跑到他家時,發現老人家早已在門口等候著,屋裡還擺滿了做好的飯菜。看到那個情景,我的眼淚不自覺地留了下來。
看到我哭,爺爺說:「別哭,孩子,來吃飯!」
我說:「爺爺我一會兒還要回村裡開會,只能短暫地陪會兒你。」
爺爺在一旁默不作聲,自己喝下一大口酒,過了許久才冒出一句話:「孩子,你們太不容易了!」
聽到這句話,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們肩負的使命是要用真情去完成的。
吃完飯,回村開會的路上,看著眼前的村莊一片安靜祥和,我的內心五味雜陳。我覺得讓所有貧困戶都綻放出可愛的笑臉,就是我扶貧工作的初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唐波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