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覆蓋達1505萬平方公裡,地球真的進入小冰河時期了?

2020-12-12 網易新聞

作者:文/虞子期

長期以來,關於氣候的冷暖問題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當然整體趨勢我們都知道,那就是全球變暖在持續的發展之中,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3月25日科學報告指出,位於南北極冰川地區又出現了新狀況,那就是「北極海冰覆蓋今年到目前為止 比 過去10年中的大多數年份都更廣」,什麼情況?

海冰增加,難道我們地球又在降溫了?是進入到部分科學家們說的小冰河時期了嗎?確實在2019年的時候,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備受熱議,而到了2020年的時候,就連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都說地球將可能進入小冰河。

地球是不是真的進入了小冰河時期?其實通過最後的分析,這並不是小冰河時期的到來,而是季節性異常帶來的,雖然北極地區在持續不斷的冷空氣影響之下,海冰出現了比最近幾年更大覆蓋,但是只能相對部分時段多了點,同時在秋季和冬季的月份中增長也存在很多不足,無法使海冰恢復到長期平均水平,所以整體的海冰仍低於正常水平。

並且也沒有像1980年代和1990年代那樣廣泛的分布大量的海冰。如果要恢復到1980年代的水平,必要要使冰層變厚,並更大的擴大範圍才行。然而如今的氣候基本不可能了。

並且在一年之中,北極的海冰主要生長就是在2月到4月的時段之中,所以在這個時段達到了最大程度時,基本不可能再次變化。而2020年,海冰在3月5日達到了年度最大範圍,當時衛星觀測到的海冰分布在1505萬平方公裡上。把並且這也是2013年以來的最大值,也即是刷新了7年的海冰覆蓋新高,但仍比1981-2010年的平均最大值低590000平方公裡。

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範圍發生在2017年3月7日,當時為1442萬平方公裡。其實我們對比下這個數據,也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

從技術是幾十萬平方公裡的覆蓋差距了,這也算是我們在短時間之中的一個氣候升溫情況的體現,只有當氣溫不斷上升的時候,海冰的覆蓋才會降低。當然這次看到了季節性的波動導致了海冰的一個變化,也映射出了,未來可能在全球變暖導致的極端季節性模式之下,會產生更多的海冰。

但是這並不能解決氣候的一個穩定性,是屬於異常的氣候,因為這只是一個短暫的模式,我們需要的是長期穩定氣候狀態。根據伍茲霍爾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珍妮弗·弗朗西斯(Jennifer Francis )表示,由於天氣和洋流的波動,每年北極之間都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屬于波動狀態。

科學家表示,北極地區的海冰融化還將改持續發生,這也意味著北極地區的氣溫也將普遍上升,因為沒有更多的物質來將太陽光反射回去,那麼這將使得相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增加了25%到40%。而南極的冰融化是在相反的大規模融化之中,因為季節性存在相反的模式,在2020年2月20日至21日,南極洲的海冰出現了年度最小值,2月21日通過衛星監測的數據顯示,只有269萬平方公裡的海冰覆蓋,雖然確實也看到了「小反彈」,但是仍低於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所以說,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海冰都還在持續的下降之中。

這不,雖然綜合南北極地區的數據情況,全球都出現了一波海冰「反彈」的模式,但是並沒有改變整體的一個海冰覆蓋率,所以也再次回應了,全球變暖確實還在發展之中,地球也並沒有進入到小冰河時期,最近確實也有不少的消息說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時期,但是都說了是可能性的,所以是一個不確定性的說法,至於地球未來的一個變化,暫時的主要趨勢就是持續的升溫,我們也將可能看到越來越熱的「地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霍金預言或將成現實,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代」?震驚世界
    目前流行一個說法,那就是霍金提出地球將會進入「小冰河時代」,這是真的嗎?隨著多災多難的2020年的過去,原本以為一切不好的事情將不會再出現,然而2021年元旦過後,我國寒冷天氣在各大城市迅速蔓延。如北京地區迎來了近54年來最冷的早晨。山東的青島,威海煙臺等一些沿海城市,迎來了60年來最為寒冷的天氣,溫度竟然低至零下25攝氏度。就連我國的廣州地區也出現了明顯的降溫趨勢。
  • 南極現大降溫區,24年降3度,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這真的成為了一個爭議的問題,當然我們來看看這次的降溫區域在什麼地方,很多人可能也不會覺得意外,那就是在南極地區發現的,該研究結論已經發表出來了,所以我們來看看地球到底是如何變化的,難道是大家說的「打擺子」?
  • 專家: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
    不是有人說地球要進入小冰河時期嗎?確實在2020年2月的時候,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專家就說,由於冰川快速融化,北極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地球可能會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但是這裡面最為重要的一點事,我們不知道地球是不是一定會進入到小冰河。NASA專家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明時間點,或者說某個時間段一定會進入。
  • 北極氣候極端覆冰率創新低,僅370萬平方公裡,新世界或將出現
    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夏天的北極,或許再也不會有冰的存在了。在今年的9月15日,北極的海冰或許已經達到了年度最小的覆蓋範圍,而在2020年現在,也就是今天9月27號,它的範圍再一次創下了新低,是真的讓人十分驚訝,而這些數據其實都是有衛星顯示出來的,因此也就知道北極的氣候現如今越發的極端,畢竟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已經將北極推向了另外一個高點。
  • 地球或進入類似1850年結束的小冰河時期
    而根據《文匯報》12月科學報告指出,地球可能不僅在發生全球變暖,新的「反向」氣候現象也將出現,那就是地球可能會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什麼情況?又在爭議了,這熱了又要冷嗎?當然對於「小冰河時期」的說法,其實一直是處於一個爭議性的狀態,並且沒有「鐵證」可以證明,也是通過分析太陽變化而得出來的。
  • 如果地球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中國「人造太陽」能夠來升溫嗎?
    最近,太陽長達兩百多天無黑子的情況,的確引起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並進一步引發了地球可能即將進入小冰河時期的猜想。那麼,太陽黑子的減弱真的會引發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嗎,屆時中國「人造太陽」又能否實現為地球升溫的重任?太陽黑子減弱會引發地球進入小冰河嗎?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 2030年小冰河時期是真的嗎?解密小冰河時期2030年
    但是,也有很多地區,包括北極、北非、加拿大等,甚至中國的青藏高原,氣溫都比往年偏高。平均下來,全全球的氣溫比往年偏高0.5℃。而且有專家表示,地球降溫只是一個表象,恆星每50年會進入一個周期,這時恆星黑子活動不是很強烈,地球上吸收的陽光很少,人們感覺到寒冬會異常寒冷。所以,大家不要因為氣溫下降而過於擔心。但是如果向長遠考慮,地球降溫就值得一提。
  • 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
    地球會因此進入小冰河期嗎? 以前主要是根據明朝小冰河時期的歷史性的數據來進行說明的,因為地球上出現了極寒的天氣,那個時候太陽活動也是處於最低活躍時期,所以才有太陽黑子活動減弱進入小冰河時期的說法。 但事實上,地球進入小冰河確實與太陽的活動並無太大的關係。也有研究結果表明,太陽黑子進入最小期,僅比最大期的輻射強度減弱0.5%左右。
  • 2019年北極海冰範圍處於有史以來第二低水平
    到今年夏天末,北極海冰的範圍實際上與2007年和2016年並列,是自1970年代後期開始保持現代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NASA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對衛星數據的分析表明,可能在9月18日達到的2019年最小範圍為160萬平方英裡(415萬平方公裡) )。
  • 北極上空出現有史以來最大臭氧洞(面積達650萬平方公裡)
    北極上空出現一個面積約為65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洞(相當關於我國總面積的70%左右),南極上空也存在一個巨大的臭氧洞面積約2000多萬平方公裡(相當於2.5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南極與北極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對難兄難弟。
  • 2019 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地球恐2019 年進入小冰河期!
  • 科學家困惑無法解釋現象,地球要進入小冰河?
    長期以來,很多人都將太陽活動的變化與我們地球小冰河聯繫在一起,但是事實證明了似乎其中的關係不大,而關於「太陽內部變白」其實也是太陽活動的一個表現,我們也只能通過它來說明下太陽的一個周期變化,如果真的變白了,說明太陽活動可能相對較為「弱」。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2020-09-24 18:01:42  來源:央視網
  • 地球生病了?北極甲烷爆發,南極20攝氏度,我們或將面臨嚴峻考驗
    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地球的宜居環境對於我們都至關重要。但是在最近地球的環境貌似不斷的在改變,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擔憂。從2019年向2020年邁得過程中,貌似出現了太多的變化,從去年燒到今年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從去年延續到今年影響巨大的蝗災,去年底到現在的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以及最近一段時間內南北極出現的一些變化,尤其引起我們的擔心,難道地球真的生病了嗎?
  • 專家預測2035年北極冰川或融化,北極要消失了?
    如今已經進入到了8月份,我們很明顯感受到今年似乎是近幾十年來最熱的一年,北極似乎也成為了人類提及最多的地區,在如今的環境形勢下,北極受到的影響一點也不小,前幾天加拿大最後的一塊北極冰架坍塌,科學家聲稱在2100年北極熊可能會滅絕,更令人擔憂的是,在2035年北極或許會消失,這是真的嗎
  • 太陽還在「極小值」時期,地球真的要降溫了?
    小冰河期到底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太陽活動真的就能預示小冰河期即將來臨嗎?根據科學家們目前的觀測情況來看,太陽活動真的減弱了,正如太陽黑子已經超過三個月時間都沒有再次出現,這也是研究人員判斷太陽活動正在進入所謂的「太陽極小期」的主要依據。也就是說,太陽活動進入到了低谷期,於是,部分專家認為,我們的地球很可能將要進入小冰河期。
  • 那地球咋辦?科學家: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那地球咋辦?科學家: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說,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人類不可一日無太陽,而地球也不可一日無太陽。不過太陽已經照射地球這麼多年了,總會有那麼一天要休息的。但是很顯然,太陽如果真的要休息了,可能就是地球災難的開始。科學家們表示,到2020年太陽也許真的要休息了,小冰河時期也將要到來。
  • 太陽活動進入低潮,這是一個不好的預兆,地球面臨小冰河期的到來
    地球的自然生態依賴於陽光,所以對於地球和人類來說太陽非常重要,正是因為有了太陽,地球才會誕生出生命,眾所周知太陽是一顆恆星,太陽系所有的行星都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但是你知道嗎,太陽看起來是一個一直燃燒的大火球,其實太陽也是分活躍度的!太陽黑子減少對於地球意味著什麼?
  • 地球進入「自毀模式」:北極飆升至32°C,眾多生物滅絕
    根據NASA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40年裡,因全球氣溫不斷變暖,北極圈夏季海冰面積,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1萬多年形成的冰河,在短短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減少了近一半!動物和人類一樣,天生有著孕育、保護下一代的本能,然而,來自國家地理探險隊的考察人員,卻在北極,親眼目睹了這令人震驚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