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高齡重度失能老人待遇報銷不「打烊」

2020-12-26 瀟湘晨報

大洋網訊 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和醫療護理服務是老年人尤其是80周歲及以上重度失能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 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商業保險服務不停歇,全市162家協議定點服務機構累計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服務24557人次,生活照料213826人次,累計為2768名符合條件的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進行報銷,享受高照險服務老年人平均年齡88歲,人均報銷金額487.84元/月。

據了解,2019年以來,廣州市民政局率先實施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商業保險,對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商業保險對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80周歲及以上參加本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老年人,在科學評估基礎上,由專業服務機構制定服務方案,提供37項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和30項醫療護理服務項目,有效解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難題。屬於高齡照護商業保險資金支付範圍和支付標準以內的基本生活照料費用及經核定的醫療護理費用,不設起付線,每人每月最高支付500元。其中,居家護理按照85%、機構護理按照70%的比例予以支付。

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民政局指導經辦機構持續做好高照險賠付報銷工作,確保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群體在疫情期間正常享受補貼待遇。疫情期間,全市162家協議定點服務機構累計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服務24557人次,生活照料213826人次,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為特殊困難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向服務對象科普新冠肺炎的預防知識和健康飲食指導,累計為2768名符合條件的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進行報銷,享受高照險服務老年人平均年齡88歲,人均報銷金額487.84元/月。

為有效保障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的高照險待遇不受影響,市民政局近期召開高照險工作會議,要求經辦機構落實保險資金支付工作,確保參保老年人高照險待遇正常辦理和支付到位。4月底,通過「線上直播」方式,為第三批新增及原有定點機構的240多名工作人員開展高照險政策專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政策解讀、系統操作演示以及日常容易出現的問題提醒等,進一步保障高照險工作順利開展。經辦機構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主動靠前服務,在區民政、街鎮與村委的指導下,持續做好對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回訪工作,並深入社區開展高照險宣傳,上門為符合參保高照險條件的老人辦理業務,力求讓更多的老人享受到政府的福利,讓老人在疫情期間仍能感受到溫暖。

【來源:大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長護險試點擴至49個城 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
    探索建立以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擴大試點的城市主要是未開展試點的省份新增1個城市開展試點。擴大長護險試點參保對象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起步,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籌資可從職工醫保單位繳費和個人帳戶劃出一部分,不新增單位和個人繳費負擔。
  • 失能老人照料難 巨鹿試點長護險(一線探民生)
    核心閱讀  河北巨鹿縣自2016年8月起,開始試點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險。參保的失能老人越來越多地享受到機構護理和上門護理服務,而且繳費低、報銷額度高,經濟負擔小。    家有失能老人,是一個家庭的痛。隨著家庭結構日益小型化,尤其在廣大農村地區,一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照料難的問題愈發凸顯。  據了解,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數量已超過4000萬,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十分迫切。  河北巨鹿縣自2016年8月起,開始試點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 深圳申請成為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 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原標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深圳市已向國家申請作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以更好破解「老有所護」的難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市政府關於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中透露了這一好消息。
  • 緩解失能老人全家失衡問題!禹城長護險讓失能老人生活更體面
    近日,禹城市醫療保障局聯合人保財險社保部禹城服務部工作人員在定期長護巡查時,在楊蘭禮老人的家中收到一份沉甸甸的錦旗。9年前,楊蘭禮老人因病導致生活不能自理,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2019年12月,經專家評審,楊蘭禮正式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極大緩解了失能後的「全家失衡」問題。
  • 上海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為2-4級失能老人提供新的服務...
    4級失能老人在居家上門照護外,提供新的服務模式選擇。長護險居家服務具有流動性高、服務分散、外地護理員較多的特點,而全市38萬居家失能老人又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點防護對象,市醫保局根據疫情防控的階段性變化,及時指導各區長護險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減流動,由護理機構和老人及家屬協商一致後,暫停上門服務,儘量減少流動性。
  • 疫情期間,北京12348法律服務「不打烊」
    北京市12348法律諮詢綜合服務平臺管理席接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專門打來的表揚電話。足不出戶,打個電話,老人的法律困惑就解決了。據記者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安排了經驗豐富的值班律師,為群眾提供及時、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其中佔比13.41%的法律諮詢與疫情相關。打來表揚電話的老人是位退休醫生。
  • ...制度試點工作培訓會在漢中舉辦 探索解決重度失能人員長期護理...
    全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培訓會在漢中舉辦 探索解決重度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需求 2020-12-15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 至今年6月已服務39.1萬失能老人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今年6月,上海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數據顯示,全市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上海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最高可報銷80%!湘潭是湖南唯一試點城市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長期照護問題日益突顯,因缺乏長期護理保障,不少失能老人在需要護理時選擇長期住院,消耗了一定的醫療資源,也加重了家庭負擔,現在,「第六險」來了。12月16日,湘潭市正式發布《湘潭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以長期處於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為保障對象,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護理保障需求。
  • 我市紮實做好貧困重度失能殘疾人照護和託養工作
    我市高度重視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和託養工作,目前,全市符合照護和託養條件的對象總人數為279人,其中享受居家照護的有258人,綜合託養機構託養的有21人,全年應發補助資金210.96萬元。出臺方案,建立長效機制。
  • 關注重度失能人員 補足民生保障短板|石景山區擴大長期護理保險...
    除學生和兒童外石景山區參加本市基本醫保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個人僅需承擔每年90元的費用就可上長期護理保險……日前 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財政局印發《北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方案》明確在石景山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率先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
  • 醫療護理費用報銷90%?青島「長護險」的解答都在這裡
    能報銷多少費用?到底如何申請?今天下午2點,青島市醫療保障事業中心護理保險處副處長(臨時負責人)張秋立通過青島市醫療保障局政務網站「在線問政」欄目,就「長期護理保險」方面的工作為廣大網友解答了相關問題。
  • 40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難題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照護成社會難題。  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
  • 2019年北京養老新政:60歲以上老人持卡免費乘公交逛公園
    三項補貼整合為高齡津貼  2008年起,本市為戶籍老年人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高齡老人醫療補助等,10年來一直未做調整,當前老年人津貼、補貼、補助等政策存在碎片化問題。  《實施意見》提出要構建本市全新的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制度,將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高齡老人醫療補助整合為高齡津貼。
  • 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經濟負擔,天津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 周潤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天津將初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長期護理事務性和經濟負擔。
  • 小學生死前遭體罰,法醫鑑定程序啟動;太原高齡老人津貼和困難失能...
    新聞身邊事 搜索 NEWS ﹀ ﹀ @太原人 2019—2020年度高齡老人津貼開始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