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澳大利亞的我們,在溫度上,永遠無法與國內的小夥伴們同步。
正如現在,進入7月的第一天,雪梨這股刺骨的寒風,讓人恨不得立馬回家鑽進被窩。
而早已烈日炎炎的大天朝,逼近40℃的氣溫,也讓多地應急廳發出了高溫預警。
今天一早,一則熱門話題更是力壓明星八卦、民生輿論,
「噌」得一下排到了熱搜榜Top 1:
據世界氣象組織6月28日發表聲明稱,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為地球上,「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而這種趨勢到了今年仍在繼續,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所以,過去五年裡,地球到底有多熱?
01法國48度,澳洲50度
全球進入「燒烤」模式
早在世界氣象組織發布聲明之前,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裡,全球各國早已「火」了起來。
據法國國家氣象局預測,法國各地的炎熱天氣高達40攝氏度。
英國倫敦到劍橋以及東安格利亞華盛頓地區,氣溫達到34℃~35℃;
夏天才剛開始,但當地氣溫,已經直逼1976年6月的最高溫度記錄。
德國氣象服務機構發出警告,德國部分地區的溫度,可能飆升至40攝氏度以上!
趕超1947年6月法蘭克福創下的最高溫記錄——38.2攝氏度。
西班牙氣象學家近日大呼:「El infierno(地獄)即將到來!」
因為據氣象部門預計,西班牙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飈至35℃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高達42℃!
太熱!印度50℃的高溫天,已經造成至少92人死亡;
至少562人因中暑被送進醫院,印度官員擔心,死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再往前看,去年,中國大連某養殖場的海參因海水溫度過高,被直接熱死;
2018年的夏天,英國連續48天缺雨;
瑞典、冰島、芬蘭、挪威這些深入北極圈的國家,數十場森林大火;
丹麥的綠地,在一年內被烈日烤焦;
幾乎沒有下雨的美國加州大部分地區,因為乾燥引起的山火,讓整個城市淪為人間煉獄;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持續高溫,造成至少70人死亡;
日本酷熱連著水災;
韓國多地創下歷史新高溫記錄;
剛剛過去的夏天,澳大利亞被高溫炙烤,部分地區突破50℃;
紐西蘭進入全國緊急狀態,溫度高到「危險」級別;
30℃、40℃、50℃、這一個個數字,對於全人類來說,或許並沒有多麼深刻的感受,畢竟天一熱,人們都能靠空調續命;
可是對於極地動物們來說,地球每升1度,就意味著,它們離死亡,又近了一步.
02首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動物
出現在了澳洲
因為全球氣溫的逐年升高,往年平均溫度僅有10℃的北極圈,在去年一度出現了罕見的32℃高溫現象!
根據NASA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40年裡,因全球氣溫不斷變暖,北極圈夏季海冰面積,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
1萬多年形成的冰河,在短短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減少了近一半!
而離我們相對較勁的南極,在過去26年的時間裡,流失了3萬億噸冰川;
導致全球海平面升高7.6毫米;
這3萬億噸冰川流失總量中,有將近一半,都發生在過去的五年!
史上最熱的五年!
正在迅速融化的冰川,打亂了所有物種的生活節奏,全球動植物們開始懵圈、開始艱難適應、開始飢不擇食、開始走向滅絕。
越來越多的北極熊,死於溺水,在一片細碎的浮冰中,一隻北極熊費力地趴在其中一塊上,然而這些浮冰都太小了,無法承受它的重量;
在連續遊了232個小時(9天)後,它終於在687公裡之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塊能承受它重量的浮冰。
相比它的同伴,它是幸運的。
因為更多的北極熊,死於溺水,儘管它們善於遊泳。
還有的北極熊,死於飢餓。
曾經,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Paul Nicklen,公布了他在加拿大巴芬島拍到的這一組令人心碎的景象。
一隻北極熊,它骨瘦嶙峋,正蹣跚著前行,在荒涼的陸地上尋找食物。
當它費勁了全身力氣,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因紐特漁民使用的垃圾桶,開始努力翻找。
但可憐的是,除了一塊乾癟的骨頭,它什麼也沒有發現。
這個陸地上最龐大的肉食動物,這個本應和浮冰一起出現在腦海中的生物,
如今卻出現在陸地上,飢腸轆轆,除了原地等死,他們沒有其他選擇;
還有的北極熊,死於父母的口中。
動物和人類一樣,天生有著孕育、保護下一代的本能,
然而,來自國家地理探險隊的考察人員,卻在北極,親眼目睹了這令人震驚的畫面!
在加拿大曼尼託巴省契吉爾,一隻成年北極熊,正在獵食一隻北極熊幼崽。
儘管母熊極力保護、重重阻攔,幼崽未能倖免!
望著這個「曾經的爸爸」,瘋狂啃食自己的幼崽,母熊只有無奈的悲嚎!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而如今,雄性北極熊卻只能叼著幼崽的屍體,走在零星的海冰上;
絕望麼?殘忍麼?
但你們知道麼,北極熊獵食幼熊的案例,光是被人發現的,一年內就有七例!
而除了北極熊之外,瀕臨滅絕的「小白仔」。
由於冰面變薄,母海豹難以順利生產,一些出生不久的小海豹,則可能會因跌進冰海而夭折。
有高達八成將近50萬隻的小海豹,活活溺死。
南極國王企鵝或在本世紀滅絕!
全球變暖,讓企鵝賴以生存的食物磷蝦大量減少,而越來越暖的冬天也使得企鵝們繁殖地不斷喪失!
單薄的海冰如何承受企鵝的重量,越來越多的小生命還沒在成熟前就被奪走!
預計到了2100年,南極國王企鵝數量或下降40%-99%!
或在本世紀瀕臨滅絕!
極端氣候危害北極麝香牛!
極端的氣候使得北極的麝香牛等草食性動物,因無法取得食物而相繼餓死。
珊瑚裸尾鼠因全球變暖而滅絕。
今年2月18日,澳大利亞政府,正式把嚙齒類動物珊瑚裸尾鼠,從瀕臨滅絕的物種名錄,轉移到「滅絕」類別!
而造成珊瑚裸尾鼠滅絕的最大原因,正是因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水倒灌!
珊瑚裸尾鼠失去了棲息地,最終走向滅絕。
這是目前有記錄以來,首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哺乳動物。
人們痛心疾首。
然而,珊瑚裸尾鼠的滅絕,只是個開始;
03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
已經在澳洲顯現了
大自然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不尊重自然」的人。
因此,人類一手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危及的,也從來不止是南北極的動物們,
還有七大洲四大洋,地球上千千萬萬的生靈,包括人類自己!
澳洲出現百年一遇乾旱
曾幾何時,網上流傳著這麼一首打油詩:
十年乾旱逢甘霖——發洪災,
千裡他鄉遇故知——是債主,
和尚洞房花燭夜——在隔壁,
童生金榜題名時——在夢裡。
簡單的四行字,透露出了滿滿地驚喜和悲哀.
但誰也想不到,這竟然能成為澳大利亞農民去年的真實寫照!
因為去年,可以說是澳洲農民們最絕望、最崩潰的一年,包括新州、維州、昆州在內的多處澳洲地區經歷了,116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
而在以畜牧業為主的昆州,更是已經連續乾旱長達7年!
去年的乾旱情況,達到了近年來的最高峰!
由於連續創新低的降雨量,導致莊稼在乾涸中萎靡不振;
原本應該是綠樹成蔭、草木茂盛的地方,早已變得寸草不生、了無生趣。
在這樣缺水、缺草的環境下,成群的牛羊因為沒有牧草可吃、沒有水可喝,只能在饑渴中,活活熱死、餓死、渴死。
它們的屍體躺在地上,也被一點一點曬乾了。
當地的慈善救援機構幾乎天天都能接到農場主的救助電話;電話內容基本都是一樣的:
在過去的四天裡,我的40頭牛死亡,還剩下100頭。可是我沒有乾草了。
我有1000頭牛,四天內它們就會幹草全部吃光,但我的錢早就已經全部花光了,四天後我根本沒錢再餵養它們了。
旱災最嚴重的時候,新州某地農場裡的上千隻牛,甚至不顧危險地衝向開進農場的運水車!
只為能喝上一口救命水!
用無人機拍下這副畫面的農夫AmberLea心酸地表示:
「飲水槽太低,壓水機停止工作,沒有足夠的水供給;我只能自己開車到70公裡之外的地方,拉水回來給這1300頭牛喝,不然它們真的會渴死的!
除了奶牛們之外,極端高溫天氣,更是造成數百匹野馬,被熱死!
據悉,澳洲中部愛麗絲泉附近已經連續12天溫度在42℃以上。
當地居民表示,他們發現馬兒橫屍的地方,原來有一個蜿蜒的小溪;
然而現在,乾枯的土地絲毫看不出有河流流過的痕跡。
野馬們估計也是在焦急地找水喝,最終才絕望地死於此地。
極度乾旱後,強降雨造成洪澇
再後來,我們都知道…過了很久很久,早已乾裂的澳洲大地,好不容易終於迎來了降雨!
原先一籌莫展的農場主們,也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燃娥沒過多久,當他們還沉浸在」雨水滋潤大地「的喜悅之中時,他們發現,情況好像不太對勁,事情貌似朝著另一個」極端「走去!
農場主們希望的,是降雨,但卻不是強降雨,更不是洪災!
可是老天爺壓根兒不理會那麼多,把大半年的降雨量,「咔咔咔」得在10天內全下完了!
是的!
剛結束百年一遇的旱災,昆州又迎來了百年一遇的洪水!
這場災害吞掉了近2000萬公頃的土地,不少牧場的牛羊們被洪水衝得四處逃難,拼了命得往高處躲;眼睜睜地看著水位線逼近他們的落腳點!
但洪水來勢洶洶,越來越猛,有些牛被洪水衝到海裡不知所蹤,有的掛在樹上、籬笆上、橋梁上;
還有些,在亡命途中被踩死、在洪水中被淹死、在惡劣天氣中病死。
據統計,這次的洪災中,有50萬頭牛喪命,造成的損失至少2億美元!
一位昆士蘭州的農民表示,「洪水讓她失去了將近2000頭牛,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因為還有不少牛在風雨中得了肺炎,還在不斷地死去;她現在已經是山窮水盡,負債纍纍了!」
就在上周,奶農Casey Treloar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宣布他們的農場將關閉了。
視頻中,她哽咽說道:「因為持續廉價的牛奶,我們真的已經屢步為艱了,現在只能說再見了。」
還有更多的農民們也在這一會兒旱、一會兒澇的極端天氣中,損失極其慘重!
即使政府為他們提供了每戶53000刀的補助,但和他們損失的相比,遠遠不夠!
美麗的珊瑚礁,變成了滿眼白色
在澳洲的另一端,曾經澳洲人引以為豪的色彩斑斕的珊瑚礁,
卻變成了現在這般模樣!
這就是著名的「大堡礁珊瑚礁白化」現象。
珊瑚礁的白化就意味著死亡,而這些大面積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氣候變暖引起的海水溫度上升,導致珊瑚及體內的共生藻死亡,僅剩下透明的珊瑚蟲和白色骨骼。
因為人類造成的氣候變暖,在大堡礁附近,有高達35%的珊瑚都已經白化死亡。
而這場恐怖的死亡還在蔓延,大概有一千五百公裡範圍的珊瑚都在漸漸死去。
而和粉色湖還有挽救空間不同的是,大堡礁海底的珊瑚,一旦死去,就再也無法拯救回來,
也就是說,這一大片一大片的海底墳場,註定是無法逆轉的悲慘事實了。
全球暖化的腳步短期內不會停止,溫度持續上升,這意味著將發生更多的珊瑚白化事件。大堡礁很可能,
在我們這一代人眼前徹底死亡。
如今,看著這一片片如白骨般的珊瑚群,你會不會心痛。
幾十年後,當孩子問你大堡礁是什麼時,你會不會羞愧難當?
2100年,澳大利亞或被完全淹沒
機場被淹沒,沙灘不復存在…這些看起來像是出現在電影裡的畫面,卻極有可能在100年後的澳大利亞,真實上演。
據澳媒報導,一幅關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毀滅性後果的地圖顯示,澳大利亞這個四面環海的國家。
屆時將不再被海包圍,而是因冰川融化流進大海後,整片澳洲大陸,將被海水淹沒。
04高燒、發冷……地球病了!
再有5度,人類可能就完了
地球病了,就像一個經常亂發脾氣不講理的孩子一樣,暴風、暴雪、暴雨、乾旱、熱浪等異常天氣席捲全球!
無論我們在哪裡,都無處可逃!
其實,早在這次世界氣象組織發布聲明前,人類聽過很多聲音,「人類必須把全球變暖程度,控制在1.5℃之內」——
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已經升溫1℃。
《巴黎氣候協定》呼籲將升溫控制在2℃,因為地球升溫2℃,我們將面臨熱帶珊瑚礁的死去,和海平面上升幾米。
地球升溫3℃,北極的森林和多數沿海城市將不復存在。
地球升溫4℃,歐洲將永遠乾旱,中國、印度大部分地區將變成沙漠,美國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地球升溫5℃,一些科學家認為,這該是人類文明的終結了。
不少人呼籲,「我們要拯救地球母親」;
但要小編來說,人類,少不自量力了!
這個已經存在了44-46億年的地球,人類不過是寄居在地球上的無數物種之一,和當年的恐龍一樣,一旦氣候環境不適合了,就是滅絕的下場;
而地球,還是那個地球,根本輪不到人類來拯救,人類要拯救的,從來都只有自己!
(本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