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進入「自毀模式」:北極飆升至32°C,眾多生物滅絕

2021-03-06 星星科技園

你在北半球的寒冬裡大雪紛飛,我在南半球的陽光中四季如春;

身處澳大利亞的我們,在溫度上,永遠無法與國內的小夥伴們同步。

正如現在,進入7月的第一天,雪梨這股刺骨的寒風,讓人恨不得立馬回家鑽進被窩。

而早已烈日炎炎的大天朝,逼近40℃的氣溫,也讓多地應急廳發出了高溫預警。

今天一早,一則熱門話題更是力壓明星八卦、民生輿論,

「噌」得一下排到了熱搜榜Top 1:

據世界氣象組織6月28日發表聲明稱,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為地球上,「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而這種趨勢到了今年仍在繼續,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所以,過去五年裡,地球到底有多熱?

01

法國48度,澳洲50度

全球進入「燒烤」模式

早在世界氣象組織發布聲明之前,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裡,全球各國早已「火」了起來。

據法國國家氣象局預測,法國各地的炎熱天氣高達40攝氏度。

英國倫敦到劍橋以及東安格利亞華盛頓地區,氣溫達到34℃~35℃;

夏天才剛開始,但當地氣溫,已經直逼1976年6月的最高溫度記錄。

德國氣象服務機構發出警告,德國部分地區的溫度,可能飆升至40攝氏度以上!

趕超1947年6月法蘭克福創下的最高溫記錄——38.2攝氏度。

西班牙氣象學家近日大呼:「El infierno(地獄)即將到來!」

因為據氣象部門預計,西班牙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飈至35℃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高達42℃!

太熱!印度50℃的高溫天,已經造成至少92人死亡;

至少562人因中暑被送進醫院,印度官員擔心,死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再往前看,去年,中國大連某養殖場的海參因海水溫度過高,被直接熱死;

2018年的夏天,英國連續48天缺雨;

瑞典、冰島、芬蘭、挪威這些深入北極圈的國家,數十場森林大火;

丹麥的綠地,在一年內被烈日烤焦;

幾乎沒有下雨的美國加州大部分地區,因為乾燥引起的山火,讓整個城市淪為人間煉獄;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持續高溫,造成至少70人死亡;

日本酷熱連著水災;

韓國多地創下歷史新高溫記錄;

剛剛過去的夏天,澳大利亞被高溫炙烤,部分地區突破50℃;

紐西蘭進入全國緊急狀態,溫度高到「危險」級別;

30℃、40℃、50℃、這一個個數字,對於全人類來說,或許並沒有多麼深刻的感受,畢竟天一熱,人們都能靠空調續命;

可是對於極地動物們來說,地球每升1度,就意味著,它們離死亡,又近了一步.

02

首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動物

出現在了澳洲

因為全球氣溫的逐年升高,往年平均溫度僅有10℃的北極圈,在去年一度出現了罕見的32℃高溫現象!

根據NASA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40年裡,因全球氣溫不斷變暖,北極圈夏季海冰面積,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

1萬多年形成的冰河,在短短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減少了近一半!

而離我們相對較勁的南極,在過去26年的時間裡,流失了3萬億噸冰川;

導致全球海平面升高7.6毫米;

這3萬億噸冰川流失總量中,有將近一半,都發生在過去的五年!

史上最熱的五年!

正在迅速融化的冰川,打亂了所有物種的生活節奏,全球動植物們開始懵圈、開始艱難適應、開始飢不擇食、開始走向滅絕。

越來越多的北極熊,死於溺水,在一片細碎的浮冰中,一隻北極熊費力地趴在其中一塊上,然而這些浮冰都太小了,無法承受它的重量;

在連續遊了232個小時(9天)後,它終於在687公裡之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塊能承受它重量的浮冰。

相比它的同伴,它是幸運的。

因為更多的北極熊,死於溺水,儘管它們善於遊泳。

還有的北極熊,死於飢餓。

曾經,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Paul Nicklen,公布了他在加拿大巴芬島拍到的這一組令人心碎的景象。

一隻北極熊,它骨瘦嶙峋,正蹣跚著前行,在荒涼的陸地上尋找食物。

當它費勁了全身力氣,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因紐特漁民使用的垃圾桶,開始努力翻找。

但可憐的是,除了一塊乾癟的骨頭,它什麼也沒有發現。

這個陸地上最龐大的肉食動物,這個本應和浮冰一起出現在腦海中的生物,

如今卻出現在陸地上,飢腸轆轆,除了原地等死,他們沒有其他選擇;

還有的北極熊,死於父母的口中。

動物和人類一樣,天生有著孕育、保護下一代的本能,

然而,來自國家地理探險隊的考察人員,卻在北極,親眼目睹了這令人震驚的畫面!

在加拿大曼尼託巴省契吉爾,一隻成年北極熊,正在獵食一隻北極熊幼崽。

儘管母熊極力保護、重重阻攔,幼崽未能倖免!

望著這個「曾經的爸爸」,瘋狂啃食自己的幼崽,母熊只有無奈的悲嚎!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而如今,雄性北極熊卻只能叼著幼崽的屍體,走在零星的海冰上;

絕望麼?殘忍麼?

但你們知道麼,北極熊獵食幼熊的案例,光是被人發現的,一年內就有七例!

而除了北極熊之外,瀕臨滅絕的「小白仔」。

由於冰面變薄,母海豹難以順利生產,一些出生不久的小海豹,則可能會因跌進冰海而夭折。

有高達八成將近50萬隻的小海豹,活活溺死。

南極國王企鵝或在本世紀滅絕!

全球變暖,讓企鵝賴以生存的食物磷蝦大量減少,而越來越暖的冬天也使得企鵝們繁殖地不斷喪失!

單薄的海冰如何承受企鵝的重量,越來越多的小生命還沒在成熟前就被奪走!

預計到了2100年,南極國王企鵝數量或下降40%-99%!

或在本世紀瀕臨滅絕!

極端氣候危害北極麝香牛!

極端的氣候使得北極的麝香牛等草食性動物,因無法取得食物而相繼餓死。

珊瑚裸尾鼠因全球變暖而滅絕。

今年2月18日,澳大利亞政府,正式把嚙齒類動物珊瑚裸尾鼠,從瀕臨滅絕的物種名錄,轉移到「滅絕」類別!

而造成珊瑚裸尾鼠滅絕的最大原因,正是因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水倒灌!

珊瑚裸尾鼠失去了棲息地,最終走向滅絕。

這是目前有記錄以來,首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哺乳動物。

人們痛心疾首。

然而,珊瑚裸尾鼠的滅絕,只是個開始;

03

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

已經在澳洲顯現了

大自然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不尊重自然」的人。

因此,人類一手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危及的,也從來不止是南北極的動物們,

還有七大洲四大洋,地球上千千萬萬的生靈,包括人類自己!

澳洲出現百年一遇乾旱

曾幾何時,網上流傳著這麼一首打油詩:

十年乾旱逢甘霖——發洪災,

千裡他鄉遇故知——是債主,

和尚洞房花燭夜——在隔壁,

童生金榜題名時——在夢裡。

簡單的四行字,透露出了滿滿地驚喜和悲哀.

但誰也想不到,這竟然能成為澳大利亞農民去年的真實寫照!

因為去年,可以說是澳洲農民們最絕望、最崩潰的一年,包括新州、維州、昆州在內的多處澳洲地區經歷了,116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

而在以畜牧業為主的昆州,更是已經連續乾旱長達7年!

去年的乾旱情況,達到了近年來的最高峰!

由於連續創新低的降雨量,導致莊稼在乾涸中萎靡不振;

原本應該是綠樹成蔭、草木茂盛的地方,早已變得寸草不生、了無生趣。

在這樣缺水、缺草的環境下,成群的牛羊因為沒有牧草可吃、沒有水可喝,只能在饑渴中,活活熱死、餓死、渴死。

它們的屍體躺在地上,也被一點一點曬乾了。

當地的慈善救援機構幾乎天天都能接到農場主的救助電話;電話內容基本都是一樣的:

在過去的四天裡,我的40頭牛死亡,還剩下100頭。可是我沒有乾草了。

我有1000頭牛,四天內它們就會幹草全部吃光,但我的錢早就已經全部花光了,四天後我根本沒錢再餵養它們了。

旱災最嚴重的時候,新州某地農場裡的上千隻牛,甚至不顧危險地衝向開進農場的運水車!

只為能喝上一口救命水!

用無人機拍下這副畫面的農夫AmberLea心酸地表示:

「飲水槽太低,壓水機停止工作,沒有足夠的水供給;我只能自己開車到70公裡之外的地方,拉水回來給這1300頭牛喝,不然它們真的會渴死的!

除了奶牛們之外,極端高溫天氣,更是造成數百匹野馬,被熱死!

據悉,澳洲中部愛麗絲泉附近已經連續12天溫度在42℃以上。

當地居民表示,他們發現馬兒橫屍的地方,原來有一個蜿蜒的小溪;

然而現在,乾枯的土地絲毫看不出有河流流過的痕跡。

野馬們估計也是在焦急地找水喝,最終才絕望地死於此地。

極度乾旱後,強降雨造成洪澇

再後來,我們都知道…過了很久很久,早已乾裂的澳洲大地,好不容易終於迎來了降雨!

原先一籌莫展的農場主們,也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燃娥沒過多久,當他們還沉浸在」雨水滋潤大地「的喜悅之中時,他們發現,情況好像不太對勁,事情貌似朝著另一個」極端「走去!

農場主們希望的,是降雨,但卻不是強降雨,更不是洪災!

可是老天爺壓根兒不理會那麼多,把大半年的降雨量,「咔咔咔」得在10天內全下完了!

是的!

剛結束百年一遇的旱災,昆州又迎來了百年一遇的洪水!

這場災害吞掉了近2000萬公頃的土地,不少牧場的牛羊們被洪水衝得四處逃難,拼了命得往高處躲;眼睜睜地看著水位線逼近他們的落腳點!

但洪水來勢洶洶,越來越猛,有些牛被洪水衝到海裡不知所蹤,有的掛在樹上、籬笆上、橋梁上;

還有些,在亡命途中被踩死、在洪水中被淹死、在惡劣天氣中病死。

據統計,這次的洪災中,有50萬頭牛喪命,造成的損失至少2億美元!

一位昆士蘭州的農民表示,「洪水讓她失去了將近2000頭牛,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因為還有不少牛在風雨中得了肺炎,還在不斷地死去;她現在已經是山窮水盡,負債纍纍了!」

就在上周,奶農Casey Treloar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宣布他們的農場將關閉了。

視頻中,她哽咽說道:「因為持續廉價的牛奶,我們真的已經屢步為艱了,現在只能說再見了。」

還有更多的農民們也在這一會兒旱、一會兒澇的極端天氣中,損失極其慘重!

即使政府為他們提供了每戶53000刀的補助,但和他們損失的相比,遠遠不夠!

美麗的珊瑚礁,變成了滿眼白色

在澳洲的另一端,曾經澳洲人引以為豪的色彩斑斕的珊瑚礁,

卻變成了現在這般模樣!

這就是著名的「大堡礁珊瑚礁白化」現象。

珊瑚礁的白化就意味著死亡,而這些大面積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氣候變暖引起的海水溫度上升,導致珊瑚及體內的共生藻死亡,僅剩下透明的珊瑚蟲和白色骨骼。

因為人類造成的氣候變暖,在大堡礁附近,有高達35%的珊瑚都已經白化死亡。

而這場恐怖的死亡還在蔓延,大概有一千五百公裡範圍的珊瑚都在漸漸死去。

而和粉色湖還有挽救空間不同的是,大堡礁海底的珊瑚,一旦死去,就再也無法拯救回來,

也就是說,這一大片一大片的海底墳場,註定是無法逆轉的悲慘事實了。

全球暖化的腳步短期內不會停止,溫度持續上升,這意味著將發生更多的珊瑚白化事件。大堡礁很可能,

在我們這一代人眼前徹底死亡。

如今,看著這一片片如白骨般的珊瑚群,你會不會心痛。

幾十年後,當孩子問你大堡礁是什麼時,你會不會羞愧難當?

2100年,澳大利亞或被完全淹沒

機場被淹沒,沙灘不復存在…這些看起來像是出現在電影裡的畫面,卻極有可能在100年後的澳大利亞,真實上演。

據澳媒報導,一幅關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毀滅性後果的地圖顯示,澳大利亞這個四面環海的國家。

屆時將不再被海包圍,而是因冰川融化流進大海後,整片澳洲大陸,將被海水淹沒。

04

高燒、發冷……地球病了!

再有5度,人類可能就完了

地球病了,就像一個經常亂發脾氣不講理的孩子一樣,暴風、暴雪、暴雨、乾旱、熱浪等異常天氣席捲全球!

無論我們在哪裡,都無處可逃!

其實,早在這次世界氣象組織發布聲明前,人類聽過很多聲音,「人類必須把全球變暖程度,控制在1.5℃之內」——

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已經升溫1℃。

《巴黎氣候協定》呼籲將升溫控制在2℃,因為地球升溫2℃,我們將面臨熱帶珊瑚礁的死去,和海平面上升幾米。

地球升溫3℃,北極的森林和多數沿海城市將不復存在。

地球升溫4℃,歐洲將永遠乾旱,中國、印度大部分地區將變成沙漠,美國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地球升溫5℃,一些科學家認為,這該是人類文明的終結了。

不少人呼籲,「我們要拯救地球母親」;

但要小編來說,人類,少不自量力了!

這個已經存在了44-46億年的地球,人類不過是寄居在地球上的無數物種之一,和當年的恐龍一樣,一旦氣候環境不適合了,就是滅絕的下場;

而地球,還是那個地球,根本輪不到人類來拯救,人類要拯救的,從來都只有自己!

(本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地球進入「自毀模式「!北極飆升至32°C!近5年經歷史上最熱!眾多生物滅絕!
    據世界氣象組織6月28日發表聲明稱,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為地球上,「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德國氣象服務機構發出警告,德國部分地區的溫度,可能飆升至40攝氏度以上!趕超1947年6月法蘭克福創下的最高溫記錄——38.2攝氏度。
  • 地球進入「自毀模式「,全球溫度飆升!近5年經歷史上最熱,眾多生物滅絕!
    據世界氣象組織6月28日發表聲明稱,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為地球上,「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所以,過去五年裡,地球到底有多熱?//法國48度!澳洲50度!全球進入「燒烤」模式!德國氣象服務機構發出警告,德國部分地區的溫度,可能飆升至40攝氏度以上!趕超1947年6月法蘭克福創下的最高溫記錄——38.2攝氏度。
  • 已經滅絕的生物,卻重新出現在地球上,令科學家憂心忡忡!
    已經滅絕的生物,卻重新出現在地球上,令科學家憂心忡忡!地球誕生的46億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時間內發生了多次物種滅絕,每一次物種滅絕都會導致大量的生物死亡消失,一些生物會因此滅絕,正因如此人類的出現,在這個地球上有快速的進步,隨著人類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去到了古代人類沒有去過的外太空。但是對於人類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過度的開採地球資源,損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
  • 人類和很多生物將在地球(行星)失速或變極中滅絕
    人類和很多生物將在地球(行星)失速或變極中滅絕。這裡的急速是指小行星撞擊地球在地球發生行星撞擊的慘劇而爆炸之後,地球和小行星的巖石可能會在太空中形成一條環繞太陽的小行星帶,原有的大氣層會消散,液態水很快沸騰,並且消散在太空中,而那些南極和北極的冰則會保存下來。
  • 地球氣候或在大變!北極熊可能提前滅絕,「超級病毒」正在釋放?
    而在這樣的狀態之下,遲早北極將可能出現氣候的大變模式,而根據《自然氣候變化》雜誌新報告指出,位於北極地區的生物正在面臨重大創擊,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使北極熊瀕臨滅絕,並且預測2100年之前北極熊將可能徹底滅絕,所以北極熊正在滅絕路上已經成為了事實,還說北極氣候沒有對北極熊產生影響的,多多去了解下吧。
  • 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都和它有關,臭氧層問題又來了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每次都跟臭氧層遭到破壞有關係。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這期間大約有85%的生物滅絕了。科學家研究認為,導致這次物種大滅絕的元兇可能是超新星爆炸。地球附近的一顆恆星發生了超新星爆炸。爆炸產生的伽馬射線暴擊中了地球。這樣伽馬射線暴直接破壞掉了地球大氣層中的臭氧層。
  • 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超乎你的想像!
    百科故事我們都知道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雖然宇宙空間從目前科學技術探測來看,只有地球存在生命,也只有地球適宜人類生存。雖然地球在星系位置來看得天獨厚,但形成到現在也是多災多難,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體,共有五次大災難,造成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科學界目前雖有爭議,但這是普遍看法。
  • 地球上曾經出現的5次生物大滅絕,你知道有幾個?
    地球存在的40多億年間,各種各樣生物的誕生和滅絕就一直交替進行著,在大部分普通人的印象中,一提到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想到的就是恐龍大滅絕。
  • 說一說地球歷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
    而如果把時間繼續向前追溯,我們還會發現,像「恐龍滅絕」這樣大規模的生物集體謝幕,在這個星球上已經發生過許多次了……1、奧陶紀滅絕事件時間:4.50億年前至4.40億年前持續時間:200萬年規模:約27%的科與57%的屬滅種
  • 科學家發現,北極冰融化或超預期,北極熊可能在加速滅絕中
    2020年以來,關於北極的消息可以說還是不少,38度高溫,甲烷爆發等等都一一的出現了,這直接給我們說明了氣候的嚴重性。人類是時候保護地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棲息地破壞等等才能讓我們地球變得更好。
  • 生物滅絕的傷痛,地球要用1000萬年來撫平
    論文截圖(圖片來源:作者提供)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 原因是啥?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述了未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上到處都是冰封。其實,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類似的極端氣候事件(如極冷或極熱的氣候事件)在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最著名的便是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包括:66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顯生宙以來,地球上發生過的這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發生在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被譽為是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南極只有企鵝?北極熊是怎樣來到北極的?
    地球的極地世界是北極熊和企鵝的天地。我們都知道北極是北極熊的世界,南極是企鵝的世界。那麼問題來了,北極和南極同樣覆蓋著冰川,同樣氣溫非常低,在這樣兩個氣候如此相似的地方,卻生活著兩種不同的生物,並且它們互不侵犯。為什麼北極有北極熊而無企鵝,南極有企鵝而無北極熊?
  • 北極海冰覆蓋達1505萬平方公裡,地球真的進入小冰河時期了?
    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3月25日科學報告指出,位於南北極冰川地區又出現了新狀況,那就是「北極海冰覆蓋今年到目前為止 比 過去10年中的大多數年份都更廣」,什麼情況?海冰增加,難道我們地球又在降溫了?是進入到部分科學家們說的小冰河時期了嗎?確實在2019年的時候,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備受熱議,而到了2020年的時候,就連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都說地球將可能進入小冰河。
  • 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們曾多次提出將滅絕生物復活,並大膽猜測未來不久滅絕動物或將重返地球。 什麼是「滅絕生物復活」? 由於所有動物在它們的生態系統中都扮演著主要角色,所以某種動物數量驟減或者暴增,都可能會對該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危害,例如:猛獁是優秀的園丁,它們經常吃植物的種子,然後將包含植生物子的糞便帶到北極草原,伴隨著猛獁滅絕消失,產生了物種多樣性失衡,北極草原逐漸變成了寒冷、長滿苔蘚的苔原。
  • 它是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咬合力超過霸王龍,卻因為孩子而滅絕
    在地球生物演化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生態環境之中,都有著不同的「頂級掠食者」,比方說在白堊紀時期,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是霸王龍,而在霸王龍消失後,地球上可以和它媲美,甚至能力比它還要強悍的,就是巨齒鯊了,巨齒鯊也被古生物學家認為是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不過,它們卻從300萬年前開始,走上了滅絕之路。
  • 奇特的滅絕生物:人類或許會慶幸已經滅絕的7個可怕生物
    但要知道,比起地球的年齡,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也就是說,這個地球上有許多可怕生物的歷史比我們要長得多,有一些一直生存至今,有一些則已經滅絕。在那些滅絕的生物裡面,可能會存在一些讓我們感到非常恐懼的物種。而今天,我們就要為你分享,人類或許會慶幸已經滅絕的7個可怕生物。 1、巨型西伯利亞獨角獸
  • 地球要變冷了?據科學家預測將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可能快來了
    澳大利亞對南極的氣溫偵查對比幾十年間,計算出這樣的結果,不禁讓我們探究降溫的原因,也在南極地高層大氣之中原來出現了新的循環現象,雖然沒有整體改變全球變暖的氣候模式,但是多多少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科學家預測將來可能進入冰河時代,提出「極寒地球」的依據。
  • 還未戰勝新冠疫情,人類又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還未戰勝新冠疫情,人類又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olivia chan • 2020-06-02 16:32:30 來源:前瞻網
  • 自然界中有哪些因為好吃而瀕危或滅絕的生物?
    在當下,但凡是因為人類的關係而滅絕或者瀕危的動植物大都數都是因為好吃。畢竟人是雜食性動物,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只要是好吃,統統都不會放過的。還記得多年以前的「吃猴腦熱」嗎?這不就是因為有些人說猴腦好吃,尤其是活著吃,才會發生的事情嗎?下面我們來盤點幾種由於好吃而滅絕或者瀕臨滅絕的生物。
  • 世界地球日:看看地球46億年都發生了什麼
    在裡夫的描繪裡,地球如同一個舞臺,有人登場,就有人下臺。科學家把不同時期生物的下臺稱之為「滅絕」。地史時期,若多門類生物近乎同時滅絕,這種滅絕稱之為集群滅絕。其主要特徵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或在同一時間內主要生物類別或大量生物突然消失,生物分異度和生物量驟然降低。據統計,在地球歷史上,生物集群滅絕事件有15次之多,重大集群滅絕事件有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