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的古人,厲害了

2020-12-26 騰訊網

一、柳永

因一首詩,把自己作死,"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皇帝看你到了,既然你這麼不在乎功名,那你還幹嘛參加我的考試,乾脆就一輩子淺斟低唱吧,從此之後,官場少了一位文人,妓院多了一個柳永!

二、張繼

落榜後因為苦悶,所作詩篇成了成名之作,看來,落榜還是有好處的。

三、賈島

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

賈島是個半俗半僧的詩人。他文場失意後,便去當和尚,法號無本。這是一個因喝酒錯過多次仕途機會的隱者。

四、李時珍

李時珍十四歲就中了秀才,之後的九年中,他三次考舉人都沒能考上。於是,便下定決心立志從醫,一生潛心鑽研醫藥。他走遍大江南北,並參考了八百多種醫書,歷經27年的辛勞,終於寫成藥物學巨製《本草綱目》。此書至今流傳海內外,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五、蒲松齡

蒲松齡19歲時考童子試,成績名列前茅。後來考舉人、進士時卻屢試不中。但這樣的打擊並沒有讓他一蹶不振、潦倒終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讀詩書,並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當成座右銘,常常深入民間採集素材,終於寫出了鴻篇巨著《聊齋志異》。

六、李白

李白三十歲春在安陸前此曾多次謁見本州裴長史,因遭人讒謗,於近日上書自白,終為所拒。玄宗多任宦官,尤寵高力士,時四方表奏,皆先為高力士所決。十月,玄宗駕幸洛陽。李白三十一歲。窮愁潦倒於長安,自暴自棄,與長安市井之徒交往,戀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隱居之意。

古代有名的落榜生,遠遠不止這些。詩聖杜甫、詩人張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賈島、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等都是落榜生。

在封建閉塞的古代,「落榜生」也能成就一番事業,對身處文明開放現代的我們來說,一次高考的失利又算得了什麼呢?

最後,對還沒有高考的同學說一句,好好努力吧,不要讓自己後悔,雖然「落榜生」也能成就一番事業,但那畢竟是少數人。

相關焦點

  • 7年前自主招生「落榜」的江蘇考生,卻在高考中以427分奪得狀元
    高考存在的意義就是如此,每年都有千萬的高考生在這一天裡參加這場「選拔性」的考試。古人有科舉,現在有高考,雖然兩個是不同制度下的「產物」,但是不得不說這兩場考試都是十分重要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改變一個人命運的,尤其是那些寒門學子,通過高考完全可以改變自己所處的成長環境。
  • 高考,一個英語交白卷,一個作文只寫28字,校長看後破格錄取
    高考,可以說是在一定時期內對一個家庭影響最大的事情,有人說每一次的高考都是千萬家庭共同付出多年刻苦努力的「押注」,這種全力以赴「押注」的結果要麼是被理想學府錄取之後的狂歡,要麼就是落榜之後全家鬱郁嘆息。
  • 國產電影《睡沙發的人》,高考落榜後,舅公幫他找到自我
    以高考為主題的國產電影不算少,畢竟高考是很多人一直關注的事情,如高考主角孩子、父母和老師等等。作為接受更好教育的橋梁,高考在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更是被父母認為是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並非人人都能進入目標學校,總會有人落榜,那麼落榜後該怎麼辦呢?
  • 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創作談—一個高考落榜青年的平凡世界
    自從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去年在《中國作家網》發表以來,我市文學界乃至我省文學界就在討論《大河之洲》在向人們訴說什麼樣的的信息符號,乃至於我的導師省作協副主席、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掖平曾經多次面對面的問我:你的《大河之洲》是在向人們展示八十年代人們的生存狀況、愛情故事、還是對那個時代高考落榜學生人生意義的思考?
  • 高考落榜後王陽明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時至今日,全國高考考場內的較量已全部落下帷幕,各位考生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調整休息。「讀書學聖賢」成了王陽明的最大追求,但處於科舉時代,他不得不參加科舉考試,在做了大量的準備後,他第一次會試卻落榜了,他的狀元父親王華也極力地安慰他,王陽明反而安慰父親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第二次會試,王陽明還是落榜,直到第三次考試時,他才以會試第二名、殿試第十名登第。
  • 明星高考成績出爐,張子楓僅第三引質疑,男團成員疑落榜
    高考能夠說是一個天下眷注大事,而在2019如許一個分外的期間,高考更是比以往加倍注視,而明星高考就加倍成為人們眷注的核心。在非常近兩天,多個省分也將會首先公布高考結果,現在年列入高考的明星藝人數目也短長常多的。
  • 4年了那個9歲高考落榜,10歲考上大學的河南女孩,如今變怎樣
    文/鈺華說教育每年的高考都是社會上下關注的重要大考之一,各省高考的命題難易和高考期間考生的狀態都是關注的熱點,每年各屆的考生更是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每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不僅限於應屆的高三考生和復讀生,還有一些特殊的考生
  • 今日高考,一起學學古人的考試技巧
    又到一年高考時。今年,高考時間史無前例地推遲了一個月,疫情之下,千萬高三備考生的考前生活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居家學習、各種不確定性也帶來了焦慮和無助,但無論前期如何,面對人生中的這一重要考試,願所有懷揣夢想的考生都能調整好心態,見招拆招,膽大心細,越戰越勇,前途光明!
  • 高中時期姜文和英達成了好朋友,高考時一個考上北大一個卻落榜了
    高中時期,姜文和英達成了好朋友,高考時一個考上北大一個卻落榜了文/無計談星姜文在大陸的娛樂圈裡面,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演員。其中,《讓子彈飛》這部電影,被稱為他的封神之作。姜文所拍攝的電影中,在嘻嘻哈哈的背景下面,總有人讓人難以企及的深度。
  • 河南省高職單招考試成績公布後,落榜怎麼辦?
    單招考試容易落榜嗎只要是考試,就一定會有淘汰,不是所有人都能通過,具體能不能錄取要看你所報考的學校專業的招生計劃以及當年的報考人數,因為單招是省考試院組織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所以每個學校的招生規則都不一樣。
  • 2020年或有203萬人高考落榜、廣東省一本上線率11.35% 該何去何從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數達1071萬人,按照近四年全國高考總體錄取率最高81%計算,今年高考招生人數是867.51萬人左右,本科錄取人數為471.24萬人左右,不足50%。也就是說,今年可能會有203.49萬人落榜,專科都讀不上。
  • 7年前,福建女孩身高不夠落榜清華藝術特長生,卻摘狀元上了北大
    考上大學有很多種方式,除了通過高考,每年都有單招、保送等機會,還有一些藝術生,因為文化分比較差,所以通過藝考上大學。但是,你可曾見過藝術生學習也很厲害的考生?7年前,福建女孩李丞汐,就是一位學習很厲害的藝術生。只可惜,她因身高不夠,差了0點幾釐米,落榜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
  • 高考真的能改變命運嗎,高考失利人生就定義失敗
    高考能上重點大學是真的能改變命運,這不是誇張,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學生把心思放在高考上。不過沒考上也不代表人生失敗,沒有高學歷,高考落榜只能說比別人多走一些彎路。高考失敗我還能有別的出路01、高考就是人生重要一個轉折點之一,沒考好不代表失敗高考是人一生當中第一個重要轉折點,十二年寒窗苦讀不比出社會工作輕鬆,能忍住學習枯燥保持好成績的人不多。這個轉折點要是自己把握住,能少有很多彎路,特別是普通家庭,能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
  • 12年前,他高考故意考零分落榜,12年後,他寫下13個字打醒所有人
    08年,安徽有位高考生,名為徐孟南,特立獨行,有自己異於常人的想法。高三那一年,在那場決定命運的考場上,他故意交白卷,考零分,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一考定終身」這種教育制度的不滿。結果,順利落榜,並轟動一時。
  • 2020高考錄取率公布,203.49萬人落榜,各省市一本上線率匯總
    今年高考錄取率公布,203.49萬人落榜2020全國各省市一本上線率情況(下圖)從全國整體來看:可以看到,大部分一本上線率較高的省市都為教育資源或經濟條件發展比較好的省市,有一些也是高考大省,如河北,有一些經濟比較落後或西部地區一本上線率高主要是因為一本線上人數少,競爭比較小,如青海、寧夏。
  • 一代小品女王宋丹丹:曾高考兩次落榜,與富豪老公相識28天閃婚
    大概是恃寵而驕吧,宋丹丹從小就不愛學習,高考落榜,她選擇了復讀,但是天性愛玩的她,也沒有認真學習,相反的談起了戀愛。 戀愛衝昏頭腦的宋丹丹第二年高考,依舊落榜,但是袁剛卻考上了北大。
  • 大山裡的藝術團20名孩子無一落榜
    大山裡的藝術團20名孩子無一落榜】2012年在青海化隆支教的王洪波,以當地孩子為原型,創作了歌舞劇《熱夢科巴》。山裡小小藝術團,漸漸有了名氣,在深圳、西安、北京等地亮相。今年高考,這20名成員無一落榜。原可能困守大山、務農放羊的孩子,迎來人生轉折。美好青海 (新華網)
  • 2020年明星高考成績出爐,看看誰是真的學霸?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績出爐時間又悄然而至了。作為許多人眼中命運的轉折點,高考成績一出,自然就受到了大眾的關注。而今年,亦和往年一樣,有許多明星也參加了高考,畢竟考試面前人人平等,明星也必須參加正規藝考才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如今明星們的高考成績也出爐了。
  • 38年前高考落榜 如今兒女幫57歲父親圓「大學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高考意外落榜事情還要從38年前說起。1982年,以「雙百」考入縣重點高中的王少剛卻在高考中發揮失常,後來由於家庭困難不得不放棄念書,無緣再次高考成了他內心永遠的遺憾。「父親經常夢到自己參加高考,做數學題怎麼也解不出答案,最終從夢中驚醒。」兒子藝考中榜王帥文化課成績不突出,但因為愛好攝影,最終選擇走藝術這條路。得知兒子喜歡攝影,王少剛不想扼殺他的愛好,同時也不想讓兒子重蹈自己的覆轍,而且他堅信兒子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出兩個大學生。」王少剛說。
  • 時隔4年,當初9歲落榜高考,10歲勉強上大學的河南女孩,如今怎樣
    她們之所以會被稱之為神童,是因為她們做到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在過去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七八歲的小孩子,她們就能夠成為某一個領域裡面的一名專家,她們能夠發明出一些新的科技,她們能夠通過高考,甚至她們能夠拿到國際性上的比賽冠軍,這些人她們的天賦極高,智商更是比普通人要高,然而在古代我們也看見過傷仲永這樣的事情。一轉眼4年過去了,當初9歲落榜高考,10歲勉強考入大學的河南女童,現狀如何了呢?