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照料難 巨鹿試點長護險(一線探民生)

2020-12-11 人民網

  核心閱讀

  河北巨鹿縣自2016年8月起,開始試點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險。參保的失能老人越來越多地享受到機構護理和上門護理服務,而且繳費低、報銷額度高,經濟負擔小。從全縣範圍看,由於長護險的拉動作用,專業養老護理機構大幅增加,促使醫療資源得到更為合理的配置,實現了醫院、養老機構、醫保多方共贏。

  

  家有失能老人,是一個家庭的痛。隨著家庭結構日益小型化,尤其在廣大農村地區,一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照料難的問題愈發凸顯。

  據了解,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數量已超過4000萬,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十分迫切。

  河北巨鹿縣自2016年8月起,開始試點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通過不斷完善覆蓋縣、鄉、村的醫養結合體系,刺激培育市場化養老服務機構,依託長護險為失能老人搭建了幸福港灣,實現了醫院、養老機構、醫保多方共贏。

  醫養機構專業

  上門護理方便

  巨鹿縣福緣居老年醫養中心,這是一家依託於縣醫院醫療資源建立起來的醫養結合機構,也是長護險的定點單位之一。

  81歲的單身老人王會敏,正笑盈盈地坐在輪椅上,等著接受服務。

  「奶奶,天冷嘞,今天咱們泡泡腳,給您剪剪指甲啊!」養老護理員劉蘭芳一面說著,一面蹲下身去,將老人的腳慢慢放進裝有中藥包的泡腳盆中,用手幫老人揉搓腳,待熱水把指甲泡軟後,為她逐個修剪腳趾甲。

  「照顧得好著嘞,就跟自家閨女似的!」王會敏早年在縣五金公司上班,繳納城鎮職工醫保。幾年前,因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病情加重,導致全身癱瘓。住進醫養中心後,不僅有人督促她按時吃藥,享受24小時醫療看護,還有專門的康復計劃。

  「剛來的時候她只能臥床,後來經過康復,慢慢能翻身,能坐了。」福緣居老年醫養中心主任田月芬說。

  在鄉村地區,參保長護險的失能老人也開始越來越多地享受機構護理服務。在小呂寨鎮養護中心,67歲的村民李現國因腦溢血導致重度失能,就住進了這家鄉鎮級的醫養機構,接受專業護理。

  目前,巨鹿縣長護險的定點醫養機構已達15家,分為縣、鄉、村三種等級。正在申報定點單位的醫養機構,也在不斷增加中。

  在張王疃鄉武窯村,71歲的村民尹之棟儘管右側肢體偏癱,重度失能,每當需要專業護理,如更換尿管時,瘦弱的老伴就得送他去醫院,大費周折。

  巨鹿縣在2016年試水長護險機構護理後,於2018年啟動了長護險居家護理服務。由當地市場化醫養服務公司的醫生、護士、護理員等組成小分隊,每月提供4至8次上門護理服務,包含壓瘡預防與護理、更換尿管胃管等10項醫療護理和助浴、理髮等8項生活照料服務。

  「真是幫了大忙了,感覺輕鬆太多了」,尹之棟的老伴說。目前,巨鹿縣已培育出2家市場化醫養服務公司,130餘名護理員隨時提供上門服務。

  實行風險共擔

  按照星級定價

  然而,接受專業的護理服務,老人們最在意的就是費用問題。

  在入住福緣居醫養中心時,王會敏屬於「重度失能」,護理費用為每月3600元,而她的退休工資每月僅有約3000元,這讓她最初不免有些猶豫。

  而長期護理險的作用就是為群眾「減負」,減輕經濟負擔。

  據巨鹿縣醫保局醫保中心主任孫玲爽介紹,首先,長護險在籌資標準上,費用並不高,每人每年50元。其中,城鎮職工,個人負擔僅10元,財政10元,醫保基金統籌30元;城鄉居民,個人負擔3元,財政3元,福彩公益金4元,醫保基金統籌40元;城鄉低保、五保、重度殘疾、貧困戶等,個人部分由政府全額資助。

  「參保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基本穩定,已達到或預期達到6個月以上,經專業人員鑑定後,即可享受護理保險待遇」,孫玲爽說。

  在經辦方式上,巨鹿縣探索實施了「共保聯辦」模式,引入商業保險公司人保財險巨鹿支公司作為承辦方,醫保局負責情況調研、政策制定與調整等,保險公司具體參與經辦、服務質量隨訪、信息化建設、聯繫專家進行失能鑑定等等。

  「在彌補政府經辦人員不足的同時,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巨鹿縣醫保局局長王振博說。

  在定價上,巨鹿縣對於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實施「三級」星級管理辦法。例如,在縣一級,三星定點機構,重度失能的定額標準為120元/床/日,中度失能60元/床/日;二星機構則為110元/床/日和60元/床/日;一星機構為100元/床/日和50元/床/日。鄉級和村級的三個星級標準,在縣一級的基礎上遞減。最終報銷比例均為定額標準的65%。

  「每月護理費用3600元,我自己只用承擔1260元,一下子沒啥負擔了!」王會敏說。

  對於長護險的居家護理服務,巨鹿縣實施「定額包幹」管理辦法,按照每天20元標準,一個月提供600元服務,報銷比例為85%,個人只需負擔90元。

  據王振博介紹,自2016年試點長護險以來,基金運行平穩,全縣共38萬群眾參保,目前已共計減負2235萬元。

  醫院「壓床」變少

  醫保使用優化

  接受長護險專業護理的失能老人,除了為家屬解除後顧之憂外,老人本身的健康狀況有什麼改善呢?

  在福緣居醫養中心,主任田月芬曾做過跟蹤調查。「這些選作觀察對象的老人都患有嚴重的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早先年均發病住院五六次,如今通過按時服藥、精細護理、小病預防等,有的1年發病住院1至2次,有的不發病。重複住院率明顯降低。」田月芬說。

  由於護理成效明顯,費用負擔減輕,福緣居如今93張醫養床位很受歡迎,「預約的已有百來人」。該中心一棟能夠提供300張醫養床位的新大樓正在建設中。

  不僅僅是福緣居,從全縣範圍看,由於長護險的拉動作用,專業養老護理機構隊伍正成長壯大起來。早年,由於費用和觀念原因,縣域內或鄉村的養老機構入住率很低,大多難以為繼,靠政府補貼勉強維持。

  「而在實施長護險後,全縣成規模的醫養結合機構,從2016年前的三四家,增加到現在的30多家,護理人員從百餘人增加至千餘人。」巨鹿縣衛健局副局長張建一說。

  養老護理機構的增加,改變了一些老人長期「住院療養」的想法。「這些患慢性病的失能老人,每次發病住院少則一兩個月,多則超過半年。治療結束後,也不願走。實際上後續臨床治療意義已經不大,但回去家屬又無法護理,所以乾脆長期住院,造成『壓床』,導致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人可能缺乏床位。」巨鹿縣醫院質量控制辦公室主任高迎娟說,「如今,『壓床』現象減少了,床位周轉率提升了,醫療資源得以優化配置。」

  王振博表示,住院療養現象的減少,也壓縮了醫保資金的支出,提高了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從2016年8月至今,巨鹿縣長護險的探索實施正不斷走向縱深。巨鹿縣委書記孫保祥介紹,在2020年,全縣已啟動標準化建設,建立了更加詳細的服務流程,完善服務項目,使得整個養老護理服務體系「有據可依」。

  與此同時,「2020年初,巨鹿縣已啟用全新搭建的長期護理保險智慧醫養服務平臺」,孫保祥說,「通過數據的及時上傳,對於機構護理和居家護理的服務人員,實現精準管理和考核,以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護理效果」。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6日 13 版)

(責編:曹昆)

相關焦點

  • 上海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為2-4級失能老人提供新的服務...
    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會老養老服務事關千家萬戶上海長護險試點一經推出就倍受老人歡迎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夏科家今天在做客《2020上海民生訪談》節目時透露,本市正積極實現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相關工作,助力機構-社區-居家養老的梯度協同發展,為2-
  • 被俗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護險試點:繡花功夫走過「艱難的路」
    如何照料老伴的日常起居,成了老徐最頭疼的事。前年,他們成功申請享受到了長護險服務,護理員鄭四喜每天上門,兩年多下來,老人身體狀況有了顯著的改善。作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所推出的民生舉措,2017年,本市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區開展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並於2018年在全市範圍試點。
  • 上海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 至今年6月已服務39.1萬失能老人
    數據顯示,全市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上海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深圳申請成為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 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原標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深圳市已向國家申請作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以更好破解「老有所護」的難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市政府關於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中透露了這一好消息。
  • 長護險試點擴至49個城 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
    意見著眼於建立獨立險種,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的基本護理需求。對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長護險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保障了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也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照料的沉重負擔。
  • 「長護險」已逐步恢復日常狀態 日間照料中心服務今年也有望納入
    目前,長護險已逐步恢復日常狀態。 據了解,通過近年來的試點,長護險在本市取得了較大發展。2019年,本市接受長護險服務人數為49.3萬人,其中接受養老機構照護11.3萬人(佔比22.9%),接受居家照護38.0萬人(佔比77.1%)。從享受年齡來看,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0歲。
  • 社保第六險「長護險」來了!它能享受哪些待遇?了解一下
    證師傅靈活用工APP: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新增14個城市。至此,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市(區)已擴至49個(試點城市名單見文末)。那麼,長期護理保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養老能靠它嗎?
  • 中山日報:「網際網路+醫養結合」讓失能老人找到「家」
    癱瘓在床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24小時需要照料……護理一位失能老人,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意味著巨大的身心壓力。長期的照料失能老人嚴重影響家庭生活,對一般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負擔。如何解決失能老人的看病、養老?
  • 40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難題
    專業護理急缺  壓瘡合併徵可致命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男護工資源非常搶手,這與照顧失能老人需要體力有關。家住北京的倪先生家裡就請了位男護工,但仍無法滿足老人的居家護理需求。  剛過60歲的倪先生,因為一次意外摔傷腰部骨折,成為一位失能老人。「我收拾了一天,我來的時候味道比這更大。」健康時報記者來到倪先生家中,一進門便聞到一股燻鼻的味道。
  • 緩解失能老人全家失衡問題!禹城長護險讓失能老人生活更體面
    近日,禹城市醫療保障局聯合人保財險社保部禹城服務部工作人員在定期長護巡查時,在楊蘭禮老人的家中收到一份沉甸甸的錦旗。9年前,楊蘭禮老人因病導致生活不能自理,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2019年12月,經專家評審,楊蘭禮正式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極大緩解了失能後的「全家失衡」問題。
  • 社保「第六險」來了,新增這14個城市試點,能緩解一個大問題
    這是目前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數量,而這一數字還在增長。基本自理能力的衰退也伴隨著獨立生活能力的退化,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在此背景下,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我們養老能靠它嗎?
  • 上海將改造認知障礙照料床位2000張,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康復服務
    其中,在養老方面,為了加快建立認知障礙老人的照護服務體系,向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專業照護、康復服務,2020年,上海市將改造認知障礙照料床位實事項目的指標,翻倍至2000張。上海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副處長葛健透露,截至2019年初,上海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503.28萬,佔戶籍總人口的34.4%。
  • 張瑾: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成效、問題和建議
    經過4年多的實踐探索,試點地區基本形成適應當地市情、省情的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制度政策框架和運行模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研究團隊對全國的試點城市和重點聯繫省份進行了評估,認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減輕失能老年人家庭經濟負擔、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改善老人生存質量、促進康養產業發展、擴展就業渠道、解放社會勞動生產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制度功能初步顯現。
  • 公益顧問將上門為老人免費提供「長護險照護服務」
    公益顧問將上門為老人免費提供「長護險照護服務」 2020-10-25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完善長護險服務種類 加強與家庭病床融合
    上海作為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之一,自2017年試點長護險以來,截止2019年的7月,全市已經有24萬老人享受了護理員上門的居家照護服務。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發現,這些上門服務多以基本生活照料為主,而臨床護理開展較少,聚焦老人的醫療、護理、康復仍然需要醫療機構進行服務。對此,本屆兩會政協委員專就這一現象帶來了長護險因與家庭病床融合的提案。朱老伯今年99歲,患有冠心病、胃食管反流等老年慢性病。老伴戚阿婆今年也95歲了,患有阿爾茨海默症。
  • 「醫保局」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
    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到「病有所護,無顧無憂」,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養老護理、疾病治療、臨終關懷「三位一體」的模式,實現了失能人員生活照料護理與疾病治療無縫對接。保障人次、護理機構增加7倍,16萬人次、3萬餘個失能人員及家庭感受到了政策「曙光」,3.4萬人可同時享受長、短期專業照護服務。
  • 一事一計②|完善長護險服務種類 居家養老更周到
    據統計,上海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已達34%,其中9成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安度晚年。自從2017年上海試點"長護險"以來,截至2019年7月,全市已有24萬老人享受了護理員上門的居家照護服務。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發現,這些上門服務多以"餵飯、助浴"等基本生活照料為主,而"生命體徵監測、肌肉注射"等臨床護理開展較少。
  • 疫情期間高齡重度失能老人待遇報銷不「打烊」
    大洋網訊 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和醫療護理服務是老年人尤其是80周歲及以上重度失能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商業保險服務不停歇,全市162家協議定點服務機構累計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服務24557人次,生活照料213826人次,累計為2768名符合條件的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進行報銷,享受高照險服務老年人平均年齡88歲,人均報銷金額487.84元/月。
  •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
    新增14個試點城市「半失能老人每月護理費用是6000元,全失能老人大約在7000至8000元,失智老人護理費接近萬元,並且要評估病情嚴重程度才能確定是否接收……」這是中新網記者近日在北京一家養老機構諮詢時得到的護理費報價。
  • 「長護險」知多少?權威解讀來了!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如何破解?7月10日,晉江正式啟動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重點解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員的長期護理保障問題,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對於有失能人員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然而,對於這項新的社會保險險種,大家都還非常陌生。究竟什麼是長護險?它能提供哪些服務?參保對象有何要求?每年參保費用多少?具體要怎麼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