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你有沒有被「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所洗腦?你有沒有常說「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如果你既沒有被洗腦,也沒有經常說,那麼你對它們應該也是不會陌生的。疫情宅在家期間,你有沒有和朋友經常懟表情包,有沒有搜羅很多有趣的表情包呢?網絡流行語和表情包作為一種文化,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網絡用語、網絡梗在當下網際網路發展的時代層出不窮,而且傳播得異常迅速。你可能還會記得之前的「元芳,你怎麼看」;你可能會知道「飯圈女孩」,知道「香菇藍瘦」、「我太難了」、「你怎麼穿品如的衣服」、「你在想桃子」、「做人不能太某某某」、「盲僧,你找到了華點」。
你可能會用「憨憨」、「憨批」、「23333」,會說「我不要你覺得,我們要我覺得,聽我的」;會用「我裂開了」、「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等等一系列的網絡流行用語。
人們喜歡使用網絡流行語,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用語貼切、有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種循環效應,別人都在用,你不懂什麼意思都不好意思了,所以久而久之你也習慣上去用和了解了。你總得有「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的小夥伴是吧。由於網絡用語基本都是網友發明,為了表達貼切,也有許多用語並不文明。一些不規範的網絡語言可能會對小孩子產生一些影響。
近年來,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文化,也引起了國家漢語文字發改委的重視。但是不得不說,網絡用語是我們這些人所能接受和喜歡使用的。新聞聯播的主持人說出來也獲得了人們的一致好評,這次疫情期間,人們日報用「you 滴答滴答me,I譁啦譁啦you」來做一篇文章的標題。讓人們看後覺得人民日報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不正經」的同時覺得舒服接地氣。
網絡用語層出不窮,說不盡。但是網絡用語確實讓人們喜歡去用,去表達自己的感情。
除了網絡用語流行,各色表情包也層出不窮。對於模糊化熊貓頭表情包我想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喜歡用,覺得搞笑、有趣。在QQ上,當許多人不喜歡QQ的原本的表情,和這些表情表達出來的意味變得不一樣時,人們開始喜歡上用各種各樣的表情包。
這些表情包在能表達自己感情的同時又不是風趣,而且還不會這麼容易引起對方的不愉快。當模糊化熊貓頭表情包配上網絡習慣用語,你會發現更加有趣。表情包的使用不僅僅可以在沒有話題時避免尷尬,也可以挑起話題,帶動氣氛。就連前些年,故宮博物館也相應推出了一些文物的表情包,讓文物活了起來,讓人們更加喜歡這些文物。
所以,在如今的時代潮流下,網絡用語、網絡表情包文化已經滲透了我們的生活,確切的說是因為貼切和本來就為我們所需和所用,所以流行不斷。那麼,對於你來說,你是不是也喜歡用網絡用語和表情包聊天呢?又喜歡用哪些網絡用語和表情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