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8號),記者從揚州警方獲悉,近日,揚州儀徵市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網絡偽造公安機關法律文書敲詐勒索、詐騙案,及時消除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有力維護了轄區的治安穩定。
近日,家住儀徵的男子王某(化名)報警求助,稱自己被人敲詐了幾十萬元,實在無力支付,只得報警求助。面對民警,王某顯得坐立難安,支支吾吾了半天,這才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今年6月,王某因個人原因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稱自己想找「黑客」幫忙定位查一個人。帖子發出後不久,便有人留下了聯繫方式,自稱叫孫某,稱自己可以「幫忙」。王某欣喜不已,當即添加了對方的微信,並將自己想查的人的姓名及其他相關信息提供給了對方。
期間,王某還將自己的身份信息也如實告訴了孫某。找人「幫忙」需要花錢,王某也十分大方,按照對方的要求,陸續繳納了「系統保證金」、「好處費」等,累計1萬餘元。
王某本以為自己付錢爽快,孫某也能按照約定辦事,可等了20多天,對方卻始終沒有將事情辦成,正當王某有些焦急,想催促一下時,孫某卻告訴了他一個讓他驚駭萬分的消息:他竟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了!孫某稱,王某花錢找人定位查人的事情已被公安機關察覺,這種行為涉嫌違法,公安機關已經開始對王某展開了偵查,很快就會找上門來。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孫某還給王某發送了一張公安機關的法律文書,白紙黑字的寫著王某的大名。
「我其實心裡也清楚,私下定位查別人是不對的,所以看到他發的東西,我一下子就相信了,當時光顧著害怕了,就想趕緊把這事兒給解決了。」面對民警,王某有些忐忑地說。
定位查人,反而把自己陷了進去,王某後悔不已。此時,孫某突然提出,自己認識一個「大領導」,有辦法「擺平」這事兒。此時的王某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再央求孫某幫自己一把。孫某欣然同意,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先後以要給領導送禮、請客吃飯、送菸酒等名義,接二連三的向王某討要錢財。在累計向孫某轉帳了10餘萬元後,王某終於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不對勁,並拒絕向對方繼續轉帳。
然而,事情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因繼續索要錢財遭到拒絕,孫某撕破了臉皮,多次通過簡訊、郵件發送威脅的信息,表示自己知道王某的身份,如果王某不給錢,他將會上門來鬧事,並舉報他賄賂領導、侵犯他人隱私等。這樣的威脅直擊王某軟肋,王某無可奈何,只得「花錢買平安」,又陸續向對方轉去了20餘萬元。前前後後被敲詐勒索了30餘萬元後,孫某依舊不依不饒,而王某已無力再繼續應對他的「獅子大開口」,思前想後,王某心一橫,決定報警求助。
「公檢法在辦理案件時,會秉持書面和當面的原則對案件進行辦理,絕不會使用電話、聊天軟體、傳真、網頁等方式,對所謂的涉嫌犯罪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你肯定是被騙了!」聽完王某的講述,民警當即表示,他這是被詐騙、敲詐勒索了!隨後,儀徵公安局立即立案展開了調查。
通過王某提供的社交帳號、轉帳記錄等,偵查人員抽絲剝繭,最終成功鎖定了嫌疑人的身份:淮安男子陳某,現居南京。正當儀徵警方抽調精幹力量,組成抓捕小組準備趕赴南京抓捕時,偵查人員卻意外發現,陳某此時正乘車往儀徵方向趕。嫌疑人「送貨上門」,民警立即趁此機會一舉將他抓捕歸案。
經過偵查人員的審問,陳某如實交代了自己詐騙、敲詐勒索王某的犯罪事實。陳某當然不是什麼黑客,也不認識什麼「大領導」,王某更沒有被立案偵查,這一切都是陳某為了詐騙錢財做的一個局!原來,陳某此前沉迷網絡賭博,負債纍纍,經濟十分拮据。為了緩解經濟狀況,他萌生了詐騙他人的念頭。通過網絡與王某搭上線後,陳某發現,王某給錢爽快,容易輕信他人,便設下了多個圈套,偽造公安機關的法律文書,利用受害人害怕被公安機關處罰的心理,多次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累計獲利公30餘萬元。
讓人唏噓的是,陳某在被抓捕前之所以往儀徵趕,竟是因為王某在報警後不再搭理陳某,陳某便憑藉王某此前提供的住址,準備趕赴儀徵,上門找王某,繼續敲詐勒索。目前,陳某因涉嫌偽造公安機關法律文書敲詐勒索、詐騙已被公安機關抓獲,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來源:《零距離》記者/馮珂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