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升高或降低是什麼意思?

2021-01-07 健康一線視頻網

白細胞是血液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白細胞又可以分為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今天就來告訴大家什麼是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中性粒細胞又根據胞核的不同分為兩種,杆狀核中性粒細胞和分葉核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的正常參考值百分比是佔白細胞的50-70%,絕對值是2-7的10的9次方每升。

那你知道,中性粒細胞在我們體內都有什麼作用呢?

中性粒細胞主要的作用是吞噬細胞,當人體出現一些感染或炎症的時候,中性粒細胞會從骨髓中釋放一部分,血液中其他的部分中性粒細胞會趕到有炎症的地方,吞噬細胞和細菌。它的驅化能力比較強,吞噬能力也比較強。

那麼,是不是中性粒細胞升高就表示我們生病了呢?

正常情況下,人的中性粒細胞也可以升高。比如在劇烈運動後,或者情緒激動過程中,中性粒細胞也會從骨髓中釋放出來一部分,這個時候中性粒細胞也會過性增高,這叫正常性增高,也叫心理性變化。但是即便出現中性粒細胞增高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一些有細菌感染,即感冒發熱的病人,還有一些其他的病人,比如肺炎也是會升高的。

最後,需要提醒朋友們,如果您的血常規檢查結果出現了中性粒細胞升高或降低,一定要反覆檢查,諮詢醫生,不要盲目擔心哦。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有什麼作用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元素,細胞分為很多種如紅細胞、白細胞等,在這之中還有一種細胞名為中性粒細胞。可能很多朋友會很納悶,什麼是中性粒細胞,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便是中性粒細胞的作用、中性粒細胞的正常值。什麼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是在瑞氏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
  • 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升高就是細菌感染?
    比如:一般來說,WBC 計數不高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WBC 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細菌感染。 臨床上,血常規中外周血白細胞(WBC)計數與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是傳統的判斷是否為細菌感染的篩查工具之一,WBC 計數也常被用來作為評估發熱患兒發生嚴重疾病風險的標準之一。
  • 兒童中性粒細胞低問題嚴重嗎?
    寶寶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 1、感染,尤其是革蘭陰性菌感染(傷寒,副傷寒等),某些病毒感染(流感,肝炎,水痘, 風疹等),某些原蟲感染(瘧疾,黑熱病等); 2、血液系統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嚴重缺鐵性貧血,陣發性血紅蛋白尿;
  • Cell:經過先天免疫訓練的中性粒細胞可對抗癌症
    他們證實用β-葡聚糖(β-glucan,一種從真菌中提取的化合物)「訓練」先天免疫系統,激發了先天免疫細胞的產生,特別是中性粒細胞,這些細胞在動物模型中經激活後可預防或攻擊腫瘤。為了證實這種聯繫,這些研究人員從通過暴露於β-葡聚糖而接受先天免疫訓練的小鼠中分離出中性粒細胞,並將它們與長成黑色素瘤腫瘤的細胞一起轉移到沒有接受β-葡聚糖的小鼠身上。在接受來自之前接受過先天免疫訓練的小鼠的中性粒細胞的動物中,腫瘤的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中性粒細胞的檢測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診斷學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與臨床聯繫最緊密的一個學科,在第四篇第二章中講到中性粒細胞的檢測,這部分內容是考試中比較愛出考題的一個知識點。現中公教育的醫考專家就中性粒細胞的相關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進行複習。首先我們來看一道考題:1.
  • 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分子量:18.8KD±10%  輔料:冰醋酸、醋酸鈉、甘露醇、聚山梨酯80  【性狀】  本品為無色澄明液體  【適應症】  1.癌症化療等原因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療藥物,特別在強烈的骨髓剝奪性化學藥物治療後,注射本品有助於預防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發生,減輕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縮短粒細胞缺乏症的持續時間,加速粒細胞數的恢復
  • 炎症的自述:發生、機理和結局|中性粒細胞|炎症|機理|損傷|-健康界
    機體內具有吞噬功能的細胞統稱為吞噬細胞,人類的吞噬細胞有大、小兩種,小吞噬細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細胞,大吞噬細胞是血液中的單核細胞,以及多種器官、組織中的巨噬細胞。而急性炎症中涉及到的主要為中性粒細胞,顧名思義,中性粒細胞內含有很多小顆粒,裡面包有許多能將細胞殺死的酶和蛋白。
  • 復旦團隊研究發現:抑制中性粒細胞外NETs可有效改善腦卒中愈後
    5月19日,相關研究成果以「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released by neutrophils impair revascularization and vascular remodeling after stroke」《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損害腦卒中後血管新生和功能重塑》為題,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嗜鹼性粒細胞增多診斷思路
    上次分享了嗜酸細胞增高的診斷思路,昨在國際實驗血液學雜誌看到了一篇如何管理嗜鹼性粒細胞升高的文獻。細細讀了幾遍,對於日常臨檢工作中嗜鹼性粒細胞升高的情況相對不多見,我們對它的檢測與臨床意義往往缺少一定認識,有必要對嗜鹼性粒細胞進行學習了解。
  • ...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早期療法中|細胞淋巴瘤|中性粒細胞|療法|...
    CAR-T治療是提取患者自身的細胞,在實驗室中重新注入嵌合抗原受體後,再回輸至病人體內的一種療法。這些經過改造的細胞可指導病人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以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 Yescarta專門針對癌性B細胞上的CD19受體。
  • 宋爾衛/蘇士成團隊發現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促進腫瘤轉移機制
    宋爾衛/蘇士成團隊發現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促進腫瘤轉移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2 14:07:55 中山大學宋爾衛、蘇士成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NET)中的DNA通過CCDC25促進癌症轉移
  • 分析五類細胞有什麼意義嗎?
    血常規就是採集我們的末梢血或者是靜脈血,經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分析檢測,可以給出血常規化驗單。 血常規化驗單中,我們的血細胞一般是分為五類: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這5類細胞在血常規中所佔的比例是各不相同的,臨床意義也有著很多的不同。
  • 浙大二院李雯、沈華浩、陳志華教授團隊發現嗜酸性粒細胞新...
    長久以來,很多人看到嗜酸性粒細胞(Eos)增高,第一反應都是,哎呀,又不知道什麼東西過敏了。確實,Eos長久以來都被當成是過敏性疾病或者寄生蟲感染中的效應細胞,很少有人發現Eos在其他感染中的作用。仔細說來:存活的ARDS患者,外周血Eos往往會升高;而死亡的ARDS患者,外周血Eos基本不變。Eos會不會有利於ARDS患者存活?一個驚人的想法划過三位專家的心頭。
  • 寶寶檢查CRP升高是什麼意思,該怎麼治療
    什麼是C-反應蛋白1、c-反應蛋白,也叫做「CRP」,「當人體在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出現的一些急劇上升的蛋白質,其在肝細胞中合成,能激活補體和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而起調理作用,從而清除入侵人體的病原微生物和損傷、壞死、凋亡的組織細胞。
  • 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原創 龍華醫院血液科 龍醫傳薪(圖片來源:覓元素)人們通常所說的白細胞減少其實是一組疾病,它根據白細胞減少的程度和種類分為白細胞減少症、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 首款培非格司亭生物類似藥:長效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用於...
    打開APP 首款培非格司亭生物類似藥:長效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用於治療癌症併發症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6-28 06:44:00
  • M4伴異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就一定是M4Eo嗎?
    竇心靈--甘肅省酒泉市人民醫院 鄭老師,流式提示什麼?高小鵬--西安市兒童醫院 血液科的醫生必須全套考慮了,我們形態學的結果都是最先發出去的,所以後面怎麼都要綴上「請結合 MICM 確診」。鄭瑞--浙江省台州醫院 不過回過來看看,M4Eo,對這個病人有很多疑問,第一外周血原始幼稚單核細胞極少,第二骨髓嗜酸性粒細胞是多,但典型病態嗜酸性粒細胞不多,這幾個嗜酸性粒細胞形態還不夠異常,總之 FAB 分型和 WHO 分型不能對等,但染色體融合基因和形態有相關性。
  • 嗜酸性粒細胞偏低是怎麼回事
    血常規檢查是我們平常到醫院後最常見的一種血液查驗,而有些人拿到檢驗單後會發現自己的嗜酸性粒細胞稍低,很多人都搞不懂這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其實大家一般在運動後、嚴寒、飢鋨、精神刺激性的狀況下,都會造成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有時候波動還是比較大的。
  • 一例少見的血細胞內結晶
    高倍鏡掃片,油鏡觀察可見:白細胞數減低,中性粒細胞比值增高且核左移,其胞漿內顆粒增多增粗。成熟紅細胞大小不等,色素充盈尚可,可見嗜多色性紅細胞,分類100個白細胞見有核紅細胞5個。血小板可見。 但令人不解的是,油鏡下,我們發現在部分中性粒細胞內(約30%)散在數量不等的橙黃色結晶,小片狀,反光均勻,見圖1、圖2。
  • 白細胞突然降低,發生了什麼?
    白細胞突然降低,發生了什麼?CRP用藥後還持續性升高?於是我馬上檢查儀器狀態,試劑,和質控,樣品狀態,和病人信息均無異常!那麼問題均出在哪裡呢?我帶著疑問對陳奶奶兩天的標本進行了複查,結果顯示與之前的結果相差不大。隨後我又跟陳奶奶的經管醫師進行了溝通,詢問患者的詳細病史,了解到患者因為持續兩天發熱、未進食,有輕度昏迷而撥打了120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